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分析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49例,对照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49例.对比2组疗效,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总的机械通气时间、 有创通气时间、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VAP发生率为4.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41%(P<0.05);观察组总的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效果良好,通气时间短,并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4例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采用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氧合指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气管切开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2组撤机后总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管切开、病死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的出现为切换点序贯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进行撤机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加强治疗病房(RICU)及急诊科加强治疗病房(EICU)收治的16例COPD急性加重行气管插管接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为序贯组,在临床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序贯经面罩无创正压通气渐至脱机。选取同期因COPD并发重症呼吸衰竭行有创机械通气并常规撤机拔管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继续按常规行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撤机。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变化情况、有创和总机械通气时间、住RICU天数及复插率、院内死亡率的发生情况和总住院费用。结果与撤机前比较,对照组撤机后的pH值减低,PaCO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1h序贯组PaCO2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撤机后24h序贯组的pH值高于对照组,而PaCO2低于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序贯组再插管率降低,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减少,RICU入住时间缩短,住院死亡率降低及总住院费用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因肺部感染导致COPD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插管上机的病例,在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后早期拔管,序贯面罩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撤机,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4.
常艳  王英  刘洁 《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331-33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A组(60例)和B组(60例)。B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至脱机,A组在有创机械通气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撤机时间。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VAP发生率、总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撤机时间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有创和无创呼吸机序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有创呼吸机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和观察组血气指标、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再插管率、ICU入住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创通气治疗后的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心率、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能够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汪利华  黄政  瞿长春 《吉林医学》2011,32(16):3180-318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观察组切换时间窗PaO2、PaCO2和p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观察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119例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9)。观察组给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理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好转,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总时间、呼吸频率、住院时间、APACHEⅡ评分、并发症情况等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取得确切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持续有创通气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撤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E、NE、R检出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抢救重症老年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确切,撤机成功率高,再插管率低,患者应激反应轻微,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撤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随机分为以PIC窗为切点有创-无创序贯撤机治疗组和有创通气传统撤机对照组,两组患者开始均采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机械通气,通气模式为辅助/控制模式逐渐过渡到压力支持通气。在PIC窗出现后治疗组序贯改用无创机械通气,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有创通气,直至脱机。观察两组病例机械通气前后pH、PaO2、PaCO2、HR、RR、MAP及出现PIC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问、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PIC窗出现时循环、呼吸和血气指标均较机械通气前明显改善;治疗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VAP发生率(15%)较对照组(62%)明显降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以PIC窗为切换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并严重呼吸衰竭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AE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脱机失败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脱机失败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可明显缩短AECOPD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和脱机失败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并分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衰竭纠正时间、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切换时间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变,观察组患者切换时间窗后pH、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4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具有显著的疗效,不仅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症状、控制感染、缩短住院时间,还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小儿呼吸衰竭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衰竭患者5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有创通气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ICU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死率(7.14%)与对照组(14.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方法在抢救小儿呼吸衰竭时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建议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4例,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后,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有创-无创序贯式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在出窗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病死率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窗时间分别为(6.5±2.0)d和(7.5±1.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出窗时和脱机时呼吸频率、心率、PaO2、PaCO2、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VAP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病死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式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尽快痊愈出院,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机磷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辅助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有机磷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全部气管插管进行有创通气治疗,随机分组,治疗组23例在呼吸功能恢复、通气氧合好转后提前拔除气管导管加用NIPPV间断治疗直至完全脱机;对照组23例是在满足撤机拔管的条件下脱机拔除气管插管;记录住院天数、总机械通气时间(h)、有创通气时间(h)、住EICU天数、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再插管率等指标,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住院天数、住EICU天数及总机械通气时间(h)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有创通气时间(h)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在呼吸机相关肺炎(VAP)例数上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相对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减少(P<0.05)。相对于对照组再插管率,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有机磷中毒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创-无创序贯辅助机械通气是抢救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伟强 《海南医学》2011,22(24):4-6
目的探讨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呼吸衰竭的方法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连枷胸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组行序贯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以及APACHEII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患病率和APACHEⅡ评分及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行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呼吸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气指标,增强一般疗效,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0例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治疗组)在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治疗72h后改为无创通气;另40例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对照组)继续维持原来的经口气管插管、机械辅助通气。两组患者治疗6d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及完全撤机后进行死亡例数、发生VAP例数、重新插管例数、机械通气总时间和有创通气时间的比较。结果治疗组血流动力学和氧动力学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死亡例数、发生VAP例数、重新插管例数、有创通气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急性重症心源性肺水肿较单纯的有创机械通气具有更安全可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functions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patients during sequential invasive-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rapy,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is new technique.Methods Twelve COPD patients with type Ⅱ respiratory failure due to 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 were ventilated through an endotracheal tube. When the pulmonary infection control window (PIC-Window) occurred, the patients were extubated and were ventilated with a facial mask using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combined with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 The parameters of hemodynamics, oxygen dynamics, and esophageal pressure were measured at the PIC-Window during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one hour after oxygen therapy via a naso-tube, and three hours after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Results The variation in esophageal pressure was 20.0±6 cmH2O during naso-tube oxygen therapy, and this varia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during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10±6 cmH2O, P&lt;0.01). The changes in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parameter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and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gt;0.05).Conclusions The respiratory and circulatory functions of COPD patients remained stable during sequential invasive-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erapy using PIC-Window as a switch point for early extubation. The COPD patients can tolerated the transition from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o 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