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目的:分析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入院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对其一般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选取常规方式予以治疗,研究组基于常规方式选取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改善,对其康复予以进一步促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洁 《中国医学创新》2007,4(5X):100-100
目的 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1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20mg/d,7~10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有效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显效快、治愈率高,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是治疗HIE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赵亮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2):105-105,172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已糖神经节苷脂钠(申捷)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43例H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予以申捷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疗法,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申捷治疗新生儿HIE患儿疗效理想,NBNA可作为申捷治疗新生儿HIE疗效评价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5.
王雪梅 《黑龙江医学》2021,45(7):750-751
目的:观察磷酸肌酸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3月在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HIE患儿分为A、B两组(A=40,B=40).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B组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BNA评分和NSE、cTnI、CK-MB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NSE、cTnⅠ、CK-MB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HIE临床疗效较好,且不会增加用药风险,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突发性耳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静滴,对照组患者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静推,两组均同时行激素、扩血管药物、高压氧等治疗。10 d为一疗程。结果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组听力提高的总有效率为85%,痊愈率为52.5%;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2.5%,痊愈率为2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耳鸣好转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1.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相对于其他方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E患儿9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注GM1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NBNA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GM1治疗HIE可有效提高患儿神经行为能力,纠正缺氧状态,强化脑组织功能,改善其神经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8.
陈亮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32):56-57
目的:合理使用脑神经细胞营养药,提高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我院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脑出血病人随机抽取160例,进行静滴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组肌力增加一级占53.33%、总肌力增加一级及一级以上占88.89%;对照组肌力增加一级占17.14%、总肌力增加一级及一级以上占44.28%、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组显著效率26.66%、总有效率72.22%;对照组显效率10.00%、总有效率41.1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根据Glasgow昏迷评分法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前轻度病人占35.36%、中度病人占31.33%、重度病人占33.33%;治疗后轻度病人占54.05%、中度病人占35.12%、重度病人占10.83%,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轻度病人占40.00%、中度病人占37.14%、重度病人占22.86%;治疗后轻度病人占52.00%、中度病人占32.00%、重度病人占16.00%,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脑出血病人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神经功能的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川渝 《当代医学》2011,17(24):100-101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46例入院前神经功能部分缺失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对照治疗。结果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副作用小。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对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肯定,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9月登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8例HIE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高压氧治疗,给予观察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及治疗后患儿神经行为[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评分(NBNA)],随访1 a,统计两组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7%(37/39)]高于对照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治疗后,两组NBN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1 a,均无脱落病例,两组脑瘫、癫痫、智力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联合高压氧治疗HIE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神经功能,无明显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卒中(AI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55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7例)与对照组(2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丁苯酞治疗。采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后的Rankin量表(mRS)的得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24小时与第7天的平均NIH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第24小时与第7天的平均mR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第7天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方案和时间对NIHSS得分无交互作用(P=0.189),但对mRS得分有交互作用(P=0.033)。GEE模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第24小时与第7天的NIHSS得分平均降低3.071(95%置信区间:-5.280~-0.862;P=0.006),mRS得分平均降低1.190(95%置信区间:-1.953~-0.428;P=0.002)。结论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使用丁苯酞能有效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后适应(RIPost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病人9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早期康复组30例、联合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干预+假RIPostC刺激,早期康复组采取早期康复干预,联合组采取RIPostC与早期康复联合干预。比较3组病人干预后14、90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和Barthel指数(BI)。结果干预前,3组病人NIHSS得分和B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14 d,早期康复组、联合组NIHS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 < 0.05和P < 0.01),且联合组NIH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P < 0.05);早期康复组、联合组BI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联合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干预后90 d,3组NIHSS得分均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4 d(P < 0.05~P < 0.01),且联合组NIH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P < 0.01),早期康复组NIHS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3组BI均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14 d(P < 0.05~P < 0.01),且联合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早期康复组(P < 0.01),早期康复组BI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RIPostC联合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效果显著,联合干预可以在短期内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提升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右江医学》2019,(1):38-40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以银杏内酯注射液、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8年1月收治的AIS患者8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以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44例,以银杏内酯注射液联合rt-PA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及治疗14 d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运动功能(MAS评分)、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神经及运动功能均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0.01),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出现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以银杏内酯注射液、rt-PA静脉溶栓联合治疗AIS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神经及运动功能,且不增加出血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0例急性IS病人,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奥扎格雷治疗,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于治疗后7 d、14 d、30 d比较2组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指数评分和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7 d、14 d和30 d的SSS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病人治疗后14 d和30 d的ADL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病人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能明显改善IS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上海长海医院院内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救治情况,探讨脑卒中中心成立后对于院内卒中救治的成效。方法 自2013年9月成立脑卒中中心并执行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救治流程后,我们建立了卒中应急小组,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进入急救绿色通道,进行快速影像学评估、溶取栓小组制定救治方案、溶栓及取栓后患者进入卒中单元等治疗措施和流程。定期开展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结果 建立应急流程后,超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溶栓及取栓救治数量明显增加,从发病到呼叫会诊时间明显缩短,溶取栓人数明显增加,心内科及心胸外科患者最多见,其中房颤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结论 超急性期救治流程建立后,院内卒中溶栓及取栓人数明显增加,其中,心内科及胸外科术后的最多见,考虑和这两个科室病种的特殊性相关(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发科室),自从救治流程建立后,每年院内卒中溶栓及取栓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与加强了相关科室的联系及交流相关。  相似文献   

16.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9):858-863
目的探讨抗凝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9月至2017年3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中重型百草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B组(n=12)、C组(n=26)和D组(n=30),另选择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A组)。B组患者给予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抗氧化、保护器官功能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常规治疗,C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肝素钠注射液抗凝治疗,D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肝素钠抗凝及血液灌流。3组患者分别于中毒后4、24、96及16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长因子(PDGF)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百草枯浓度,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全血血小板计数(BPC)及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3组患者治疗28 d存活率,存活患者1 a后行胸部CT及骶髂关节磁共振成像检查了解肺纤维化及骨坏死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中毒后24 h血清百草枯浓度显著高于中毒后4 h(P <0. 05),中毒后96、168 h血清百草枯浓度显著低于中毒后24 h(P <0. 05),中毒后168 h血清百草枯浓度显著低于中毒后96 h(P <0. 05)。3组患者中毒后4、24 h血清百草枯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中毒后96、168 h,D组患者血清百草枯浓度显著低于B组和C组(P <0. 05),但B组与C组患者血清百草枯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C组、D组患者中毒后血清TGF-β1、PDGF水平呈升高趋势,中毒后96 h达到最高水平(P <0. 05)。中毒后4 h,B组、C组、D组患者与A组受试者血清TGF-β1、PD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毒后24、96 h,B组、C组、D组患者血清TGF-β1、PDGF水平显著高于A组(P <0. 05);中毒后4、24、96 h,B组、C组、D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毒后168 h,C组、D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低于B组(P <0. 05),但C组与D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中毒后4、24 h,B组、C组、D组患者血清PD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毒后96、168 h,C组、D组患者血清PDGF水平显著低于B组(P <0. 05),但C组与D组患者血清PDG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B组、C组、D组患者中毒后BPC呈下降趋势,APTT呈上升趋势(P <0. 05)。B组患者中毒后96、168 h时BPC显著高于中毒后4 h,中毒后168 h时BPC显著高于中毒后96 h(P <0. 05); C组患者中毒后4、24、96、168 h时BPC、APT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D组患者中毒后4、24、96、168 h时BPC、APTT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毒后24、96、168 h,C组、D组患者BPC显著低于B组(P <0. 05),但C组与D组患者BP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中毒后24、96、168 h,C组、D组患者APTT显著长于B组(P <0. 05);中毒后24 h,D组患者APTT显著短于C组(P <0. 05);中毒后96、168 h,D组患者APTT显著长于C组(P <0. 05)。B组、C组及D组患者治疗28 d时存活率分别为16. 67%(2/12)、38. 46%(10/26)、73. 33%(22/30),C组和B组患者治疗28 d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805,P> 0. 05),D组患者治疗28 d存活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χ2=9. 044、6. 916,P <0. 05)。B组、C组和D组存活患者1 a后肺纤维化发生率分别为100. 00%(2/2)、0. 00%(0/10)、0. 00%(0/22),C组和D组存活患者1 a后肺纤维化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χ2=5. 880、8. 170,P <0. 05)。B组、C组和D组存活患者1 a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100. 00%(2/2)、10. 00%(1/10)、13. 63%(3/22),C组和D组存活患者1 a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χ2=7. 200、8. 290,P <0. 05),但C组与D组存活患者1 a后股骨头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081,P> 0. 05)。结论肝素钠抗凝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可以快速有效地降低血清百草枯浓度,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存活率,降低肺纤维化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动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支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黑龙江省第三医院神经内科诊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血栓通+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Solitaire AB支架。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血管再通情况;治疗前后进行NIHSS评分、认知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评分;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5);血管再通率97.50%(39/40)高于对照组82.50%(33/40),血管再通时间(16.8±3.6)min短于对照组(28.6±7.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t=8.970,P<0.01);NIHSS评分(11.2±2.7)分低于对照组(14.7±3.1)分(t=5.364,P<0.01),认知评分及日常生活评分[(13.3±3.5)分,(42.5土10.3)分]高于对照组[(8.2±2.2)分,(35.6±8.2)分](t=7.831、3.324,P<0.01);复发率及病死率[5.00%(2/40),0]均低于对照组[20.00%(5/40),12.50%(5/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5.333,P<0.05)。结论动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AB支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促进血管再通,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丁苯酞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常规组给予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与丁苯酞注射液联用治疗,3 组均连续治疗 14 d。比较 3 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 指数),并观察3 组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3 组在治疗 14 d 后 NIHSS 评分和 Barthel 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52,14.102,P<0.01),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86.67%,明显优于常规组(43.33%)及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243,P=0.002),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用治疗急性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海盐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2月使用阿替普酶的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共28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8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予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为对照组。观察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同时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方式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结果缺血性小卒中患者溶栓治疗前后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7 d时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阿替普酶可快速改善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且相对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患者未增加其出血风险。但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住院7 d时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无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胞二磷胆碱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循环及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150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为3组,各50例.对照A组予以胞二磷胆碱治疗,对照B组予以灯盏细辛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