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高血压与临床实验室检查及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81例闽南地区高血压病患者辨证分型为肝火上炎、肝肾阴虚、痰人蕴4型,观察高血夺病分期、心电图、眼义作废水次数,并随机造反性别、年龄、职业、地区相配对的非高血压健康人作对照,随访15年,研究各证型设备在压病患者的长期预后。结果:本地区高血夺病患者中心肾两虚型实验室检查提示靶器官损害较重。高血压病患者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是脑卒中9其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糖代谢、脂代谢及反映体脂含量或肥胖程度指标的差异。方法 :检测 89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糖代谢、脂代谢及反映体脂含量或肥胖程度的指标 ,通过协方差分析校正其他因素的混杂影响后 ,比较中医不同证型组间各种指标的差异 ,以正常血压者82例对为照。结果和结论 :与正常血压者相比 ,高血压病患者有一系列代谢紊乱性变化 ,包括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脂增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以及体脂含量或肥胖程度增加 ;不同证型组间相比 ,糖代谢、脂代谢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但体脂含量或肥胖程度增加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以肝火亢盛组为甚 ,其次为阴阳两虚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方法的临床实用价值和疗效。方法 :将 4 92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运用中西医结合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方法将观察组患者分为 6型 ,分别服用协定处方降压宝 0 0~ 0 4号 5个品种。结果 :2组降压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分别为 98.3 3 %和 88.3 3 %及86.67%和 5 0 .0 0 % ( P <0 .0 5及 P <0 .0 1)。观察组服药 1~ 5年随访表明舒张压 <12 .0 0 k Pa( 1k Pa=7.5 mm Hg)控制率为 87.0 0 %。观察组药品不造成钾代谢、脂代谢和糖代谢紊乱。结论 :辨证分型个体化治疗方法明显提高了舒张压控制率 ,同时对机体的代谢不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其危险分层,目前国内已开展了对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关系的探讨。目的:将传统中医辨证方法同现代医学进展相结合,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设计:叙述性观察。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及上海大华医院。对象: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收治的不同性别、年龄的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64例。方法: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为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证4型。基于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主要观察指标: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患者年龄、病程、血压、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结果:6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辨证分型与年龄,病程、血压高低的关系:风阳上扰组患者年龄较痰浊上蒙及肝肾阴虚组轻[(59.0&;#177;10.9),(72.7&;#177;9.1),(71.6&;#177;10.1)年,P〈0.01];肝肾阴虚组患者病程较风阳上扰组及痰浊上蒙组长[(160.5&;#177;143.5),(64.8&;#177;70.8),(80.6&;#177;108.7)个月,P〈0.05];不同证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差异不显著,而舒张压风阳上扰组较其他3组高[(99&;#177;8),(92&;#177;9),(89&;#177;11),(89&;#177;12)mmHg,P〈0.05]。②辨证分型与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不同证型患者血压分级差异不显著;风阳上扰组患者危险分层低于痰浊上蒙和肝肾阴虚组(极高危、高危、中危及低危分别有3,7,5,3;15,1,1,1;16,1,2,1例,P〈0.05)。结论:中医证型的不同可能反映出高血压分级和分层的高低差异,可为确定治疗方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脑卒中CT,MRI检查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中医不同证型患者心脏结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变化及程度的差异。方法 :以切面及多普勒超声法检测 89例 1~ 2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指标。通过协方差分析校正其他因素的混杂影响后 ,比较中医不同证型组间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的差异 ,并以正常血压者 82例作为对照。结果和结论 :与正常血压者相比 ,高血压病患者有一系列心脏结构及功能变化 ,包括心室壁肥大、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异常 ,心脏后负荷增加 ;不同证型组间相比 ,左室收缩功能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而舒张早期充盈功能减退 ,晚期充盈功能代偿性增强 ,以肝火亢盛组为甚 ,其次为阴阳两虚组。  相似文献   

8.
背景决定是否给予降压治疗时,不仅要根据其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其危险分层,目前国内已开展了对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关系的探讨. 目的将传统中医辨证方法同现代医学进展相结合,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 设计叙述性观察. 单位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及上海大华医院. 对象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收治的不同性别、年龄的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64例. 方法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为风阳上扰、痰浊上蒙、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证4型.基于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探讨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高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 主要观察指标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与患者年龄、病程、血压、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 结果64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辨证分型与年龄、病程、血压高低的关系风阳上扰组患者年龄较痰浊上蒙及肝肾阴虚组轻[(59.0±10.9),(72.7±9.1),(71.6±10.1)年,P<0.01];肝肾阴虚组患者病程较风阳上扰组及痰浊上蒙组长[(160.5±143.5),(64.8±70.8),(80.6±108.7)个月,P<0.05];不同证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差异不显著,而舒张压风阳上扰组较其他3组高(99±8),(92±9),(89±11),(89±12)mmHg,P<0.05].②辨证分型与血压分级、危险分层的关系不同证型患者血压分级差异不显著;风阳上扰组患者危险分层低于痰浊上蒙和肝肾阴虚组(极高危、高危、中危及低危分别有3,7,5,3;15,1,1,1;16,1,2,1例,P<0.05). 结论中医证型的不同可能反映出高血压分级和分层的高低差异,可为确定治疗方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 (ACI)中医辨证分型与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对 6 0例 ACI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介素 2受体 (IL 2 R)、白介素 6(IL 6 )水平进行检测并作对照分析。结果 :ACI患者治疗前后 TNFα、IL 2 R、IL 6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 <0 .0 1) ,治疗后 TNFα、IL 2 R、IL 6均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 ;中脏腑患者 TNFα、IL 2 R和 IL 6水平均明显高于中经络组 (P均 <0 .0 5 ) ;风痰瘀阻、痰热痹阻、肝阳上亢型患者 TNFα、IL 2 R、IL 6活性水平均显著高于阴虚风动和气虚血瘀型 ,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结论 :中风病的致病因素、病情轻重和辨证分型与 TNFα、IL 2 R、IL 6介导的炎性反应、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网络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早期康复对老年脑卒中偏瘫的影响。方法94例60岁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早期康复组(治疗组5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经Ridit分析,治疗后两组之间Brunnstrom分期评定,Bathel指数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早期康复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效果明显,致残率低。  相似文献   

11.
重型肝炎中医辩证分型标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根据重型肝炎发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中医辩证的原则和方法,制定重型肝炎的辩证标准。方法:回顾性调查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国家中医肝病医疗中心)1985年1月-1999年10月住院的250例重型肝炎患者和360例一般肝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采用计算机统计方法,得出各个证型的频数分布情况,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X^2检验、逐步判别分析法等予以分析,根据判别函数及判别系数归纳出各证型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及辩证要求,最后得到重型肝炎的辩证标准。结果:经检验所建立的各个判别函数对该组病例判别效果较好,诊断价值较高,其敏感度为76.7%-86.7%,特异度为80.0%-83.3%,准确度为80.0%-86.7%。中医辩证分型标准具体体现为4个主症及其12个证型:黄疸-湿热壅盛、热毒炽盛、肝肾阴虚,腹水-湿热弥漫三焦、阳虚水泛、气血瘀阻,出血-热毒炽盛、脾不统血、气带血瘀,昏迷-热毒入营、湿浊弥漫、阴阳离脱。并得出每个证型的临床表现,主、次症及辩证要求。结论:初步得出重型肝炎的中医辩证分型方案,为其临床诊断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式。但其研究方法尚须改进,并须得到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2.
中风的中医辨证与颅脑CT影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中风的中医辨证与颅脑 CT影像的关系 ,以求正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症状进行辨证分型 ,将中风分为两期、三主证、四次证 ;总结出 197例中风患者各证型和 6例中风先兆的颅脑 CT影像规律。结果 :中经络证以脑梗死表现为主 ,中脏腑证以脑出血为多见 ,两证的 CT表现存在显著性差异 ( χ2 =2 4 .4 2 ,P<0 .0 0 5 )。中风后遗症几乎全部表现为病灶的软化、吸收改变 ;中风先兆以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表现为多见 ,伴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复中率较高。结论 :中风的颅脑 CT影像与中风的各中医征象有密切关系 ,对中风患者及时作 CT检查有利于正确诊断、辨证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和预后,掌握该病的各亚型临床特点、预后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50例吉兰-巴雷患者,根据其电生理表现、临床表现分为Bickerstaff脑干脑炎叠加吉兰-巴雷综合征(BBE-GBS)组、脑神经型(CNV)组、Miller-Fisher综合征(MFS)组、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MAN)组、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病(AIDP)组。分析各型患者的GBS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组达峰值时HFGS评分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MAN和AIDP组有显著差异(P0.05),AIDP与BBE-G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AN与BBE-GB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GBS达峰值时HFGS均值情况显示,AMAN与BBEGBS组病情较AIDP组严重,AMAN与AID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AN与AIDP组3个月、6个月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P与BBE-GBS组在3个月、6个月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AN与BBE-GBS组3个月、6个月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真性球麻痹、达峰时HFGS≥3是GBS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AIDP为中国GBS的主要亚型,AMAN与BBE-GBS组3个月、6个月的预后均不如AIDP组,CNV与MFS组预后较好。GBS患者分型为重型、真性球麻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是GBS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孕晚期血脂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比较正常非孕女性组(n=50)、正常妊娠组孕妇(n=50)及妊高征组孕妇(n=45)孕晚期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的变化,分析不同分级的妊高征孕妇血脂的变化;以血脂各指标正常参考值中值为基础,描述正常妊娠组与不同妊高征分级孕妇在各血脂异常区间的样本分布情况,并分析血脂异常程度与妊高征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正常妊娠组及妊高征组孕妇孕晚期血TG、TC、LDL-C、Apo-B明显升高(t分别=15.73、7.55、4.42、11.06;19.14、10.55、5.98、14.54,P<均0.05),HDL-C和Apo-A明显降低(t分别=2.78、2.42;4.54、4.38,P均<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妊高征组孕妇血TG、TC、Apo-B、LDL-C升高(t分别=5.09、4.33、3.85、2.11,P均<0.05),HDL-C、Apo-A降低(t分别=2.04、2.28,P均<0.05)。妊高征重度组TG、TC、LDL-C、Apo-B较轻度组明显升高(t分别=3.56、4.10、5.90、4.35,P均<0.05);中度组TG、TC、LDL-C、Apo-B较轻度组升高(t分别=2.59、2.15、2.18、2.22,P均<0.05);中度组Apo-A及重度组Apo-A较轻度组下降(t分别=2.52、2.36,P均<0.05);重度组LDL-C则较中度组升高(t=3.33,P<0.05)。TG、TC、LDL-C、Apo-A、Apo-B与妊高征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0.43、0.52、0.60、0.37、0.47,P均<0.05)。结论妊高征的发生可能与孕期过度异常的血脂代谢相关,血脂异常程度越高,伴发严重妊高征的风险也可能越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非杓型高血压与心率变异性(HRV)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上海市同济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PCI术的高血压患者106例,根据PCI术后1周内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非杓型高血压组和杓型高血压组,每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昼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夜间血压下降率,分析HRV指标,评价HRV指标选择表示时域指标的24h全部NN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时段NN间期的均值和标准差(SDANN)以及全程相邻NN间期之差的平方根(RMSSD),记录随访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结果非杓型高血压组夜间SBP、DBP及MAP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组(P<0.05),杓型高血压组夜间SBP、DBP及MAP明显低于昼间,与杓型高血压组比较,非杓型高血压组SBP、DBP、MAP夜间下降率明显降低(P<0.01)。非杓型高血压组SDNN、SDANN、RMSSD较杓型高血压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杓型高血压组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再次住院率明显高于杓型高血压组(P<0.05)。结论PCI术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易发生HRV降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肺胀各证胸部平片X线征像及与血气分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胀各证候胸部X 线平片征像的规律性及与血气分析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双盲法,将107 例肺胀患者和28 例正常人(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肺胀患者的膈肌动度、肺容积差、胸廓前后径与横径之比、右下肺动脉、肺纹理及胸肺疾病等进行了观察与测量。结果:肺胀是以肺气虚为发病基础,继而累及脾肾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均有以上各指标的不同程度的改变;各型肺胀患者有不同的X 线征像,且反映出由轻到重的发展过程。并将此结果与血气分析各指标对比研究,X 线征像所反映的病理改变被血气分析所反映的病生理改变所印证。结论:本研究为中医对肺胀各型辨证提供了胸部X 线平片征像的客观依据,并指导肺胀的临床诊治。将肺胀的病因病机与现代医学的病理相结合,沟通中西医的理论,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推动中医发展并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塞(ACI)82例接OCSP分型,确定需溶栓的亚型65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溶栓组予以尿激酶行溶栓治疗,对照组予以一般对症治疗如脱水剂、钙离子拮抗剂等。结果:溶栓组予以尿激酶溶拴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活动能力(ADL)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结论:急性脑梗塞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显。  相似文献   

18.
刘新  张旗  耿巍  李华  苑晓宇  赵琳 《临床荟萃》2018,33(12):1044
目的 探讨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 RHR)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的高血压患者250例,按入院RHR水平分为3组:RHR1组,RHR<70次/min;RHR2组,70次/min≤RHR<90次/min;RHR3组,RHR≥90次/ min。测量患者超声心动图参数,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按照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情况对患者入院、出院及随访时的心功能进行评估并记录,对比各组之间各项指标及疗效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随着入院RHR的升高,LVEF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 而LVEDD、B型脑钠肽(BNP)均逐渐升高,以RHR3 组最高(P<0.05);RHR1组、RHR2组出院疗效及随访疗效均优于RHR3组(P<0.05);RHR3组入院RHR水平与出院疗效呈负相关(r=-0.251, P均<0.05);RHR2组、RHR3组(入院-出院)RHR差值与出院疗效、随访疗效均呈正相关(其与出院疗效相关性r值分别为0.197、0.279, 其与随访疗效相关性的r值分别为0.214、0.321, P均<0.05)。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静息心率水平越高,左心功能越差,出院疗效及随访疗效也越差,积极合理的控制RHR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处理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的不同处理与预后的关系,以提高脑出血的生存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并且发病第一天血压均≥24/133kPa,分为3组,组1:54例单纯用降颅压药物治疗。组2:54例降颅压药同时服用口服降压药。组3:10例降颅压药同时用静脉降压药。对3组患者第1、7、14天的血压加以比较,并对其预后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在第1、7、14天比较(P均>005)没有显著性差异。发病第7天血压降至正常者84例,占71%。发病第14天血压降至正常者104例,占8814%。组3比组2、组1预后差。结论 急性脑出血早期血压升高,是一种代偿性反应颅压降低后血压有所下降。发病7~14天,血压趋向正常。因此急性脑出血后应首先降颅压,对于静脉降压药在脑出血急性期应慎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