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痹”症之论首见于《内经》,《内经》言及“痹”处甚多,《素问·痹论》、《灵枢·周痹篇》为论“痹”专篇,其所言“痹”字,涵义颇丰,本文拟就“痹”之含义、病因、病机、及其病证分类、预后作一追溯探析。痹之含义《说文解字》云:“痹、涩病也。”《集韵》:“涩,或作湿”与湿同。《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歧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痹”的原义是指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实,“痹”作为病名言,其为“痹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素问·痹论》曰:“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又《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之中人  相似文献   

2.
王汉裕 《光明中医》2002,17(4):28-29
痹证泛指机体正气不足 ,卫外不固 ,邪气乘虚入 ,致使气血凝滞 ,经络痹阻 ,引起系统的疾病的总称。依其风寒湿热的偏盛分为行痹、痛痹、着痹和热痹。痛风和历节风皆属于痹证的范围。《素问》 :“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又曰 :“所谓痹者 ,各以其时 ,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其强调形成痹证的外因 ,而勿视内因。而针对其风寒湿热等外因的治疗 ,给予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常规治疗 ,但疗效欠佳。痹之为病 ,病程长 ,缠绵日久。这不得不使人思考其病因病机的复杂性 ,再次深入探讨其内因。朱丹溪首先把痛风和历节风从概念上区分开来。[1] …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治疗痹证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前景。多年的临床实践体会到 ,治疗痹证应遵循辨证施治原则 ,应注重辨病位、辨寒热、辨气血。1 辨病位痹证可发生于全身任何关节 ,也可局限于某一个关节或多个关节。发病部位不同 ,治疗用药也不相同。如发生于颈、肩、背、手臂者属于上 ,发生于腰、髋、膝、踝、足趾者属于下。羌活、桂枝、防风、姜黄等善除上半身之风寒湿 ,独活、菟丝子、木瓜、防己善除下半身之风湿。羌活配独活 ,能祛一身之风湿。羌活胜湿汤、葛根汤偏于治疗颈背痛 ;独活寄生汤偏于治疗肝肾不足病程较长的腰膝背痛 ;甘姜苓术汤善治寒湿腰…  相似文献   

4.
痹证的辨证施治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对于痹证的论述,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详细的记载。《黄帝内经·痹论》篇指出:“风寒  相似文献   

5.
姚华 《光明中医》2000,15(6):34-35
中药材药源丰富 ,种类繁多 ,而虫类药在多种疾病中应用广泛 ,疗效显著 ,尤其在痹证之临床应用中疗效独特。因痹证多由正气不足 ,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常呈慢性进行性过程 ,病程长 ,中后期因痰浊瘀血阻闭脉络 ,停滞于骨骱而致关节肿大、变形、疼痛加剧 ,皮下结节 ,肢体僵硬 ,麻木不仁 ,其证多顽固难已 ,而虫类药具有钻透剔邪、搜风通络、消肿定痛、恢复功能的特性 ,故而被广泛用于治疗此类疾病。现就虫类药在痹证中的应用择其精要简述如下 :1 虫类频多 ,搜风剔络祛湿化痰为其要法应用虫类药治疗痹证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丰富记…  相似文献   

6.
论痹证当重除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元庆 《光明中医》2001,16(1):23-25
1 痹证病因有四,湿居其要11 痹分寒热,湿为主因:风寒湿热邪气是痹证发病的原因。临床按其属性,可分为寒热两大类,即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综观痹证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及其临床表现,每与湿邪有着密切的联系。痹证之湿,非由外袭,即自内生。湿邪留着筋骨肌肉关节,则疼痛、肿胀、沉重、浮肿;湿邪久结,生痰生瘀,阻滞经脉关节,则疼痛、变形。痹证之关节肿胀非痰瘀,即湿邪,但痰瘀之成较晚,而湿邪则存在于痹证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故又有“痹必挟湿”之说。湿为阴邪,六淫邪气惟湿有形,《临证指南医案》曰:“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惟其有形,故为诸邪之…  相似文献   

7.
邹某某,男,5岁,1983年9月13日初诊。患者十天前身患高热不退,腹痛,里急后重,泄泻脓血粘液便,日解数十次,大便常规:粘液(++·),白细胞(+++),红细胞(+++)、脓球(0~5),诊断为“急性细菌性痢疾”,经打针内服西药(药物不详)治疗好转,但近两日仍发热,体温在38~9℃之间,汗出较多,肢体关节疼痛剧烈,继用西药抗生素和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维生素B1、强的松等治疗,热降复升,且见呕吐,时时汗出。  相似文献   

8.
林某某,男性,62岁,营业员,于1989年5月1日入院。入院症状:四肢逐渐疼痛麻木挛拘8个月,上肢上抬仅60°,下肢因疼痛挛拘迈不开步而行走困难,夜间痛甚,下蹲时因髋部疼痛而受限,颈项强痛,俯仰受限,口仅能张开一指,舌不能伸出口腔之外,舌体强硬,言语不利,进食时有梗阻感,仅能进食流质饮食。体格检查:T36℃,P78次/分,R18次/分,BP16/kpa,心、肺、肝、脾均正常,脊柱呈生理弯曲,颈7、胸12及腰1、2椎体  相似文献   

9.
痹证引起的疼痛,临床多以剧痛、窜痛、着痛、热痛以概寒痹、行痹、湿痹、热痹四者。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痹证之疼痛虽以上述四者最为常见,但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尚兼有僵痛、钝痛、空痛、刺痛、隐痛、麻痛、酸痛及胀痛诸端疼痛。近几年来,笔者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采用不同手法、选择相应穴位,按摩治疗上述十二种痹痛,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安生 《中医研究》2004,17(6):35-36
热痹症本于风、湿、热,属痹症中的一个类型,多因风寒湿邪入体郁久化热所致,以局部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继而迅速出现气分实热、血分热症或气营两燔症候.数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自拟方对热痹进行辨证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自拟老鹳草汤治疗痹症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从 1 990年 1 0月用自拟老鹳草汤观察痹症1 1 0例 ,用消炎痛作为对照 40例 ,疗效满意 ,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治疗组 1 1 0例 ,其中男性 69例 ,女性 41例 ;消炎痛组 40例 ,其中男性 2 8例 ,女性 1 2例 ,两组性别无差异 ,治疗组年龄 2 0~ 64岁 ,对照组年龄 2 1~ 67岁 ,治疗组病程最短的 1 1天 ,最长的 3 3年 ,平均病程为 1年4个月 ,对照组病程最短 7天 ,最长 2 8年 ,平均 1年 2个月。2 诊断标准及功能分级病例选择 :以肢体、关节有不同程度的麻木、病痛和 或功能障碍 ,年龄在 2 0岁以上者 ,作为观察对象 ,全部在门诊条件下进行 ,嘱病…  相似文献   

12.
以太渊穴为主治疗痹证7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莉  李国臣  黄银兰 《陕西中医》2003,24(5):451-452
目的 :观察以太渊穴为主治疗痹证的疗效。方法 :主穴取太渊穴 ,肩部配肩 、肩  ;肘臂配手三里、外关等。结果 :76例总有效率 93.42 %。提示 :肺经输穴太渊穴 ,能通过调理肺气 ,达到治疗痹证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镇树清  镇万雄 《中医研究》2008,21(11):51-52
关节疼痛是痹证的主要症状之一。《金匮要略》在湿病、历节病等篇章中对关节疼痛的描述有:“骨节疼烦掣痛”、“一身尽痛”、“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等,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疼痛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往往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因此减轻患者关节疼痛的症状,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集治疗痹证疼痛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娄多峰教授治疗痹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玉举  李娜  秦涛 《中医研究》2010,23(1):63-65
娄多峰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南风湿病医院创始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国家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娄老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60余载,以“博学、深思、争时、立新”为训,博采众家之长,认真探索,临证揣摩,创立了“虚、邪、瘀(痰)”治痹理论指导于临床,疗效突出,被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采用。  相似文献   

15.
论痹与痿     
痹病和痿病是临床上常见、多发并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早在《内经》一书中,就设专篇,较系统地论述了两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辨证、治疗原则、治法及预后。鉴于两病在病位、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等方面多有相同,证候也错杂多见、难以截然分开,历代医籍虽见有痹痿合论,但均不全面,本方拟详细论述,明其异同,以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6.
痹证与瘘证是中医内科的常见病症,其病因病理有一些相似之处,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治疗上亦有共同之处。故讨论二病之异同,对临床医者有一定意义。笔者着重从二病之虚实入手存同求异,以期对诊治有所阐释和启示。 痹证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病因病理以感邪、体虚、邪阻为主,症状以痛  相似文献   

17.
随建屏,男,江苏南京人。1923年出生于名医世家,弱冠随父研习歧黄,1943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国医传习馆,从事内、儿科临床和教学50余年,现为主任医师。隋老对痹证有独到见解,常以补虚法辨治,屡起(疒冗)疴,现介  相似文献   

18.
痹,即痹阻不通之意。痹证是人体肌表、经络遭受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后,气血不能通畅而引起肢体关节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一、病因病理痹证主要是由于体虚,卫气衰微,腠理空疏,卫阳不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 1.风寒湿痹:风寒湿邪侵袭体表,或居潮湿之地、冒  相似文献   

19.
对于痹证的发生一般认为,外责之于风、寒、湿、热之邪,内责之于脏腑营卫气血虚弱。当正气不足,外邪侵袭后,致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肌肤、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及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僵直、畸形、活动障碍等症,均归属于痹证之范畴。根据其各自的特点,可将痹证分为行痹、痛痹、着  相似文献   

20.
药物发泡灸又称药物敷贴疗法,是指用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患处皮肤或选定的穴位上,使其发泡,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此法治疗痹证,民间广为流传。常用的药物有毛茛、斑蝥、威灵仙等。毛茛作发泡用,鲜者效佳。需要时取鲜全草若干,洗净、切碎、捣烂如泥状,敷贴于定点处,并用胶布固定。敷贴面积直径约2——3Cm。一般地说,风湿性坐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