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目的 评估经上、下消化道2种移植途径行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期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09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74例,随机分2组,中途脱失2例,最终上消化道途径组35例,下消化道途径组37例完成研究。使用改良Mayo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疗效。结果 2组UC患者经FMT治疗后Mayo评分均下降(P <0.05),肠镜也显示,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黏膜炎症情况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2组UC患者治疗前后的改良Mayo评分差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MT具有一定治疗UC的效果,安全性可靠,经上消化道途径与下消化道途径粪菌移植治疗UC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2.
3.
4.
5.
目的 观察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影响,探讨FMT对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 将小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DSS组、美沙拉嗪(又叫5-氨基水杨酸,5-aminosalicylic acid,5-ASA)组、FMT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连续饮用3%DSS水7天,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同时DSS组、5-ASA组及FMT组于实验第1、3、5、7天分别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cellulose sodium,CMC-Na)、5-ASA及粪菌液灌肠。每天观察各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于实验第8天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检测结肠组织中中性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力,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FMT可改善小鼠结肠组织炎症程度,降低MPO活力(P<0.05),减少组织TNF-α、IL-1β的含量(P<0.05),升高IL-10的含量(P<0.05)。结论 FMT对小鼠实验性结肠炎有治疗效果,可能通过重建肠道菌群,调节肠道T细胞免疫稳态来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肠菌移植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 【方法】 以3%的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喂养BALB/c小鼠7 d进行UC造模,肛门出现明显的血迹后,以正常小鼠肠菌清液进行灌肠,7 d后停止;造模期间,每天定时对小鼠进行称重,做出体重变化曲线;常规PCR与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变化,做出柱状图;隐血实验:每天定时取小鼠粪便,以四甲基联苯胺法测隐血,做出折线图;病理组织诊断:取小鼠结肠组织做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变化并分析。 【结果】 造模期间观察体重发现,UC可致体重急剧下降,而行肠菌移植7 d,体重明显回升至正常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表明,造模期间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减少,大肠杆菌增多,而行肠菌移植7 d,益生菌数量回升,大肠杆菌下落,说明肠菌移植能够调整肠道菌群分布平衡;造模期间可看到肛周明显血迹,即出现肉眼可见血便,而行肠菌移植7 d,肉眼血便消失,隐血试验结果也表明结肠不再出血;从病理组织切片来看,在造模期间,结肠的黏膜与黏膜下层受损,出现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大量浸润,形成隐窝脓肿,隐窝脓肿融合破溃形成浅小溃疡,经过治疗后,再观察结肠组织切片,可发现黏膜已恢复,已达治愈标准。 【结论】 肠菌移植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 分析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MT)对葡聚糖硫酸钠(DSS)所致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治疗效果及免疫学机制。方法 60只C57BL/6J小鼠,其中选取10只小鼠收集粪便(不参与后续实验),其余50只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n=10)、模型组(n=20)、研究组(n=20)。空白组自分组首日起自由饮用灭菌蒸馏水,模型组和研究组自分组首日起自由饮用2%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诱导形成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小鼠模型建立成功后,模型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肠,研究组予以正常小鼠粪便混悬液生理盐水混合物灌肠,每3天灌肠1次,共2次。待第2次灌肠完成后的第2天处死所有小鼠,采集血清样本。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35(IL-35)、白介素-22(IL-22)、白介素-17(IL-17)与可溶性Fas等细胞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光冈氏肠内细菌群分析法定量检测肠道菌群值及双歧杆菌与肠杆菌的数量比值(B/E值)。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下给药治疗2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溃疡性结肠炎是非特异性的炎症性肠病,主要侵犯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具有反复发作难以治愈的特点,临床治疗多以口服类固醇或柳酸偶氮磺胺吡啶药物为首选。1996~2001年,我们试用结肠镜介入肠腔内喷洒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改变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4例,并按照入组时疾病状态分为活动期组62例和缓解期组32例,与同期健康查体对照组50例进行大便菌群结构和细菌数量比较,同时检查三组人群中的内毒素、TNF-α、IL-6、IL-10、IL-4水平并分析这些炎性指标与菌群变化的相关性。结果与缓解期组和对照组比较,发作期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数量明显较少,肠杆菌、肠球菌和小梭菌菌群数量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中酵母菌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活动期组的内毒素、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而IL-4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毒素及TNF-α与双歧杆菌数量呈负相关,与肠杆菌呈正相关;IL-6与乳酸杆菌、真杆菌呈负相关,与肠球菌呈正相关;IL-4与小梭菌呈负相关,与双歧杆菌呈正相关;IL-10与消化球菌呈正相关。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正常菌群结构被破坏,体内促炎因子分泌增加,抑炎因子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特征及内镜表现.方法总结我院1984年10月至2004年12月经结肠镜检查及病理确诊的UC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其内镜检查结果及临床特点.结果经结肠镜检查确诊的UC患者为802例,占同期结肠镜检查患者总数的4.7%;男女之比为1:1.1;平均发病年龄为(39.3±13.0)岁,高峰年龄段为30~39岁.UC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主要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泻和腹痛;5%的患者伴有肠外表现(关节炎、眼部疾病及皮疹等).病变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多见(62%),病情以轻、中度为主(84%).结肠镜诊断UC的准确率为95%.临床治疗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总有效率可达95%,药物主要有5-氨基水杨酸(5-ASA)、激素和抗生素等.结论UC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病变以轻、中度为主,病变大部分局限在左半结肠.结肠镜对UC有较大的诊断价值.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较少见,5-ASA和激素治疗总体疗效好,手术率、死亡率和癌变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复合膳食纤维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随机分为传统内科治疗(C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不溶性膳食纤维(IDF)=1:2,T1组]、能全素+膳食纤维组(SDF:IDF=1:3,T2组),每组各8例。检测营养治疗前、营养治疗7d后检测血清中的D-乳酸含量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C组、T1组、T2组营养治疗7d后D-乳酸和DAO含量较营养治疗前时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组营养治疗7d后D-乳酸和DAO含量较C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2组营养治疗7d后,D-乳酸和DAO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膳食纤维在保护患者肠黏膜屏障、修复肠道损伤方面有积极的作用,能够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对患者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3例,按照用药不同,分成美沙拉嗪组(n=47)和柳氮磺吡啶组(n=46),于用药前和用药1疗程、2疗程后,比较两组免疫功能、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变化及肠黏膜恢复情况。结果用药前,两组Ig A、Ig G、Ig M、Fas/Fas L及CD4+、CD8+和CD4+/CD8+差异均不显著(P0.05),用药1疗程、2疗程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显著变化,且用药1疗程后的各项指标与2疗程后均有显著差异(P0.05),美沙拉嗪组用药1疗程、2疗程后Ig A、Ig G、Ig M、CD4+、CD4+/CD8+显著高于柳氮磺吡啶组,Fas/Fas L、CD8+显著低于柳氮磺吡啶组(P0.05);用药前,两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用药1疗程、2疗程后,两组各项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且用药1疗程与用药2疗程各项指标间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用药1疗程、2疗程后DAO、LAC、PCT、LPS、D-LA均显著低于柳氮磺吡啶组(P0.05);用药前,两组肠黏膜临床症状总积分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1疗程、2疗程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显著下降,美沙拉嗪组显著低于柳氮磺吡啶组(P0.05)。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采取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肠黏膜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与调节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激素治疗前后肠黏膜上皮细胞P糖蛋白(P-GP)的表达水平以及P-GP与外周血内毒素和D-乳酸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其与UC发病的关系。 方法 初治UC患者102例,健康对照者3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UC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者肠黏膜上皮细胞P-GP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ELISA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检测UC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内毒素和D-乳酸水平。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治疗前UC患者外周血内毒素[(0.67±0.58)vs(18.15±0.73), P<0.01]和D-乳酸[(1.75±1.25)vs(10.85±1.94),P<0.05]水平升高,而肠黏膜上皮P-GP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激素治疗2个月后, UC患者肠黏膜上皮P-GP表达总阳性率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激素治疗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内毒素和D-乳酸浓度与肠黏膜P-G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结论 UC患者肠黏膜屏障受损、通透性增加可能与肠黏膜P-GP表达水平低下有关,肠黏膜P-GP表达水平与UC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肠泰制剂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中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小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不同剂量治疗组(4.3 g/kg与17.1 g/kg)、美沙拉嗪对照组和硫唑嘌呤对照组。造模7d内,观察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和疾病活动指数变化;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结肠的超微结构;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炎症;ELISA法测定各组小鼠结肠组织TNF-α、IL-6、IFN-γ、IL-10;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中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体质量、DAI和结肠长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组织中TNF-α、IL-6和IFN-γ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显示炎性细胞明显浸润,ZO-1、Occludin和Claudin-1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复方肠泰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复方肠泰制剂对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肠上皮紧密连接蛋白表达升高以及肠道免疫功能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儿粪便中钙卫蛋白(FCP)和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及其在评估UC活动性及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3例UC缓解期患儿、41例UC活动期患儿及20例单纯腹泻患儿,检测其FCP和血清IL-2的水平,同时对活动期UC患儿进行肠镜检查,进行内镜分级及临床严重程度评估.结果 UC患儿中位FCP水平为451.8 μg/g,显著高于单纯腹泻患儿的34.6 μg/g(P <0.05),活动期UC患儿、缓解期UC患儿及单纯腹泻患的FCP水平依次降低(P<0.05);UC患儿中位IL-2水平为213.0 ng/L,低于单纯腹泻患儿的349.2 ng/L(P <0.05),活动期UC患儿、缓解期UC患儿及单纯腹泻患的FCP水平依次升高(P<0.05).64例UC患儿的Mayo评分与FCP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IL-2水平呈负相关(P<0.05).在活动期UC患儿中,FCP水平与Mayo评分、临床严重程度以及内镜下分级呈正相关性(P<0.05),而IL-2与Mayo评分、临床病情分度与内镜下分级负相关性(P<0.01),FCP与IL-2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检测FCP和IL-2水平有助于判断患儿活动性和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改变及其与症状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导单囊肛门直肠功能测定仪,检测25例UC患者及12例正常人肛门括约肌压力、直肠感觉阈值及肛门直肠抑制反射并进行比较。结果 UC活动期患者肛门括约肌静息压、收缩压、松弛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疼痛阈值、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最小充气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UC缓解期患者,临床症状持续存在者直肠初始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疼痛阈值、肛门直肠抑制反射最小充气量仍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临床症状消失者,上述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 UC患者在炎症活动期存在肠道感觉过敏,且感觉过敏在缓解期仍可持续存在,是部分患者症状难以缓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观察青藤碱缓释胶囊(Sinom enine,SN)联合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 ) 疗法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机制。方法 将210例IBD患者随机分为FMT组、SN组和联合治疗组(Combined treatment group,CTG)三组,每组各70例。FMT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4 g/d),并将健康供者粪菌混悬液输注到患者消化道;SN组口服SN120mg/d;CTG组为以上两组联合治疗;三组疗程均为3周。分别检验IBD患者粪便脆弱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分段丝状细菌和双歧杆菌;检验肠黏膜组织白介素 1(Interleukin 1,IL 8 )、IL 17 、IL 35及静脉血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 utase,SOD )活性;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验静脉血T 细胞(Treg) CD4+T及其亚群Th1/Th17 占T淋巴细胞百分率,治疗结束后结合肠镜黏膜病理检查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CTG组治疗后粪便脆弱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分段丝状细菌和双歧杆菌明显高于S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黏膜组织IL 8 和IL 17及外周血Th17 %降低,肠黏膜组织 IL 35及外周血CD4+T%提高,与FMT组和S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外周血NO降低、SOD提高,与FM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S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TG组临床综合疗效与FMT组和S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SN可能提高效应性CD4+T T细胞在肠黏膜组织集聚,增强SOD活性,降低Th17、NO及致炎因子IL 8、IL 17对肠黏膜组织破坏,提高IL 35对肠黏膜的保护作用,FMT疗法可重建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两者联合应用发挥综合作用可明显提高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肠道微生态改变, 并观察双歧杆菌制剂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收治的60例活动期溃疡性肠炎患者(A组)、60例缓解期溃疡性肠炎患者(B组)及6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比较3组新鲜粪便中菌群变化情况。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A组、B组分为A1亚组(30例)、A2亚组(30例)、B1亚组(30例)和B2亚组(30例)。给予A1亚组和B1亚组患者口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 给予A2亚组和B2亚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比较4组患者临床疗效、组织学疗效及肠道菌群改变情况。结果 A组和B组大肠杆菌属、肠球菌属菌群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 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菌群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B组比较, A组大肠杆菌属菌群数显著增加, 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菌群数显著减少(P<0.05)。A1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组织学总有效率分别显著高于A2组, B1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组织学总有效率分别显著高于B2组(P<0.05)。各组治疗后大肠杆菌属和肠球菌属菌群数显著低于治疗前, 但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菌群数显著高于治疗前;A1组和B1组患者治疗后大肠杆菌属和肠球菌属菌群数分别显著低于A2组和B2组, 拟杆菌属、梭菌属、乳酸杆菌属和双歧杆菌属菌群数分别显著高于A2组和B2组(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内条件致病菌增加, 有益菌减少。双歧杆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能够有效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