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丹参破壁饮片质量进行研究,为丹参破壁饮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BT-9300HT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丹参破壁饮片的粒径分布;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丹参酮、丹酚酸的含量,并结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软件对各批次丹参破壁饮片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结果:十批丹参破壁饮片粒径分布范围在30.38~63.44μm之间;薄层鉴别中,各批次样品所显主斑点的颜色和位置与对照药材一致;各批次丹参破壁饮片中三种丹参酮总含量为1.0%~3.5%,丹酚酸B含量为3.0%~4.5%;各批次丹参破壁饮片的指纹图谱考察相似度在0.967~1.000之间。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三七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参考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相关检测方法,对10批三七破壁饮片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鉴别、指纹图谱及其水分、灰分、浸出物、重金属、粒径分布以及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g1、三七皂苷R1的含量等进行检测,建立三七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 三七破壁饮片为灰褐色至灰黄色的颗粒,气微,味苦回甜。显微镜下可见淀粉粒甚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 μm,脂道碎片含黄色分泌物,导管碎片较少。薄层鉴别显示,10批样品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水分范围为5.05%~9.82%,总灰分范围为2.96%~3.20%,酸不溶性灰分范围为0.52%~1.19%,浸出物含量范围为21.03%~27.78%,每0.01 g样品中未破壁细胞数为46~81。指纹图谱显示,各批次三七破壁饮片的色谱图相似度为0.879~0.996。粒径分析显示,各样品D90为34.09~38.93 μm。10批样品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三七皂苷R1总含量为6.9%~8.3%。结论 建立的方法可用于三七破壁饮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
汪芸  陶移文  林慧蓉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7):95-96,121
目的建立测定黄芪破壁饮片中黄芪甲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检测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5μm,200mm×4.6mm),乙腈-水(32:6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80%,载气流速2.7mL/min。结果该方法回收率99.5%(RSD=2.0%),精密度RSD=I.4%,重复性RSD=2.5%,黄芪甲苷在(1.2913-10.33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可作为黄芪破壁饮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药颗粒饮片系将中药材炮制后,根据各类药材的特点制成不同规格的颗粒型饮片,供汤剂调配使用。其最大优越性是保持了传统中药汤剂的特点,且有效成分易溶出,使用时煎、泡均可,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药在世界范围内应用的日益广泛,由其不良反应所引发的关于中药安全性问题的争论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提高中药安全性已成为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中药产生不良反应与西药不良反应相比有其特殊性,首先是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复杂,其次由于中药临床应用情况复杂、量效关系不明确、质量标准不统一等原因,其不良反应的评价也存在较大难度.为增强中药的安全性,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我们应健全法规体系,加强对中药不良反应信息的通报,开展中药毒理学研究;并在建立完善的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的基础上,将计算机系统和数据挖掘技术与临床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相结合,探索中药不良反应及其安全性评价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中药饮片制剂黄连的用量配伍及临床安全性进行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使用黄连饮片的96例患者进行一般资料、用药情况、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不良反应研究分析对比.结果 96例患者中,54例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使用汤剂治疗71例(73.96%)、水丸治疗13例(13.54%)、颗粒治疗8例(8.33%)、粉剂治疗4例(4.17%);男性患者的黄连日用量明显大于女性患者黄连日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的疗程、黄连总用量显著低于女性患者的疗程、黄连总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例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ALT、AST变化,变化率为5.21%;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7.29%.结论 使用黄连饮片制剂进行疾病治疗,通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过多的不良反应,但对于肝功能受损患者,在使用黄连饮片及配伍用药后,ALT、AST水平会出现一定程度升高,临床可据此进行配伍用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8.
中药颗粒饮片系将中药材炮制后,根据各类药材的特点制成不同规格的颗粒型饮片,供汤剂调配使用.其最大优越性是保持了传统中药汤剂的特点,且有效成分易溶出,使用时煎、泡均可,方便快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研究中药的有效化学成份,考察经过加工处理后的中药超微饮片的成分组成与原药材成分的差异.方法:通过对中药超微饮片与原药材的提取处理、薄层色谱点样、展开、显色.得到薄层色谱照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结果:通过薄层色谱图片得知中药超微饮片具有和原药材同样的化学成份,而且具有比原药材更加方便的使用方法.结论:中药超微饮片的...  相似文献   

11.
中药现代化就是将中国传统医药的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继承传统,走出传统,走向现代。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因人而异和复方用药,弥补了西方医学在诊治上的不足之处,这在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具有导向性的作用。由于西方医学对治疗疑难症和抗衰老上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使人们对中医药需求增加,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新医学体系将会逐步形成。从研发中药的角度,对传统中医药理论、整理和规范中药材及中药市场、中药炮制、微量元素测定、质量控制、制剂工艺、生物技术及专利保护等方面来探讨中药现代化,实现对传统中药的超越,把传统中药提高到现代药学的水平,能被国际社会所接纳,造福于全人类。  相似文献   

12.
中药现代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中药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的问题,但其确定一直没有找到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基本上处于探索阶段.结合中药的用药特色和现代药学研究成果,从中药原形化学成分的肠内细菌生物转化,到原形化学成分及其肠内细菌生物转化产物的肠吸收和转化、肝脏代谢、肾脏排泄等串联的研究模式来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有毒成分,可能是一条适合中药特点的途径,亦是中药实验医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是目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但目前缺乏规范、系统的评价体系。作为循证医学在药学领域延伸的循证药学,对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证据有一套严格的分级和评价体系。初步阐述了一条以循证药学原则为基础,药物安全和有效性评价为核心,合理用药与提高疗效为主要目标,观察法、实验法和数理法相结合,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相结合,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规范的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方法体系,为临床中药合理应用及疗效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我国1998-2003年授予中药专利相关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中药专利授权的数量,中药复方与有效成分专利数量、中药职务与非职务专利数量的发展差异,结果表明发明专利明显多于中药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中药复方专利大大超过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与中药职务专利比较中药非职务专利占绝对优势。而在授予中药专利中,中药有效成分专利、中药职务专利的比例,恰恰正是衡量中药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指标。这一差异反映了我国现阶段中药专利创造性较低的现状。在我国中药专利创造性认定讨论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并提出我国专利法应尽快确定并完善中药专利创造性标准,加大力度鼓励企业与个人在技术上提高中药的创造性,增强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和中药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中药功能基因研究主要是探寻中药活性成分相关功能基因及表达规律,确定药用成分合成的调控机制,获得中药药用成分关键代谢途径和其中的关键调控因子,为中药现代化奠定基础。从模式植物(水稻、拟南芥等)、主要技术策略(基因表达差异、基因表达序列标签、基因芯片技术和基因表达序列分析)和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基因组学等)等3方面对国内外植物功能基因研究作了介绍。还介绍了黄酮类化合物与紫杉醇生物合成基因及植物P450基因研究现状。并对本研究室石斛碱相关功能基因研究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从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及其相结合的PK-PD模型等研究方法方面综述了中药缓释制剂药物动力学近年来的研究现状;对其在物质基础研究、整体观认识及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表明中药缓释制剂药物动力学研究处于探索阶段,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通过药动学的研究,探索体内释放过程,有助于促进中药缓释制剂的发展,对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血小板中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止血、血栓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抗血小板中药研究已成为热点.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抗血小板中药复方、单味中药、中药有效成分及单体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很多中药复方及其有效成分和单体已被证实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但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或研究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8.
在中药学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研读经典本草专著,有助于夯实中药学知识,强化学生的中医药思维能力。通过分析中药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教学中进行本草研读设计及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实施改进,以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来关于中药复方配伍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和归纳总结。针对中药配伍饮片、组分层次研究模式及药效比较、体外成分分析、药动学研究等研究方法的特点和不足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中药复方配伍释药单元层次及系统研究方法进行了思考,从制剂学角度进行中药复方配伍优化及将中药复方配伍化学成分变化与体内过程、药效相结合的系统复方配伍研究,对丰富中药复方配伍及科学内涵的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药指纹图谱技术是中药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的关键问题,它能较全面反映中药中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能更好地表明中药的内在质量,成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核心技术。对近年来薄层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高效毛细管电泳、高速逆流色谱、微乳色谱等现代色谱分析技术在指纹图谱研究的应用作一概述,综述了各种色谱指纹图谱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简要阐述了国内外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