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强度对痹证患者肢体血流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针刺强度是指针刺作用力的大小及刺激量的强弱。任何针刺手法中均包含有一定的刺激强度。针刺治疗痹证具有通经络、调气血的作用,其作用是在施一定手法的基础上,通过针刺所产生的刺激量强度而决定的。为了进一步探讨针刺的治疗作用,我们采用肢体血流图为指标,观察强弱不同的针刺刺激对下肢痹证患者肢体血流图波幅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掌握刺激量,为临床治疗痹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刺补泻法与刺激量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煦东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7):1772-1772
针刺的治疗作用是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来实现的,而补泻手法是提高针刺疗效的关键。针刺补泻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机体产生刺激的过程。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生理病理功能状态的不同,补泻过程中,机体所需的刺激量和所适应的刺激量则不相同。所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掌握针刺补泻的量的大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浅谈针刺补泻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离不开虚实二字,针对这种病理上的虚和实,提出了“盛则泻之,虎则补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古代医家有很多这样的总结,但其实质是与针刺手法从进针到出针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是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对针刺感应等情况,适当予以强、中、弱三种不同的刺激量有关。无论那种刺激量都必须是有利于机体的恢复。结果:通过一定的手法操作,一定的感应使治疗达到一定的刺激量和刺激时间,就能起到治病的作用。结论:综合分析针刺补泻手法,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严格掌握操作技术,才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谈针刺的刺激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刺效果是以毫针等针具,通过行针(运针)及相应的针刺手法对机体腧穴、经络进行刺激来实现的.所以只有达到一定的刺激量才能产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等疗效,而能引起这些效应的刺激量就是有效刺激量.一般认为针刺的刺激量为针刺的有效刺激强度乘以刺激时间.在临床上笔者体会到针灸的刺激量对针灸的临床疗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影响刺激量的因素,决定刺激量的依据,以及如何掌握刺激量等问题谈谈在随师学习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刀刺激松解术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先行针刀刺激松解,后行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在传统针刺治疗后行手法整复治疗。对比2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针刀刺激松解术配合手法整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是治疗该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刺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必然涉及刺激参数和刺激量的问题。千百年来针刺手法与刺激量、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通过总结分析近30年来关于针刺手法参数研究的文献,发现虽然针刺手法研究的思路在不断拓展,研制的针刺手法参数仪的功能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刺手法的研究要从临床角度寻找思路,充分利用信息处理技术,从大量复杂的信息中提取规律的东西,从而探索针刺手法量学研究,以期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手法是影响针刺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不同针刺手法包含不同刺激参数,进而产生不同的生理反应和治疗效应。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多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均显示针刺治疗FD有效且安全,然而关于针刺手法刺激参数与针刺治疗FD的相关性研究却仍显不足,这严重阻碍了针刺治疗FD的方案优化。该文将对针刺手法刺激参数与针刺治疗FD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今后针刺治疗FD临床最优方案的确定提供一定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推拿疗法是以经络、气血学说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准则,以手法作为治病的工具。通过医者施法所用力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等,给机体以一定的刺激,激发机体整体与局部的调节功能,从而达到治病目的。早在《内经》一书中,就有关于推拿治病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又《异法方宜论》说:“中央者,其地平以湿,……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关于手法方面,《医宗金鉴》则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手法也”等。因此,农临床治疗时,手法的运用要恰到好处,刺激强度不可过大、过小。过天则恐损伤正常肌肤,增加病者痛苦;过小则又不能达到治疗目的。笔者不揣肤浅,就此问题愿与同道探讨,错误之处,敬请指教。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针刺疗法的综述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刺治疗脑梗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从腧穴选择和针刺治疗脑梗塞时机的掌握、针具的选择及针刺手法、刺激量的调整等4个方面研讨脑梗塞针刺治疗的现状与进展。多个方面总结针刺治疗脑梗塞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筛选针刺治疗脑梗塞的优化途径,取得最佳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杨继洲针刺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计量学角度探讨分析明代医家杨继洲的针刺补泻手法。针灸补泻手法的刺激量对针灸的治疗效应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度的针灸刺激量,才能提高治疗效果。杨继洲提出针刺手法中补泻刺激量的大小有“刺有大小”和“刺有深浅”。  相似文献   

11.
张缙教授是国内外著名针灸学家,认为针刺手法关键在于"力"的运用,掌握"力贯针中"精髓,才能深知针刺手法的奥妙。笔者通过对《内经》和《针灸大成》的深入学习,进一步掌握了张缙教授提出的"力贯针中,力在针前,针伴力入(穴),使针成为力的载体"的理论及针刺手法的细部操作。操作中,应巧聚全身的劲力在针尖,在针尖处施巧劲以小刺激引起补泻大反应,在针尖处掌握时机精巧启动补泻,随气用巧,寓巧于微,驾驭经气,使气至病所,以达到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手法治疗腰大肌损伤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两组均予以针刺治疗,观察组结合手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P<0.05),治疗后VAS评分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手法治疗腰大肌损伤腰痛能缓解疼痛,治疗效果优于单用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功能性排便障碍的针刺治疗方案,查阅近20余年来相关文献,从穴位、针刺方法等方面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因素.在选穴上应注重八髎穴特别是中、下髎穴的运用,深刺八髎穴操作时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电针参数(电针波形、频率)、针刺手法(补泻手法、刺激量等)等与疗效关系密切,目前研究结论的科学价值需进一步提升;临床应加强功能性便秘的分型诊治意识,关注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针刺与生物反馈训练疗法联用可发挥协同效应,并有助于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在此基础上优化功能性排便障碍的针灸治疗,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是针具和手法的结合。在针刺得气后,为达到一定的治疗目的,往往需要施展一定的手法。"青龙摆尾"针刺手法源于明代医家徐凤的"飞经走气"四法之一,该手法自创立以来在针灸界影响颇大,深受后世医家的重视,许多医家根据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笔者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历代医家对该手法的论述及现今临床运用情况,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张新河 《新中医》2014,46(5):244-245
根据针刺疗法中"补泻"手法和"强弱刺激"手法的认识,从立论观点、刺激量和留针时间、手法的操作和临床感应几个方面加以阐述。认为"补泻"与"强弱刺激"不能完全划等号,"补泻"手法和"强弱刺激"手法基于各自的基础理论,作用机制不同,两者有相同和不同之处,运用时要灵活掌握并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概述现代医学和祖国医学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认识,分析朱琏针法治疗痰湿型PCOS的机理。方法:从中西医对PCOS的病因病机、治疗入手进行总体论述,进而从进针手法、刺激手法、针刺部位等方面分析治疗机理。结果:西医对PCOS的机理和治疗是有效的,但存在药物的副反应和效果的持久性;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手段较多。朱琏针法在针刺得气基础上,创新性地把神经传导与针感相结合,根据神经的兴奋性与抑制性,通过朱琏抑制型针刺手法,达到调节内分泌平衡及调理体质的目的,从而构建规律的月经周期、恢复排卵,达到妊娠的目的。结论:PCOS的原因多变、症状多样化、机制复杂、治疗难度较大,朱琏针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采用经验总结及病例介绍的方式,整理王麟鹏教授多年来针对偏头痛的针刺治疗临床经验。王麟鹏教授认为要根据偏头痛发作期、缓解期确定不同针刺方案,在发作期,针刺治疗以胆经穴位为主,采用透刺加重刺激强度,缓解期以调理脏腑为主,重用背俞穴;重视针刺手法与预防性治疗;对于临床常见月经相关性、心理障碍相关性偏头痛采用不同针刺治疗方案,强调调经、调神在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霞 《河南中医》2012,32(4):478-480
针刺治疗抑郁症有普通针刺治疗、电针治疗和针药结合治疗.普通针刺即指根据病情采用传统针刺补泻手法,刺激腧穴进行治疗,为临床最常用的针刺方法;电针治疗是对传统针灸方法的发展,在普通针刺的基础上,通过适当地运用电流刺激可增强和维持针感,提高疗效;针药结合即指针刺治疗与抗抑郁药物或中药同时应用.针刺治疗抑郁症不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9.
王康社  边燕丽 《光明中医》2016,(10):1437-143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面瘫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6例面瘫病患者采用先针刺、后背俞穴拔罐相结合治疗,按照不同的发病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急性期,即发病的1~7天,取基本穴位,不带电,手法轻,穴位少;静止期,即发病的8~15天,带电,刺激量大,手法重,穴位多;恢复期,即发病的15天以后,带电,刺激量小,穴位少。结果无效10例,有效15例,显效65例,痊愈236例,总有效率96.87%。结论针刺结合背俞穴拔罐治疗面瘫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曾奕 《新中医》2002,34(9):50-50
目的:观察赤凤迎源针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赤凤迎源针刺手法针刺悬钟穴治疗落枕48例。结果:治愈43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采用复式针刺赤凤迎源针法较单式针刺手法明显促使针感的产生,增强针下刺激量,提高疗效,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