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抗结核药物联合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晚期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研究.方法 将本科收治的70例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正规的抗结核疗法,对照组加用地塞米松20 mg/d,静脉滴注,待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后减量;观察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500 mg/d,静脉滴注,冲击治疗5 d后,改为80 mg/d,并逐渐减量至维持剂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意识障碍和体温恢复时间、GCS评分,脑脊液白细胞计数、脑脊液蛋白含量、脑脊液氯化物及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晚期结核性脑膜炎,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可迅速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联用综合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莫西沙星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5个月后的脑脊液检查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5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葡萄糖、白细胞数、氯化钠、压力、蛋白质等指标均恢复正常,其中葡萄糖、氯化钠含量高于对照组,而白细胞数、压力与蛋白质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与抗结核药联用综合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脊液情况,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莫西沙星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抗结核药物的基础上加入莫西沙星药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脑脊液的生化指标和脑脊液压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与脑脊液压力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好,能在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率的情况下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结核性脑膜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于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转归率和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良好转归率为72.91豫,高于对照组的43.75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白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等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配合治疗可以提高良好转归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与四联抗结核方案联合治疗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及对患者脑脊液细胞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运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2HREZ/4HR常规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脑脊液相关细胞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脑脊液中葡萄糖、Na C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WBC、Pr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 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 53%(P <0. 05)。结论:糖皮质激素与四联抗结核方案联合治疗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脑细胞内环境,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2011年2~12月治疗的30例对照组患者用静脉抗结核病药物治疗,30例治疗组患者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及脑脊液压力显著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临床疗效显著,对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异烟肼、地塞米松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6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脑脊液置换术及异烟肼50mg和地塞米松5mg鞘内注射,每周2次,共20~24次。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及患者预后。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4.38%(P<0.01)。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异烟肼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可显著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脑脊液指标恢复时间,提高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中利褔平浓度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均给予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口服利福平,观察组在强化期静脉滴注利福平,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脑脊液利福平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压、糖、氯化物、蛋白含量和细胞数、脑脊液转阴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静脉滴注的方法给药,可获得更高的脑脊液利福平浓度。脑脊液中利福平浓度的增高可以提高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紫金县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润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2033-2036
目的 分析青海省高海拔藏区老年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藏区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8例为观察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来自藏区的青少年及青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3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发病情况、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颅脑CT和(或)MRI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中亚急性或慢性起病22例,对照组为20例.观察组仅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临床症状及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脊液压力>200 mm H2O(1 mm H2O=0.0098 kPa)者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脑脊液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PD试验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内软化灶12例、脑梗死8例、缺血性改变5例,脑结核瘤3例,合并中重度脑积水18例;对照组表现为颅内血行播散的粟粒性结核结节14例、脑内多发环形强化灶10例、脑结核瘤6例,合并中重度脑积水4例.观察组合并脑积水、营养不良、糖尿病、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般采用4HRZE(S)L/6HRZ/12HR方案,应用糖皮质激素、脱水、保肝等治疗,注意防治高颅压、脑积水.观察组好转11例,未愈17例,其中放弃治疗9例,死亡8例;对照组好转21例,未愈9例,其中放弃治疗4例,死亡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4,P<0.05).结论 青海省高海拔藏区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以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为多,脑积水发生率高,合并症多,易误诊误治,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凌再芹  孔海丽  朱峰  李磊 《重庆医学》2021,50(12):2089-2092,209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该院结核内科收治的176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6例为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48例为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9例为病毒性脑膜炎组.以头痛为主诉而脑脊液正常患者43例为头痛症状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脑脊液IL-33、ADA水平,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头痛症状组(P<0.05).治疗6周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4周后、治疗2周后、入院当天(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与ADA水平呈正相关(P<0.05).IL-33、ADA联合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95%CI:0.790~0.949),特异度为95.8%,灵敏度为76.1%.结论 脑脊液IL-33、ADA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情好转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凌再芹  孔海丽  朱峰  李磊 《重庆医学》2021,50(12):2089-2092,2096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该院结核内科收治的176例脑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结核性脑膜炎患者46例为结核性脑膜炎组,化脓性脑膜炎患者48例为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患者39例为病毒性脑膜炎组.以头痛为主诉而脑脊液正常患者43例为头痛症状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患者脑脊液IL-33、ADA水平,Pearson进行相关性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组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高于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膜炎组、头痛症状组(P<0.05).治疗6周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A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4周后、治疗2周后、入院当天(P<0.05).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IL-33与ADA水平呈正相关(P<0.05).IL-33、ADA联合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95%CI:0.790~0.949),特异度为95.8%,灵敏度为76.1%.结论 脑脊液IL-33、ADA水平可作为鉴别诊断结核性脑膜炎及病情好转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46例,按照入院顺序,依循随机分配的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脑脊液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观察组患者的脑脊液指标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更佳确切,且患者恢复情况较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刘华钊 《河北医学》2012,18(6):824-826
目的:客观评价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采取常规治疗的2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将采取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的2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86.96%,显著高于对照组47.62%的临床治愈率,P<0.01.结论: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疗效确切、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42例,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53例,给予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颅内压水平及脑脊液生化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体温升高、头晕头痛及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颅内压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脊液生化指标明显改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利福平胶囊联合乙胺丁醇片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利福平胶囊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利福平联合乙胺丁醇治疗,比较两组间临床疗效差异以及脑脊液生化指标差异。结果:其中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及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脊液转阴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福平胶囊联合乙胺丁醇片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研究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异烟肼、糖皮质激素、尿激酶和胞二磷胆碱对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疗效。方法于2007年10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住院的86例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按是否鞘内注药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置换脑脊液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脑脊液置换并鞘内注射异烟肼、糖皮质激素、尿激酶和胞二磷胆碱。根据2组脑脊液变化和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有效10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6例,有效8例,无效16例。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与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鞘内注射异烟肼、糖皮质激素、尿激酶和胞二磷胆碱可提高老年中晚期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结核性脑膜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抗结核及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鞘内给药加脑脊液置换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及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生活指标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生化检查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脑脊液压力及各项指标恢复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鞘内给药联合脑脊液置换的治疗方法,可以改善患者预后,缩短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提供有效的药物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儿科住院的诊断重症结核性脑膜炎40例患儿资料,按随机方法,将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儿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奈唑胺。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格拉斯哥(GCS)评分、脑脊液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葡萄糖、蛋白定量、氯化物)和体温恢复情况,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GCS评分以及脑脊液各项指标水平均有改善,且治疗4周时,观察组GCS评分(13.35±1.96)分以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28.61±23.46)×106/L、蛋白定量(466.33±158.3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葡萄糖(2.75±0.42)mmol/L、氯化物(144.94±31.89)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在调整药物后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利奈唑胺具有抗结核作用,在结核性脑膜炎早期加用利奈唑胺可以有效改善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GCS评分、脑脊液指标恢复情况,能显著改善儿童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情,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及与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核性脑膜炎组(46例)、对照组(18人)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数值,并与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值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与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无相关性.抗结核治疗8周后,结核性脑膜炎好转组的患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值与恶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于健康对照组;不能单一通过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数值去判断结核性脑膜炎的严重程度以及预测其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