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訾杰  王立中  李远征 《当代医学》2021,27(21):37-39
目的 探究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中对血清炎症因子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治疗的75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单一组(n=37)和联合组(n=38),单一组给予贝那普利药物治疗,联合组给予贝那普利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介素6等炎症因子水平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及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均明显低于单一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阿托伐他汀应用于慢性心衰患者临床治疗的优势明显,可明显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bs-CRP)和左室重构的影响及相关性.方法 122例PCI术后CHF患者(NYHA分级Ⅱ/Ⅲ)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20 mg组(阿托代他汀20 mg/d治疗,n=62)和阿托伐他汀他汀10mg组(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n=60),比较两组治疗前一般资料、两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以及左室重构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阿托伐他汀20 mg组血浆NT-proBNP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10mg组(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阿托伐他汀20 mg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显著小于阿托伐他汀10 mg组(P<0.05);阿托伐他汀20 mg组LVEF显著大于阿托伐他汀10 mg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和hs-CRP的下降水平均与LVEDD减少呈正相关,与LVEF增加呈负相关;NT-proBNP、hs-CRP下降水平两者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PCI冠心病CHF患者心功能改善有益,且与药物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9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参照组,每组各47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NT-proBNP)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差异,即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以及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参照组患者的相应数据对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衰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对患者行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石增刚  胡茜  赵卓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171-1173,1177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溶栓效果及近期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糖尿病ST段抬高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溶栓治疗患者11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他汀组,60例)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50例),他汀组溶栓前口服阿托伐他汀80 mg。2组患者溶栓前及溶栓后24 h检测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溶栓前及1个月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他汀组溶栓再通率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24 h他汀组高敏C反应蛋白增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溶栓后1个月,2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较溶栓前明显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下降(P<0.01);但他汀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糖尿病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前口服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增加溶栓再通率,可能有助于延缓近期左心室功能的减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益心舒片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心舒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水平、血清因子表达水平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与6分钟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调节性T细胞(Treg)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介素-10(IL-10)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益心舒片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确切,可以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同时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优于单用阿托伐他汀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86例冠心病并CHF患者,经抽签方式分为三组,其中A组29例,经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28例,经中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C组29例,经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用药前后三组血脂、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安全性。结果用药前三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左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后三组TC、TG水平均降低,C组低于A组、B组,B组低于A组,用药后三组LVEF均升高,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高于A组、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均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冠心病并CHF患者治疗中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在改善患者血脂、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上的作用优于中剂量,中剂量优于小剂量,且三种剂量均具有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老年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两组均常规行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连续12周.观察用药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距离(6MWD)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6 min步行距离、LVEF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TC、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剂量阿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9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常规量阿托伐他汀20mg/d,B、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80mg/d,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结果:用药后hs-CRP、IL-6水平B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C组又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hs-CRP及IL-6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40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参麦注射液.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心功能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和增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方面均优于对照组(LVEDD:(43.9±2.01) mm vs (48.6±1.56)mm,P<0.05;LVEF:(48.3%±7.6%) vs (43.1%±6.6%),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参麦注射液能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腺苷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82例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上将阿托伐他汀联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晚期/早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37%;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NP、CRP水平差异不大;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NP、LVEF、E/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RP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环磷腺苷对于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的疗效更好,可显著提高BNP、LVEF、E/A值,降低CRP水平,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阿托伐他汀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日),共治疗6个月,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自理情况等,复查血脂、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结果:阿托伐他汀组C反应蛋白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变较常规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有良好作用,且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2017年3—5月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包括吸氧、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A组患者加用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采用呼吸困难评估表判断患者呼吸功能并进行分级,评估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ET)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采用肺功能仪测量治疗前后FEV_1和FVC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治疗前后舒张末期左心室内径(LVID)、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TRV_(max))、右室射血分数(RVEF)变化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FVC、FEV_1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RP、ET、IL-6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心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IDCM)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60例IDCM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30)和对照组(n=30),检测治疗前、治疗12个月后,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缩短速率(FS)、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后阿托伐他汀组NYHA心功能分级、LVEF、LVEDD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CRP明显减少(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轻IDCM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炎性反应,提高LVEF,缩小LVEDD。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心力衰竭(心衰)患者血清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的相关性.方法 对120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入院24 h内行血清GGT、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NT-proBNP检测.结果 左心室射血分数在低水平血GGT水平较高水平组显著增高(P值均<0.05),而NT-proBNP在高水平血GGT水平较低水平组显著增高(P值均<0.05).结论 心衰患者血GGT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浆NT-proBNP密切相关,GGT对评价心衰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早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 方法:6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常规治疗组(n=20),B组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10 mg/d(n=20),C组为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 mg/d(n=20).在治疗一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CRP、TNFα及血脂水平. 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10 mg/d和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一周后血清CRP及TNFα水平均有所下降,但仅有4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的血清CRP及TNFα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的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强化动用阿托伐他汀(40 mg/d)干预可降低ACS患者血清CRP和TNFα水平.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之外.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降低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可溶性CD105(sCD105)水平及治疗UA的效果.②方法 将UA患者68例随机分为A组(n=34)和B组(n=34),均给予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A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B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均治疗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hs-CRP、IL-6、sCD105及心绞痛发作情况.③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均明显改善,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85.3% vs 61.8%)(P<0.05).治疗后hs-CRP、IL-6、sCD105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B组hs-CRP、IL-6、sCD105水平明显低于A组(P<0.05).④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均能有效的治疗UA,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7.
王晓冬  曾波  许春平 《疑难病杂志》2015,(4):335-337,34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RP)、血浆纤维蛋白(Fib)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2组均采取冠心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曲美他嗪,观察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疗程均为30 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NT-proBNP、hs-CRP、Fib、LVEDD、LVEF、LVPW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高于对照组的79.49%(X~2=3.513,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血NT-proBNP、hs-CRP和Fib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646、4.013、2.856、P<0.05);治疗后,2组心功能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LVEDD、LVPWd明显低于对照组(t=2.653、1.978,P<0.05),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t=2.374,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有助于降低血NT-proBNP及Fib含量,增强心脏射血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分析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分别为A组和B组,各25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但A组的用药剂量为20 mg/d,B组的用药剂量为40 mg/d,均1次/d,连续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6 min步行距离等疗效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上升(P<0.05),且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且B组显著低于A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增长(P<0.05),且B组显著长于A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40 mg/d的用药剂量比20 mg/d的用药剂量疗效更佳,且安全性与之相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沛  曾丽 《中外健康文摘》2012,(35):200-201
目的观察国产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影响.方法将142例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I~IV级)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mg/ d,连续治疗9个月.治疗前后根据NYHA 心功能分级变化判定疗效,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 ),左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射血分数( LVEF),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NYHA 心功能分级下降,超声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血清hs-CRP 水平下降(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 P<0.05)结论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抗心衰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以进一步改善心功能,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钠对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科入院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钠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钠,剂量为20mg,每晚1次,疗程6个月,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统计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再住院率、死亡率。结果:阿托伐他汀钠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2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有所提高,左室收缩末内径均有缩小,但阿托伐他汀钠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阿托伐他汀钠组症状改善率、心衰再住院率、死亡率下降更明显,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钠能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并使患者住院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