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对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134例下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焦虑(SAS)、抑郁(SDS)、疾病相关知识、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相关知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康复锻炼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有助于缓解下肢骨折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预防及控制术后DVT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本科2013年3月至11月收治的62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持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骨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及手术时间、功能锻炼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功能锻炼、住院及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和便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位和血栓性静脉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对老年骨折的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减少部分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骨折联络服务(FLS)的康复护理在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后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P0.01),观察组护理后锻炼依从性、髋关节功能、自我效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护理后自我负担感受评分低于护理前(P0.01),观察组护理后自我负担感受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年后再发骨折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LS模式的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的功能锻炼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促进髋功能恢复,改善自我效能,减轻自我感受负担,降低再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阶段性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阶段性功能锻炼前收治的68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阶段性性功能锻炼后收治的68例患者列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在不同阶段(术前和住院治疗阶段、出院康复阶段)按照综合护理干预阶段性功能锻炼模式实行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增强,其中试验组患者住院治疗阶段完全依从58例,部分依从10例,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部分依从42例,完全不依从6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6.620,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其中试验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l例,对照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8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28,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阶段性性功能锻炼能有效增强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并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应用于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本院骨科病房收治的120例下肢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后疼痛评分、引流管拔除时间、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术后6 h主动肢体活动依从性以及护理主观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术后6 h主动肢体活动依从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科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降低手术深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能使患者术后6 h主动肢体活动依从性得到提高,最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康复锻炼认知程度、疾病不确定感、康复锻炼依从性、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认知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疾病不确定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增强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疾病和康复锻炼认知程度,改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预防及减少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微信平台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随访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52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接受内容相同的健康咨询教育,观察组出院后借助微信平台医护一体化模式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出院随访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依从性、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 出院随访1年后,在饮食调理及定时复查方面,观察组的依从性与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微信平台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建立对于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而言,在院外延续康复锻炼的依从性上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在临床效果上显著加速功能康复进程,可以减少并发症,促进了医患沟通,提高了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联合家庭访视延续护理模式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出院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该院市区及周边地区应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103例,按照术后延续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采取电话回访,观察组给予电话回访联合家庭访视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及疼痛、生活质量、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功能锻炼依从性、Barthel指数、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髋关节Harris及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话回访联合家庭访视的延续护理模式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可以提高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疼痛感,提升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视频结合一对一互动宣教模式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心理韧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四肢骨折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给予视频结合一对一互动宣教模式干预,观察术后7周。比较两组康复训练依从性,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韧性。结果 研究组康复锻炼总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上肢功能及下肢功能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的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1),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视频结合一对一互动宣教模式可提高四肢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依从性和心理韧性,能加速四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康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王玲玲 《全科护理》2021,19(9):1234-1236
目的:探讨儿童互助模式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8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儿童互助模式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肘功能评分、康复锻炼依从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VAS评分、肘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康复锻炼依从性为90.91%,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结论:儿童互助模式在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提高患儿康复锻炼依从性,可缓解患儿疼痛感,促进肘功能恢复,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制支具在下肢骨折患者股四头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锻炼法,观察组采用自制支具进行锻炼,观察比较两组锻炼效果、舒适度及接受度。结果:观察组锻炼效果、舒适度及接受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自制支具对骨折患者康复功能锻炼起主要辅助的作用,可减少因骨折疼痛拒绝锻炼而引起的股四头肌粘连、膝关节僵硬等多种并发症,达到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教育诊断和评估中的倾向、促成和强化因素(PRECEDE)模式康复干预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1日~2020年11月30日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RECEDE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干预,PRECEDE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RECEDE模式康复护理干预,均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恢复时间、康复锻炼依从性[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SE)]、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系统(HHS)]、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康复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PRECEDE组坐立时间、下床行走时间、负重锻炼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3、6个月后,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GESE评分、HHS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PRECEDE组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P<0.05);干预6个月内PRECEDE组跌倒导致骨折复发、骨折愈合延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图文式功能锻炼手册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股骨颈骨折术后常规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观察组按图文式功能锻炼手册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锻炼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指数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Harris髋关节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图文式功能锻炼手册可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康复,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PDCA(plan-do-check-action cycle)循环康复模式在预防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00例外伤导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康复模式,对下肢骨折患者功能锻炼的全过程和动态管理进行了4个阶段的检查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患者住院天数和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在实施PDCA循环结合四位一体康复模式下,患者的下肢肿胀程度、肢体疼痛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康复模式应用于预防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可显着提高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出院计划护理模式在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4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65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电话随访,干预组实施个性化出院计划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训练依从性,自护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服务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给予健康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建立出院家庭访视档案,分别于出院后1周和出院后1,2,3个月进行家庭访视,给予心理护理、下肢功能锻炼、生活自理能力指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下肢功能活动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下肢活动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出院后进行家庭访视康复指导,能延伸健康教育及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出院后康复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THR)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124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实施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总有效率、术后锻炼依从率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能有效提高THR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感及关节功能,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康复技术结合心理护理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焦虑、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该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和康复指导,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和康复锻炼.比较患者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的焦虑程度、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功能锻炼依从性及自理能力伴随干预时间的推移,均得到明显改善,并表现出干预方法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尤其实验组更加明显.结论 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康复技术可以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单盲法将100例下肢骨折手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及实验组(48例),对照组按骨科护理常规实施功能锻炼,实验组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早期功能锻炼.观察两组病人功能锻炼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在减轻肢体肿胀程度、减轻病人功能锻炼疼痛程度及提高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提高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录制护理教育视频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康复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85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利用电视媒体、微信平台提供健康教育服务,实施微课视频教育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依从性。结果:出院3个月,观察组完全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出院6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院外康复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微课视频健康教育和管理,可以提高院外康复锻炼依从性,巩固手术治疗效果,降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