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良忠  李小红  张军  张力 《重庆医学》2022,51(2):276-280
目的 观察晚期食管鳞癌抗PD-1免疫治疗失败后使用安罗替尼挽救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一线或二线使用抗PD-1免疫治疗失败的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后线采用安罗替尼挽救治疗,观察疗效及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总共纳入35例患者,安罗替尼在抗PD-1免疫治疗失败后客观...  相似文献   

2.
赵呈龙  李力  王玉波  韩睿  何勇 《重庆医学》2021,50(10):1621-1627
目的 探讨组织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联合肿瘤突变负荷(TMB)水平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疗效的预测价值,并指导ICIs单药或联合治疗方案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共纳入44例ICIs治疗的NSCLC患者,统计分析肿瘤组织PD-L1表达及TMB水平与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持续临床获益(DCB)、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PD-L1表达与PFS、OS呈正相关(P<0.05);TMB水平与PFS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D-L1表达和TMB水平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PD-L1表达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PD-L1≥50%且高TMB患者的ICIs疗效较好,PD-L1<50%且低TMB患者的疗效较差(PFS,χ2=12.350,P<0.05;OS,χ2=9.274,P<0.05).在PD-L1<50%且低TMB的患者中,ICIs联合化疗组的DCB率、PFS及OS生存曲线优于ICIs单药组(P<0.05);在PD-L1≥50%且高TMB的患者中,ICIs单药组和ICIs联合化疗组的疗效评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L1表达联合TMB可有效预测NSCLC免疫治疗效果,并对临床个体化用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对比单独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瘤的疗效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NSCLC脑转移瘤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是否服用安罗替尼将其分为安罗替尼联合放疗组(联合组)和单独放疗组(放疗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颅内无进展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71例,其中联合组26例,放疗组45例,1∶1倾向性匹配后获得26对患者。结果显示,联合组较放疗组延长了颅内无进展生存期(7.80个月vs 6.20个月,P=0.003)和无进展生存期(6.40个月vs 4.50个月,P=0.031),两组有相近的总生存期(12.20个月vs 9.80个月,P=0.086)。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服用安罗替尼是颅内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HR=2.00,P=0.003)。结论 与单独放疗比较,安罗替尼联合放疗治疗NSCLC脑转移瘤有更好的生存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安罗替尼与安罗替尼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安罗替尼单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新辅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卡瑞丽珠单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有关指标、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CA125)、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等指标下降(P<0.05)。与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无法耐受进一步化疗的晚期复发难治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应用安罗替尼联合放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的治疗经过,阐明安罗替尼联合放疗对多线治疗后SCL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例无法耐受进一步化疗的晚期复发难治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分析应用安罗替尼联合放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患者,女性,70岁,既往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多年,以"咳嗽、气短"起病,经肺部CT和穿刺活检以及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后诊断为广泛期SCLC(胸膜转移),并给予相关治疗。经过3线化疗后,患者反复出现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无法耐受继续化疗,疾病进展迅速,出现呼吸困难无法平卧,给予患者安罗替尼口服和胸部放疗。放疗前查PET-CT示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高代谢结节,双侧肺门及纵膈多发放射性摄取增高淋巴结。给予安罗替尼12 mg每日1次口服3 d,放疗6 Gy/3 f后患者喘息明显好转,可平卧。患者诉头晕,血压168/80 mmHg,考虑与安罗替尼有关,且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可平卧保证放疗安全实施,故停用安罗替尼。放疗38 Gy/19 f后,患者呼吸困难消失,复查左肺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明显缩小。放疗后40 d复查肺部CT提示胸腔内病灶进一步缩小,后续于内科继续全身治疗。结论:对于无法耐受化疗或多线化疗失败的SCLC患者,安罗替尼联合放疗值得尝试,其疗效及安全性需大样本临床研究以证实。  相似文献   

6.
康燕  高景  宋蒙蒙  贾要丽  王静 《重庆医学》2021,50(1):105-112,11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安罗替尼联合顺铂治疗对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顺铂治疗,观察组采用安罗替尼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NSE、TGF-β1、MMP-2水平、肿瘤标志物水平、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TGF-β1、NSE、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高血压、腹泻、恶心呕吐、红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顺铂治疗可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细胞增殖,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治疗Lewis肺癌的增强效果,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构建Lewis肺癌荷瘤小鼠,将其分为对照组、安罗替尼组、PD-1单抗组和联合组。测量各组小鼠肿瘤质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组织免疫细胞浸润和微血管密度,采用细胞因子芯片对各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安罗替尼组和联合组移植瘤质量明显减少,安罗替尼组低于PD-1单抗组(P<0.05)。PD-1单抗组、安罗替尼组和联合组抑瘤率分别为-15.35%、73.91%和86.96%。与对照组比较,CD4、CD8水平在安罗替尼组、PD-1单抗组和联合组有不同程度升高,且联合组CD4水平较PD-1单抗组升高,CD8水平较安罗替尼组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CD68水平在安罗替尼组和联合组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CD206水平在PD-1单抗组和联合组有不同程度降低,且PD-1单抗组低于联合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安罗替尼组和联合组新生血管、MVD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CCL5水...  相似文献   

8.
郑日葵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4):152-153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高龄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诊断明确的61例高龄中晚期肺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为放射治疗组,治疗组31例在放射治疗的基础上,从治疗第1天开始口服吉非替尼,每日250mg,直至病变进展或其他原因停药。结果治疗组总控制率为93.55%,对照组为70.0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高龄肺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奥西替尼联合颅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分组软件平均分组,单纯接受颅脑放射治疗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奥西替尼联合颅脑放疗治疗患者40例设为试验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颅内及颅外无进展生存期、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VEGF)表达水平。 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颅内、颅外无进展生存期长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血清CEA、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试验组血清CEA、VEGF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 奥西替尼联合颅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可以提高临床效率,降低CEA、VEGF表达水平,延长患者生存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放疗及安罗替尼靶向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该院肿瘤内科收治的77例非小细胞肺癌伴单发脑转移瘤患者作为治疗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全脑放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以及安罗替尼靶向药物治疗,观察组先进行手术切除单发脑转移瘤,然后给予放疗和安罗替尼靶向药物治疗;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脑转移瘤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情况,7个月、1年以及2年生存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转移瘤的临床治疗有效率82.05%及控制率89.74%均高于对照组39.47%及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经治疗后7个月、1年以及2年生存率(94.87%,74.36%,48.72%)明显高于对照组(68.42%,39.47%,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安罗替尼维持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患者血清循环内皮细胞(CEC)和内皮抑素(ES)水平的变化.方法 收集80例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服用安罗替尼;对照组给予依托泊苷治疗.比较2组疗效、生存期、生活质量KPS评分、不良反应,定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替吉奥单药联合顺铂放疗同步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纳入研究,根据收治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给予对照组单纯放疗;给予研究组替吉奥单药联合顺铂放疗同步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6.00%)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6.00%)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吉奥单药联合顺铂放疗同步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安罗替尼联合培美曲塞对驱动基因及PD-L1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的维持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1—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或肿瘤科收治的驱动基因及PD-L1阴性的7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铂类一线化疗后出现3级及以上的不良反应而停药,停药后评估为病情稳定。将仅用培美曲塞单药维持治疗的36例患者纳入单药组。将应用培美曲塞联合安罗替尼维持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联合组。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匹配出27对患者。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联合组客观缓解率(ORR)高于单药组(P<0.05);两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较单药组长(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多为1~2级,经处理后均缓解。联合组白细胞降低、肝功能损伤、血压升高、手足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咯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单药组(P<0.05)。结论 与单药培美曲塞维持治疗比较,一线化疗后应用安罗替尼联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能有效延长驱动基因及PD-L1阴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的PF...  相似文献   

14.
韩锁利  王婷  崔萌 《当代医学》2021,27(19):114-118
目的 探究安罗替尼治疗放化疗后进展的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于本院接受放疗及多线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26例,给予口服安罗替尼,每2周期评价疗效,并评价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1例治疗初期因大出血死亡,未纳入统计.其他25例患者中,部分缓解6例,疾病稳定8例,客观有效率为24%,疾病控制率为5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4.2±0.11)个月(95%CI 3.793~5.935),中位总生存期(8.4±0.95)个月(95%CI 6.480~10.232).且无论安罗替尼作为三线治疗还是多线治疗,均显示生存获益,其中,安罗替尼作为多线治疗患者生存获益更明显,中位无进展生存期(5.6±0.30)个月(95%CI 4.089~7.031),中位总生存期(9.6±1.02)个月(95%CI 7.092~12.161).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65.38%)、手足综合征(42.31%)、腹泻(30.77%).≥3级不良反应发生2例(7.69%),其中致死性大咯血1例.按照性别、年龄、吸烟状态、PS评分等因素分组后,数据分析显示以上因素与安罗替尼治疗效果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安罗替尼对治疗接受放化疗后病情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有一定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未来有望经更全面研究证实后广泛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采用安罗替尼联合化疗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9年3月—2022年3月景德镇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择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含铂双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安罗替尼及化疗(含铂双药疗法)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药物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个疗程后的血清学肿瘤标志物(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采用安罗替尼及化疗(含铂双药疗法)联合治疗,近期临床疗效良好,肿瘤标志物表达含量下降,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安罗替尼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晚期胃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用替吉奥治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KP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5.0%,高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益气解毒汤对应用安罗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1年7月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安罗替尼单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脾益气解毒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血清肿瘤指标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测定及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高血压、手足皮肤反应、咯血和声音嘶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应用安罗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加用脾益气解毒汤,能显著减轻安罗替尼导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郭雪  石学军  王春光 《浙江医学》2021,43(8):862-867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软组织肉瘤和结直肠癌等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EMbase、VIP、CKNI、万方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和提取资料后,使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94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4.21,95%CI:2.62~6.75,P<0.01)、疾病控制率(OR=6.06,95%CI:4.46~8.23,P<0.01)均明显提高;总生存期(HR=0.70,95%CI:0.57~0.87,P<0.01)、无进展生存期(HR=0.26,95%CI:0.21~0.33,P<0.01)均明显延长。亚组分析中,安罗替尼单药或化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均可提高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且安罗替尼单药疗效更佳;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和其他肿瘤,安罗替尼治疗均可提高患者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且安罗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更好。安全性方面:试验组高血压(RR=4.55,95%CI:3.28~6.30,P<0.01)、手足综合征(RR=5.09,95%CI:3.24~8.00,P<0.01)、咯血(RR=2.43,95%CI:1.50~3.94,P<0.01)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余不良反应如WBC减少、粒细胞减少、贫血、高甘油三酯血症、恶心、呕吐、腹泻,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安罗替尼可提高晚期恶性肿瘤临床疗效,同时需注意高血压、手足综合征、咯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放疗在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8例小细胞肺癌并发脑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试验组患者采取伊立替康联合放射治疗,对照组采取放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情况以及治疗后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42%,试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1年、2年、3年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放疗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和评价分析精确放疗联合埃可替尼靶向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6年10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自愿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研究组接受埃可替尼治疗,口服埃可替尼125 mg,3次/d,同时进行放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予以营养、止痛等最佳支持治疗。对比2组患者近、远期疗效,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共4例发生皮疹,恶心呕吐4例,肝功能损害2例,未出现白细胞下降、嗜睡等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1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5.64%。对照组患者6例发生皮疹,恶心呕吐5例,肝功能损害3例,总不良反应1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5.89%,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精确放疗联合埃可替尼靶向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疗,不良反应可耐受,生活质量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