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锦草合剂足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士珍  郝海英  黄俊敏 《陕西中医》2009,30(11):1479-1480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方法:60例秋季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地锦草合剂足浴(地锦草、葛根、黄芩、黄连、诃子、肉豆蔻)。结果:总有效率93.3%。结论:地锦草合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肯定,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2.
陈彦飞  王宝西 《陕西中医》1995,16(8):342-342
外用止泻散(白芷、煨诃子、云南白药)敷脐治疗秋季腹泻50例疗效满意,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应用止泻散敷脐治疗秋季腹泻能明显缩短病程,且小儿易于接受,未见任何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1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春华 《陕西中医》2004,25(5):402-403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2 5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西药组 ,中西药结合组 (西药组治疗结合含中医辨证为外感、伤食、正虚 3型 )治疗组 1 2 2例。结果 :治愈天数西药组为 3.47± 0 .69,而中西药结合组为 2 .2 3± 0 .87,两组比较 P<0 .0 1 ;退热天数 :西药组为 2 .69± 0 .37,中西药结合组为 1 .1 8± 0 .33,两组比较 P<.0 .0 0 1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泻停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辛夷 《陕西中医》2005,26(10):1045-1046
目的探讨健脾止泻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口服泻停散(党参、白术、云茯苓、白扁豆、淮山药、泽泻、生熟苡仁等),用开水调成糊状,加少许糖服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6.7%。提示本法具有健脾止泻、利水渗湿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花海鹰 《陕西中医》1996,17(8):343-344
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炒米粉联合应用,西药服多酶片等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8例,并设对照组40例。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复方丹参注射液与炒米粉联合治疗秋季腹泻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小儿秋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5年9月-2006年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120例秋季腹泻随机分两组,中药外敷辅助综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综合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7%(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效果肯定、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肠炎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类型,又称秋季腹泻,呈散发或小流行,可经粪口传播,也可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笔者采用小儿双解止泻颗粒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克 《西部中医药》2004,17(9):22-23
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的小儿急性肠道感染性疾病。起病急,呕吐、厌食、腹泻黄色或黄白色稀水样便,多伴有中高度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常有脱水和酸中毒表现。大便常规检查于高倍视野下多无红白细胞或仅见少量白细胞,病毒血清抗体测定可确诊本病。由于多发于1.5岁以下小儿,并在10月、11月多发,故名“小儿秋季腹泻”。笔者用自拟双香二石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2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杨生泉 《陕西中医》2013,(11):1461-1462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6例患者,治疗组52例,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结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利巴韦林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在治疗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并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和纠正脱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婴幼儿秋季腹泻,可明显缩短患儿发热、脱水纠正时间,提高治愈率,有利于患儿恢复正常,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1.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肠炎。起病当日即腹泻水样或蛋花样便、伴发热、烦燥、呕吐,严重口渴,脱水。笔者近年来应用加味白术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0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杨莉颖  郭素香 《陕西中医》2011,32(11):1462-1463
目的:观察疏风解表、运脾化湿类中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32例采用宝乐安、思密达治疗,治疗组3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藿香正气散化裁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P<0.01。治疗组伴随症状消失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藿香正气散治疗轮状病毒泄泻能有效改善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腹泻病程。  相似文献   

13.
赵蒙  王新红 《中医研究》1997,10(5):35-36
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8例河南450000郑州市儿童医院赵蒙王新红王新荣主题词腹泻/中医药疗法七味白术散/治疗应用秋季儿童,学龄前我们在1994~1995年12月期间应用中药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6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  相似文献   

14.
卢绍年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0):791-791
综述双黄连粉针、复方丹参注射液、云南白药等 5 种中成药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中的应用,为小儿秋季腹泻治疗合理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藏朵  张继红  张惠玲 《陕西中医》2005,26(12):1363-1364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针刺足三里、长强、四缝穴配合四君子汤加味(党参、茯苓、白术、车前子、甘草、木香、藿香、炒扁豆、葛根)治疗本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98%。提示:针药合用共奏温运脾阳,除湿止泻之功,对于治疗秋季腹泻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高世悦 《陕西中医》2010,31(7):889-890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抗病毒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儿推拿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2.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儿推拿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止泻灵糖浆Ⅰ号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2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豫梅 《陕西中医》1998,19(8):343-343
采用由中草药地锦草、马齿苋制成的止泻灵糖浆Ⅰ号,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204例,总有效率88.23%。提示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收敛固肠等作用,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运用云南白药敷贴神阙穴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总有效率90.38%,本法给药方便,避免了小儿服药困难和受吐泻影响药物吸收的壁障,与普通疗法48例对照,p值小于0.01,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9.
八味葛芍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爱玲 《陕西中医》2005,26(10):1044-1045
目的观察温中健脾,清热涩肠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八味葛芍汤(葛根、白芍、薏苡仁、黄芩、苍术、乌梅、诃子、生甘草)治疗本病56例。结果总有效率96%。提示自拟八味葛芍汤具有温化寒湿,健脾敛阴,清化肠热,健运脾胃,清温止泻之功效。  相似文献   

20.
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脾虚湿盛型腹泻1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双英 《陕西中医》2009,30(10):1331-1332
目的:观察补脾除湿止泻类中药配伍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采用七味白术散(太子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藿香、木香、葛根等)随症加减。结果:总有效率94.17%。结论: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具有健脾化湿止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