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和婴儿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较复杂,发生机理涉及胆红素形成过多,肝脏对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障碍和肝内外胆道闭锁有关。新生儿期胆红素代谢有其自身特点:包括红细胞破坏增加;肝功能发育不良,Y、Z蛋白和肝酶含量低,对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功能差;正常肠道菌群尚未建立,故新生儿期更易发生高胆红素症,甚至发展为胆红素脑病[1]。我科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培菲康)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孙淑兰 《当代医学》2022,28(10):168-170
目的 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辅助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相关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似文献   

3.
周宇芳 《微创医学》2003,22(4):471-472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在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以双歧杆菌活菌制剂350mg/次,配以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43例单纯以蓝光照射,总疗程5d.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7.6%)高于对照组(44.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剂联合蓝光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优于单蓝光治疗.  相似文献   

4.
周宇芳 《医学文选》2003,22(4):471-472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在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2例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49例 ,以双歧杆菌活菌制剂 35 0 mg/次 ,配以蓝光照射治疗 ;对照组 43例单纯以蓝光照射 ,总疗程 5 d。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 ( 77.6% )高于对照组 ( 4 4.2 % ) ,具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1 )。结论 双歧杆菌活菌剂联合蓝光治疗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优于单蓝光治疗。  相似文献   

5.
包鹰 《当代医学》2012,18(13):130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将12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予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口服3次/d,每次1/2片,连续5~7d。结果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为(4.0±1.5)d,对照组(5.0±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辅佐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良好的效果,黄疸消退的平均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评价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疗效,起效特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准备两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方案,一套为蓝光+碳酸氢钠,选择以此法治疗患儿44例纳入对照组,选择在此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患儿43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临床疗效与血清总胆红素血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痊愈率65.1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第2日与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住院时间分别为(130±28)μmol/L、(89±13)μmol/L、(8±1)d低于对照组(193±30)μmol/L、(138±19)μmol/L、(10±2)d,人均下降水平(51±22)μmol/L高于对照组(24±20)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助于增进疗效,尽快促血清高胆红素水平转归,减轻靶器官损伤,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1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光疗、口服鲁米那、碱化血液、控制感染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茵栀黄注射液2 mL.kg-1加入50 g.L-1葡萄糖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 d;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每次1片,口服,每日2次,连用5 d;治疗前后抽取股静脉血查血清胆红素,并观察黄疸消退时间。结果2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值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天、第5天2组血清胆红素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胆红素降至102μmol.L-1以下所需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茵栀黄注射液与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3例,均给予2组患儿相同的蓝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每天3次口服,每次0.5 g。观察2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下降水平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第1天下降值明显多于对照组,日均下降值多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102.6μmol/L以下天数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蓝光治疗,并辅以酪酸梭菌活菌散,疗效明显,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血清内总胆红素超过2 0 5 .2 μmol/ L(未成熟儿超过 2 5 6 .2 μmol/ L) ,是新生儿常见病症。黄疸出现后治疗不及时或溶血严重 ,可发生核黄疸 ,故应早期治疗 ,精心护理 ,以减少并发症发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4年 9月~ 1999年 9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10 8例 ,均属间接胆红素升高。男 6 7例 ,女 41例。早产儿 2 9例 ,足月儿为 79例。生后 2 4h出现黄疸 19例。黄疸持续时间超过 2周 6 2例 ,超过 3周 2 7例。其临床主要特征是全身皮肤呈桔黄色。1.2 方法 将 10 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对…  相似文献   

10.
双歧杆菌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双歧杆菌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退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扦菌口服,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大小便数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胆红素下降明显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双歧杆菌及退黄综合治疗有较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12.
洪余清 《中外医疗》2010,29(14):19-20
目的探讨蓝光加金双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1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8例,对照组98例,2组在性别、日龄、体重、黄疸病因及程度方面相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使用肝酶诱导剂、白蛋白、茵枝黄及蓝光连续照射治疗、口服金双歧治疗。观察组使用肝酶诱导剂、白蛋白、茵枝黄及蓝光间断照射治疗、口服金双歧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24h后胆红素值(258.6±35.6)μmol/L,48h为(212.5±35.6)μmol/L,72h为(192.8±34.1)μmol/L,黄疸消退情况:平均每2.9天降至标准以下。与对照组相比较,24、48、72h胆红素值及退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t=2.73,3.73,2.71,5.94;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加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联合采用间隙蓝光照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及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内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4例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间隙蓝光照射佐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经皮胆红素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比两组黄疸消退时间。结果经治疗,两组经皮胆红素水平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间隙蓝光照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及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实验组采用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黄疸消退速度显著加快,消退程度明显,并发症减少;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蓝光照射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有利于缩短病程,提高疗效,降低严重并发症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蓝光照射疗法治疗黄疸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王晓娟 《吉林医学》2011,(10):1996-1997
<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疾病之一,而且随着近年来诊断技术的提高,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率有增高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黄染,精神食欲差,对机体最严重  相似文献   

16.
周燕玲 《广州医药》1996,27(1):33-33
对2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分光疗组和非光疗组,非光疗线黄疸较轻,不照蓝光,仅用综合疗法,光疗组黄疸较重,用蓝光照射加综合疗法。结果表明光疗组经治疗后黄疸指数下降比非光疗组快且大(P〈0.01),提示蓝光治疗黄疸疗效快速显著,尤对于病因复杂,黄疸严重的患者应不失时要地给予光疗,以免造成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11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血清胆红素(TBIL)、游离脂肪酸(FFA)、总胆汁酸(TBA)、γ-谷氨酰基转移酶(γ-GT)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0%高于对照组77.59%(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FFA、TBA、γ-GT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可降低血清胆红素、FFA、TBA、γ-GT水平,改善免疫功能,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疗程结束后统计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间接胆红素(IBiL)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7.57%(40/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TBiL及IBi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次间歇蓝光照射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更有效降低患儿血清TBiL及IBiL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诊治的4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比较患儿治疗前后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差异。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光照治疗前血总胆红素为(291.5±42.8)μmol/L,治疗后为(214.2±33.9)μmol/L,治疗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低于治疗前(P〈0.05)。患儿治疗后血常规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01),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01),而血小板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淋巴细胞亚群CD35^+、CD3^+、CD4^+、CD8^+和CD4^+/CD8^+及NK细胞均升高,高于治疗前百分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蓝光照射治疗可改善胆红素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免疫系统的损伤,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