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内镜下黏膜切除用于治疗分化不良的Barrett食管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技术。本研究目的是比较氩气电凝(APC)和光动力疗法(PDT)两种技术在切除分化不良的Barrett食管的疗效及成本效益分析。材料与方法:26例分化不良的Barrett食管患者犤男性21例,中位年龄60岁,中位长度4cm,23例为低度分化不良(LGD),3例为高度分化不良(H GD)犦随机分为两组,APC组13例,PDT组13例。APC组采用65W、1.8L/m in氩气实施1~6期(平均5期)的电凝治疗。PDT组在静脉注射光敏素(2m g/kg)48h后应用PDT气囊释放200J/cm波长为630nm的红色激光1期照射。全部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内镜探条扩张术联合光动力疗法(PDT)及局部化疗治疗食管贲门癌性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食管贲门癌患者91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PDT联合局部化疗)和联合扩张治疗组(经内镜探条扩张联合PDT及局部化疗).所有病例以3~5 mg/kg剂量的血啉甲醚静脉滴注,用药后3 h内于肿瘤病变处注射化疗药物(5-Fu)并激光照射.联合扩张治疗组41例在以上治疗前3天内进行经内镜探条扩张治疗.结果 联合扩张治疗组吞咽困难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近期疗效及平均生存期2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经内镜扩张术联合PDT及局部化疗可显著改善食管贲门癌性狭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联合手术切除后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大鼠颅内胶质瘤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64只Fischer 344大鼠颅内种植9L胶质瘤细胞后,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显微手术切除肿瘤)、手术+PDT组(手术切除肿瘤后即行80 J/cm2 PDT照射术区)和手术+PDT+贝伐单抗(贝伐单抗+手术切除肿瘤后即行80 J/cm2 PDT照射术区)组.9L细胞种植7d后治疗组接受相应的治疗;种植14d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大鼠处死,行HE染色检测颅内肿瘤的生长情况,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周围VEGF的表达.其余40只大鼠自然死亡,记录生存期.结果 对照组、手术组、手术+PDT组和手术+PDT+贝伐单抗组大鼠种植9L细胞后的平均生存时间为(15.9±1.5)d、(33.3±2.7)d、(43.4±3.3)d和(58.7±4.2)d,各组间的平均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9L细胞种植14d后,3个治疗组中的肿瘤绝大部分被切除,肿瘤体积明显减少(P=0.000).手术组术后残腔周围浸润灶的数量和面积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PDT组和手术+PDT+贝伐单抗组的浸润灶数量极少,浸润灶面积也小,与对照组和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和手术+PDT+贝伐单抗组的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00),但手术+PDT组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手术组和手术+PDT+贝伐单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手术切除脑胶质瘤后行PDT治疗可以杀灭术后残腔周围的肿瘤浸润灶,再辅以贝伐单抗的治疗,能够抑制PDT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副作用,从而明显提高脑胶质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PDT/IMCRT同步中药治疗中晚期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局部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并区域适形调强(IMCRT)治疗的剂量效应,通过中药的辅助整合为中晚期肿瘤患者提供不同策略有效综合治疗依据.方法 对手术失败或无手术适应证的空腔或浅表肿瘤患者,采用局部与区域的综合治疗手段,观察分析20min、30min、200J/cm2、300J/cm2、1次、3次光化物理疗法(PCT/PDT)不同时间、剂量、分次(TDF)与IMCRT和同步中医药治疗的量效关系.结果 PDT物理疗法与IMCRT和同步中医药治疗,随着TDF的变化有显著统计意义,PDT对中晚期肿瘤特别是空腔脏器患者,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肯定的,对梗阻型、放化疗失败的中晚期肿瘤患者有较高的姑息治疗价值.结论 采用PDT、IMCRT与中药不同策略的整合治疗,通过TDF的优化同步中医药的辅助方案,创伤性小、不良反应少,可达到减毒增效带瘤生存的目的 ,使中晚期肿瘤患者"变不治为可治".  相似文献   

5.
杜奕  李刚  吕强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22,(12):967-971+1009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的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17-01/2021-01月在作者医院进行ESD治疗的276例食管、胃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症患者,以完全性切除和治愈性切除为治疗成功,以非治愈性切除为治疗失败,评价ESD疗效。出血、消化道狭窄和穿孔3项为并发症。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疗效和影响并发症发生危险因素。结果 276例患者中230例(83.33%)完整切除,6例(2.17%)患者治愈性切除,治疗成功率为85.51%,40例(14.49%)患者术后病理显示切缘阳性为非治愈性切除。术后3年生存率99.25%,复发率0.75%;出血、消化道狭窄和穿孔发生率分别为7.97%、5.07%、2.90%。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变直径(≥3 cm)、浸润深度(M3、SM1)、胃部溃疡是影响ESD疗效的重要因素(P<0.05);浸润深度(M3、SM1)、贲门-胃底和病变直径(≥3 cm)是出血的危险因素,病变直径...  相似文献   

6.
董会娟  周婷婷  张俊丽  李罗红  杨小莉   《四川医学》2017,38(10):1208-1211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食管早癌患者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ESD治疗197例食管早癌患者(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患者并发术后食管狭窄(狭窄组)、171例患者术后未并发食管狭窄(非狭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临床资料,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讨ESD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狭窄组和非狭窄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位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患者的鳞状细胞癌占比73.08%、病灶纵向长径(44.8±13.0)mm、病变环周直径(38.0±11.0)mm、术后创面>3/4食管周径患者占比57.69%、组织浸润深度达到m3+sm1患者占比76.92%均显著的高于非狭窄组患者的鳞状细胞癌占比52.05%、病灶纵向长径(31.6±10.7)mm、病变环周直径(27.3±9.6)mm、术后创面>3/4食管周径患者占比30.41%、组织浸润深度达到m3+sm1患者占比29.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纵向长径过长、病变环周直径过大、术后创面>3/4食管周径、组织浸润深度(m3+sm1)是食管早癌患者ESD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982、1.715、1.552、2.281)。讨论食管早癌患者ESD术后并发食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病灶纵向长径过长、病变环周直径过大、术后创面>3/4食管周径、组织浸润深度过深。  相似文献   

7.
局部外用甲基氨基酮戊酸(M AL)进行光动力学治疗(PD T),两个疗程间隔1周,是治疗光化性角化病的有效方法。本开放性前瞻性研究比较M AL-PDT1疗程和M AL-PDT2疗程间隔1周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11例光化性角化病患者纳入研究,共有413处皮损,皮损由薄至中度厚。患者随机分入两个治疗组,1组接受1疗程M A L-PD T治疗(n=105),另1组接受2疗程M AL-PD T治疗,间隔1周(n=106)。治疗程序为表面清创后外涂M etvix乳膏(160m g/g)3h,用发光二极管产生的红光(波峰634±3nm,光剂量37J/cm2)照射。1疗程治疗后3个月,37处皮损(19%)未完全反应,行…  相似文献   

8.
射频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子力  吴健  陈敏山  梁惠宏 《广东医学》2012,33(10):1410-1413
目的 比较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与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CRLM)的疗效.方法 180例CRLM患者(转移瘤最大径≤5 cm,数目≤3个)进入本研究,94例接受RFA治疗(RFA组),86例接受手术切除(手术切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RFA组与手术切除组1~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1.2%、62.9%、50.4%、39.7%、29.1%和90.4%、78.8%、65.1%、56.0%、48.4%(P=0.024);对于直径≤3 cm单个CRLM患者RFA(n=32)与手术切除组(n=36)1~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8.1%、86.2%、68.1%、58.8%、51.1%和100%、86.2%、74.3%、66.1%、61.0%(P=0.55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0%(16/94)与40.7%(3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FA组患者肿瘤局部进展率47.9%(45/94),再手术切除组切缘复发率为12.8%(11/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手术切除治疗CRLM疗效优于RFA,对于直径≤3 cm单个CRLM,RFA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学科诊疗(M D T)模式在食管异物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21例食管异物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诊疗模式分为试验组(n=62)和对照组(n=59).试验组采用MDT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诊疗模式,对两组患者治疗等待时间、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0.
背景:高剂量U VA1治疗(剂量130J/cm2)特应性皮炎和硬皮病有效,研究表明UV A1可诱导p53在角质形成细胞的表达。目的:检测UV A1对p53磷酸化激活的影响,这以前尚无人研究。方法:5名成年志愿者臀部皮肤暴露于系列U VA1剂量(10~100J/cm2)照射,同时用窄波UV B(TL-01)(25~550m J/cm2)和模拟太阳光(SSR)(5.6~30J/cm2)照射作为比较,每名志愿者在24h后确定最小红斑量(M ED)。然后,臀部不同部位用3个M ED剂量UVA1、TL-01和SSR照射。在24h后钻取每一照射部位及相邻未照射对照部位行活组织(4m m)检查。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p53(D o-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 对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探讨ESD在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2011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ESD治疗的384例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综合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完成ESD治疗的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384例,中位随访时间26(6 ~68) 个月,平均切除面积12.0(7.4~20.0) cm2,平均手术时间40.0(30.0~63.8) min,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分别为: 98.96%(380/384) 、96.35%(370/384) 、92.45%(355/384);出血、穿孔、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56% (6/384) 、0.26% (1/384) 、13.80% (53/38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显示,病变环周比例≥2/3[OR = 63.370(14.579~275.448) ,P< 0.01]是食管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3年整体生存率、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分别为96.30%、100%,病变复发率2.86%(11/384) .结论 ESD治疗食管早癌及癌前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科室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10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低剂量组(n=53,12.5mg/d剂量)和高剂量组(n=53,25mg/d剂量),对比不同剂量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低剂量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3个月后子宫肌瘤体积、激素水平较高剂量组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剂量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取12.5mg/d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52锎(Cf)联合外照射治疗食管癌的放射性损伤与剂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放疗科经252锎腔内后装放疗联合外照射治疗食管癌患者30例,记录252Cf和外照射剂量,分析不同照射剂量对急慢性放射性损伤的影响。结果外照射平均照射剂量为(50.02±7.31) Gy,252Cf平均照射剂量(12.44±3.01) Gy,治疗4周内出现放射性食管炎14例,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46.67%(14/30),其中外射线照射高剂量组患者急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73.33%)明显高于低剂量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5个月,出现食管溃疡2例,治疗后3~15个月出现食管狭窄3例,治疗后14个月出现食管瘘1例,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为20%(6/30),其中252Cf快中子射线照射高剂量患者慢性放射性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患者(P<0.05)。结论放射性食管炎与外照射剂量相关,而慢性放射性损伤与252Cf照射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椎形束CT(D-CBCT)在肺癌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精准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治疗科就诊的100例肺癌患者。根据CBCT扫描模式不同,分为4D组(n=57)和3D组(n=43)。比较两组患者放疗摆位误差、内靶区(ITV)体积、靶区剂量、心脏受照剂量和肿瘤控制效果。结果 在校正前后和治疗后,两组各摆位误差绝对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4D组患者中下叶肿瘤ITV体积低于3D组(P<0.05);4D组的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和平均剂量(Dmean)靶区剂量均高于3D组(P<0.05);4D组的V10、V20、V30及平均受量(Dmean)等心脏受照剂量均低于3D组(P<0.05);4D组和3D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可将D-CBCT应用于肺癌容积旋转调强计划精准治疗中,尤其采用4D-CBCT可更好提供靶区剂量,减少肺癌患者的中下叶肿瘤ITV体积和心脏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15.
背景/目的:婴儿肺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切除后常规应用持续性硬膜外止痛。作者的目的是确定接受两种规格硬膜外溶液:0.1%布比卡因,0.1%布比卡因加芬太尼2~5m g/L对婴儿住院时间(LO S)、其他止痛剂需求的剂量、疼痛控制和不利呼吸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面是否存在差别。方法:作者在12个月期间回顾性调查CCAM切除后婴儿接受硬膜外注射0.1%布比卡因(n=18)和0.1%布比卡因加芬太尼2~5m g/L(n=10)的情况。记录住院时间、阿片样物质复苏、非阿片样止痛剂的应用、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和疼痛评分的情况。结果:硬膜外给予芬太尼的患者其住院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荧光镜透视检查并非每个内镜中心都能开展,从而导致患者治疗延迟或必须转至其他支架放置中心进行治疗。本文评估了无荧光镜透视条件下用胃镜在内镜引导下放置自扩式金属食管支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与方法:从2002年10月至2004年9月,共有33例连续性患者进行了内镜引导下用鼻胃镜(5.9m m)放置食管支架的治疗。使用近端放置覆盖支架,放置指征包括恶性食管狭窄(n=26),恶性外源性压迫(n=2)以及食管-气管瘤瘘形成(n=5)。结果:内镜引导下支架放置共有30/33例(90%)的患者获得成功。有1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早期并发症(<7d)包括1例死于肺动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维生素D[25-(OH)D3]与肝脂肪含量的关系。方法:137例T2DM合并NAFLD患者,根据患者25-(OH)D3水平将其分为4组,分别为A组(>75 nmol/L,n=40)、B组(>50且≤75 nmol/L,n=36)、C组(>25且≤50 nmol/L,n=31)及D组(≤25 nmol/L,n=30)。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SUA、肝功能、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受控衰减参数(CAP)及肝脏硬度值(LSM)水平,并采用Spearman法分析25-(OH)D3水平与各临床指标相关性。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HbA1c、TG、TC、LDL-C、SUA、ALB、ALT、HOMA-IR及hs-CRP水平相比,从低到高分别为A组、B组、C组及D组,HDL-C水平从低到高分别为D组、C组、B组及A组(P<0.05);治疗后,B组、C组及D组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高,其余指标均较治疗前低(P<0.05);各...  相似文献   

18.
确定对抗反流药治疗无效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行pH值监测的意义。对标准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阻断剂耐药的患者接受了pH值监测。随机选择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接受改良的食管滴酸试验,并与非腐蚀性反流病患者进行比较。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中(n=70),63.8%患者的pH值正常,而H2受体阻断剂耐药的患者(n=31)中,29%患者的pH值正常(P=0.007)。非腐蚀性反流病患者的感觉强度等级和酸灌注敏感度评分明显高于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P<0.05)。服用质子泵抑制剂1次/d但症状仍持续存在患者的pH值正常,但总体上该类患…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食管黏膜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Lugol′s碘染色确定病灶边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完整剥离病灶并送检。切除成功率、手术时间、手术即刻及短期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等纳入统计。结果:32例共33处食管黏膜病变接受治疗,30例共31处病变成功完成ESD治疗,ESD成功率93.9%(31/33)。2例患者病灶局部黏膜下注射后抬举不良且难以剥离转行手术治疗。ESD手术时间(自开始标记至完整剥离病变)55~125 min(平均85 min)。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有少量出血;2例食管黏膜内肿瘤剥离过程中出现皮下气肿,保守治疗成功,ESD穿孔发生率6.3%(2/32)。1例食管黏膜内癌合并皮肌炎的患者术后发生创面感染,术后第3天出现发热胸痛,抗感染治疗后6天恢复正常。成功实施ESD手术的30例患者平均住院8天,人均住院费用1.45万元人民币,术后每月随访1次,随访期3个月,创面基本愈合,无1例病变残留和复发。3例术后创面超过食管2/3周的患者,术后1个月就发生食管狭窄,经过平均2次球囊扩张后狭窄缓解。结论:ESD是治疗食管黏膜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与微波消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自2010-2016年的329例CRLM患者临床资料,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共分析75例手术切除治疗与75例微波消融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局部肿瘤进展率、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结果:中位随访期为42月(范围14~72月)。对肝内单发病灶(直径≤3 cm)和肝内多发病灶(n≤3,直径≤3 cm)的患者,局部肿瘤进展率、总生存率在切除组与消融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355,P=0.503)。对肝内多发病灶(n≤3,直径>3 cm)和肝内多发病灶(n>3)者,局部肿瘤进展率消融组高于手术切除组(P=0.033),总生存率消融组少于切除组(P=0.042)。结论:手术切除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优于微波消融。但对于肝内单发病灶(直径≤3 cm)和肝内多发病灶(n≤3,直径≤3 cm)的CRLM患者,微波消融可以达到与手术切除相媲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