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研究商陆素-脾细胞条件培养基(PWM-SCM)对小白鼠骨髓造血祖细胞的作用.方法用micro-ELISA方法测定PWM-SCM中IL-2、IL-3、IL-4和IL-6的含量,在CFU-GM和CFU-E培养体系中加入PWM-SCM,观察其对造血祖细胞的作用.结果PWM-SCM中4种细胞因子的含量IL-2为72.5±1.1 pg/ml,IL-3为433.3±11.6 pg/ml,IL-4为28.9±0.4pg/ml,IL-6为143.3pg/ml,其测定值均高于对照组RPMI-1640完全培养基中测定的含量(P<0.05~0.01).骨髓造血祖细胞培养显示,PWM-SCM对CFU-GM无影响,但CFU-E的集落数由6.2±1.4增加到34.0±2.5,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PWM-SCM中含有多种细胞因子,对小白鼠骨髓造血祖细胞有集落刺激活性,对CFU-E的形成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肿瘤化疗病人骨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目的 探讨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因化疗所致骨髓功能抑制的恶性肿瘤病人骨髓造血功能重建的临床意义。 2方法 从健康人脐血中纯化制备造血干细胞 ,每例病人每天静脉输注 2× 10 9个造血干细胞 ,连续5 d.以治疗前后自身对照进行疗效评价。 3结果 治疗前白细胞计数为 (2 .78± 1.72 )× 10 9/ L,治疗后第 7天为(4.5 5± 1.0 1)× 10 9/ 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F=18.5 0 ,q=6 .95 ,P<0 .0 1) ;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为 (12 1.5 6±11.2 7) g/ L,治疗后第 14天为 (130 .72± 12 .5 8) g/ 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F=14.0 2 ,q=4.90 ,P<0 .0 1) ,且治疗后第 2 1天比治疗后第 7天增高 (F=14.0 2 ,q=6 .2 6 ,P<0 .0 1) ;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为 (192 .38±18.2 1)× 10 9/ L,治疗后第 2 1天为 (2 0 1.5 7± 17.86 )× 10 9/ 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F=9.0 1,q=3.99,P<0 .0 1)。 4结论 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重建或改善骨髓造血功能有一定疗效。提升白细胞速度较血红蛋白及血小板为快。  相似文献   

3.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Ⅱ)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作用受体.方法:体外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以AⅡ10-11~10-5 mol*L-1孵育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然后加入AⅡⅠ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与AⅡ共同孵育,观察其对A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AⅡ 10-11 mol*L-1组凋亡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14.63±3.18)% vs (10.55±2.67)%, P>0.05]; AⅡ10-9 mol*L-1组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2.18±3.59)% vs (10.55±2.67)%, P<0.01]; AⅡ浓度为10-9 mol*L-1、10-7 mol*L-1和10-5 mol*L-1三组间,凋亡细胞数量差异无显著性[(22.18±3.59)%, (19.07±3.27)%, (25.06±5.64)%,P>0.05].氯沙坦抑制A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12.87±4.31)% vs(19.07±3.27)%,P<0.05].TUNEL染色支持以上结果.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AⅡⅠ型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4.
替米沙坦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受体拮抗剂 (ARB)替米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 CEI)苯那普利对负鼠近端小管上皮细胞 (OK细胞 )增殖和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培养的OK细胞采用低渗方法制备细胞膜悬液 ,以BCA 10 0蛋白质定量测定试剂盒测定膜蛋白 ;Na+ K+ ATP酶活性采用孔雀绿比色分析法测定释放的无机磷 (Pi)含量 ,培养液中分别加入AngⅡ、AngⅡ +替米沙坦、AngⅡ +苯那普利 ,观察其对OK细胞Na+ K+ 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①对照组Na+ K+ ATP酶活性为 (0 .0 896± 0 .0 0 6 6 )μmol·mg蛋白质·L-1·h-1,1× 10 -10 mol/LAngⅡ组为 (0 .0 972± 0 .0 0 81) μmol·mg蛋白质·L-1·h-1,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培养液中同时加入 1× 10 -10 mol/LAngⅡ和 1× 10 -9mol/L替米沙坦时为 (0 .0 6 2 3± 0 .0 0 5 3) μmol·mg蛋白质·L-1·h-1,较 1× 10 -10 mol/LAngⅡ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培养液中同时加入1× 10 -10 mol/LAngⅡ和 1× 10 -9mol/L苯那普利为 (0 .10 2 7± 0 .0 0 17) μmol·mg蛋白质·L-1·h-1,与 1×10 -10 mol/LAngⅡ组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AngⅡ对OK细胞DNA合成有刺激作用 ,随着浓度的升高(1× 10 -10 ~ 1× 10 -6mol/L)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肾上腺素(Adrenaline,Adr)对小鼠粒巨噬系祖细胞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半固体培养的粒-巨噬系集落形成单位(Colony Form Unit-Granulocyte and Macrophage,CFU-GM)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dr后,计数集落数,并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结果Adr浓度在10-6~10-10mol/ml范围内,CFU-GM集落数与对照组相比,P>0.05;Adr浓度为10-5mol/ml时,P<0.05;Adr浓度为10-4mol/ml时,培养体系中没有CFU-CM形成.结论高浓度Adr可抑制CFU-GM在体外的生长,儿茶酚胺类物质能参与血发生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rhIL-3)和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18例正常人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悬浮培养1周后,用琼脂集落培养测定CFU-CM的增殖程度。rhIL-3组的CFU-GM增至4.9±1.9倍;rhGM-CSF组增至4.7±1.6倍;rhIL-3+GM-CSF组增至11.5±5.4倍,均高于对照组(P<0.001)。rhIL-3+GM-CSF组的CFU-GM增殖量明显高于rhlL-3组和rhGM-CSF组。结果表明:rhIL-3和rhGM-CSF均能促使造血干细胞在体外短期维持中大量增殖,二者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P物质(SP)与造血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造血祖细胞培养法检测正常血浓度的SP以及不同浓度的SP对骨髓CFU-GM和CFU-C_(21)的作用。 结果:10-10 mol·L~(-1)和10~(-11)mol·L~(-1)SP组CFU-GM的产率分别为193±19和206±40,与对照(136±17)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10~(-10)mol·L~(-1)和10~(-11)mol·L~(-1)SP对 CFU-C_(21)也有明显刺激作用,前者 CFU-C_(21)为 143±16,后者为 153±15,与对照(80.3± 31)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于或低于上述浓度时, SP对 CFU-GM和 CFU-C_(21)的刺激作用均减弱,与对照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结论:适当浓度的 SP对体外 CFU-GM和 CFU-C_(21)具有明显的刺激效应。SP对正常骨髓造血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辐射诱导小鼠造血系统损伤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分为对照组、照射组、血必净组。对照组接受假照射,对其余两组进行2Gy全身照射。血必净组小鼠0.4ml/kg腹腔注射,照射前3d开始给药,持续给药8d。血必净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小鼠,取外周血和单侧股骨细胞进行计数,取胸腺和脾脏计算脏器指数,检测骨髓细胞CFU-G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胸腺和脾脏指数、CFU-GM均明显下降(P<0.05),而血必净组小鼠除胸腺指数外也均显著下降(P<0.05)。与照射组相比,血必净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胸腺指数及CFU-GM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辐射引起的造血系统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Han B  Wu Y  Zhang Z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3):1430-1433
目的研究与造血密切相关的基质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中是否存在异常.方法对7例患者骨髓进行成纤维细胞集落(CFU-F)的培养,观察其形态及数量是否存在异常;将分选后的CD34+正常造血干/祖细胞分别加入含有相同数量的患者及正常对照基质的培养基中,观察其扩增及形成集落的情况;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以自身β-肌动蛋白作为内参对照,检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量与正常人是否不同.结果 (1)PNH患者骨髓CFU-F数量(13.0个±1.8个)类似正常人(10.7个±3.7个,P>0.05).(2)PNH患者的骨髓基质细胞对正常人造血干/祖细胞支持能力与正常人相仿.液体培养细胞数为(4.21±1.05)个×104 vs(4.76±1.04)个×104;半固体培养粒细胞集落10.80个±5.40个 vs 1.50个±0.23个;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4.50个±3.51个 vs 0.83个±0.12个,P>0.05).(3)PNH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的TNF-α(以细胞因子与自身β-肌动蛋白电泳条带强度的比值表示0.55±0.12)和IL-6(0.62±0.13) mRNA表达量与正常人(0.48±0.08、0.68±0.10)相似(P>0.05).结论患者的骨髓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是正常的.患者基质细胞对正常人造血干/祖细胞的支持能力及其TNF-α、IL-6的mRNA表达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0.
脐血浆造血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脐血浆刺激造血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及脐血浆造血因子的水平。方法 以ELISA法检测 33例脐血浆GM -CSF ,IL - 3和IL - 6水平 ,RIA法检测EPO水平 ,液体培养和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方法检测脐血浆对外周造血干细胞 (PBSC)造血刺激活性 ,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①脐血浆造血因子中位数和全距水平分别为 :GM-CSF为 0ng/L和 0~44ng/L ,IL - 3为 3ng/L和 0~ 35ng/L,IL - 6为 3ng/L和 0~ 2 1ng/L ,EPO为 1 6U/L和 5~ 72U/L ;②脐血浆刺激下PBSC半固体培养造血祖细胞集落数为 (1 3± 1 1 ) / 1× 1 0 5细胞 ,胎牛血清刺激下的集落数为 0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脐血浆或胎牛血清刺激下PBSC液体培养有核细胞数分别为 (1 .0 8± 0 .2 0 )× 1 0 6 /ml与 (0 .72±0 .0 5)×1 0 6 /ml,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③脐血浆刺激下PBSC体外培养集落数和有核细胞数均与脐血浆IL -3水平成正相关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60和 0 .397,与IL - 6和EPO则不相关。结论 脐血浆含有多种造血因子 ,在体外具有刺激造血细胞生长的作用。脐血浆刺激造血活性与其所含有的造血因子有关 ,造血活性的高低与IL - 3浓度成正相关。IL - 6和EPO所起的作用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