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髌骨粉碎骨折的固定。方法:对43例髌骨粉碎骨折,采用钢丝荷包加张力带固定,术后不予外固定,早期进行非负重功能锻炼。结果:经平均5年随访,按陆裕朴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43例术优33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0.7%。结论:钢丝荷包加力带固定髌骨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稳妥,下床时间早,愈后功能恢复功能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髌前多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并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方法与效果.方法:2012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患者采用髌前纵行切口,3枚或3枚以上平行克氏针纵向穿入大多数骨折块,再分别将相邻2枚克氏针经髌前“8”字钢丝捆绑,形成多组张力带.然后用1.2mm的钢丝,沿髌骨由内向外水平穿过,在髌骨外上方作捆绑式加压环扎.结果:随访38例,随访时间9-18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髌骨关节面平整,9-12个月拆除内固定.功能依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5例,良3例.结论:临床治疗严重粉碎性髌骨骨折采用多枚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并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张力带涤纶线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骨科周谋望,秦建中,刘志雄,方立主题词:髌骨/损伤;骨折;骨折固定术;内自1991年10月至1994年8月,我们应用张力带涤纶线治疗髌骨骨折,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共18例,其中男13例,女5例。年龄2...  相似文献   

4.
1987~1996年,采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移位的髌骨骨折195例,不用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髌骨骨折共195例,其中男性112例,女性83例,年龄16~75岁。新鲜骨折176例,陈旧性骨折19例。横型骨折128例,下极骨折44例,粉碎性骨折23例。本组病例骨折均有移位,采用保留髌骨,用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3~6月去除内固定。结果:伤口均一期愈合。随防4~18个月屈膝120°~150°,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种操作简单、疗效可靠的治疗髌骨骨折手术方式.方法 髌骨骨折108例,男76例,女32例;年龄18~82岁,平均43岁.右侧骨折67例,左侧4l例.横断型骨折43例,粉碎型骨折54例,撕脱型骨折8例,纵型骨折3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 h~10 d.术中显露髌骨,复位,巾钳临时固定,用双股可吸收缝线编织一个五角星,呈网状置于髌骨前.用缝线穿过五角星的5个角,做双半环髌骨周围缝合,固定髌骨.这种称为"五角网缝合术"方法属张力带固定.实验采用20具新鲜牛膝关节,髌骨横断骨折,完全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用五角网缝合术和AO张力带缝合术固定,在MTS试验机上对股四头肌进行加载测试,得出不同负荷(0~500 N)下骨折端分离距离.结果 108例髌骨骨折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均愈合.按Bost-man髌骨骨折疗效评价标准,优76例,良32例.力学试验表明,采用五角网缝合术和AO张力带缝合术的髌骨骨折端分离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五角网缝合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术后可早期活动、康复快、疗效确切、无须二次手术取内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双重髌前“8”字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双重髌前“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2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髌前纵行切口,以3枚平行克氏针纵向穿入大多数骨折块,再分别将相邻2枚克氏针经髌前“8”字钢丝捆绑,形成两组张力带。结果随访病例19例,随访时间9~24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髌骨关节面平整,6~12个月拆除内固定。功能依据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8例,良1例。结论双重髌前“8”字张力带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固定牢靠,可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功能恢复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锚钉髌骨环形固定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美国施乐辉公司生产的5.5 mm钛质双固定钉(锚钉),行髌骨环形固定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骨折58例,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8个月,均未发现骨折分离移位。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疗效,优48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为96.55%。结论采用锚钉行髌骨环形固定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能有效复位固定骨折,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6.55%。此方法安全简便易掌握,是治疗髌骨下极撕脱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50例髌骨下极骨折患者分为三组,每组50例。按照内固定方法不同分为1组(钢丝环扎组)、2组(钢丝张力带组)、3组(钛缆内固定组)。比较三组疗效。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05);术后随访1年,2、3组优良率明显优于1组( P>0.05)。结论钢丝张力带、钛缆内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效果良好,同时能及时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普迪思线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普迪思(polydloxanone suture, PDS)可吸收线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及其治疗髌骨骨折的效果. 方法以WDW305型电子万能试验机施行PDS 0-0线和PDS 1-0线的拉力试验.本组患者60例,随机选择30例髌骨骨折为PDS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组,另30例为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对照组.直视下解剖复位,巾钳固定.治疗组用直径1.5 mm的克氏针,在骨折远近端或与折线垂直的两侧各横行侧位髌骨前后径中心或稍偏后钻两孔,分别穿入两道PDS 0-0线或PDS 1-0线,近端的内侧头线和远端的外侧头线、近端的外侧头线和远端的内侧头线分别在髌骨骨折前缘作交叉张力带打结固定,另在近端的内侧头线和远端的内侧头线、近端的外侧头线和远端的外侧头线作髌骨骨折内缘、外缘压力带打结固定.对照组用直径2.0 mm的克氏针及1.0 mm的钢丝同法施行"8" 字张力带固定. 结果通过拉力试验, PDS 0-0线单股的最大拉力为71.50 N , PDS 1-0线单股的最大拉力为97.48 N,测试中达到最大拉力时,其长度为原长度的3倍.两组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2个月,未发生骨折断端再移位.PDS线治疗组,优21例,良6例,可3例;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对照组;优19例,良7例,可4例.两组临床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32, P>0.05) . 结论 PDS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生物力学性能和蠕变,能克服克氏针钢丝张力带固定所致的针尾触痛、刺破皮肤等并发症及其Ⅱ期手术的缺点, 而且经济便宜,有利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探讨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及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取12具新鲜尸体膝关节标本制成髌骨横断骨折模型,分2组各6个膝关节,分别用双股“薇乔”l-0可吸收线和直径0.8mm钢丝做张力带固定,将标本安置在MTS试验机上,行拉力试验和疲劳试验,测量各种试验前后的骨折端分离程度。结果 在0~300N之间可吸收线张力带比钢丝张力带抗疲劳性能强,在300~500N之间两者效果相当;可吸收线张力带比钢丝张力带固定具有更好的弹性。结论 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比钢丝张力带好,完全可替代钢丝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小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加桡侧钢丝张力带治疗儿童完全移位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5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儿童完全移位肱骨髁上骨折61例,男性47例,女性14例;年龄3~13岁,平均8.5岁。摔伤55例,道路交通伤6例。其中闭合性骨折59例,开放性骨折2例;右侧50例,左侧11例;伸直型57例,屈曲型4例。应用肱三头肌两侧小切口入路,桡侧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术中置管引流,术后无需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在门诊摄X线片随访,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20个月。X线片显示61例均解剖复位,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8周,无肘内翻畸形发生。根据Flynn评定标准,优42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5%。结论肱三头肌两侧小切口入路交叉克氏针加桡侧钢丝张力带治疗儿童完全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环扎、可吸收丝线缝合联合固定技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5年5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并成功随访的3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44.5岁(19~65岁);左侧10例,右侧22例。致伤原因:摔伤10例,道路交通伤15例,高处坠落伤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环扎、可吸收丝线缝合联合固定技术治疗。结果 32例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9.5个月,所有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按照B9stman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16例,良12例,差4例;优良率87.5%。结论克氏针、张力带、钢丝环扎、可吸收丝线缝合联合固定技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固定牢固,简单实用,术后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方法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比分析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B组28例行切开复位镍钛形状记忆环抱器内固定,对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镍钛形状记忆环抱器内固定对髌骨粉碎性骨折治疗比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跟骨关节内粉碎性骨折23例,采用跟骨外侧可延伸的L形切口入路,切开撬拨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6~32个月的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10例,良7例,可6例,优良率73.9%。末次随访X线片上的跟骨形态学指标(Bohler角)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对跟骨骨折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有移位的髋臼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探讨有移位的髋臼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993年4月-2000年1月62例有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治疗的经验。手术治疗组47例,按Judet等方法对骨折进行分型,46例根据分类结果选用适当的手术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例行全髋置换术。非手术治疗组15例,予以股骨髁上牵引和延迟髋关节活动及负重。结果:手术治疗组47例中,41例获随访(87.2%)。Matta影像学评分:优18例,良19例,一般1例,差3例;Matta临床评分:优16例,良18例,一般5例,差2例。非手术治疗组15例中,11例获随访,其中1例死亡。Matta影像学评分:优2例,良2例,一般3例,差3例,Matta临床评分:优2例,良1例,一般4例,差3例。结论:对于有移位的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优于非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2年2月,我科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Rü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22例,其中合并腓骨骨折8例,合并脏器损伤2例,合并其他骨折4例。结果本组22例,随访12~35(18.7±4.3)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骨折愈合时间4~8(5±1.8)个月,按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0.9%。结论选择好手术时机,正确处理软组织损伤,双钢板内固定结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Ⅲ型pilon骨折能达到准确复位,牢固固定,早期行功能锻炼的目的,为治疗Ⅲ型Pilon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髌骨-胫骨结节架桥式固定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髌骨下极骨折的可靠内固定方法。方法 自 1998~ 2 0 0 1年开展髌骨 -胫骨结节架桥式内固定 (以下简称桥式手术 )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2 4例 ,均为新鲜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 2例。结果 手术后平均随访 8个月 ,伤口均一期愈合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 7周 ,优良率达 91.7%。结论 采用桥式手术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内固定坚强 ,操作简便 ,骨折愈合快 ;可早期功能锻炼 ,并发症少 ,为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难以维持复位的病人提供了一种完整保留髌骨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肱骨近端有移位骨折的最佳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对肱骨近端骨折有移位的174例患者,进行Neer分类,122例二部分骨折和8例三部分骨折行三叶草钢板内固定,30例三部分骨折和3例四部分骨折行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10cking proximal hunerus plate,LPHP)内固定,而5例三部分骨折和6例四部分骨折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humeral head replacement,HHR)。结果内固定术后所有骨折均愈合,无畸形。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周。肱骨头置换术后,假体未出现松动、脱位等现象。所有病例均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肱骨近端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Neer二部分骨折、多数三部分骨折及一些四部分骨折可采用钢板内固定,而部分三部分骨折、多数四部分骨折可根据情况一期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