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仍以中老年高发,据调查,老年人冠心病发病率约为年轻人的4.4倍,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年轻人心肌梗死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年轻人心肌梗死与老年人相比有其自身特点。本文通过对我院32例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危险因素及住院期间的近期愈后。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发病突然,进展迅速,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大,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并更加年轻化。通过对1例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与分析,对于年轻人突发急性心肌梗死能早期发现及时救治,避免年轻人因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4.
陈兴胜 《中原医刊》2006,33(7):66-67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较常见的内科急症,为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早期做出诊断与治疗,现对2000年元月-2005年元月诊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①目的 探讨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临床特点。②方法 复习本院 1 998年 3月~ 2 0 0 3年 3月收治AMI病人 4 70例 ,选取年龄≤ 4 0岁的病人 5 0例为A组 ,年龄≥ 6 0岁的病人 5 5例为B组 ,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冠状动脉 (冠脉 )造影结果及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③结果 与B组比较 ,A组病人以大量吸烟、阳性家族史而多无心绞痛、高血压及糖尿病病史为特点 (χ2 =9.4 2 2~ 4 7.70 2 ,P <0 .0 1 )。A组冠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 (χ2 =5 .2 72 ,P <0 .0 5 ) ,单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B组 (χ2 =1 7.4 5 5 ,P <0 .0 1 )。B组冠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比例明显高于A组 (χ2 =37.6 75 ,P <0 .0 1 ) ,冠脉狭窄程度显著高于A组 (t=7.30 6 ,P <0 .0 1 )。④结论大量吸烟、阳性家族史是年轻人患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冠脉痉挛可能在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36例急性心梗患者入院治疗和护理后的生命体征、意识变化、瞳孔大小及并发症发生等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通过及时有效的溶栓治疗和基础护理,再通率明显增高。结论:掌握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其护理,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哈萨克族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19例40岁以下哈萨克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合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正常2例,轻度病变者8例,中度病变者6例,重度病变者2例,完全闭塞病变1例。结论哈萨克族年轻人急性心肌梗死中冠脉病变以轻、中度病变和正常冠脉为主,提示冠状动脉痉挛在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与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抽取我院于2011.2月~2012.2月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36例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心电图、血清心肌酶测定和肌钙蛋白测定及动态观察等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确诊后立即安置在冠心病监护室内进行动态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监测,除颤仪处于备用状态,并给予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解除疼痛、溶栓疗法、消除心律失常等治疗措施。结果36例患者经过治疗,平均溶栓时间(1.1±0.6)小时,平均治疗时间(7.2±3.3)天。本组患者治愈23例(63.88%),好转10例(27.77%),恶化及死亡3例(8.33%),总有效率91.66%。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诊断及时、准确,接诊30分钟内无禁忌症立即溶栓,尿激酶(UK)静脉溶栓效果显著、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年轻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冠脉造影结果以及近期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年龄45岁以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年轻人急性冠脉综合征:①危险因素以吸烟、高血脂症、糖尿病和肥胖最多见。②临床特征主要以胸痛多见。就诊时间早。③冠脉造影显示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结论:年轻急性冠脉综合征以吸烟为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发病时以胸痛多见,症状典型,多为单支病变,预后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急性心肌梗死 (DAMI)的发病特点,与血糖、血脂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对36例DAM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0例非糖尿病性心肌梗死 (NDAMI)患者作对比分析。结果和结论 PDAMI组与NDMI相比,血糖和血脂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症状不典型,心电图表现非透壁性心梗(ST-T)为主, 易合并心衰、休克和心律失常,病程长,死亡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年轻人吸烟方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特征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06—2013-06入院2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年轻AMI患者112例(观察组),年龄≤45岁;连续选取2011-01—2012-11收治的50~70岁AMI患者112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吸烟史、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家族史)和临床特征(心绞痛史、射血分数、住院病死率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有吸烟史者高达84.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而对照组最大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P<0.01);两组吸烟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每天吸烟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胸痛<12h比例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累计冠状动脉狭窄积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旋支为罪犯血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1),1支血管病变比例较对照组高(P<0.01),3支血管病变比例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年轻人AMI临床心绞痛病史短,冠状动脉硬化程度轻,病变血管多数以单支血管病变为主,以旋支为罪犯血管极少见。而年轻人长期大量的吸烟方式是影响其AMI临床特征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发病机制。方法:对36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发病年龄、临床表现、诊治及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36例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临床表现为疼痛部位不典型者16例,无胸痛而以其他表现为首发症状者11例,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者9例。结论: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患者,临床表现呈多样化,极易误诊或漏诊,临床医生应常规做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查,以期早期诊治,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张德民 《中外医疗》2009,28(30):62-6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水平、给予及时抢救、降低病死率。方法对36例老年AMI患者发病原因,症状及危险因素进行回顾研究,对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36例老年患者初发症状并发症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半数以上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病时可无胸痛、而以上腹痛、意识障碍、休克、胸闷气急为主要表现,个别牙痛突出,因而误诊率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仅心脏并发症多,且脑血管疾病和肺部感染、并发症也相当常见,死亡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结论AMI患者以男性多见,发病急,多有明确诱因,少有先兆,发病时有典型持续剧烈胸痛。危险因素依次为吸烟,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阳性家族史和长期酗酒。对AMI时预防应强调早期行为干预,去除危险因素。对老年患者出现的急性腹痛和意识突然改变以及牙痛,应常规立即作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以明确诊断,给予及时抢救、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总结抢救、诊断、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例资料.结果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急诊溶栓治疗36例,成功35例(97.22%),死亡1例(2.78%);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进展快,尤其老年人易出现合并症,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积极地采用溶栓术救治心梗患者治疗效果好,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预后差 ,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 1 998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收住的 1 5 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的 36例患糖尿病 ,进行对比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糖尿病组 :男 2 0例 ,女 1 6例 ,年龄 4 5岁~ 82岁 ,平均6 4 .5岁 ,为 2型糖尿病 ,发病前已确诊者 30例 ,发病后确诊者6例 ,糖尿病病程 1a~ 2 2a ,平均空腹血糖 7.38mmol/L~1 9 .32mmol/L ;非糖尿病组 :男 6 0例 ,女 5 6例 ,年龄 4 8岁~ 84岁 ,平均 6 7岁 ,所有患者符合急性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36例AMI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4组,40岁以下组(I组)22例,40~59岁组(Ⅱ组)76例,60~79岁组(Ⅲ组)219例,≥80岁(Ⅳ组)19例。其中60岁以下为中青年组共98例,60岁以上为老年组共238例;比较各组间临床特点。结果 高脂血症与吸烟是I、Ⅱ组最为显著的危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胸痛发生率逐渐下降,而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如房颤、室颤则显著增加,住院期间病死率亦明显升高。结论 随着年龄增加,AMI临床特点不典型,伴发病、并发症和病死率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36例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寻求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的措施.方法:收治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36例,观察运用溶栓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溶栓治疗36例(100%),其中男31例(86.1%),女5例(13.9%),≤65岁27例(75%).溶栓距发病时间240±90分钟,溶栓后岀血5例(13.8%),与国内大型溶栓试验(11.1%与15.1%)相比,岀血发病率未见明显升高(P>0.05),未见危及生命的岀血.结论: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经济、易操作的特点,对STEMI的患者仍然是减少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无典型的心前区疼痛,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1999年1月~2007年1月,我院收治70例不典型AMI患者.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朱继红 《中原医刊》2005,32(4):33-33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因此如何早期确诊并积极防治心脏破裂及濒临破裂者,已成为心血管医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1997年6月-2003年8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978人.死亡135人(11.1%),经超声心动图或心包穿刺证实心脏破裂36人(26.7%),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