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制睡眠枕联合耳穴埋籽对慢性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36例慢性失眠患者采用睡眠枕和耳穴针刺联合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睡眠改善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睡眠枕联合耳穴埋籽对慢性失眠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入睡潜伏期,减少觉醒时间,延长总睡眠时间,提高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效率;对女性的效果优于男性.结论 睡眠枕联合耳穴埋籽对于慢性失眠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推拿膀胱经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3月佛山市禅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39例采用针刺疗法及推拿膀胱经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37例采用推拿膀胱经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睡眠改善状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2组PSQ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推拿膀胱经可提高慢性疲劳综合征失眠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对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观察组和右佐匹克隆观察组,每组50例。常规观察组用常规方法,右佐匹克隆观察组用右佐匹克隆治疗。比较2组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治疗的效果;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改善的时间、睡眠时间平均延长1 h的时间、住院的天数;治疗前后阿森斯失眠量评分值、血浆脑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功能、心功能等级、生命质量;心力衰竭加重率、再次住院率。结果:右佐匹克隆观察组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治疗的效果、阿森斯失眠量评分值、血浆脑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功能、心功能等级、生命质量、慢性心力衰竭症状改善的时间、睡眠时间平均延长1 h的时间、住院的天数、心力衰竭加重率、再次住院率方面相较常规观察组更好(P 0. 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伴失眠患者实施右佐匹克隆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延长睡眠时间和减少病情加重风险,缩短治疗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失眠的治疗效果,以提高对失眠患者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失眠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慢性脑供血不足。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4例,使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失眠治疗效果、睡眠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后,患者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睡眠质量评分为(5.63±1.05)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养血清脑颗粒有助于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中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结合中药封包在慢性肾衰竭水肿伴失眠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水肿伴失眠患者200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治疗联合耳穴压豆结合中药封包治疗组100例和常规治疗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PSQI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97.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76.0%(P<0.05),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日间功能、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结论 耳穴压豆结合中药封包在慢性肾衰竭水肿伴失眠患者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失眠的效果.方法 8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中西医综合治疗,辨证施护和情志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和失眠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低于对照组(t=8.869,P<0.001),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5个因子得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失眠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58,P<0.05).结论 引阳入阴推拿配合气息导引法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治疗顽固性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7月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顽固性失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诱导睡眠.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  相似文献   

8.
睡眠是人体的一种重要生理现象.顽固性失眠是以入睡及睡眠持续困难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是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需要的一种主观体验,常导致注意力、判断力、记忆力及日常工作、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治疗失眠症最常用的是药物疗法[1].但长期使用药物可使患者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和成瘾性,且效果不理想.本科利用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顽固性失眠,取得良好效果.本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中文定式问卷和日间功能表对行双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的64例顽固性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为今后顽固性失眠患者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提高顽固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慢性失眠症患者网络管理平台,并探讨使用该管理平台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患者治疗完成率、患者满意度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门诊就诊的慢性失眠症患者1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80例。实验组采用网络管理平台进行药物认知行为序贯治疗的管理。通过在网络管理平台上建立患者档案,评估病情,推送治疗方案,远程实施8周的药物认知行为序贯治疗管理及12个月的网络远程动态管理及疗效评估。对照组采用8周的面对面药物认知行为序贯治疗管理及12个月的门诊随访管理。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后,睡眠质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个月后,睡眠潜伏期、入睡后觉醒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睡眠个人信念与态度量表评分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完成率和患者满意度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失眠症患者网络管理平台的建立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完成率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42例是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每组均为21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进行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睡眠指标、护理前后情绪评分.结果:研究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针刀头针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顽固性失眠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头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刀头针疗法可以有效提高顽固性失眠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负性心理暗示联合镇静剂对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张家港澳洋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慢性失眠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睡前30 min口服艾司唑仑1片,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方法的基础上,加用负性心理暗示疗法,由床位护士给患者进行辅导,每周2次,患者每夜睡时按流程要求自行实施,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Scale,PSQI)指数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 9%、73. 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SQI量表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七项积分及总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自身比较,各项积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2组组间比较,除了睡眠效率以外,各项积分的改善均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或P 0. 01)。结论:负性心理暗示联合镇静剂(艾司唑仑)治疗较之单纯镇静剂治疗,能明显延长慢性失眠患者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改善日间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3.
失眠在人群的发生率高达40%以上.目前我国睡眠障碍患者约有3亿,睡眠不良者竟高达5亿人[1].少数慢性失眠患者由于对催眠药物产生依赖或耐受,或由于药物对人体可能产生损害而需限制使用.近年来欧美及日本广泛应用物理因子来治疗失眠,我国在这方面正规设计的随机对照观察研究较少.本文就高压交变电场疗法对慢性失眠的治疗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失眠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抑郁症失眠患者100例,治疗时间是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与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同时强调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情绪改善情况、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宁德市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失眠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失眠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及褪黑素水平变化,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以及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远程交互式失眠认知行为(CBTI)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接收的8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依据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远程交互式CBTI干预,两组均干预2个月。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表(PSQI)与睡眠情况。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入睡时间、卧床时间、夜间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交互式CBTI可显著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临床推广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治疗脑梗死并失眠在改善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并失眠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唑仑联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相关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及相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司唑仑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并失眠,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在线失眠认知行为治疗(eCBT-I)对慢性失眠症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经过评估的慢性失眠患者78例入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CBT-I组(n=39)和对照组(n=39).入组后两组均进行基线评估并记录第1周的睡眠日记,eCBT-I组予以4周eCBT-I课程,对照组不开通课程,仅提供睡眠卫生教育.第4周两组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宁神汤结合针灸疗法治疗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7月进行更年期失眠治疗的7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药方剂宁神汤联合中医针灸治疗.从治疗疗效、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改善率高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吴茱萸粉贴穴位治疗精神疾病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黑龙江省第三医院收治的失眠相关精神疾病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吴茱萸粉贴穴位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生命质量评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 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 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吴茱萸粉贴穴位治疗失眠类精神疾病患者,能妥善调整患者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