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目的:观察疏肝散结汤治疗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疏肝散结汤(柴胡15 g,枳壳12g,丹参20 g,赤芍15 g,川芎12 g,香附15 g,延胡索12 g,桃仁9 g,三七粉(冲)3 g,蒲黄12 g,土鳖虫10 g,乳香6 g,没药6 g,甘草9 g)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肌瘤体积、血红蛋白和孕酮(progesterone,P)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和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8.4%,治疗组有效率为9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散结汤治疗子宫肌瘤气滞血瘀证可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效缩小肌瘤体积,降低P水平,改善患者的贫血状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化症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化症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25).治疗组用化症汤治疗,对照组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主要症状积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 0.01),且治疗组改善经期延长、乳房胀痛等症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前后两组证候积分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化症汤治疗气滞血瘀证子宫肌瘤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柴郁胸痹汤联合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郁胸痹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郁胸痹汤联合针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滞血瘀证患者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缩短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效果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五子散结散中药封包联合消核散结胶囊治疗乳癖病肝郁痰凝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院收治的98例乳癖病肝郁痰凝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院内制剂消核散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五子散结散中药封包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乳房肿块最大直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高于对照组的7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乳房肿块最大直径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子散结散中药封包联合消核散结胶囊治疗乳癖病肝郁痰凝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缩小乳房肿块最大直径,效果优于单纯消核散结胶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气虚血瘀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气虚血瘀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米非司酮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自拟益气化瘀汤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子宫肌瘤体积、性激素指标[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瘤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SH、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自拟益气化瘀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气虚血瘀证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性激素指标水平,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以及缩小肌瘤体积,效果优于单纯米非司酮治疗。  相似文献   

6.
王洋  高继宁  张敏继 《中医学报》2020,35(2):403-407
目的:观察益肾方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早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肾方治疗,持续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B、HB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水平均显著升高,GFR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5%(29/31),对照组有效率为58.6%(17/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方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ALB、HB水平,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7.
《中医学报》2020,(2):403-407
目的:观察益肾方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慢性肾衰竭早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肾方治疗,持续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血浆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ALB、HB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水平均显著升高,GFR均降低;治疗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 5%(29/31),对照组有效率为58. 6%(17/2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益肾方治疗早期慢性肾衰竭肾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肾功能,提高ALB、HB水平,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谷氏验方治疗糖尿病足湿毒热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于耒阳市中医医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清创、调控血糖、控制感染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谷氏验方,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医证候积分、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中医证候积分、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医证候积分、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79%(P<0.01)。结论 谷氏验方能有效地治疗糖尿病足湿毒热盛证,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糖代谢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对Ⅲ~Ⅳ期宫颈癌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予以中医综合治疗及西医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对症支持治疗,疗程28 d,观察第14,28天各证型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并比较治疗前后差值。结果:总体比较,治疗后两组各证型证候积分均降低,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14d0.05,P28d0.05,治疗后两组同期比较,P14d0.05,P28d0.01,两组差值比较P0.01,以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为优;两组各证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气滞血瘀证、湿热瘀毒证、脾肾两虚证P14d0.05,P28d0.05,肝肾阴虚证P28d0.05,而对照组四种证型P28d0.05;两组各证型不同天数同期比较,四种证型P14d0.05,气滞血瘀证、湿热瘀毒证、脾肾两虚证P28d0.05,肝肾阴虚证P28d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能够改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气滞血瘀证、湿热瘀毒证、脾肾两虚证能较早获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肝化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0例气滞血瘀型E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羟基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疏肝化瘀汤。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常规、缓解和起效时间、脾大回缩情况及不良反应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 33%,对照组为73. 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 0. 01);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 0. 01)。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 0. 01)。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P 0. 01);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缓解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起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脾大回缩率(回缩≥1/2)为80%,对照组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疏肝化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ET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高凝状态,且起效时间快,缓解持续时间长,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回缩增大脾脏,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加服补阳还五汤对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能力的疗效。[方法]520例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积分观察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能改善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汤对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300例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观察组采用健脾益气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3%,高于对照组的8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均低于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益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子宫腺肌病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体积,提升血红蛋白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 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气滞血瘀型治宜行气活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痰湿瘀结型治宜活血祛瘀,化痰利湿,方用血府逐瘀汤合五苓散加减;湿热瘀阻型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肾虚血瘀型治宜补肾活血,化瘀利水,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活动期与静止期肝炎肝硬化患者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相关性。方法运用本课题组统一制定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症状等信息,采集血液标本并统一检测指标;依据课题组形成的专家共识《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比较肝炎肝硬化患者活动期与静止期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分布与血清Hcy水平,探讨Hcy水平与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相关性。结果 71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在活动期的出现频率均高于静止期,其中血瘀、阴虚、气虚、阳虚、水停有统计学差异(P0.05);活动期患者血清Hcy水平显著高于静止期患者(P0.05);不分期与分期比较的结果均表明,判定具有阴虚、湿热、气滞、阳虚者的Hcy水平均低于非判定组,判定具有血瘀、气虚、水停者的Hcy水平均高于非判定组,其中静止期的气滞判定组患者的Hcy水平与非判定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活动期阴虚、气虚判定组患者的Hcy水平与非判定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活动期常见病性类证候要素的出现频率及血清Hcy水平高于静止期,表明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可反映肝脏炎症活动及病情的程度;血清Hcy水平与常见中医病性类证候要素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探讨肝炎肝硬化常见中医病性类证候要素的病理学基础及规范化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不同中医证候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远期预后差别。方法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于广安门医院住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191例,采集其住院时的中医证候特征及相关数据,出院后进行长期门诊或电话随访,获取终点事件(全因死亡率)的发生及时间。结果5种证候要素慢性心衰患者的远期预后比较,从优排序依次为痰阻证、气虚证、阴虚证、血瘀证、阳虚证(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其中痰阻证者预后优于非痰阻证者(P=0.017);气虚证预后优于非气虚证(P=0.011);阴虚证预后与非阴虚证差异不显著(P=0.633);血瘀证总体预后与非血瘀证差异不明显(P=0.182),但在500 d后预后差于非血瘀证;阳虚证预后差于非阳虚证( P=0.002)。结论慢性心衰患者远期预后较差,不同中医证候预后差异显著,其中气虚、痰阻可能为其早期常见证型。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阴虚可能贯穿于CHF的发展过程,血瘀在病程早期可能作用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血瘀证者预后较差,且晚期常表现为阳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四诊症状的分析,提取中医的证候/证候要素。[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1787例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37个四诊症状,采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未经事先辨证的症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到39组四诊症状的组合,经初步诠释,发现存在有肾阳虚、肝气郁结、肝脾不和、肝胃不和、气阴两虚、心气虚等证候。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主要有心、肝、脾、胃、肾,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湿、热。[结论]通过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分析方法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的一些症状组合可为中医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段小青 《中外医疗》2014,(30):25-26
目的对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体质分布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在该院诊断为慢性盆腔炎并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随机选取与患者年龄相近的6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候和两组女性的体质分布、其他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中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约有33.3%为肾虚血瘀证,约有21.7%的患者为湿热瘀结证,还有18.3%的患者为肝郁肾虚合并气滞血瘀证,另外气虚血瘀证和寒湿凝滞证患者分别占15.0%、11.7%;对照组的健康女性多为平和体质(73.3%),而研究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瘀血体质(40.0%)和湿热体质(43.3%)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3.3%和1.7%),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其他体质的女性的发病率则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性在经期进行性生活、阴道冲洗次数、避孕方式、宫腔操作次数和流产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多为肾虚血瘀证,湿热体质和瘀血体质更容易发病,经期进行性生活、阴道冲洗次数、避孕方式、宫腔操作次数和流产次数也与慢性盆腔炎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评价肝气郁滞型胁痛的中医辨证分型特点以及干预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为临床研究,按照统一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将130例确诊为肝气郁滞型胁痛的患者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70例,给予柴胡舒肝散加减治疗;对照组60例,给予柴胡舒肝丸治疗。分析肝气郁滞型胁部疼痛中医辨证分型的特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纽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麦一吉疼痛问卷简袁(SF-MP0)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SF-MPQ评分治疗组优于时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加减能够针对肝气郁滞型胁痛患者出现的相应症状给予对症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临床上值得借鉴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杨闯  周贤刚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769-771
目的评价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轻中度气滞血淤型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气滞血淤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三七通舒胶囊,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就总体疗效而言,ITT结果显示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83.33%,PP结果显示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84.31%,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具有临床上的非劣性(P〈0.05)。ITT分析与PP分析结果一致。临床观察中未发现三七通舒胶囊有任何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三七通舒胶囊治疗轻中度气滞血淤型偏头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