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比较阿尔茨海默病 (AD)与血管性痴呆 (VD)病人的临床特点及脑CT表现。方法 根据ICD- 10诊断标准 ,对 2 3例AD和 2 7例VD病人的临床及颅脑CT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1)AD病人多起病缓慢 ,而VD病人起病多较急 ;AD病人的认知功能减退常常累及多个方面 ,而VD病人以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为主 ;AD病人的非认知功能常常受影响 ,而VD病人的非认知功能受累较少。 (2 )AD病人的两脉络球间距离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径之商和头颅内横径与侧脑室体部间最大外径之商均明显较VD为小 (P <0 0 1) ;第三脑室和外侧裂最大宽度则明显较VD为大 (P <0 0 1)。结论 根据两种疾病的不同临床特点及脑CT表现检查有助于AD及V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及额颞叶变性患者的脑MRI平扫及行CT平扫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例痴呆患者,其中AD组患者35例、VD组患者34例、FTLD组患者31例。分别应用MRI平扫及行CT平扫,建构测试网,进行评估。结果 AD组患者中皮质萎缩、脑沟增宽、海马内侧脑脊液池增宽发生率显著高于VD组、FTLD组(P0.05)。AD组海马萎缩、颞顶叶萎缩发生率高于VD组、FTLD组(P0.05),病灶出血发生率低于VD组(P0.05)。三组白质稀疏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VD组病灶出血发生率高于FTLD组(P0.05),海马萎缩发生率与FTLD组比较无差异(P0.05)。AD组颢叶内侧萎缩、全脑皮层萎缩评分显著高于VD组、FTLD组(P0.05),VD组颢叶内侧萎缩、全脑皮层萎缩评分显著高于FTLD组(P0.05)。结论痴呆在CT平扫影像不清,而MRI平扫能有效鉴别老年痴呆,其中颢叶内侧萎缩、全脑皮层萎缩可作为早期痴呆特异及敏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线性测量对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患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根据ICD-10诊断标准,选取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临床确诊为AD和VD的患者各50例,观察和测量所有患者的海马高度、颞角宽度、外侧裂宽度、第3脑室宽度、额角指数及尾状核指数6个参数值。结果 AD组患者的海马平均高度为9.47 mm,颞角宽度平均高度为5.03 mm,外侧裂平均宽度为4.51 mm,第3脑室平均宽度6.56 mm;VD组患者的海马平均高度为13.01 mm,颞角宽度平均高度为2.96 mm,外侧裂平均宽度为3.09 mm,第3脑室平均宽度为5.73 mm,AD组与VD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患者的额角平均指数和尾状核平均指数分别为34.76和15.32,VD组分别为33.99和14.59,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鉴别诊断依据主要是靠临床症状联合影像学检查,MRI能作为辅助诊断,应用海马高度、颞角宽度测量鉴别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血管性痴呆(VD)与阿尔茨海默病(AD)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9例VD、42例AD患者临床资料,两组均接受MRI检查,比较两组MRI海马高度、颞角宽度、外侧裂宽度,脑白质疏松(LA)严重度,额叶、颞叶、顶叶、枕叶体积以及各脑叶脑血流参数。结果VD组MRI以脑内梗死灶为主要特征,AD组以海马萎缩为主要特征;VD组海马高度显著高于AD组(P<0.05),颞角宽度、外侧裂宽度均显著低于AD组(P<0.05),LA严重程度大于AD组(P<0.05),额叶、颞叶体积占比显著低于AD组(P<0.05),额叶、颞叶脑血流参数均显著低于AD组(P<0.05)。结论VD与AD患者MRI图像存在较大差异,MRI对VD与AD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痴呆患者脑CT径线测量结果与认知功能测评结果的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6例痴呆患者,其中48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作为本次研究的VD组;3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本次研究的AD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39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颅脑CT扫描,并应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ve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神经心理测评。结果 AD组和VD组研究对象头颅CT扫描各径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研究对象与对照组比较,MMSE各因子分及MMSE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研究对象与对照组比较,定向力因子分、注意和计算因子分、记忆因子分及MMSE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语言因子分、识记因子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组研究对象与VD组相比,其定向力因子分、语言因子分及MMSE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CT各径线有别于血管性痴呆患者。MMSE总分及其因子分在痴呆患者与正常老年患者之间及不同类型痴呆患者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精神行为症状.方法采用简易痴呆筛选量表(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Sandoz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Nuremberg老年问卷(NAI)和哈金斯基缺血指数(HIS)对阿尔茨海默病157例及血管性痴呆150例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症状,情绪症状多见,AD组患者中有情绪症状79.6%,VD组出现情绪症状86.0%,两组患者出现多项情绪症状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VD患者出现更多的情绪症状.结论 AD和V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率高,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老年人痴呆的病种分类,临床症状,影像特点和诊断、鉴别诊断方法.方法:采用综合分析方法对108例老年人(60岁以上)痴呆患者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神经心理、MRI检查,总结各种痴呆的特点及诊断要点.结果:108例老年人痴呆中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50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40例,混合性痴呆(mixed dementia,MD)18例;卒中病史在AD组中无,在VD和MD组中分别为45例和8例;神经系统局灶征在AD组中无,VD和MD组分别为48例和5例;影像学变化VD组多发性脑梗死45例,AD组全部有脑萎缩,MD组全部有脑萎缩和腔隙性脑梗死;3种痴呆均存在记忆力障碍.结论:①老年人痴呆以VD最多见,AD次之;②老年人痴呆各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变化;③老年人痴呆的诊断要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再根据VD、AD、MD的标准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阿尔茨海默病 (AD)和血管性痴呆 (VD)的精神行为症状。方法采用简易痴呆筛选量表 (MMSE)、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Sandoz老年临床评定量表 (SCAG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Nuremberg老年问卷 (NAI)和哈金斯基缺血指数 (HIS)对阿尔茨海默病 15 7例及血管性痴呆 15 0例进行测试。结果两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为症状 ,情绪症状多见 ,AD组患者中有情绪症状79 .6% ,VD组出现情绪症状 86 0 % ,两组患者出现多项情绪症状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VD患者出现更多的情绪症状。结论AD和V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发生率高 ,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江苏省复员退伍军人精神病医院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174例及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为研究对象。174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据诊断结果分为阿尔茨海默病组118例,血管性痴呆组56例,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血清Hcy及CRP水平。结果:阿尔茨海默病组与血管性痴呆组患者血清Hcy、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尔茨海默病组血清CRP水平高于血管性痴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清Hcy及CRP水平对鉴别诊断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具有一定临床价值。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正常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高于血管性痴呆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老年痴呆患者(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探讨其对老年痴呆发生发展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12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包含阿尔茨海默病患者64例,血管性痴呆患者56例,另选择同时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3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叶酸、维生素B12水平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AD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数据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数据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VD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叶酸、维生素B12水平与V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D组及VD组ADL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AD组及VD组之间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是老年痴呆发生的危险因素,患者痴呆严重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具有相关性,且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还可以作为鉴别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亚型认知功能障碍(CI)患者脑影像学特征。方法 381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被分为4个临床亚型,其中:(1)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55例;(2)血管性痴呆(VD)152例;(3)伴有血管因素的阿尔茨海默病(ADVR)133例;(4)不伴有血管因素的阿尔茨海默病(ADNVR)41例。对照组102例非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与381例CI患者均进行CT和(或)MRI检测。结果 VCIND、VD、ADVR、ADNVR与对照组脑白质病变发生率分别为23(41.8%)、90(59.2%)、68(51.1%)、12(29.3%)、15(14.7%),经检验CI四亚型均高于对照组,ADNVR明显低于ADVR和VD亚型(P〈0.05);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9(34.5%)、114(75.0%)、26(19.5%)、3(7.3%)、19(18.6%),经检验ADNVR组明显低于其它组,而VD组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脑萎缩发生率分别为29(52.7%)、73(48.0%)、98(73.7%)、35(85.4%)、35(34.3%),经检验ADNVR与ADVR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但该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亚型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白质病变、脑梗死与脑萎缩的发生率均较高,脑白质病变与ADVR和VD的发生可能有关,而与ADNVR相关性较小;脑梗死与VD的发生明显有关,而与ADNVR相关性较小;脑萎缩与ADNVR与ADVR的发生明显有关。  相似文献   

12.
血管性痴呆的临床与 CT 分析(附 50 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的病机、临床及CT特点。方法: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本(DSM-Ⅲ-R)的痴呆诊断标准。结合Hachinski缺血性指数(HIS)确诊由缺血性血管病所致的VD虱50例,并对其智能、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VD虱百分之百伴有脑动脉硬化,78%伴有高血压,62%伴有高血脂;96%有记忆力障碍,88%有定向和计算力障碍;50例VD患者行CT检查。检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与甲状腺轴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通过对Alzheimer痴呆(AD)、血管性痴呆(VD)患者垂体-甲状腺轴相关激素水平的检测,探讨AD、VD与垂体-甲状腺轴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或免疫放射分析法检测11例AD、23例VD、28例不伴痴呆的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MCI)及23例同龄健康对照组的血清TT3、TT4、FT3、FT4、TSH水平。结果 血清TT3、FT4、FT4、水平三病例组均低于对照组,而血清TT4、TSH值各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各病例组之间相比仅发现:FT3、VD组低于MCI组;其它检测值各组相比无差异。结论 AD、VD患者存在垂体一甲状腺轴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的降低可能参与了AD的病理生理过程,甲状腺功能状态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能为VD的影响因素;FT3可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认知功能衰退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4.
王鲁妮  彭艳  刘泽  邹海强 《广西医学》2013,(11):1439-1441,1453
目的:探讨各型老年期痴呆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cy )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测定阿尔茨海默病(AD)42例、血管性痴呆(VD)40例、帕金森痴呆(PDD)33例及对照组50例,空腹血浆Hcy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水平。结果 PDD组血浆Hcy水平低于VD组、AD组、对照组( P<0.05),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水平高于VD组、AD组、对照组( P<0.05);VD组、AD组、对照组的Hcy水平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可能血浆Hcy水平与稳定期老年性痴呆无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两种痴呆动物模型,拟研究人类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的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应用D-半乳糖(腹腔注射)致衰老加海马内注射Aβ_(1-40)复合造模方法制成AD大鼠模型;应用改良的大脑中动脉线栓塞法,制成VD大鼠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痴呆模型组、假造模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Morris和Y-型水迷宫行为学试验,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两种模型大鼠均发生了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即AD大鼠安全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逃生错误频率高;VD大鼠定位航行试验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空间探索试验的逃避潜伏期延长更明显,而逃避频率减少次数,与两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制备的两种痴呆动物模型具有较好仿真人类AD和VD的特点;两种水迷宫试验能较真实地反映动物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比较健康成人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扣带回后部质子磁共振频谱的特点,总结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冶的临床拟诊为AD的患者15例,设为观察组A;诊断为血管性痴呆(VD)的患者32例,设为观察组B;再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人群48例,设为对照组,均给予头颅的常规MRI扫描和扣带回后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的单体素检查,观察比较三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A与观察组B、对照组的ml/Cr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l/Cr异常升高与AD的发病及进展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精神行为症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建忠  莫克强  李淳 《河北医学》2010,16(4):440-442
目的:对血管性痴呆(VD)和阿尔茨海默病(AD)的精神行为症状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区别其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122例(AD61例、VD61例)精神行为症状。结果:AD组行为紊乱和攻击行为发生率高于VD组,VD组的情感障碍发生率高于AD组,AD组的行为紊乱和攻击行为EHAVE-AD评分高于VD组,而情感障碍EHAVE-AD评分低于VD组,其余BEHAVE-AD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研究对临床医生鉴别AD与VD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脊液tau蛋白和磷酸化tau(p-tau)蛋白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和佳木斯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AD患者(AD组)、血管性痴呆患者(VD组)及非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各5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并分析患者脑脊液tau蛋白和p-tau蛋白的含量。结果 AD组患者脑脊液p-tau蛋白含量为(190.3±83.1)pg/mL,显著高于VD组患者的(73.4±36.2)pg/mL和非神经系统疾病组的(55.4±35.2)pg/mL(P〈0.05);VD组患者脑脊液中p-tau蛋白含量与非神经系统疾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au蛋白含量≥370pg/mL为AD诊断标准时,灵敏度、特异度、检验可靠性和与VD患者鉴别率分别为89.6%、78.8%、82.4%和66.8%;以p-tau蛋白含量≥120pg/mL为AD诊断标准时,灵敏度、特异度、检验可靠性和与VD患者鉴别率分别为93.5%、89.9%、91.7%和82.6%。结论脑脊液p-tau蛋白可作为临床鉴别诊断AD患者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王鲁妮  彭艳  刘凌  徐岚  刘雁 《广西医学》2012,34(6):715-717
目的探讨各型老年期痴呆患者血脂水平变化特点。方法选择阿尔茨海默病(AD组,43例)、血管性痴呆(VD组35例)、帕金森痴呆(PDD组39例)及非痴呆(34例)患者,检测各组空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α的水平,并对比4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检出率。结果 AD、VD、PDD 3组各项血脂水平与非痴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高血压、糖尿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痴呆组冠心病检出率高于各痴呆组(P<0.05)。结论血脂代谢异常与各型痴呆无明显关联,各痴呆组在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检出率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