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青少年近视眼的眼动参数,探讨早发性近视的病因。方法:186名青少年按屈光度分为六组,用综合验光仪分别测定各组的调节滞后值 远近水平分离性隐斜AC/A值。各组采用方差分析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组间调节滞后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远近水平分离性隐斜差异有显著性(P<0.05);AC/A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发性近视主要是遗传因素引起的,但是近距离工作在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睫状肌训练防治青少年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10周岁、裸眼视力为1.0~1.2的男女学生各50名,设为预防班;裸眼视力为0.6~0.8的男女学生各50名,设为治疗班。各班均按每组男女学生各25人随机分为1个训练组和1个对照组。训练组采用睫状肌训练法进行训练,对照组仅进行防治近视的科普宣教。实验时间为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等改善情况。结果实验前,各组裸眼视力、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各班训练组裸眼视力均高于实验前,对照组裸眼视力均低于实验前,训练组裸眼视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班训练组屈光度均低于实验前,对照组屈光度均高于实验前,训练组屈光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实验前后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睫状肌训练对预防和治疗青少年近视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角膜塑形镜长期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我院180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900例,佩戴框架眼镜;实验组900例,佩戴角膜塑形镜。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对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进行记录、分析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佩戴前的裸眼视力、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数据相仿,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佩戴后1年、2年、3年、5年、7年的裸眼视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更为理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佩戴后的屈光度降低幅度与对照组比较较小,且佩戴后1-7年内屈光度稳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佩戴后的眼轴长度增长幅度与对照组比较娇小,且佩戴1-7年内眼轴长度稳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青少年近视患者佩戴角膜塑形镜,可改善患者的裸眼视力、屈光度以及眼轴长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眼视力与眼压的关系。方法按照就诊顺序随机抽取单纯性近视与正常视力者各150例300眼,分别测量其裸眼视力、屈光度、眼压,并观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视力组眼压平均(13.27±0.07)mm Hg,近视眼组眼压平均(14.74±0.05)mm Hg,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眼组的屈光度>-6.00眼压平均(14.49±0.08)mm Hg,-3.25~-6.00眼压(14.43±0.03)mm Hg,-0.075~-3.00眼压(14.35±0.03)mm Hg。2组患者眼压和年龄均成正相关,青少年近视眼患者的眼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青少年性近视眼压平均值高于正常视力眼,眼压可能为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凸透三棱镜对青少年近视预防及发展控制的作用.方法 低度近视或正视眼,双眼均正位或水平隐斜<8△青少年近视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近视屈光度≥-1.00 D者配戴远用近视镜,近视屈光度<-1.00 D及正视者不配戴远用近视镜.观察组干预方法:看近物、学习时配戴下加+1.50 D~+2.00 D基底朝内的凸透三棱镜.对照组看近物、学习时不戴凸透三棱镜,不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1年测定两组视力、屈光度、眼轴,眼位异常改变或隐斜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近视屈光度增加-(0.46±0.36)D、眼轴长度增加(0.12±0.30)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3±0.41)D及(0.43±0.35)mm(P<0.05);观察组外隐斜度数增加4例占8.0%,对照组外隐斜度数增加5例占10.0%,两组眼位变化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用凸透三棱镜对青少年近视预防及发展控制有显著作用,但对患者远近隐斜可能有一定影响.凸透三棱镜长期疗效及产生隐斜的不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何碧华  谢祥勇  杜惠娟  程子昂 《广西医学》2012,34(9):1142-1143,1146
目的探讨凸透三棱镜对青少年近视预防及发展控制的作用。方法低度近视或正视眼,双眼均正位或水平隐斜8△青少年近视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近视屈光度≥-1.00 D者配戴远用近视镜,近视屈光度-1.00 D及正视者不配戴远用近视镜。观察组干预方法:看近物、学习时配戴下加+1.50 D~+2.00 D基底朝内的凸透三棱镜。对照组看近物、学习时不戴凸透三棱镜,不进行干预。于干预前、干预后1年测定两组视力、屈光度、眼轴,眼位异常改变或隐斜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近视屈光度增加-(0.46±0.36)D、眼轴长度增加(0.12±0.30)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83±0.41)D及(0.43±0.35)mm(P0.05);观察组外隐斜度数增加4例占8.0%,对照组外隐斜度数增加5例占10.0%,两组眼位变化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用凸透三棱镜对青少年近视预防及发展控制有显著作用,但对患者远近隐斜可能有一定影响。凸透三棱镜长期疗效及产生隐斜的不良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渐进多焦点眼镜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眼科就诊的8岁~16岁的青少年近视患者509例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渐进多焦点眼镜组)253例,对照组(普通单焦点眼镜组)256例。定期进行复查,对1年后的复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配镜前2组屈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试验组近视屈光度增加(-0.45±0.31)低于对照组的(-0.9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单焦点眼镜相比渐进多焦点眼镜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渐进多焦点眼镜在青少年近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渐进多焦点眼镜对青少年近视发展的控制作用.方法 -1.00~-4.50 D的青少年近视患者50例100只眼,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50眼;其中一组配戴近用附加度数为 1.50 D的渐进多焦点眼镜,另一组配戴普通单焦点眼镜.测量他们两年后的屈光度,将两组屈光度变化量相对照、分析.结果 渐进多焦点眼镜组平均近视屈光度增加(0.538±0.114)D,普通眼镜组平均近视屈光度增加(1.469±0.46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渐进多焦点眼镜能较好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1%阿托品眼膏在青少年早期近视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青少年早期近视患者(172只眼)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以玻璃酸钠眼液睡前滴用,观察组则使用1%阿托品眼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与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视力治愈和提高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视力下降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裸眼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阿托品眼膏在青少年早期近视治疗中应用效果确切,利于阻碍近视的加重与眼轴的延长,对维持和改善患者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且安全有效、不会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视觉生理性手指操对预防青少年近视及控制发展的作用。方法将视力正常或低度近视、双眼均正位或水平隐斜8~△的青少年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20例,所有的青少年若散瞳后屈光度≥-1.00D则予近视眼镜配戴,否则不配戴任何眼镜,对照组仅限于此,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配合视觉生理性手指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近视屈光度、眼轴长度及隐斜度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的近视屈光度与眼轴长度均较干预前明显增加,但研究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原有外隐斜15例中8例(53.33%)好转,原有内隐斜8例均无明显好转,且新增1例内隐斜;对照组原有内、外隐斜者无明显好转,无新增内隐斜者。研究组外隐斜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觉生理性手指操对青少年近视具有一定的防控作用,并对外隐斜有较好地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胡昱  陈霞 《新疆医学》2012,42(10):57-59
目的:评估右利手与青少年近视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门诊376名青少年近视患者,对患者行右利手、非右利手评估,散瞳和显然验光(行角膜地形图、裂隙灯、眼压检查、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排除圆锥角膜、青光眼等其他眼部疾病)后,依近视度数进行分类。结果:右利手组:高、中度近视眼组近视度数右眼高于左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近视眼组两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散光度数只有轻度近视眼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非右利手组:除了轻度近视眼组柱镜度数两眼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他组两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近视的形成与右利手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应提倡孩子自小用左手进行一些日常生活活动,从而预防视,减少两眼的屈光参差度数,预防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配戴OK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青少年近视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年龄、性别、戴镜前后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戴镜前后角膜屈光度等各项指标进行考察,2年后与戴镜前作比较。定期观察并发症并加强检查、心理护理、取戴镜、镜片清洁、并发症等环节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矫正视力(0.65±0.21),且角膜平均屈光度由(-3.75±1.31)D降到(2.15±1.18)D,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出现角膜溃疡、白斑、浑浊等并发症。结论青少年近视眼患者戴OK镜2年配合系统护理措施,对其裸眼视力提高,屈光度降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都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近视眼眼动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青少年近视眼的眼动参数,探讨早发性近视的病因,方法:186例青少年按屈光度分为六组,用综合验光仪分别测定各组的调节滞后值,远近水平分离性隐斜AC/A值,各组采用方差分析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组间调节滞后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远近水平分离性隐斜差异有显著性(P<0.05),AC/A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发性近视主要是遗传因素引起的,但是近距离工作在肝少年近视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SBK治疗近视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角膜前弹力层下切削(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治疗近视的术后疗效,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9年1~6月运用SBK治疗近视的患者进行检查,比较术前,术后1周、1月、3月的视力、屈光度和眼压,评价手术熟练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 术前和术后的视力、球镜度数和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熟练度对术后1周患者的眼压和患者出现术中出血的比例有影响(P<0.05),而对患者术后的视力和屈光度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 SBK治疗近视安全有效,稳定性好,可用于矫正较高度数或角膜较薄者,临床应用中需提高医生手术熟练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在青少年近视矫正与控制方面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三附属医院门诊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近视眼患者120例24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框架眼镜组和RGPCL组,各60例120眼;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框架眼镜佩戴;RGPCL组患者采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佩戴,佩戴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对照组和RGPCL组患者治疗前屈光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PCL组患者治疗后屈光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RGPCL组患者治疗前眼轴长度及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GPCL组患者治疗后眼轴长度及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眼部感染、角膜及结膜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相较于框架眼镜,RGPCL用于青少年近视矫正与控制可有效矫正散光,控制近视进展,防止弱视,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别用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矫正伴有外隐斜视的近视患者,对比分析近距离隐斜度数,进一步明确角膜塑形镜矫正对伴有外隐斜视近视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遮盖实验筛选的近视患者61例,其中29例成功验配角膜塑形镜作为实验组(A组),其余32例框架眼镜佩戴者作为对照组(B组)。测量双眼近距离隐斜度数,并进行对比研究。随访时间依次为戴镜后6月、1年、1.5年。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A、B组间近距离隐斜斜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962,p=0.0020.05),且A组近距离隐斜度小于B组;不同时间测量的组间差异:戴镜前、半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1年开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减缓伴有外隐斜近视患者近距离隐斜视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7.
谭舟利 《当代医学》2021,27(19):36-39
目的 探讨不同近视屈光度对夜戴型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OK镜)控制近视进展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眼科行角膜塑形镜治疗的青少年儿童29例(58眼)的临床资料,按照等效球镜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n=14,28眼)(等效球镜度≤3.00 D)和中度近视组(n=15,30眼)(3.00 D<等效球镜度≤6.00 D),记录两组戴镜前的裸眼视力、眼轴长度、平均角膜屈光度(AveK)、角膜厚度、角膜内皮,戴镜1年后的裸眼视力及眼轴长度,比较两组戴镜1年后裸眼视力的变化及眼轴的增长值.结果 戴镜1年后,两组裸眼视力均显著高于戴镜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1年后,中度近视组眼轴的增长值低于低度近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显著提升患儿的裸眼视力,其控制眼轴增长的疗效在近视度数较高者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青少年轻中度近视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日至2018年1月30日期间某院接收的青少年轻中度近视患者100例200眼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配戴框架眼镜、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将2组青少年轻中度近视患者的裸眼视力、眼轴增长率、角膜曲率、屈光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青少年轻中度近视患者配镜1周内、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12个月后的裸眼视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眼轴增长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配镜后的角膜水平曲率、垂直曲率和屈光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与对照组12.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可对青少年轻中度近视进行较好地控制,有助于裸眼视力的提高,矫正角膜曲率和屈光度,安全性与戴框架眼镜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系统化及专人负责制健康教育应用于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扬州市广陵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眼科收治的200例近视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予以系统化及专人负责制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近视防控效果、依从性、近视防控认知度及满意度。结果:健康教育前,两组近视屈光度检查结果(以双眼屈光度检查等效球镜度数为负值,且绝对值最大的数据记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1年后,两组近视屈光度均低于健康教育前,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依从性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前,两组自拟近视知识调查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自拟近视知识调查问卷评分均高于健康教育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教育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近视青少年应用系统化及专人负责制健康教育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屈光度、眼球参数、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博爱眼科医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20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佩戴框架眼镜治疗,研究组佩戴角膜塑形镜治疗。治疗1年,比较两组屈光度、眼球参数、角膜内皮细胞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裸眼视力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屈光度数、玻璃体腔深度数增长明显更低(P0.05);两组眼压、角膜曲率、眼轴长度、角膜内皮细胞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采用角膜塑形镜治疗可降低屈曲度,延缓近视发展速度,提高视力,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