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护理实习生126名为对照组,2012年1月~2013年12月的护理实习生112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将精细化管理引入医院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评价两组临床教学效果、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患者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带教医生工作评价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行之有效,能提高医生临床带教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医护合作带教模式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将92名护理实习生分为观察组46名(实习时间2016年6月-2017年4月)和对照组46名(实习时间2015年6月-2016年4月),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带教方法,小组学习带教实习,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带教方法,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采用一对一经验式带教。两组带教结束后对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护合作带教模式较传统常规护理带教更有利于拓宽护理实习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动手能力,口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得也更牢固扎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带教模式在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实习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92名护理实习生分为观察组46名(实习时间2016年6月-2017年4月)和对照组46名(实习时间2015年6月-2016年4月)。观察组采用医护合作带教方法,小组学习带教实习;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带教方法,予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一对一经验式带教。两组带教结束后对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以及患者满意度和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合作带教模式较传统常规护理带教更有利于拓宽护理实习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动手能力,口腔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也更牢固扎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实习生图解日记在临床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山西省某医院的12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名,2组学生均在常规护理带教下书写实习生日记,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以图解日记的形式书写实习生日记。2组在实习结束后采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满意度调查表以及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自评表评价对实习生的带教效果。结果试验组实习生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健康教育指导能力方面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图解日记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实习效果,加强师生的沟通互动,促进实习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其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1年7月—2013年6月实习的100名临床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带教管理模式,将2013年7月—2015年6月实习的10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应用基于PDCA循环的带教管理模式;比较2组出科考试成绩和沟通能力改善情况,评价2组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以及实施带教后不同时间教学质量评分。结果 1观察组出科考试中理论知识、病历书写、操作技能、综合成绩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2实习3、6个月后,2组沟通能力评分均较实习后1个月时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对带教老师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3、6个月后,2组带教质量评分均较实习1个月时上升(P0.05),且观察组带教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优化临床实习生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6.
谌艳  吴俞萱  江伟  杨金凤 《全科护理》2021,19(12):1724-1725,1728
目的:探讨医联体内清单式教学在骨科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020年在德阳市人民医院医联体内实习的46名骨科护理实习生,将2018年7月—2019年5月的护理实习生23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2020年1月的护理实习生23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清单式教学进行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实习生360°评价,对带教老师进行满意度评分。综合统计护理实习生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出科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能力考核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单式教学应用于医联体内护理实习生,不仅提高了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带教水平。  相似文献   

7.
吴燕妮  邓媚  张琴 《全科护理》2020,18(24):3257-3259
[目的]探讨层级带教模式在临床护士实习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某院儿科病房实习的护理实习生108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观察组采用层级带教模式进行教学,探讨对实习生考核成绩、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记录实习生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结果]教学后两组综合素质成绩、操作成绩、理论成绩、专科技术成绩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后两组发现和处理问题、心理状态、护理文书书写、健康宣教、应急能力、动手能力优良率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教学后观察组护理实习生对护理过程中教学内容充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带教的满意度、主动创造学习机会、主动讲授知识、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等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在尊重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方面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带教模式在临床护士实习生护理教学中应用较佳,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实习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角色扮演教学与精细化阶段式带教对急诊带教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9年1月在我院实习的120名急诊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角色扮演教学与精细化阶段式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带教4周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水平、操作技能、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及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理论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操作技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及效果评价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护生带教中实施角色扮演教学与精细化阶段式带教法,能够明显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临床技能,增加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教临床路径对提高眼科护理带教质量的作用。方法:我科对2016年5~12月47名护理实习生运用带教临床路径,设为观察组;将2016年1~4月45名采用传统带教模式的实习生设为对照组。出科时对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水平进行考核,并评价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生出科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生对师德师风、管理能力和带教信心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护理实习运用带教临床路径,使教学双方目标和内容明确,教学流程规范,提高了护理带教质量及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对一的带教方法在护理专业学生手术室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便利抽取154名护理大专实习生为对象.2009年10月至2010年3月实习的学生75名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带教方法;2010年7~12月实习的学生79名为试验组,采用二对一的带教方法.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 两组对工作程序、手术步骤掌握的准确性,以及配合的效果、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二对一的带教方法可有效提高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能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师生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带教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月进入本科轮转实习的36名临床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成绩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习成绩和满意度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带教,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的实习成绩和满意度,有助于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使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护理临床教学路径在护理实习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不同届的实习生对照试验,2009~2011年的实习生16组(一个学校为一组)为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带教方法带教,2011~2013年的实习生18组为观察组,使用教学路径带教,实习结束后将两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评教评学满意度及综合评价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考核,操作考核,评教评学满意度及综合评价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临床实习生使用教学路径有利于实习生及时掌握实习内容,及时准确地掌握预习和复习的内容,同时提高教与学双方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带教路径手册在护理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某院2012年度的护理实习生设为试验组,2011年度的实习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在临床路径理念指导下按照带教路径手册进行临床实习,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临床实习,实习结束后实行教学双方评价,比较两组教学满意度和考试成绩.结果 试验组教师教学满意度测评总分高于对照组(P<0.01),特别体现在态度和技能两个方面;试验组学生实习结束后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带教路径手册实现了护理临床教学的全程控制和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教学双方的综合素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版临床操作技能评估(DOPS)在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心肺复苏操作培训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12月该院采取传统操作考核方式期间于急诊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60名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21年1-3月该院采取改良版DOPS考核方式期间于急诊科实习的护理实习生60名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考核成绩、临床学习环境、质量考核情况及对临床带教老师教学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考核成绩,临床学习环境量表评分,DOPS质量考核评价量表中考核质量、学习过程、考核满意度评分及教学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版DOPS可提高急诊科护理实习生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质量,有助于提升护理实习生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为其创造更好的临床学习环境,进而提升护理实习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元化教育实习模式在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创建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来本院产科实习的24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入组实习生均为女性。将2013年来本院实习的120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在实习期间接受传统教育。将2014年来本院实习的120名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在实习期间接受多元化教育。结果对两组学生的实习自评、教师评价、患者评价及满意度情况比较分析,结果发现观察组学生自我评价满意度达到96.67%,带教老师对学生评分为(93.47±4.92)分,患者满意度为95.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本研究分析比较了两组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评价结果,发现观察组学生对带教老师的责任心、服务态度、医德医风、对学生关心、理论知识、带教水平、操作能力、教学方式以及学生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元化教育实习模式能改善实习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同时有助于学生较快适应环境,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该模式的应用令学生、带教老师和患者十分满意,能使实习生适应产科护理工作,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计划、系统性带教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2名实习护士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采用有计划、系统性临床护理带教方法,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带教方法;实习结束后,观察两组实习护士心理状态、患者对实习护士满意度、实习护士自身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实习护士满意度、实习护士自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强迫、恐怖、人际关系、偏执、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计划、系统性临床护理带教方法能有效缓解实习护士负性情绪,提高实习护士操作技能及自信心,能改善实习护士与患者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90后"临床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的特点,在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设立一对一的全程带教老师,评价带教效果。方法在PDCA循环中,将2015年来院实习的90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人。观察组每名护生设立一名全程带教老师,并由该全程带教老师对护生进行相应的管理。而对照组实行常规的临床护理带教,按实习大纲要求完成各科室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对比分析两组的教学成效与护生的满意度,评价全程带教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生综合能力得分和护生的带教老师满意度评价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90后"临床实习生的特点,设立全程带教老师,不但能够提高教学成效,并且能提高护生的满意度,对护生树立职业信念,端正职业态度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100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带教方式,教学后,对两组实习护士的基础理论、操作技能、带教老师的评价、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生自我评价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带教后,观察组的基础理论评分、操作技能评分、带教老师评价评分、护生自评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可以提高工作效果,增加教学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目标管理法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届176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试验组,采用清单制对实习带教进行目标管理;将2012届179名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法。比较两组实习生护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及对护理带教工作的满意度,并采用问卷调查试验组实习生自我评价的受益情况。结果试验组实习生护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学生认为目标管理带教法能明确学习目标(176名,占100%),提高自我学习管理能力(164名,占93.2%),提高学习效果(155名,占88.1%),提升护理综合能力(155名,占88.1%)、提高护理程序应用能力(143名,占81.3%)及提高学习兴趣(136名,占77.3%)。结论目标管理法有助于实习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提升护理程序的应用能力及护理综合能力,并确保各护理单元规范化、高质量的临床带教。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导师制带教法在专科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月在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实习的护理专科实习生310人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012年5月~2015年1月在该院实习的护理专科实习生302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推行导师制带教模式.对照组实施传统带教方法.将两组临床人员对实习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护理实习生对带教方法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采用导师制带教法实习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技术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工作角色适应能力、临床解决问题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习生对导师制带教方法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及带教责任心等方面普遍评价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师制带教方法较传统实习生带教法更适用于护理专科生临床带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