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火召  曹小军 《当代医学》2021,27(6):142-143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数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本院门诊就诊的牙列缺损、缺失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牙周健康患者作为对照组,50例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均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指数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变化情况及治疗后1年种植体存留率。结果治疗后1年,观察组PD、PLI、SBI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年,观察组PI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LI、SBI、PIS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观察组MMP-9、MMP-8、MMP-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1年,观察组MMP-8、MMP-2水平均较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1年后,两组种植体留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种植修复对合并牙周炎的牙列缺损患者仍具有较高短期治疗效果,不会加重患者慢性牙周炎症状,但种植体仍受牙周炎影响,可结合牙周炎针对性治疗以保障种植修补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牙周指数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种植修复的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64例(72颗)为实验组,同期选择行种植修复的牙列缺损且牙周健康患者66例(78颗)为对照组.随访6个、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牙周指数、牙龈沟炎性因子含量.结果:...  相似文献   

3.
孙斌 《中外医疗》2023,(11):117-121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中牙种植修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方便选取在福建省福州市第六医院进行种植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98例,根据牙周状况将慢性牙周炎患者设置为研究组(51例),将健康牙周患者设置为参照组(47例),均进行种植修复治疗,种植体负载后随访1年,观察治疗效果、牙周健康状况、骨吸收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种植修复成功率为90.20%,与参照组的95.74%较为相近,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3,P>0.05)。种植体负载1年后,研究组患者mBI、PISFI、PPD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80、14.837、14.861,P<0.05)。种植体负载1年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骨吸收程度重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663,P<0.05)。结论 对慢性牙周炎患者予以牙种植修复治疗可以获得与健康牙周相近的近期种植成功率,但牙周健康状况、骨吸收情况较差,需要在牙种植修复治疗前、后积极开展牙周保护治疗,以全面提升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牙种植修复整体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种植修复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60例牙列缺损慢性牙周炎患者共植入75枚种植体,另选择50例植入67枚种植体牙周健康牙列缺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牙龈乳头指数(PIS)、改良菌斑指数(mPLI)、牙周探诊深度(PD);并检测两组种植体周围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L)‐2、IL‐8水平。结果研究组75枚种植体中有2枚自行脱落,种植体松动度0,种植体存留率为97.3%;对照组无种植体脱落,种植体松动度0,种植体存留率为100%,两组种植体存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7,P=0.098)。术后6个月研究组 mSBI 、PIS 、mPLI 、PD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研究组龈沟 IL‐2、IL‐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种植修复能够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且未增加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但其远期疗效尚待证实。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8,(3):305-307
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松动度、牙周探诊深度(PD)及龈沟出血指数(SBI)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牙周炎牙列缺失、缺损患者80例(102枚种植体)作为观察组,牙周健康的牙列缺失、缺损患者80例(100枚种植体)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种植体留存率以及松动度,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牙龈乳头指数(PIS)、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以及P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龈沟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种植体松动度均为0,观察组种植体留存率97.06%,与对照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IS、mPLI、MSBI以及P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龈沟液IL-2、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牙列缺损、缺失患者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PIS、mPLI、MSBI以及PD等较为优良,且不会加重种植体周围炎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规律的牙周支持治疗(supportive periodontal therapies,SPT)对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的长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联合手工检索,查找牙周炎患者行种植修复后,进行规律SPT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2018年10月。两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筛选、资料提取。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与牙周健康组相比,在SPT条件下,有牙周炎病史患者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MD=0.33,95%CI(0.16,0.50),P=0.000 1]、种植体探诊深度[SMD=0.46,95% CI(0.14,0.78),P=0.005]均高于牙周健康组,种植体周围炎发生率高于健康牙周组;但是种植体脱落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经过牙周治疗后的种植修复后进行SPT,种植体远期存留率高。同时应注意,有牙周炎的种植患者具有更高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和发生种植体周围炎的风险。提示在临床工作中行种植治疗前积极治疗牙周炎,同时重视SPT对种植体存留和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控制水平对种植体周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50例牙周炎牙列缺损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同期检查的牙周健康且牙列缺损>90 d行种植术患者为对照组,均给予种植体修复,对照组治疗前未行牙周基础治疗,未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PLI指数、mSBI指数、种植体周骨吸收情况.结果:术前观察组患者mPLI指数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mPLI指数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两组患者mSBI指数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mSBI指数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对照组患者mSBI指数评分下降更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近中、远中边缘骨吸收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近中边缘骨吸收量下降更显著,对照组远中边缘骨吸收量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增多,对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造成影响,牙周基础治疗及局部抗菌药物对菌斑进行控制后有利于提高种植体边缘骨的稳定性,提高种植体修复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重度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后,其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状况与牙周相对健康者的差异。方法:纳入103例行种植固定修复1年以上的患者,共161枚种植体。根据初诊时(T1)牙周状况分为牙周健康组(25例)、轻中度牙周炎组(39例)、重度牙周炎组(39例)。比较各组种植体复查时(T2)的临床及影像学指标:种植体存留/丧失、探诊深度(PDi)、种植体探诊后出血(BOPi)、近远中骨吸收(BLi)等。计算PDi≥5mm伴BOPi阳性者占全部位点、种植体、患者的百分数。结果:3组患者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无种植体松动、脱落,且平均PDi、BLi均无统计学差异。重度牙周炎组PDi≥5mm且BOPi阳性的种植位点比例显著高于牙周健康组(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在规范的牙周治疗后进行种植修复,种植体短期存留率和边缘骨吸收情况与牙周健康者无明显差异。但相比牙周健康者,重度牙周炎患者更易发生种植体周围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因非牙周炎(non-periodontitis,NP)、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AgP)失牙患者行Bicon种植修复后1~5年种植体存留率及种植体周围组织探诊指标变化。方法:基于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08年9月至2012 年9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的缺牙患者145名,共植入种植体315枚。其中CP失牙患者70例,AgP失牙患者31例,NP失牙患者44例,分别植入132、83、100枚种植体。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随访,检查并记录患者刮治前(T0)、种植前(T1)、复查时(T2)的牙周临床指标,记录种植修复完成时及T2时的种植体周围组织牙周指标并拍摄X线根尖片,T2时记录种植体存留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分组的种植体存留率、种植体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变化。结果:经系统牙周基础治疗后,T1时期CP组和AgP组PD≥6 mm位点百分比(%)较T0时显著降低(P<0.001),且T2与T1相比,PD≥6 mm位点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组、CP组和AgP组种植体1~5年存留率分别为100%、97.6%和100%,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CP组与AgP组种植体平均PD分别为2.96 mm、2.97 mm,显著高于NP组(2.78 mm)(P=0.006,P=0.010);CP组与AgP组种植体平均PD≥6 mm位点百分比分别为3.7%、4.8%,显著高于NP组(1.2%)(P=0.003,P<0.001);CP组种植体PD较修复完成时增加2 mm以上的位点百分比为8.4%,显著高于NP组(4.3%,P=0.003),但AgP组与NP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积极牙周基础治疗,CP和AgP患者牙周状况在种植前得到显著改善,并在种植修复完成1~5年后基本稳定;CP和AgP患者植入锥形锁柱种植体的短期累积存留率与NP患者相近,但CP和AgP患者种植体周围组织PD随时间增加的趋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牙周健康程度对牙周炎种植修复后机械并发症及菌斑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本院诊疗的68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第1次就诊时牙周疾病严重程度和诊断,分为健康组(n=20)、轻中度组(n=23)、重度组(n=25)。比较三组人均缺牙数、接触区过长的种植体、临床冠根比、机械并发症、种植体留存率、菌斑指数;比较轻中度组、重度组的牙周情况;分析患者食物嵌塞、种植体接触松紧度率。结果:健康组人均缺牙数、接触区过长的种植体、临床冠根比均优于轻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种植体留存率均为100%,107颗种植体中发生机械并发症13颗(12.1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食物嵌塞率为4.17%、邻接触过紧率为4.17%、邻接触丧失率为12.5%,均明显低于轻中度组和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健康组种植体菌斑指数均低于轻中度组和重度组,且轻中度组低于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的严重程度对种植修复体机械并发症的影响不大,但是牙周健康的患者在菌斑控制上有着更好的效果,针对重度患者在种植修复方案制定中,要适当关闭邻间隙,让患者更好的维持口腔卫生,以提高修复体存留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观察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来我院治疗牙列缺损的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行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术。134例患者共植入212枚种植体,半年内对种植义齿进行修复。观察种植牙的美观和治疗效果。结果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成功率达到100%,患者菌斑附着及牙石指数均在1级以上,所有患者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满意度均达到100%。结论对牙列缺损的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术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美观,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患者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GBR)术后牙周健康状况及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情况。方法:选择行牙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术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慢性牙周炎患者为观察组,牙周健康患者为对照组。结果:通过为期5年的随访,两组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良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相比较,对照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明显较少,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患者在接受正确的牙周治疗和维护后,牙周状况良好,但是与牙周健康患者相比较,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较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试论在临床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充分利用牙种植修复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现实意义。方法随机抽选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到我院接受牙种植修复的105例口腔患者,其中实验组(n=53)为慢性牙周炎患者,对照组(n=52)为牙周健康对象。将2组的牙种植成功率、各项种植体周指标参数以及牙槽骨吸收程度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实验组在6个月的牙种植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但在3年后的牙种植成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的m PLI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各项种植体周指标参数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在6个月、3年、5年的牙槽骨吸收程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充分利用牙种植修复技术进行治疗,近期成效尚可,但远期成效不理想,这与种植体周围发炎、牙槽骨吸收等存在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腔种植修复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牙列缺损合并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牙列缺损合并牙周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观察组给予口腔种植修复同期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治疗,比较两组修复优良率、治疗前后牙周指标[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探诊深度(PD)]水平、血清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IL)-6、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口腔功能(语言功能、咀嚼效率)和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修复优良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74.47%(3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BI、PLI评分和AL、P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和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语言功能评分和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采取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的67例牙列缺损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分析术后患者治疗成功率和满意度.结果 口腔种植体修复在牙列缺损方面具有较满意的效果,67例经治疗后种植成功率为100%;67例患者经治疗后对美观功能、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舒适功能以及固位功能等满意度分别为83.6%,100%,86.6%,82.1%和97.0%.结论 牙列缺损采取口腔种植体修复既美观舒适,又疗效确切,同时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蔡亮  窦娟  邓千里  王方 《广西医学》2022,44(16):1836-1839
目的 探讨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对牙列缺损患者种植精准度、牙周健康指数及修复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84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修复,研究组患者接受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以及术后种植精准度、红白美学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研究组患者的颈部距离偏差、根尖部距离偏差、深度偏差、角度偏差、菌斑指数、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并发症总发生率均小于或低于对照组,而红色美学评分、白色美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与常规修复治疗相比,数字化导板引导的口腔种植修复术能更好地提高牙列缺损患者种植修复的精准度和美学效果,改善患者牙周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周培刚  费学东  陈悦 《吉林医学》2013,(27):5646-5647
目的:评价种植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和美学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牙列缺损种植牙修复患者临床资料,共植入168枚种植体,36个月后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术后定期对患者种植牙疗效、美观状态、牙周软组织的健康状态进行检查及满意度调查。结果: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的效果满意,疗效确切,种植成功率为100%,患者菌斑附着以及牙石指数均在1级以上。结论: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美观、舒适,疗效确切,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胡亚利  杨洋  余跃 《海南医学》2022,(7):902-905
目的 探究牙周翻瓣术修复牙列缺损的疗效及对患者牙周指标、龈沟液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汉中市口腔医院收治的80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及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义齿修复,研究组患者采用翻瓣术进行口腔修复.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  相似文献   

19.
李维  高明飞 《当代医学》2021,27(19):89-91
目的 比较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失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90例牙列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3).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术前、术后3个月牙齿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咀嚼功能、固定功能、美观度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失效果更佳,可提高患者对修复牙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评价口腔种植修复和传统修复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口腔科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1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种植组和传统组,分别采用口腔种植技术和传统固定修复技术治疗,分析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种植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固定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美观程度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且种植组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均显著改善,且种植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牙列缺损患者中采用口腔种植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有效改善稳定性、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及美观程度,提升牙周健康,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