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占小儿呼吸道感染发病的30%以上^[1]。近年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病例逐渐增多.且有局部流行趋势。现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78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不同治疗方法疗效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92例肺炎支原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MP发病年龄4个月~1岁占7.6%,1~3岁占22.8%,3~6岁占31.5%,6~13岁占38.04%;临床表现中主要以呼吸道受累,以持续性发热和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早期缺乏阳性体征,胸部X线改变不典型;除呼吸道病变外,患儿常合并肺外多系统的损害;MP-IgM血清学检测阳性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均有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婴幼儿肺炎应高度重视肺炎支原体的感染;血清学MP-IgM检测可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指标;选用阿奇霉素静滴或口服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时期肺炎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近年来,关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加,且有局部流行的趋势。它不但是引发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因,而且可引起全身器官的病变。故有关支原体微生物在人类的致病地位已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现收集2年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病儿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的特点做一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是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最重要病原。近年来,MP肺炎在儿童人群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婴幼儿感染日渐增多,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早期不易明确诊断。本文回顾我院2006年9月~2008年3月,经临床、实验室、X线及治疗随访证实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129例,着重分析其X线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肺炎支原体属柔膜体纲,支原体属,是一种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最小的原核致病微生物。肺炎支原体缺乏细胞壁,因此,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菌药物固有耐药[1-2]。肺炎支原体感染潜伏期一般长达2~3周,主要感染婴幼儿与老年人[3]。肺炎支原体是我国社区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4],约占小儿肺炎的10%~20%[5]。支原体肺炎发热程度不一,可表现为高热、中等度热或低热[6]。支原体肺炎可导致肺外并发症,发生率约25. 0%~39. 3%,累及皮肤黏膜、血液、神经、胃肠道、心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孟鲁司特钠。观察比较两组刺激性咳嗽发生时间、治疗后刺激性咳嗽缓解时间、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呼吸峰流速(PEF)实测与预计值比值等。结果: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气道高反应发生率为42.9%。观察组住院时间、咳嗽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咳嗽缓解时间、发生时间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第5天、出院当天的PEF实测与预计值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加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气道高反应效果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7.
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小儿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小儿肺炎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以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炎.支原体较一般细菌小,较病毒大,这种微生物由口、鼻的分泌物经空气传播,引起散发性或流行性的呼吸道感染,多发生于冬春、夏秋之交[1].  相似文献   

8.
肺炎支原体感染属常见病和多发病[1],临床表现多样。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报道较少。2001年以来,我们收集本院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肺炎支原体感染54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非重症)予以阿奇霉素口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的患儿给予乳糖酸红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口服.比较两组发热持续时间、气喘持续、咳嗽持续、咳痰持续和干湿性啰音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患儿呼吸道炎症指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能独立生活的最小微生物,大小为200nm,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能引起人类多种疾病,其发病情况随季节、年度、年龄和地区的不同而有变化。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其中肺炎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近年小儿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MP无临床特异性,容易造成临床漏诊,且对一般治疗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有耐药性。因此及时进行支原体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对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 (MP)感染的疗效。方法 :7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为二组 ,2 6例静脉注射阿奇霉素 ,5~ 10mg·kg/d ,5 2例静脉注射红霉素 ,2 0mg·kg/d。用药后第 8日均复查咽拭子PCR-支原体。结果 :应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所有患儿 5~ 7天症状明显改善 ,其中 5例治疗后第 8天复查咽拭子PCR-支原体转阴 ,未发现明显副作用 ,较使用红霉素疗程明显缩短且副作用少。结论 :阿奇霉素用于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有效 ,且患儿对其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2.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范畴外的一种超滤过性病原微生物,也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由于该病原体全年都有散发感染,是学龄前儿童、青少年的常见肺炎病症,常形成小范围的流行,约占小儿肺炎病例的10%~20%[1]。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对免疫力较差的婴幼儿呼吸系统及肺外脏器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及时诊断、处理成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早期行快速支原体培养(mycoplasma pneumoniae rapid culture)能否提高培养阳性率.方法 以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门诊5~13岁800例有发热或(和)咳嗽症状等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程在1周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病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83例病程在3d内就诊时立即行快速支原体培养,待治疗4d后行支原体IgM抗体检查;对照组417例病程在3d以上就诊时行快速支原体培养,待病程满1周时行肺炎支原体IgM检查.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以肺炎支原体抗体IgM1:80为感染阳性标准.结果 实验组IgM阳性167例,培养阳性63例.对照组IgM阳性156例,培养阳性34例.结论 对5岁以上患儿有疑似支原体感染临床症状者早期行快速支原体培养能提高培养阳性率,更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2010年~2011年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各类人群中随年龄、性别及季节变化肺炎支原体的流行情况,以了解本地区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发病规律.方法:对2 599例患者取静脉血,用胶体金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Mp-IgM).结果:二年内本地区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p-IgM的总阳性检出率为24.81%,其中2岁以下幼儿组及60岁以上老年组Mp-IgM阳性率最低,分别为15.05%和13.73%,其次为2~7岁儿童组和15~60岁成人组,分别为33.52%及21.34%.7~15岁儿童组Mp-IgM阳性率最高达到45.18%.肺炎支原体的抗体检出率与性别无关,冬春季流行性较高.结论:对该类肺炎支原体患者的呼吸道感染患者高度重视,及时检查Mp-IgM抗体,以便做到及早发现,对症治疗,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准确率,使儿童支原体肺炎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材料与方法:对所收集的17例儿童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分柝、研究,总结其临床及X线特点。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在临床及X线表现上各有其特点,正确把握这些特点,就可以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的X线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支原体肺炎是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伴肺炎,过去称为“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常见。可引起流行,约占各种肺炎的10%,严重的支原体肺炎也可导致死亡。临床上可引起长期咳嗽,易误诊为肺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而延误治疗。由于其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成比例,体征轻微而胸部X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急重症21例的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贡佳磊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2023-2024
目的:探讨小儿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急救方法,总结临床急救经验,提高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救治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06本科室收治的21例急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急救经验,为提高小儿急重症支原体肺炎的救治效率提供支持。结果:经过急救处理和临床住院治疗,21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临床死亡病例,未遗留严重并发症,临床救治效果满意。结论: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控制患儿体温、提高血氧饱和度、控制感染症状是小儿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急救急救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SCT对儿童支原体肺炎(MP)与支原体合并链球菌感染肺炎(SP)鉴别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7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与支原体合并肺炎链球菌感染肺炎患儿资料,比较两组MSCT表现特征。结果 MP组的影像表现为支气管壁增厚(100%)、磨玻璃影(73.81%)、网状影(80.95%)、支气管血管束增厚(80.95%),高于MP+SP组的42.86%、14.29%、35.71%、35.71%; MP组胸腔积液47.62%,高于MP+SP组的14.29%,肺炎胸腔积液厚度、淋巴结横径低于MP+SP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支原体肺炎基础上伴有淋巴结肿大及胸腔积液、肺内实变影时可考虑合并SP,MSCT具有较高图像分辨率,清晰显示出肺部组织结构,多方位、多角度显示出病变部位,可应用于儿童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合并链球菌感染肺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支原体肺炎1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感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因,也是导致小儿支原体肺炎及多脏器受累的主要病原体之一,目前支原体肺炎仍需要支原体抗体阳性的病原学检查才能确诊。近年来支原体肺炎病例逐渐增多,症状轻重不一,冬春季节发病增高,近几年来更有增多趋势。现就我院儿科3年来支原体肺炎患儿186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l pneumonia)是由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引起的、基本病程为间质性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样改变.据统计显示支原体肺炎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以上.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和其它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