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明燕 《医学综述》2011,17(10):1534-1537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而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早期病理改变主要是肾脏肥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胞外基质进行性积聚。DN的发病机制现在仍然不清楚,但多篇文献显示细胞因子与肾脏细胞肥大有密切关系,并参与了DN的发生与发展。现就细胞因子在DN肾脏肥大病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予以综述,为DN的诊治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何正宏  白云凯  陈西北 《医学综述》2008,14(15):2255-2258
各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其固有细胞增殖、肥大、凋亡或分化转型有关,从而导致各种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最终引起肾衰竭甚至癌变。无论何种病因其调控皆发生于细胞周期水平,细胞周期中各种调节蛋白异常都可能影响肾脏疾病的进展和预后。转录因子1(E2F-1)与肾固有细胞增殖、凋亡、衰老及癌变有关。探讨其在肾脏细胞周期调控机制,为寻求肾脏疾病的治疗靶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止消通脉宁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肥大及高滤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肾脏肥大、高滤过是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病理生理基础,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DM)大鼠模型,研究止消通脉宁对DM大鼠肾脏肥大和高滤过的治疗作用,及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含量变化规律在DM早期肾脏肥大、高滤过率形成过程中的意义。结果提示DM早期肾脏NO产生增加可能是肾小球高滤过形成的重要因素,而止消通脉宁可以通过抑制NO合成而控制高滤过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已经证实,糖尿病肾脏肥大受许多细胞因子特别是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1)调节[1],这些生长因子又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起作用,p21CIP1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剂(cyclinkinase...  相似文献   

5.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肾功能减退,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终末期肾病主要原因,但由于肾脏的代偿能力较强,因此DN起病隐匿,有一相当长的无症状期,所以早期诊断DN可以早期干预,延缓病情发展,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糖尿病肾病早期病理生化改变1.1糖尿病肾病早期病理改变肾组织活检提示肾小球和肾小管肥大,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最终导致肾小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Irb)对大鼠糖尿病模型肾脏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p27k i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分为健康对照组(C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和糖尿病肾病Irb治疗组(DNI组),DN组和DNI组大鼠制成糖尿病模型,DNI组予以50 mg.kg-1伊贝沙坦灌胃。各组大鼠再分为4个亚组,分别于成模后1、2、4、8周时处死,观察各组大鼠的血糖、体重、24 h尿白蛋白、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重、肾脏肥大指数、肾小球面积(AG)和体积(VG)、肾小管面积(AT)、肾小球基底膜(GBM)厚度、肾小管基底膜(TBM)厚度的改变,通过免疫组化观察肾CTGF和p27k ip1的表达。结果:DN组和DNI组大鼠血糖较C组明显升高且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P<0.01)。C组体重增长迅速,DN组和DNI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P<0.01)。DN组大鼠的24 h尿白蛋白、Ccr、肾重、肾脏肥大指数、AT和VG在糖尿病早期即呈时间依赖性增加(P<0.01或P<0.05)。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显示,各期DN组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CTGF、p27k ip1表达均高于C组(P<0.01或P<0.05)。8周时DN组大鼠GBM和TBM均较C组明显增厚(P<0.01),而Irb可显著抑制上述参数的增加。CTGF与p27k ip1的表达、24 h尿白蛋白、AT、AG、VG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早期应用Irb可抑制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肥大和CT-GF与p27k ip1的表达,此为早期使用该药预防DN肾脏肥大的发生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中MCP-1、MI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心肝宝对糖尿病大鼠肾脏MCP-1、MI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35只,行右肾切除术后两周,随机分成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A组),将糖尿病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大鼠对照组(B组)和糖尿病大鼠治疗组(C组)。采用HE、PAS染色,行肾脏组织形态学分析,用Real time FQ-PCR检测MCP-1、MIF等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脏MCP-1、MIF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大鼠肾脏MCP-1、MIF的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调。结论 DN大鼠肾脏MCP-1、MIF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是DN炎症相关的直接证据。DN大鼠肾脏肥大、系膜ECM沉积以及UAER增加均与肾脏MCP-1、MIF细胞因子的高表达有关。提示炎症参与了DN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和发展。心肝宝可下调肾脏MCP-1、MIF等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ECM沉积、抑制肾脏肥大、降低尿蛋白,防止DN的发生发展。心肝宝可通过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对DN产生保护作用并且对DN脂代谢紊乱有显著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患者重要并发症之一,型DM约30%~40%发生肾功能不全,型DM病程20年后临床蛋白尿的发生率达25%~31%,5%~10%的型DM患者因肾病致死。所以防治DN的发生和发展十分重要。  DN的分期:期:肾脏肥大和高滤过期,期:正常白蛋白尿期,其尿白蛋白排出率(UAE)<20μg/min或<30mg/24h。运动后增加,休息后可恢复。期: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UAE为20~200μg/min或30~300mg/24h。期:临床蛋白尿期,即临床DN期,UAE>200μg/min。期: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期以前为DN早期。1 早期检出DN并及时干预治疗[1,2]  DN早期常缺乏…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通过改变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增加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及肾脏肥大等机制参与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与发展。抑制VEGF及其受体可能是治疗DN一条新的途径。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血生化和肾组织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NC)、DN模型组(DN)、DN+贝那普利组(ACEI)和DN+ATRA组(ATRA)。ACEI组给予贝那普利灌胃,ARTA组给予ATRA灌胃,NC和DN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饲养4周后观察大鼠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DN组、ACEI组和ATRA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DN组、ACEI组和ATRA组大鼠血糖较NC显著升高(P0.01),DN组肾重、肾脏肥大指数及尿UAlb/UCr均显著高于DM组,ACEI组和ATRA组较DN组则明显下降(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ACEI组和ATRA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肾脏病理显示DN组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细胞肥大,系膜基质轻度增生,基底膜略增厚,ACEI组和ATRA组上述改变较DN组为轻,肾小球体积有所缩小,系膜基质增生不明显,而ACEI组和ATRA组则无明显差异。结论:贝那普利和ATRA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均有治疗作用,为DN的早期防治提供线索和依据。但二者之间的比较暂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中MCP-1、TIMP-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心肝宝对糖尿病大鼠肾脏MCP-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雄性Wistar大鼠36只,行右肾切除术后两周,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大鼠对照组(B组)和糖尿病大鼠治疗组(C组)。采用HE、PAS染色,行肾脏组织形态学分析,用Real time FQ-PCR检测MCP-1、TIMP-1等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糖尿病组大鼠肾脏MCP-1、TIMP-1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大鼠肾脏MCP-1、TIMP-1的mRNA表达均有不同程度下调。结论DN大鼠肾脏MCP-1、TIMP-1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升高DN大鼠肾脏肥大、系膜ECM沉积以及UAER增加均与肾脏MCP-1、TIMP-1细胞因子的高表达有关。提示炎症参与了DN肾脏病理改变和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和发展。心肝宝可下调肾脏MCP-1、TIMP-1等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ECM沉积、抑制肾脏肥大、降低尿蛋白,防止DN的发生发展。心肝宝可通过非特异性抗炎作用对DN产生保护作用。另外,心肝宝对DN脂代谢紊乱有显著调节作用。并且心肝宝对肾脏TIMP-1表达的...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及药物治疗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巧玲 《医学综述》1998,4(5):224-227
<正>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yropathy,DN)是糖尿病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多数学者研究其发病率为30%~50%。当发展至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尿常规尿蛋白定性持续阳性,此期无论治疗与否,其肾脏的病理损害不可逆发展,3年~5年内进入肾功能不全,终至尿毒症期。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近年来DN的早期诊断及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1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按Mogensen等的标准,将DN分成五期。1期:肾脏肥大,功能亢进期,亦称肾小球高滤过期。此期特点  相似文献   

13.
HGF对高糖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高糖诱导肾间质成纤维细胞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将人肾脏间质成纤维细胞培养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中,其中25mmol/L葡萄糖组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HGF,分别于不同时间段收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高糖作用早期细胞增殖旺盛,随着高糖的持续刺激,细胞增殖发生停滞,同时细胞出现肥大外源性加入HGF后,对高糖造成的细胞损伤具有修复作用。结论 高糖作用下的肾间质成纤维细咆早期出现自限性增殖后细胞增殖停滞,出现肥大HGF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由于高糖诱导的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M)全身性微血管并发症,亦是导致慢性肾衰的主要原因之一。DN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防治,一旦进入临床蛋白尿期,肾损害则难以逆转[1],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ESRD),成为DM患者重要死因之一。如何有效防治DN,已是当前DM和肾脏病学者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将有关内容综述如下。1糖尿病的血糖控制DN早期主要表现为高滤过和肾脏肥大,当血糖控制和糖代谢紊乱纠正后可以恢复正常,也可使尿白蛋白的排泄率下降,持续高血糖会加重肾脏的损害,因而DM一经确诊,即应对血糖予以严格控制,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性肾病(DN)是糖尿病(DM)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几乎所有DM患者随病情的发展和病程的延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微血管病变,继而发生肾脏的损害。DN是导致DM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对DN做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48例DM患者进行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放射免疫法测定,探讨其对DN的早期诊断意义,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不论是胰岛素依赖型(IDDM)或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中,DN的发生约占40%。在西方国家中,DN是终末期肾病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约占1/4以上。且分期IDDM肾病可分为五期I期诊断初期。即肾脏肥大和肾小球高滤过期,此期在临床上不易检出。巨期无临床表现的肾小球损伤期。在糖尿病控制良好时,尿白蛋白排出正常,体力活动使之增加,休息后恢复。肾穿刺形态有改变,肾小球滤过率增加20%~30%。正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主要表现是尿白蛋白排出率异常升高,基础情况下界于20~200pg…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4组DN模型大鼠(B组模型组、C组给予蛭龙胶囊治疗、D组给予坎地沙坦治疗、E组给予蛭龙胶囊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及正常对照组(A组)之间血浆TXB2、6-keto-PGF1α及肾小球形态学变化情况,探讨蛭龙胶囊对早期DN大鼠肾脏保护作用。方法:60只2~3月龄、尿蛋白阴性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另外10只为正常对照纳入研究,建立DN模型大鼠,8周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及评估显微镜下肾脏肥大指数,并进行多组间单因素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结果:研究发现C组大鼠TXB2降低、6-keto-PGF1α升高,与除E组外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模型大鼠肾脏肥大指数均高于A组(P<0.01);C-E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较B组明显下降(P<0.05),E组下降更明显(P<0.01);与C组比较,D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蛭龙胶囊有抑制DN模型大鼠肾间质纤维化及肾脏肥大的作用,且联合坎地沙坦治疗后该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ACEI、ARB阻止糖尿病肾病发展的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淑娇  郑京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2):740-74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一个常见病因,患者若不适当治疗,肾小球滤过率(GRF)将以每年10—14ml/min的速度下降,常在5—10年内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其进展速度约为其他类型肾病的14倍。DN的基本病理特征已形成共识,早期表现为肾小球“三高”、肾小球肥大,继而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CM)增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活血中药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皮质中磷酸化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B)基因的表达及肾脏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ERK被激活的分子机制及中药复方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3只,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早期DN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观察6周。检测血糖、肾肥大指数,用Western Blot检测肾皮质P-ERK;用RT-PCR技术检测TGF-β1mRNA、PDGF-BmRNA的表达。结果:治疗后6周模型组和治疗组血糖值、肾肥大指数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ECM)相对面积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组血糖值、肾肥大指数、(ECM)相对面积低于模型组,(P值均小于0.01)。治疗组肾皮质P-ERK、TGF-β1mRNA、PDGF-B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肾组织病变明显减轻。结论①ERK参与了DN的发生与发展。②中药复方抑制DN大鼠肾皮质中ERK的活性,并下调TGF-β1mRNA、PDGF-BmRNA的过度表达,减轻肾组织病理改变;③中药复方对DN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ERK活性有关。④ERK活化与DN高血糖、TGF-β1RNA及PDGF-BmRNA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最终发展为肾衰竭。患糖尿病10~19年后死于DN肾衰竭者约占53%,是糖尿病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医学按照DN肾脏结构改变和功能改变,结合实验检查将DN分为五期,其中前Ⅲ期称为DN的早期或非临床期,Ⅰ期以肾小球高滤过率及肾体积增大为指征;Ⅱ期为早期肾小球病变;Ⅲ期为微量白蛋白尿期又称初期DN。DN早期的肾脏病理改变尚可逆转,及时有效的治疗,可阻止DN进一步发展,一旦进入DN期,肾功能下降,则失去良好的治疗时机,所以研究发掘早期防治、延缓DN发生发展的中医药疗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对DN早期的中医临床研究状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