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迟成  李希福  隋怡 《当代医学》2021,27(26):13-15
目的 探究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效果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脑水肿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托拉塞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及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对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积极意义,可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用药安全性较高,可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效果.方法 该组研究对象共80例,全部入组病例均来源于方便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的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托拉塞米,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预后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2.5%(29/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水肿情况好转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级水肿人数为10例,对照组为19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现1例耳鸣,3例恶心,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中出现2例耳鸣,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高钠血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出血脑水肿患者采用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并降低甘露醇的用量,减轻其不良发应,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脑出血脑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对照组给予甘露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可提高疗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脑水肿患者10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2例,一组为对照组给予患者甘露醇进行治疗,并行常规抗感染、控制血压等治疗手段;另一组为观察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托拉塞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为61.54%,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缺损评分的比较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评分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的神经损伤恢复得更好,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上予以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5.
师仰宏  黄永锋 《吉林医学》2011,(21):4378-4379
目的:探讨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水肿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脑水肿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各60例。在内科常规控制血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基础上,单一用药组给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联合组给予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联合组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脑梗死后脑水肿,有效率高,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116-118+122
目的探讨脑出血并脑水肿患者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合并脑水肿患者103例,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103例患者分为单一组(n=51)和联合组(n=52),分别行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颅内压、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压、脑水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单一组患者治疗后(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结论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合并脑水肿的效果显著,且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不良反应少,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托拉塞米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综合治疗2周,8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天进行电解质与肾功能的监测,治疗结束后给予脑水肿面积评价,比较分析二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二组在治疗后的脑水肿面积都有所减小,观察组比对照组效果更明显,另外,药物治疗后观察组出现电解质紊乱不良反应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可有效缓解急性脑出血导致的脑水肿,迅速释放颅内压,减少甘露醇的使用量,同时不易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甘露醇治疗脑出血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继 《右江医学》2005,33(2):193-194
脑水肿是脑出血的直接后果,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甘露醇作用快,作用力强、持久。为目前控制脑水肿首选脱水剂。临床常用的为20%甘露醇。对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预防脑疝形成、降低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应用甘露醇时,有几个问题仍须注意,笔者就此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托拉塞米治疗脑水肿及对尿量的影响。方法60例脑水肿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给予托拉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2、3、4天的尿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拉塞米治疗脑水肿疗效可靠,能有效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大鼠脑出血连续使用甘露醇后脑组织内甘露醇含量与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仪注射胶原酶制作大鼠右侧尾状核脑出血模型,再按1.0 g/kg体重每6 h静注20%甘露醇,分别于出血后6、12、24、48 h取出血灶周边脑组织标本,通过测定脑组织中甘露醇含量、水等指标,评价连续使用甘露醇对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影响.结果 (1)脑出血+静注甘露醇组中,出血侧各亚组(DT组)甘露醇含量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健侧(NT组)(P<0.001),且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出血侧(DT组)和健侧(NT组)甘露醇含量均于24 h后明显升高.(2)脑出血+静注甘露醇组中,出血侧(DT组)24、48 h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同时间点脑出血对照组出血侧(DC组)脑组织含水量(P<0.005).结论 连续多次应用(2次以上)甘露醇可使其在脑组织中积聚,其程度可随使用次数的增加而加重,且时间持续到24 h后反而使出血侧脑水肿加重.甘露醇1 g/kg,每6 h静注治疗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对健康脑组织能发挥脱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狄剑秋  管峥峰  雷鹏 《现代医学》2014,(11):1351-1353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脑出血早期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脑出血早期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20%复方甘露醇注射液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高渗盐水。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血肿及神经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脑水肿及血肿体积均缩小(P〈0.05),观察组缩小更明显(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均增加(P〈0.05),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显效率观察组为65.0%,对照组为41.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可以更有效地促进脑出血早期脑水肿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杨敏 《海南医学》2013,24(1):18-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患者神经肽Y(Neuropeptider,NPY)和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因脑出血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择32例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点滴依达拉奉;余30例患者为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均由护士抽血检测NPY,并计算脑水肿体积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NIHSS),第7天、14天复查并再次进行评分,对比分析其各项检测结果。结果 7d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P<0.01),NPY较同期对照组降低(P<0.01);14d治疗后,对照组NIHSS评分才有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NPY两组降低均较显著,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水肿体积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较低(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患者血浆NPY,阻断脑出血继发性脑水肿,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14.
抑肽酶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后AQP4mRNA表达及脑水肿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形成与水孔蛋白-4(AQP4) mRNA表达的关系,以及抑肽酶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RT-PCR法检测AQP4 mRNA表达,并观察给予抑肽酶处置后脑水肿(脑含水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出血组和抑肽酶组均从脑出血后6h开始出现脑水肿(P<0.05),3d时达到高峰(P<0.05),分别上升到(82.13±0.36)和(79.48±0.46),且抑肽酶组脑水肿程度低于脑出血组(P<0.05);AQP4 mRNA表达同样在3d时达到高峰(P<0.05),分别为(1.34±0.14)和(1.03±0.05)。脑水肿程度与AQP4 mRNA表达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15,P<0.01)。结论脑出血后AQP4 mRNA表达明显增加,提示AQP4参与了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而抑肽酶能够抑制脑水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半剂量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海南医学》2007,18(7):12-13
目的 探讨半剂量甘露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影响. 方法 选择102例高血压性幕上性非丘脑脑出血,颅内高压不明显、发病6 h内出血量<30 ml的患者.将24 h内应用半剂量甘露醇125 ml者定为A组(34例),应用速尿者为B组(34例),24 h内不应用任何脱水剂者为C组(34例).48 h复查头颅CT,血肿增大超过33%认为血肿扩大,分析24 h内应用半剂量甘露醇对血肿扩大的影响. 结果 A组血肿扩大13例(38.2%),B组4例(11.8%),C组3例(8.8%),A组与B组、C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24 h内)应用半剂量甘露醇可能增加早期血肿扩大的发生率.即使半剂量甘露醇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也不宜盲目、仓促使用.  相似文献   

16.
补体系统激活对兔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补体激活对兔脑出血性脑水肿的影响.方法:制造兔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注射眼镜毒蛇因子,检测脑组织水含量及不同时点血浆补体C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肿瘤坏死因子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48 h后脑组织水含量分别为(80.19±0.54)、(79.57±0.44).脑组织水含量、补体C3、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肿瘤坏死因子浓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脑出血后补体系统激活加重了脑水肿.  相似文献   

17.
依达拉奉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脑出血(ICH)后脑组织氧化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10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ICH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5只.术后每组分7个时点(各5只).立体定向自体血注入尾状核建立ICH模型;观察各组各时点血肿周围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ICH组各时点SOD活性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而MDA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ICH组各时点含水量与SOD活力呈明显负相关,与MD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依达拉奉组SOD活力显著高于ICH组,12~96h时点MDA明显低于ICH组,依达拉奉组含水量与SOD活力呈显著负相关,与MD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依达拉奉使脑出血氧化损害明显减轻,抗自由基药物可能是治疗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后脑水肿是一种继发性病理状态,可使颅内压增高,甚至威胁患者生命。本文阐述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目前治疗脑水肿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