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通过扩大内侧入路治疗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效果.方法 在10例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上,仰卧位解剖观察腘动脉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确认腘动脉的扩大内侧入路及其毗邻关系.对1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病人,通过扩大内侧入路进行治疗.结果 通过扩大内侧入路可以有效显露腘动脉全长、腘动脉分支及股动脉腘动脉延续处,并且清楚地观察腘动脉的邻近结构.12例病人均通过扩大内侧入路显露并治疗损伤的腘动脉,同时在无需变换体位的情况下完成并发的其他骨科损伤治疗.术后随访10个月,损伤肢体功能均正常.结论 扩大内侧入路是治疗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理想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充分认识腘动脉损伤的危险性,尽早发现腘动脉损伤并早期处理.方法对5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腘动脉损伤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对临床高度怀疑有主要动脉损伤患者应早期手术探查.结论腘动脉损伤患者截肢率高,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腘动脉损伤的诊疗方法.方法 20例腘动脉损伤中18例行端端吻合及血管移植治疗,2例因修复腘动脉价值不大,给予截肢.结果 18例恢复良好,2例截肢.结论 腘动脉损伤后早确诊,早期手术探查治疗,切除损伤动脉并行自体大隐静脉血管移植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4.
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经皮腘静脉插管造影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观测60侧成人下肢的腘动脉、腘静脉及胫神经的位置关系以及腘静脉的体表定位等.结果在腘窝上段由内向外依次为腘动脉、腘静脉和胫神经,在腘窝中段上述结构逐渐移行,位置关系较为复杂,在腘窝下段由浅至深依次为胫神经、腘静脉和腘动脉.腘静脉的体表投影在腘窝与经过收肌结节最高点的水平线成(83.5±2.2)°夹角的直线,且该直线与水平线的交点距水平线与股二头肌腱交点为(2.3±0.7)cm.结论根据腘静脉与腘动脉、胫神经的位置关系,在腘窝上半部穿刺较安全,在腘窝下半部穿刺时易损伤胫神经和腘动脉.  相似文献   

5.
<正>腘动脉压迫综合征是由于腘动脉与腓肠肌或腘肌等之间关系先天性异常,使腘动脉受股骨与腓肠肌等的压迫,引起下肢局部缺血,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病症.早在1879年由一名医学生,Stuart对因局部缺血坏死的下肢解剖时发现,首次报道.1959年Hamming第一个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做了较详细的描述.1965年由Loue提出了腘动脉压迫综合征的概念.腘动脉受压不仅可以造成下肢局部缺血,也可以继发血栓或动脉瘤,甚至引起下肢缺血性坏死.因此,腘动脉压迫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病因和病理正常情况下,在腘窝内腘动脉位于腓肠肌内、外侧头之间,在腘肌之后,位于血管鞘内,有静脉和神经与之伴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腓肠肌内侧头起点过高、偏外或腘动脉偏内离开动脉鞘,与静脉、神经分离,使腘动脉位于股骨内上髁与腓肠肌内侧头之间的狭窄缝隙之内.当走路、跑步或其它使踝关节足背屈时,腓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下肢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20例(34处病变)间歇性跛行及静息痛患者,病因均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位于髂动脉18处,位于股腘动脉12处,位于腘下动脉4处.髂、股腘动脉病变均先行球囊血管成形术,如果有夹层或残余狭窄>30%,则植入支架;腘下动脉病变仅行球囊血管成形术.随访6个月和12个月时评估再狭窄和临床疗效. 结果 20例(34处病变)均介入成功,下肢缺血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6个月随访,再狭窄率在髂动脉、股腘动脉、腘下动脉分别为5.5%、16.7%、25.0%;12个月随访,再狭窄率在髂动脉、股腘动脉、腘下动脉分别为11.1%、33.3%、75.0% . 结论 血管成形及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肢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术后规范抗血小板、抗凝、抗脂治疗对于保持血管再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诊而延误最佳诊治时机,截肢率高,后遗症多.现将我院自2008-2011年收治的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病例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诊治要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提高血管旁路转流术治疗肾动脉平面以下动脉缺血的临床效果及途径.方法 对应用人工血管和自体大隐静脉行旁路移植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17例患者进行总结,分别于肾动脉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至双髂总动脉、腹主动脉至双髂外动脉、髂总动脉至腘动脉、股总动脉至腘动脉上段、股总动脉至腘动脉下段、腘动脉与胫后动脉行架桥术.结果 其中行大隐静脉架桥术的5例患者血管全部通畅,股三角淋巴瘘1例;行人工血管架桥术的12例患者中,伤口液化5例,人工血管外露并阻塞1例,隐神经皮支损伤1例.结论 腹主动脉、双髂动脉或双股动脉闭塞只能采用人工血管架桥术治疗;股总动脉以下股浅动脉以及腘动脉闭塞,人工血管和自身血管性架桥均可应用;而腘动脉下段及膝关节以下的动脉闭塞时,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架桥;动脉造影是正确选择血管重建方式的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9.
在102例教学用过的下肢标本上,对腘动脉及小腿动脉进行了观察: 1.成人腘动脉的平均长度为17.36±1.17cm。膝上内动脉和膝上外动脉分别起白有腘动脉中段上1/3和中段中1/3各有40.59%和46.53%。膝下内动脉和膝下外动脉起自下段上1/3各有32.35%和36.37%。膝中动脉起自膝上外动脉38.78%。 2.腘动脉均在腘肌下缘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胫后动脉在其始部的下方2.4±8.1cm处分出腓动脉,后者有3.92±1.92%特别发育,并代替胫后动脉分布。 3.测量小腿动脉的管径及与主干所呈角度。  相似文献   

10.
观测100例成年尸体(男70,女30)腘动脉长度及外径,膝关节支起始外径,腘动脉体表投影,腘动脉末端及膝中动脉分支类型,腘动脉起端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腘动脉陷迫综合征(PAES)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4月-2008年7月,就诊于我院的4例PAES患者,其中3例腘动脉狭窄,1例闭塞。3例采取传统手术,1例EVR治疗。术后6~12个月及每年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症状及腘动脉、侧支循环情况。结果:腘动脉狭窄2例行腘动脉松解术后6个月下肢活动正常,腘动脉血流通畅;腘动脉闭塞1例行腘动脉松解并切开取栓术后5d腘动脉再闭塞。EVR治疗1例术后6个月腘动脉再闭塞,下肢血供靠侧支循环代偿。结论:传统手术效果优于EVR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充分认识腘动脉损伤的危险性,尽早发现腘动脉损伤并早期处理。方法:对5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腘动脉损伤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对临床高度怀疑有主要动脉损伤患者应早期手术探查。结论:腘动脉损伤患者截肢率高,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腘动脉损伤后易造成下肢缺血坏死,行动脉结扎术后小腿坏疽发生率可达72.5%~100%[1].尤其是闭合性腘动脉损伤,临床上易误诊和漏诊,从而延误手术时机,导致肢体坏死和残废,严重时威胁患者生命.现将我院1990~2000年间收治的2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临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1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进行回顾分析.均急诊行骨折复位固定,血管探查、吻合,深筋膜切开减张.结果 本组无1例死亡,截肢1例,11例肢体血供正常,疗效满意.结论 早期正确诊断,及早手术恢复肢体血循环,是治疗闭合性腘动脉损伤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谢宏哲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155-155
目的:充分认识腘动脉损伤的危险性,尽早发现腘动脉损伤并早期处理。方法:对5例腘动脉损伤患者的处理进行分析。结果:腘动脉损伤患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对临床高度怀疑有主要动脉损伤患者应早期手术探查。结论:腘动脉损伤患者截肢率高,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耿坚  王菊凤  任男烈 《微创医学》2009,4(4):455-456
腘静脉是临床进行插管造影的部位之一,也是介入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的重要路径.腘静脉穿刺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上述临床项目的开展.由于腘窝部解剖较为复杂,腘静脉与腘动脉、胫神经相邻,给腘静脉的穿刺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现收集十余年来进行腘静脉插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腘静脉的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扫描不同膝关节层面腘动脉的解剖走行,探讨下肢CTA的最佳腘动脉监测层面。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3年4月间47例(共94侧)糖尿病患者腘动脉图像,将其分为髌骨上缘组、髌骨正中组及髌骨下缘组。分析腘动脉与腘静脉的关系及腘动脉斑块的发生情况。结果 髌骨上缘组中有76侧腘动脉位于腘静脉前内侧,11侧位于腘静脉正前方,1侧位于外前方,1侧位于正外方,5侧有血管干扰显示不清。髌骨正中组中有68侧腘动脉位于腘静脉前内侧,10侧位于腘静脉正前方,3侧位于外前方,1侧位于外后方,12侧有血管干扰显示不清。髌骨下缘组中有41侧腘动脉位于腘静脉前内侧,17侧位于腘静脉正前方,4侧位于外前方,1侧位于正外方,2侧位于外后方,29侧有血管干扰显示不清。经χ2检验,髌骨上缘和正中层面的腘动脉稳定性较髌骨下缘层面高(P<0.05),血管干扰少(P<0.05)。髌骨上缘层面腘动脉斑块发现率[44.68% (42/94)] 高于髌骨正中层面[25.53% (24/94),P<0.05]。结论 髌骨正中层面可作为下肢动脉CTA腘动脉监测的最佳监测层面。当髌骨正中层面腘动脉辨认困难时,可选择髌骨上缘层面作为替代监测层面。  相似文献   

18.
闭合性腘动脉损伤,因无外出血,临床表现较为隐蔽,容易延误诊治,治疗较棘手,常需血管移植.2000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收治闭合性腘动脉损伤患者20例,疗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大鼠动脉硬化模型并研究内皮-氧化氮合酶基因(eNOS)在模型鼠股-腘动脉中的表达.方法 在大鼠股-腘动脉内注入蒸馏水,通过低渗造成动脉内膜非机械性、浅表性损伤,联合高脂、高胆固醇等饲料饲养的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硬化闭塞模型.术后15,30,90 d,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动脉闭塞的程度,应用SYBR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模型鼠下肢股.胭动脉中eNOS基因的表达.结果 术后大鼠血管内膜增厚、部分管腔闭塞.高脂+损伤后15 d、30 d和90 d的大鼠股-腘动脉中eNO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219±0.0417、0.6444±0.0129和0.4601±0.0276(P<0.05).结论 成功建立大鼠动脉硬化闭塞模型.eNOS基因在模型鼠的下肢股-腘动脉中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腘动脉损伤治疗失败的经验教训,为临床诊治腘动脉损伤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总结我院11例腘动脉损伤后导致截肢病例,分析其治疗失败原因。结果:11例腘动脉损伤导致截肢患者,除2例因创伤严重无法修复I期截肢外,另外7例因延误诊治导致截肢,2例虽血运通畅,但因挤压综合征、急性肾衰竭而行截肢。结论:腘动脉损伤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精确、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及术后正确处理是提高腘动脉损伤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