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氏头针是由原西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方云鹏主任医师于上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种新针疗法,与针刺麻醉、电针技术被誉为当代陕西中医科技史上"三大发明",曾荣获1978年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科研成果奖,传承至今已历经五代.方氏头针穴区为大脑皮层神经功能在头皮的投影区,由"伏脏、伏象、倒脏、倒象"4个中枢刺激区和11个皮层功能刺激...  相似文献   

2.
“头针疗法”在临床上对多种疾病有显著疗效,它与祖国医学理论有着内在联系:一、从头针的特点上看,其刺激区基本都在头部有发部位(只有胸腔区,肝胆区和肠区越过发际)而且进针长,刺激强,每针都能刺及多经和穴位。二、据祖国医学,头部有发部位是经络集中,腧穴密布,并与脑髓、脏腑、气血的关系密切,也是针灸调整全身阴阳,气血的重要部位。一、头与脑髓 1、头皮部经脉能入于脑;头皮与脑有颅骨相隔,但气血相通,彼此关连。在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脑生理解剖和中医经络学说的理论基础,在患者头针刺激区或头皮上病理反应区进行按摩的治疗方法治疗子宫出血不仅疗效显著,而且进一步验证了“人体的大脑皮层和头皮有直接联系的物质基础”的科学论述。  相似文献   

4.
查阅头皮针流派近40年的相关文献及书籍,对头皮针主要流派进行梳理,对其取穴定位原则及针刺方法进行归纳比较,为优化头皮针针刺方案作准备。发现目前运用比较广泛的头针有焦顺发头针、方云鹏头皮针、于致顺头针等十大流派。各流派刺激部位选取原则不尽相同,其中俞昌德颅针根据颅骨缝定位,主要治疗脑血管病;张鸣九根据传统经络理论选用透刺法治疗痛证及精神疾病;其余流派定位均与大脑皮层功能分区有关。刺法上方云鹏强调针刺深度需达骨膜,其余诸家多针刺于帽状腱膜下。焦顺发头针、俞昌德颅针、《头皮针穴名标准化国际方案》、通脑活络针刺法要求快速捻针,于致顺头针、朱明清头皮针强调长留针。认为目前头皮针定位原则混乱,理论依据不清,不同流派针刺部位不一致,诸流派没有统一的进针角度、深度、方向、捻转速度和留针时间。宜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通过严密的科学设计,从临床和实验来证实头皮针理论的科学性、刺激区特异性,明确有效刺激区及具体量化针刺手法,确定头皮针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头针电刺激治疗早期脑梗塞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头针电刺激治疗早期脑梗塞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头针取偏瘫对侧头皮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用G—6805电针机施治。对照组30例取穴偏瘫对侧头皮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7%;对照组总有效率90%。提示:头针治疗中风很多实验证明针灸对中风患者的大脑皮层生物电活动有良好的调节作用,针刺头穴对于脑部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脑部电生理学都有显著的影响,辅以电刺激可加强治疗效果,是治疗早期脑梗塞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头皮针疗法”作为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问世以来,其历史虽不长(不到二十年),但其流传之广泛,主治病种之多,受治病例之众,皆是有目共睹的。但时至今日,头皮针一般仅用于治疗,而作为诊断疾病依据的报导还没有见过。笔者从事头皮针治疗的工作多年,于1987年夏,在扪测头皮针定穴时,偶然间发现病变部位的相应头皮针刺激区,指下有凹陷感,压之患者有痛感。此后我作了有目的的观察,并发现了一些有规律性的现象,此现象为:第一、病变部位相应头针穴区、指下可以扪及凹陷的形态变化,其位置多与该病区在大脑皮层相应的投影区相吻合,第二,此凹陷处没有压痛存在。为了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方氏头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予体针针刺治疗,选取穴位为双侧肾俞、关元俞、腰阳关及委中、阳陵泉;治疗组28例采用方氏头皮针治疗,选取穴位为伏象冠矢点、伏象腰区、伏脏记忆(双)、信号(双)、思维。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6.42%,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方氏头皮针治疗慢性腰肌劳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方氏头针的简易定位为出发点,基于穴区定位、进针点、处方选穴、针刺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探析其临床应用。方氏头针穴区分为“伏象”“伏脏”“倒象”“倒脏”“其他中枢”,临床中多采用快速进针法,选穴方法可分为4种:相应取穴法、仿体取穴法、特定取穴法、米字取穴法。  相似文献   

9.
肢体偏瘫是脑卒中后最主要的功能障碍之一,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肢体偏瘫取得较好疗效,综述如下。 1 头皮针刺法 头皮针刺法主要根据《中国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穴,主要分头皮针、焦氏头皮刺激区、头穴、颞三针等。据报道,头皮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显效率为60%~80%,  相似文献   

10.
介绍黄琳娜教授运用方氏头针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经验。黄教授将本病归属于"颤证"范畴,认为病机关键为"风",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主张从"风"论治本病。治"风"的关键,在于调节肝、脾、肾三脏功能。大脑是机体调控中心,躯体功能异常可通过针刺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头皮投影区来治疗,故采用方氏头针治疗该病。特介绍其经验,并通过典型医案介绍方氏头针的具体运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方氏头皮针"针刺法中飞针法对于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30例失眠症患者,采用方氏头皮针治疗,选取伏像头、伏脏上焦、思维、信号、记忆等穴,进针时施以飞针法,行针手法运用重压震颤法。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痊愈17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结论:运用飞针法治疗,可以产生更为强烈的局部针感,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协调阴阳、安神定志的作用,对调整患者的失眠状态较之常规头针作用直接而力专,疗效确切,宜予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方氏头皮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口服西药治疗,方案为阿昔洛韦片,维生素B1,地巴唑,甲钴胺片;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方氏头皮针治疗:选取穴位为伏象冠矢点、人字缝间,伏象(带状疱疹发生部位相应位置);伏脏皮质刺激点穴位为记忆(双),信号(双)。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75%,两组差异经卡方检验认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结论:方氏头皮针治疗带状疱疹安全有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中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新强 《中医研究》2000,13(1):52-57
中风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均属较高疾病之一。针灸治疗中风疗效肯定,为了解研究中风病的总趋势,明确研究方向和重点,提高疗效,现对1983年以来国内主要针灸期刊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头针 头针疗法为治疗中风疗效肯定的主要针法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其显效率在60~80%之间,总有效率可达90%左右~[1]。主要表现为患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的康复,头针取穴主要分头皮针、焦氏头皮刺激区、头穴、靳三针等。头皮针主要根据《中国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以下简称《标案》)取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与单纯体针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脱落1例)和对照组(33例,脱落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穴取神门、百会、照海、三阴交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方氏头皮针,头穴取伏象头、伏脏上焦、伏脏中焦、思维等,飞针直刺后行震颤手法。两组均每日1次,共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及多导睡眠监测相关参数[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潜伏期(SOL)、觉醒时间(WASO)、睡眠效率(SE),快速眼动睡眠相(REM)与非快速眼动睡眠相1、2、3和4期时间占TST的百分比,即REM%、N1%、N2%、N3%],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CP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除睡眠质量外,观察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CP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后,两组TST、SE%、REM%、N3%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P<0.05),两组SOL、WA...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病程长、进展慢、反复发作、易为外感诱发、病情进行性加重等特点,与伏邪致病相似。肺病日久正气虚损,伏痰伏瘀,痰瘀蕴久化毒,日渐形成“痰-瘀-毒伏”内环境。痰瘀毒伏、损伤肺络为肺心病之主要病机,伏痰、伏瘀、伏毒三者共同影响肺心病之发展与转归,基于此治疗可从三方面入手:扶助正气,防邪潜伏;通络散结,剔除伏邪;久病伏毒,解毒取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6.
头针刺激区与头部腧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的特异性及与头针的作用差异,首先必需掌握头针刺激区与头部某些腧穴在位置上的关系,为此我们测量了头针运动区、感觉区、血管舒缩区与百会、前顶、悬颅、曲鬓等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一、头部外表的关系 (一)测量标准: 1、头针刺激区:按焦氏标准测量出“运动区”、“感觉区”、“血管舒缩区”。 2、头部腧穴:眉心至前发际3寸,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眉心至脑颅为12.5寸,按此标准定出前顶穴与百会穴。悬颅在头维至曲鬓  相似文献   

17.
头针的特殊针感人及多功能监护仪监测110015辽宁省人民医院张业远刘颖君王颖杨德荣范英姿王玫宣张欣1971年焦顺发氏发表了以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相对应头皮划定刺激区治疗脑源性疾病的(焦氏)头针疗法,经临床证实疗效显著。但人们总会想到,头皮并非大脑皮层,能...  相似文献   

18.
“伏针”,即在盛夏伏天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主要流行于江、浙、沪地区。有人认为本法“将传统季节节律与针灸治病相结合,是继子午流注等之后又一特色疗法”,针家要重视外,且应“使这一独特疗法得以发扬光大”。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谨将拙见述之于下,望高明者正之。  相似文献   

19.
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以颅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即“CT”)所示病灶在头皮的相应投射区围针(简称CT定位围针)治疗中风失语症30例,并与传统头针治疗(即针刺言语一、二、三区)27例比较.结果前者总有效率为86.67%,后者总有效率为62.96%,提示CT定位围针法治疗中风失语症的疗效优于传统头针疗法(x2=4.31,P<0.05).  相似文献   

20.
头针的形态学联系与神经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头针疗法简称头皮针,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根据很多的报导,疗效确切,治愈率也高,而且还能镇痛。头针为什么能有这样的疗效,其机理虽见到一些报导,但都缺乏形态学的牵联。本文是从神经形态牵联上作详细的探讨研究。材料方法1.在头颈的详细解剖标本和图谱上,细致查明头皮的分布神经、血管、淋巴管及其来源或输注。2.观察分布于头皮上的感觉神经和绊附动脉上的交感神经与头针刺激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