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放置起搏器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对其左心室(left ventricular,LV)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患者,根据永久性起搏器植入的部位分为两组。其中研究组患者43例,采用右心室间隔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则采用右心室心尖部植入心脏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情况、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等差异。结果 植入术后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 LVESD)均低于对照组(P<0.05)。植入术后研究组的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指标及心肌受损相关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植入术后两组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植入术后两组的生活质量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 右心室间隔起搏可更为显著的改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同时不增加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用特定频率的脉冲电信号经过导线和电极刺激心脏,代替心脏起搏点,引起心脏搏动的仪器,是一种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心脏起搏器自1952年临床首次应用以来,目前已广泛应用,它对抢救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防治,起了重要作用。我们自2001年10月以来,共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5例,现就手术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心脏起搏器发出脉冲电流,通过导管电极应激病变心脏,以维持或控制心脏节律或改善心脏功能.可分为临时性心脏起搏和永久性心脏起搏.永久性心脏起搏是将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埋植体内进行永久起搏的技术.它不仅用于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而且还在探索应用于某些快速性心律失常.对起搏器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支持和缓解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起搏器植入术已成为临床上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常规治疗手术方法。手术过程中切开、分离、止血、缝合及制作囊袋都可引起血管损伤。如处理不当,可导致囊袋出血,造成伤口愈合延期、囊袋感染或起搏器植入术失败。现报告6例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出血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人造的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以带动心搏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快速或缓慢的心律失常,适用于各种年龄的病人。但安置起搏器治疗的90岁以上高龄患者少见,据文献报道的最高年龄为1例99岁男患。因高龄患者与一般患者相比全身各组织器官、脏器系统有明显的衰退,应急能力降低,且多伴有其他疾病,加之安装起搏器是一种创伤,所以临床上更容易出现如切口不愈合、电极脱位等并发症。于2004年4月为1例98岁高龄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获得成功,现将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DCM)在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合并心功能不全时,药物治疗常难奏效。我院自2001年6月-2005年6月,用双腔起搏器治疗DCM缓慢心律失常并心功能不全1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工心脏起搏是由心脏起搏器发生脉冲电流通过电极应激病变心脏,以维持或控制心脏节律或改善心脏功能。临时起搏器一般用于临时抢救或预防性起搏。合并有严重缓慢心律失常需外科手术患者,在术中应用临时起搏器可达到预防缓慢心律失常恶化,阿--斯综合征发作和抢救心脏骤停的目的。现附3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男患,36岁,农民。因反复右上腹痛4年,高热、黄疸10月,加重2d于2002年3月7日入住我院外科。既往无慢性疾病及心脑血管病史。入院时查:体温39.5℃,血压105/60mmHg.。全身皮肤巩膜黄疸,肺部体征阴性,心率54bpm,右上腹压痛,肌紧张,肝脾…  相似文献   

8.
杜燕 《西南军医》2009,11(4):791-792
随着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迅速开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置心脏起搏器是治疗不可逆的心脏传导功能障碍的安全有效方法,特别是治疗因“窦房结病变”和“心脏传导系统病变”引起的重症缓慢性心律失常。我院于2006年10月~2008年10月安置起搏器用于治疗慢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病人共32例,疗效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徐红宇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2):1364-1365
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1〕。随着我国介入治疗的迅速发展,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对患者术后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院自2007年5月~2010年5月,共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346例,经过严密监护,全部患者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严重心律失常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的严重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评估,记录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经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得出,年龄≥60岁、病程≥1年、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均可能是影响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相关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病程、文化程度均可能会对严重心律失常永久起搏器植入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产生影响,临床可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缓解此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床边经股静脉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在危重症急救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患者55例,男42例,女13例,年龄17~81岁。其中,冠心病心肌梗死20例,病毒性心肌炎9例,扩张型心肌病11例,心外科术后6例,脑外伤9例。心律失常分类:病窦综合征15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9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8例,室性自主心搏2例,心肺复苏心脏电复律后5例,心脏术后顽固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药物治疗无效3例。全部患者行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结果所有患者心脏临时起搏器植入均获得成功,无并发症。5例患者心电监护可见起搏脉冲信号,其后未见心室电活动,心脏听诊无心音,血压测不出,心肺复苏失败。结论在危重症急救中床边经股静脉植入心脏临时起搏器,方法便捷,可提高抢救成功率,不影响其他抢救措施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值得在各种急救场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16年7月经心脏超声或左室造影及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证实为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律失常的105例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结果 105例患者分为肥厚型非梗阻性心肌病组(HNCM)4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组(HOCM)41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组(AHCM)22例。3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合并心律失常类型包括窦性心动过缓、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频发房性早搏、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3组不同心律失常类型中,均为心房颤动发生率最高,分别为38.1%、63.4%及50.0%。HOCM组12例患者行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术,4例患者行外科肥厚心肌切除术。HNCM组4例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HOCM组2例患者因心室颤动植入单腔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HNCM组、HOCM组及AHCM组分别有7例、2例及2例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出院后随访3~14个月,平均(8±3)个月,患者均存活,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结论 HCM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王腾  廖斌 《西南军医》2017,(1):66-70
心律失常是心脏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出现往往会加重心脏疾病的进展。我国每年约55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90%死于恶性心律失常。目前对心律失常治疗主要有两种手段:抗心律失常药物和人工起搏器植入,两种手段均有诸多弊端。HCN4(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and cyclic nucleotide-gate cation channe 4)调控心脏节律的作用较明确,但其转染后存在无法长期稳定表达和生物安全性低的弊端。MicroR-NAs作为机体固有的调控基因,在心脏节律的调控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上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两者对心脏节律控制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田维 《西南军医》2015,(1):107-108
目前,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作为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作为有创性治疗方法,并发症的发生不可避免。国内报道起搏器囊袋感染发生率为2.1%,最常见的为局部发红及疼痛(34%~55%),其他的症状和体征包括皮肤侵蚀破溃(23%)、肿胀(21%)、局部皮温升高(11.5%),伤口愈合不良或形成瘘道而渗液(25%)等[1]。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70例DCM。与国内资料比较,高发年龄有所推迟,并有随年龄增大而上升的趋势。在诸因素中主要与及时治疗和健康素质改善有关。强调了早期发现和治疗对预后的意义。临床表现以心衰和心律失常为主,2组共同特点是大心脏。心律失常以广泛性、复杂性、易变性为突出表现。确诊有赖于超声检查和病情演变的观察。心衰组扩血管药疗效较洋地黄和激素满意,钙拮抗剂可作为优选方案。心律失常组缓慢型和混合型疗效差,室性胺碘酮优于慢心律。  相似文献   

16.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大量应用很大程度解决了这一医学难题。然而起搏器终究不能完全替代心脏优势传导系统功能,且其对机体而言始终是一种“外物”,“并发症”及“心理负担”一直困扰着起搏器置入患者。因此,健康指导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床边无X线显示下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的安全可靠性。方法 对 78例需紧急安置心脏临时起搏器的严重心律失常 ,在心电监护下 ,于床边无X线显示下 ,71例采用股静脉穿刺法 ,7例采用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安置临时起搏器。结果  78例均获成功 ,未出现心脏穿孔、血气胸等并发症。结论 床边无X线显示下紧急心脏起搏是可行、可靠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刘辉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728-1728
永久起搏器是通过锁骨下静脉放置心房和/或心室电极,连接起搏器并将起搏器埋藏于锁骨下皮肤与胸大肌之间,以保证患者生活不受影响或轻微影响的起搏治疗工具。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工程,起搏器不断更新,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于此同时,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也更显重要。自2000~2009年共开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治疗51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永久起搏器是通过锁骨下静脉放置心房和/或心室电极,连接起搏器并将起搏器埋藏于锁骨下皮肤与胸大肌之间,以保证患者生活不受影响或轻微影响的起搏治疗工具。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工程,起搏器不断更新,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于此同时,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也更显重要。自2000~2009年共开展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治疗51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时心脏起搏器作为治疗各种病因导致的一过性缓慢型心律失常及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前的过渡性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技术成熟。在非心脏的外科手术患者中合并有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者,在围手术期可因为麻醉、药物及手术的影响。加重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增加了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