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加倍二阶梯运动试验测量50名正常人和50名冠心病患者的即刻心电图 Q-Tc 间期,结果显示50名正常人运动试验 Q-Tc 明显缩短(p<0.001),50名冠心病患者运动试验 Q-Tc 明显延长,(P<0.001)。以加倍2阶梯运动试验 Q-Tc 间朋延长≤0.01s 作为冠心病诊断阳性标准,其特异性为95%,敏感性为84%。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Q-T间期(Q-Tc)变化及Q-Tc与肝硬化的病因、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检测94例肝硬化患者与50例非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组间比较Q-Tc的变化及肝功能不同Child分级间Q-Tc的异常率。结果肝硬化组Q-Tc为(435±40)ms,非肝硬化组为(405±33)ms,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肝硬化组中ChildC级的Q-Tc异常率(68.8%)与A级(33.3%)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单因素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Q-Tc与Child积分呈正相关(r=0.32,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Child积分与Q-Tc相关。结论随肝硬化病情加重,Q-Tc异常率升高,Q-Tc延长与严重心律失常及猝死有关;对肝硬化病情严重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纠正异常Q-Tc对肝硬化患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患者运动试验前后Q-T离散度(Q-Td)、QTc离散度(Q-Ted)及J-T离散度(J-Td),旨在探讨Q-Td,Q-Ted,J-Td与运动诱发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选用日本产Burdick T600平板运动仪及EM20315型西门子描记仪,两组均按Bruce方案进行试验。结果:阴性组运动后Q-Td、Q-Ted,J-Td较运动前明显缩短,阳性组运动后Q-Td,Q-Ted,J-Td较前延长,两组有明显差异性。结论:在运动试验中,Q-T离散度的明显增加与心肌缺血存在密切关系,并可以此作为一个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Q-Tc间期的延长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预后评估的意义。方法将78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与56例无急性心肌梗塞的冠心病(CHD)患者作对照分析,并根据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是否发生室速、室颤或心脏猝死, 将其分为严重心律失常组和无严重心律失常组,观察Q-Tc间期。结果急性心肌梗塞组的Q-Tc值为0.47±0.04s,无心肌梗塞的冠心病组的Q-Tc值为0.42±0.03s,两组间差异显著(p<0.01)。严重心律失常组的Q-Tc间期和无严重心律失常组的Q-Tc间期分别为0.49±0.03s及0.46±0.04s,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合并Q-Tc间期延长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Q-T间期延长综合征临床特征是Q-Tc间期(下称Q-Tc)延长、发作性室性心律失常,晕厥或猝死。此综合征不常见,至今国内约二十余例报告,死亡率高,易误诊为颠痫或癔病行为,延误治疗。本文报告一例反复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QTcd、JTcd在心电图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判断中的价值 ,对 10 0例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及 80例阴性者运动前后的心电图QTcd、JTcd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 :运动前两组QTcd、JTcd差异均无显著性 ( P〉0 .0 5 ) ;运动后 2min运动试验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 ,QTcd、JTcd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阳性组运动试验后 2minQTcd、JTcd均较运动前显著延长 ( P <0 .0 1) ;阴性组运动后 2minQTcd、JTcd与运动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 P >0 .0 5 )。认为运动试验后QTcd、JTcd延长可作为判断运动试验结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除外正常过渡型及低钙血症,平静心电图R彼为主导联ST段水平延长>0.12s165例(177次)和≤0.12s 224例(243次)的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心电图,分别以ST、△R、△Q-Tc标准进行分析判定,探讨ST段水平延长对运动试验阳性的预测价值.结果:>0.12s组阳性率分别为32.2%、74%和92.9%;≤0.12s组则分别为7.81%、46.5%和48.55%.两组间各判定标准的阳性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5),两组的△R、△Q-  相似文献   

8.
姚锦容 《广东医学》1998,19(6):418-419
观察164例活动平板试验QTc间期的变化。运动试验阳性组的QTc间期在运动后轻运动前显著延长,而阴性组则无此差别。阳性组中ST段下移的程度,有心绞痛者较无心绞痛者明显;但QTc间期则无差异,提示OTc间期仅是预测心肌缺血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78例病人接受冠脉造影和次极量平板运动试验,探讨Q-Tc、Q-Tr和△Q-Tc预测冠脉病变的准确性。Q-Tc与Q-Tr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76,83,81%与69,88,89,77%,与ST段降低的相比无明显差别,提示其诊断价值相似。与心血管造影资料对照,上述指标能反映冠脉病变的程度。△Q-Tc的敏感度低(58%)而特异性高(94%),其诊断准确性(73%)与其他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故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c离散度的临床特点。方法:入选78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为冠心病组,入选64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两组的心率变异性和Q-Tc离散度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SDNN、RMSSD、pNN50、SDANN较对照组明显降低,Q-Tc离散度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明显降低,Q-Tc离散度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中Q-T间期离散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3例AMI患者的Q-T离散度(Q-Td)、Q-Tc离散度(Q-Tcd)与正常人群组、未发生过AMI的冠心病组和AMI死亡组的Q-Td、Q-Tcd进行研究对比。结果:AMI与正常人群组、未发生过AMI的冠心病组、AMI死亡组的Q-Td、Q-Tcd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其差异性对判定AMI的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冠心病、可疑冠心病患者(除外心肌梗塞)次极量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组、可疑阳性组及阴性组共126例心电图,运动后Q—Tc间期延长阳性组:98%,可疑阳性组:90%,阴性组:83.9%。从分析运动后三组Q—Tc间期延长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我们对运动后Q—Tc间期延长的看法,并总结出运动后Q—Tc间期延长作为判断运动试验阳性标准的5点建议:(1)Q—Tc间期延长增量≥0.03秒;(2)Q—Tc间期延长持续时间>2分钟;(3)自即刻(或2分钟)至6分钟Q—Tc间期有逐渐延长之趋势;(4)运动后Q—Tc间期延长>0.425秒;(5)运动后Q—Tc间期>0.44秒诊断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运动试验后Q-Tc离散度(Q-Tcd)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4例老年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心梗组)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测及临床随访平均24.12±7.7月;并以30例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结果:心梗组运动试验前为Q-Tcd (40.21±15.21)ms,运动试验后为(59.37±20.17)ms(P<0.01);对照组Q-Tcd运动试验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Q-Tcd运动试验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运动试验后心梗组Q-Tcd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运动试验后心梗组Q-Tcd>50ms异常者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室壁瘤、心功能级别Ⅲ级和Lown氏室性心律失常等级Ⅲ级以上的发生率均显著性高于Q-Tcd<50ms正常组.随访期间心梗组中,Q-Tcd异常者发生心脏性猝死5例,而正常者未发生心脏性猝死.结论:运动试验后Q-Tcd是预测陈旧性心肌梗塞室性心律失常及心性猝死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吴芹 《中华实用医学》2004,6(17):113-113
近年来,Q-Tc间期延长及其引起的心律失常备受重视,本分析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比50例非心肌梗死冠心病Q-Tc间期显延长,且AMI的Q-Tc越长越容易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Li L  Liu HR  Shu JL  Xi XP  W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8):2717-271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间期(Q-Tc)延长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26例肝硬化患者及126例健康对照的心电图Q-Tc进行比较;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分级后,观察各级间心电图Q—Tc、凝血酶原时间(胛)、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钾、血清钙等指标;观察20例肝硬化晚期行肝移植手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电图Q.Tc及上述生化指标。结果肝硬化患者的Q—Tc较健康对照明显延长(P〈0.01);肝硬化患者各级间Q—Tc随Child分级呈现逐渐增高趋势,A级与B、C级Q-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B、C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直线相关分析Q-Tc与Child积分呈正相关(r=0.56,P〈0.05);20例术前Q-T延长的肝移植患者术后17例患者Q—Tc恢复正常,3例患者明显较术前缩短。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Q-Tc延长,且随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增加,Q-Tc异常率增高。肝移植后往往恢复正常。Q—Tc延长在判定肝硬化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上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1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及出院时体表心电图Q-Tc间期的变化,与冠心病组、心律失常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入院时Q-Tc间期较出院时明显延长(P<0.01);较冠心病组、心律失常组及正常对照组亦显著延长(P<0.01)。Q-Tc间期≥440ms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死率为20.41%,较Q-Tc间期<440ms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死率(8.23%)明显增高(P<0.05)。提示Q-Tc间期可做为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病情及其恢复情况的参考指标,对评价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关于Q-Tc延长与急性心肌梗塞的预后渐被人们重视、本文对51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Q-Tc延长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一、对象:51例AMI均符合WHO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室内传导阻滞者除外),男38例,女13例,发病年龄最小37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男57±2.9,女61.3±2.1。心梗部位、下壁27例、前壁8例、前间壁7例,广泛前壁9例。二、方法:均选择Ⅱ导和V_2导直接测量3~5个Q一T间期及相应的R-R间期的平均值。按Bazett公式Q-Tc=Q-T/(R-R)~(1/2)  相似文献   

18.
平板运动试验时QTc离散度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平板运动试验所致心肌缺血时QTc离散度(QTcd)的变化.方法观测207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患者的运动前、运动中2 min、4 min、6 min及运动后2 min、4 min的QTcd并与200例运动试验阴性患者作比较.结果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组运动中、运动后QTcd值均明显增大,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而运动试验阴性组运动前后QTcd变化小(P>0.05).同时,运动试验阳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40.09%),伴随症状增多(29.95%).结论通过平板运动试验观测QTcd变化,可作为评价冠心病的一项可靠、易行指标.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目的:相当一部分肝硬化患者心电图表现出Q-Tc间期延长的征象,提示心肌复极化延迟。然而对于轻度门脉高压患者,这种情况还不大清楚。因此,测定了肝静脉压力梯度(H VPG)<12m m H g的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间期。方法:对44例H V PG<12m m H g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血流动力学分析。并与36例有显著门脉高压的肝硬化患者(H V PG≥12m m H g)以及无肝脏疾病的对照组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两组肝硬化患者心电图Q-Tc间期延长(>0.440s1/2)患者所占比例相似(49%vs50%;N S),但却明显高于对照组(5%;P<0.005)。H V PG正常的患者的心电图Q…  相似文献   

20.
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的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平板运动试验中发生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意义.[方法] 对400例患者依据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试验阳性者和阴性组,比较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运动试验采用Bruce极量或次极量方案.[结果] 400例运动试验诱发心律失常共156例,发生率为39%,运动试验阳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60%)高于阴性组(40%);运动试验阳性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22%)与阴性组(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72%)高于阴性组(28%);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24%)与阴性组(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运动试验可辅助临床对冠心病的诊断,运动试验阳性组发生心律失常比较常见,运动中、运动后发生的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