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液流变学:(Hemorrheology)是生物流变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学科,它是研究血液流动及其有形成份变形的一门科学。近期以来,我们在祖国医学“脏象学说”——脾肾虚证的理论研究中,在对缺血性中风先兆予测及其预防性治疗的探索过程里,应用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图及甲皱微循环检测为指标,结合体检对107名干部进行了检查。现择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的检测结果作一初步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许多学者试图通过血液流变性,甲皱微循环等可观指标来确立中风先兆的诊断,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回顾本院自2000年中风防治工作以后其60例中风先兆患者进行血液流变性,甲皱微循环变化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缺血性中风中层得血流变和甲襞微循环改变的关系,方法:对417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同时以桂木斯地区无心,脑疾患的健康人104例的血流变学,甲襞微循环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中风组血流变的还原粘度,全血粘度的低切变率,中风组甲襞微循环袢形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血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检查对缺血性中风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鉴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下简称功血)患者多有微循环障碍,而血液流变性改变又是造成微循环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着重应用血液流变学变化的各种指标,结合活体甲皱微循环联合观察的方法,对功血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与甲皱微循环改变的关系作如下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脉络宁口服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病例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法,分为治疗组5 0例和对照组5 0例,分别用脉络宁口服液和注射液治疗,2周为1疗程,均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头颅CT、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试验及各安全性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痊愈率 显效率)为70 %,对照组有效率为76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主要症状体征及头颅CT显著改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下降,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均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明显抑制;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试验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脉络宁口服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及改善微循环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脉络宁口服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观察病例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法,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分别用脉络宁口服液和注射液治疗,2周为1疗程,均用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头颅CT、甲襞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试验及各安全性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为70 %,对照组有效率为76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主要症状体征及头颅CT显著改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显著下降,全血比粘度、全血还原比粘度、血沉均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明显抑制;两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脉络宁口服液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降低血小板聚集率及改善微循环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甲皱微循环流态参数(简称Mc)是应用生物力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甲皱)指标中的某些相关项目组合而成的一个无量纲参数,它是一个判别微循环流态并使之定量化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着重反映血液流变性质与微循环流态在生理和病理生理上的意义。这一方法的建立,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报导。经一年多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康艾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影响.方法观察120例恶性肿瘤患者在使用康艾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和甲襞微循环明显异常,经康艾注射液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种指标和甲襞微循环各加权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0.01).结论康艾注射液具有降黏、降凝、降聚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甲皱微循环观察、凝血象检查、血液流变学变化以及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等四项测定以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的微循环机能。测定结果表明四项指标明显异常均发生在发热后期和低血压期。并讨论了四项指标之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抗帕颗粒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VP)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36例 ,单用美多巴 ,研究组VP患者32例在美多巴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抗帕颗粒 ,分别检测加药前、后第7 ,15 ,30d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的各项指标。结果 :研究组使用抗帕颗粒第7d后,除红细胞压积外 ,所有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血液流变学指标到第15d继续下降 ,直至第30d(P<0.01) ;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第7d达最低 (P<0.01) ,一直延续至第30d(P<0.05)。结论 :抗帕颗粒可明显改善VP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 ,达到病因干预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云南灯盏细辛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疗效 ,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临床适应证。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 ,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为对照 ,将 1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灯盏细辛组 ) 83例 ,对照组 (复方丹参注射液组 ) 83例。观察临床疗效、肌力、血液流变学、血脂、血糖、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甲襞微循环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 2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为 :基本痊愈 2 2例 ,显著好转 10例 ,好转 3 5例。总有效率 80 .72 % ,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在肌力、血液流变学、血脂、血糖、TCD、甲襞微循环等指标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 .0 5、P<0 .0 1)。结论  灯盏细辛对治疗缺血性脑血脑管疾病的恢复期 ,后遗症期依然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同时还有助于改善该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血糖状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动态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PGE1)对老年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患者的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和疗效.方法住院的36例PAOD患者,给予Lipo-PGE110ug/次/日静脉滴注,共14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踝肱指数变化、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的改变、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指标等.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甲襞微循环的总积分值明显降低(P<0.01),血粘度降低(p<0.05).踝肱指数增加,足背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明显改善.结论Lipo-PGE1可明显降低血粘度,改善甲襞微循环,改善PAOD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安全有效的用于老年PAOD的治疗.甲襞微循环明显障碍,可作为其诊治和判断疗效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3.
王功焯  胡明明 《云南医药》1991,12(3):182-185
本文根据恶性疟疾发作成脑型疟疾的可能先兆信息,探讨应用模糊集理论预测脑型疟疾的发作。先后共统计分析了自1973年以来见诸报道和我科收治的2200多例恶性疟疾和1300多例脑型疟疾,选择了甲皱微循环观察、血液流变学检测及临床一般项目等三类12项指标作为预测的先兆信息,并依据频率比法确定出各项指标的权系数,建立预测脑型疟疾发作的Fuzzy数学模型及各子集的隶属函数与发病隶属度并确定预测阈值。该阈值对我科1989年收治102例恶性疟疾(其中含脑型疟7例)进行检证。结果假阴性率β=0,假阳性率α=0.091,诊断(正确率)指数J=1-α-β=0.909。此法对预测恶性疟疾发作成脑型疟提供了新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蒲参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应用蒲参胶囊后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发病72h内脑梗死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经应用蒲参胶囊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参胶囊有较强的活血化淤作用,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微循环障碍,降低血液黏稠度,对脑梗死的防治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们于1987年进行干部体检时,对其中电测听力、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等检查资料较完整的72侧进行了分析。比较听力下降与听力正常老年人之间在血液粘稠度及甲皱微循环方面的变化,探讨老年聋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案。一、测试对象:72例受试者均为参加体检的机关干部,无明显噪音暴露史。其中男性70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49岁,最大83岁,属于老年前期及老年  相似文献   

16.
倍他司汀联用复方丹参对中风先兆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瑞英 《中国药业》2008,17(13):60-61
目的探讨倍他司汀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用对中风先兆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中风预测仪检测出的140例中风先兆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予倍他司汀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A组,60例)、单用倍他司汀(B组,40例)、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C组,40例)治疗。结果A组患者全血比黏度高切变、全血比黏度低切变、红细胞聚集指数3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治疗总有效率及症状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1或0.05):结论倍他司汀与复方丹参联用可使改善血液黏度的作用增强,且对中风先兆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手指再植术后早期甲皱微循环变化的特点.方法 使用甲皱微循环仪对40例手指再植术后15~20 d的再植指体进行甲皱微循环各项指标测定,采用田牛加权积分法进行处理.结果 甲皱微循环观察结果显示:再植指体的管袢形态,血流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值及其总积分值明显高于对侧指体微循环积分.其中清晰度,流速,红细胞聚集,渗出积分值增高显著,而管袢畸形数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指再植术后早期甲皱微循环有显著变化;甲皱微循环检测是手指再植术后手术疗效及恢复的一种客观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8.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即例(男42例,女20例;年龄50±8yr),均用去纤酶2U稀释于生理盐水250mL,静滴,每周2次,5-6次为一个疗程(部分患者曾用2-3个疗程)治疗。结果表明该药临床有效率为92%,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异常;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活血药与通络药对缺血性中风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缺血性中风高粘滞血症患者9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活血药组(赤芍、丹毒、当归、川芎)与通络药组(地龙、僵蚕、全蝎、蜈蚣),每日1剂,疗程1个月,观察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活血药与通络药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缺血性中风高粘滞血症患者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沉降率、虹细胞压积及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含量(P<0.05或0.01),其中通络药对红细胞沉降率及血浆纤堆蛋白原的降低明显(P<0.05).结论 活血药与通络药对缺血性中风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预防及治疗缺血性中风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对预防治疗缺血性中风有积极的中疗作用.对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指标的影响,通络药要优于活血药.  相似文献   

20.
本文观察华法令治疗银屑病对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甲皱微循环在华法令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观察14例,并与白血宁治疗前后12例对照,结果华法令治疗后皮肤微循环障碍明显改善,表现为视野比前清晰,异形血管袢减少,微血流流态和流速正常化,而白血宁治疗后视野清晰度、血管袢形态、微血流流态和流速等指标均无明显改善。观察华法令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改变20例,治疗后原增高的血球压积和全血粘度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