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粘接式上颌夹板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正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治疗方法 及治疗前后牙颌结构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反牙 合14例,年龄(6~10岁),患者均为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下颌后缩,采用自凝塑料制作上颌夹板式牙合垫的口内矫治器,和口外前方牵引器结合,矫正前牙反牙 合.结果 粘接式上颌夹板式牙合垫口内矫治器固位良好,作用力适度,和口外前方牵引器结合,治疗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合治疗后前牙反牙 合解除,磨牙关系由近中转变为中性,前牙覆盖关系达到正常,面型改善.SNA角平均增大3.22°,ANB角平均增大4.52°.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粘接式夹板牙合垫加前牵引,矫正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效果明显,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上颌牙合垫矫正器与前方牵引矫治在乳牙反牙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11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112例乳牙反牙合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抽签的方式,将患儿分为两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56例病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上颌牙合垫矫正器治疗,观察组采用上颌牙合垫矫正器与前方牵引矫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情况。结果在患儿接受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上牙槽座角、下牙槽座角、上下牙槽座角、下颌平面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上牙槽座角、下牙槽座角、上下牙槽座角、下颌平面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与前方牵引联合应用于治疗乳牙反合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上颌牙合垫矫正器与前方牵引矫治在乳牙反牙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乳牙反牙合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上颌牙合垫矫正器治疗,观察组采用上颌牙合垫矫正器与前方牵引矫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情况。结果在患儿接受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上牙槽座角、下牙槽座角、上下牙槽座角、下颌平面角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上牙槽座角、下牙槽座角、上下牙槽座角、下颌平面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与前方牵引联合应用于治疗乳牙反合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方牵引器联合上颌全[牙合]托矫治疗替牙期反[牙合]的疗效。方法:选择38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用前方牵引器联合上颌全[牙合]托法治疗,平均疗程5.5个月。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均拍摄头颅侧位片并做相关测量,对测量结果做统计学比较。结果:矫治结束后,38例患者前牙反[牙合]均呈不同程度解除,第一磨牙关系为中性或中性偏近中,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面中凹陷的侧貌明显改善。结论:前方牵引器联合上颌全[牙合]托治疗替牙期反殆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抑制下颌骨向前生长,可使多数患儿避免成年后的正颌外科手术,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一种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的良好途径.方法选择13例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病例,进行分期非拔牙矫治:①上颌(牙合)垫矫治器解除前牙反(牙合);②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开辟间隙,解除拥挤;③固定矫治器排齐牙列、关闭牙隙.结果 13例患者经5~8个月后,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第1磨牙平均远移约3.6 mm.结论分期非拔牙矫治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方法可行,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儿童早期前牙反牙合治疗中2×4固定矫治与颌垫双曲舌簧活动矫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医院儿童早期前牙反牙合患儿100例,依据方法分为2×4固定矫治组(研究组,n=50)和颌垫双曲舌簧活动矫治组(对照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头影测量结果、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的上齿槽座角、上下齿槽座角、上颌中切牙和NA连线角升高幅度、下齿槽座角、下颌中切牙和NB连线角、下颌平面角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的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为96.0%(48/50),对照组为76.0%(38/50),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儿童早期前牙反牙合治疗中2×4固定矫治的效果较颌垫双曲舌簧活动矫治好。  相似文献   

7.
王君  兰青 《广西医学》2007,29(5):688-689
目的 探讨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适用性及治疗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7例,年龄(8.1±1.9)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应用弹性材料制作包绕上颌全部牙齿及部分牙槽骨的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治反(牙合).结果 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固位良好,作用力适度.对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平均增大1.9°,ANB角平均增大2.8°.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有效,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FR-Щ矫治器对治疗早期恒牙反(牙合)的效果.方法选择10例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病例,取上下颌模型,按常规方法制作FRЩ矫治器,但不能作磨牙颌垫,使后牙呈未接触状态.试戴1周.在解除前牙反(牙合)关系后,对下切牙唇弓及上颌舌弓加力.结果良好6例,一般4例,有效率100%.结论 FRЩ矫治器治疗恒牙早期反(牙合)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矫治乳前牙反(牙合)的疗效.方法 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先戴用下颌斜面导板,待前牙反(牙合)全部解除后改用上颌(牙合)垫活动矫治器;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上颌(牙合)垫活动矫治器.结果 两组平均治愈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分步矫治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取得较满意的矫治效果,乳前牙反(牙合)的矫治对于预防恒牙再度出现反(牙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寻一种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的良好途径。方法选择13例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病例,进行分期非拔牙矫治:①上颌牙合垫矫治器解除前牙反牙合;②远中移动上颌磨牙开辟间隙,解除拥挤;③固定矫治器排齐牙列、关闭牙隙。结果13例患者经5~8个月后,解除前牙反牙合,上颌第1磨牙平均远移约3.6 mm。结论分期非拔牙矫治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伴牙列拥挤,方法可行,且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新型上颌(牙合)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12例乳前牙反(牙合)病人,年龄3~5岁(平均月龄40.75月).应用新型上颌(牙合)垫矫治器进行矫治,观察治疗成功率、反(牙合)解除的平均治疗时间、矫治器脱落率、正畸钢丝形变以及病人软组织损伤情况.结果 新型上颌(牙合)垫矫治器成功治疗1...  相似文献   

12.
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中(牙合)堤的制作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牙列期和混合牙列早期的前牙反(牙合)合对青少年正常的颅颌面部生长发育危害较大,因而需要尽早矫治[1].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治疗手段,适合多数前牙反(牙合)合病例的矫治.其基本的工作原理为:矫治器以固位体的作用而相对固定在上颌牙弓;(牙合)堤的作用是使反(牙合)合的前牙脱离咬合锁结;然后逐步调节加力弹簧缓慢地推上前牙向唇侧移动,最终解除上颌前牙的反(牙合)[2].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中(牙合)提的制作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牙合)堤的双侧均衡和戴入后的完善咬合接触方面,常常需要耗费较多的临床调磨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扩弓前方牵引矫治器联合上颌全牙列(牙合)垫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11例.患者上颌发育不足,下颌前突,前牙反(牙合),磨牙近中咬合,下颌不能后退至前牙对刃.采取前方牵引矫治器联合上颌全牙列(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进行矫治,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非扩弓前方牵引治疗可以刺激上颌生长,限制下颌的过度生长,通过下颌平面顺时针旋转改善颜面美观,纠正前牙反(牙合),矫治后SNA、ANB增大,A点前移,SN-MP增加.同时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非扩弓前方牵引矫治器是治疗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观察(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50例乳前牙反(牙合)的患儿,每天戴用活动(牙合)垫式矫治器.4周~6个月复诊观察,对其解除前牙反覆(牙合)关系所需时间、后牙咬(牙合)关系的建立、患儿面型的改善及复发人数来评价(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疗效.结果 50例患儿前牙反覆(牙合)关系解除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0例4~5周,34例5~9周,2例9~12周,4例12~18周,方可建立后牙咬(牙合)关系和前牙的正常覆(牙合)覆盖.经追踪观察没有1例患儿复发,面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临床疗效是可观的.对于乳恒牙的正常替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上颌垫矫正器与前方牵引矫治在乳牙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乳牙反患者90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给予前方牵引矫治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行上颌垫矫正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反复发率为0,治疗时间为(12.7±3.6) 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9%和(15.2±4.2)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上、下牙槽座角分别为(83.4±3.1)°,(81.6±2.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6±2.5)°及(80.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方牵引矫治在乳牙反治疗中的疗效相对上颌垫矫正器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观察(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50例乳前牙反(牙合)的患儿,每天戴用活动(牙合)垫式矫治器.4周~6个月复诊观察,对其解除前牙反覆(牙合)关系所需时间、后牙咬(牙合)关系的建立、患儿面型的改善及复发人数来评价(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的疗效.结果 50例患儿前牙反覆(牙合)关系解除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0例4~5周,34例5~9周,2例9~12周,4例12~18周,方可建立后牙咬(牙合)关系和前牙的正常覆(牙合)覆盖.经追踪观察没有1例患儿复发,面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在乳前牙反(牙合)矫治中临床疗效是可观的.对于乳恒牙的正常替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钟巧芬  刘全惠 《中外医疗》2011,30(20):63-64
目的评价Pendulum配合前方牵引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发育不足伴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0例,先使用前方牵引器解除前牙反牙合关系促上颌骨发育,再使用Pendulum推磨牙向后,提供间隙供牙列排齐及获得磨牙中性关系,同时行全口固定矫治。对正畸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10例患者正畸治疗后上颌第一磨牙(有时为第二磨牙)平均远中移动4.18mm,远中倾斜4.04°,上前牙平均唇向移动1.48mm;ANB角增大。治疗后反牙合牙齿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牙齿排列整齐,磨牙中性或偏近中关系。结论 Pendulum能有效移动上颌磨牙,配合前方牵引器与固定矫治器结合治疗上颌轻度发育不足伴牙列拥挤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高角型骨性Ⅲ类错牙合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上颌后牙牙合垫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的效果及矫治机理。【方法】对9例患者采用上颌后牙牙合垫式矫治器联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并作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上颌骨及上前牙前移,前牙覆盖增加4.18mm(P<0.001);前面高、前下面高及后面高增加,上下颌骨无明显旋转,面部软组织侧貌有一定改善。【结论】上颌后牙牙合垫联合前方牵引能有效矫正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高角病例的矢状关系,对垂直向无明显不利影响,但不能改变患者的垂直骨面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后,牙合颌面的改变以及影响治疗后上颌恒切牙牙胚位置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乳牙反牙合患者20例,使用改良牙合垫矫治器矫治乳牙反牙合,采用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牙合颌面的改变,采用相关性分析矫治后上颌恒牙胚位置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乳牙反牙合患者治疗前后相比,除SNA角(蝶鞍点-鼻根点-上...  相似文献   

20.
李重青  李红强  魏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529-2529
前牙反[牙合]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口腔错[牙合]畸形,必须及时矫正,否则即影响面容又影响咀嚼。因此早期矫治尤为重要,且有利于颌面部向正常方向发育。我科在临床口腔正畸工作中,针对前牙反[牙合]应用方丝弓结合小型上颌[牙合]垫式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