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肌肉注射中,注射器乳头及针头中含有药液已被护理同行所公认,但准确的含量各家众说纷纭。陈惠云认为,肌注时加入0.2-0.3ml空气,于药液注完后空气最后推入乳头及针头,可防止药液浪费。焦学兰认为,加入0.2ml空气可防止药液浪费,但这些方法都只是一种大概的估计,并没有根据注射器的大小而分别对待,现介绍一种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2.
外伤、烧伤、动物咬伤等患者 ,为了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常用破伤风抗毒素 (TAT) 1 5 0 0U肌注。临床工作中 ,从配制试敏液到注射完TAT ,常规程序易导致药液的浪费。1 药液浪费的原因1 .1 配制TAT试敏液和抽取TAT注射时 ,TAT与注射器死腔中的空气混合易产生泡沫 ,排气时TAT随泡沫排出 ,造成药液的损失 ,使得药量不精确。1 .2 TAT1 5 0 0U加入生理盐水至 1ml,抽取 0 .1ml加入 0 .9ml生理盐水配置成 1 5 0U ml的试敏液 ,而皮试仅用 0 .1ml(即为1 5U) ,余下的药液在皮试结束弃去 ,这样将损失TAT1 35U。1 .3 注射器中死腔的存在导…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注射过程中发现:一次性1ml注射器针头(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有限公司生产)与针管连接处存在0.04-0.06ml死腔;一次性5ml注射器针头与针管连接处存在0.06-0.08ml死腔。按《基础护理学》注射法规定:抽药毕,将针头垂直向上,轻拉活塞,使针头中的药液流入注射器内,并使气泡聚集在乳头口,稍推活塞,驱出气体。进行肌肉或皮下注射时会造成相当于注射器死腔容积的药液浪费,并导致青霉素皮试液浓度高于理论浓度的3倍以上。为此,笔者经过反复试验后,自2001年4月起,在对住院病人进行皮下注射、肌肉注射以及配制皮试液时,采用留置气泡技术,目的在于减少药液浪费,提高药物疗效及皮试液浓度的准确性。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李玲 《护理研究》2004,18(1):76
注射法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但传统注射方法注射后 ,注射器的乳头及针头内必残留一定量的药液 ,对于用量较多 ,如 1ml、2ml甚至 5ml以上的药物残留不足 0 .1ml的药液不算什么 ,但对于用量较少的药物 ,如低分子肝素钙规格有 3种 :每支 0 .3ml ,每支 0 .4ml,每支 0 .6ml,残留的药液可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这将大大地降低药效 ,影响治疗效果。现经过反复体外实验及临床摸索 ,针对低分子肝素钙的注射方法进行改进 ,其效果优于传统法。1 改进方法  用 1ml注射器和针头吸尽安瓿内药液 ,再吸入 0 .0 7ml空气 ,并将空气全部弹至活…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经常遇到乙肝疫苗、胰岛素、维生素B1 2 等小剂量注射用药,为使药物注射准确,通过使用1ml注射器按不完全排气法进行注射,能减少残留药液,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操作方法查对后按医嘱,准备好药品及注射物品,查对后消毒,在吸取药液时,将乳头内所有的空气,随药液自然吸附于液面上(如使用2ml注射器,乳头内存留的空气,可于注射时,自然浮于液面) ,使其存留少许空气,以0 .0 5ml为妥,即相当于乳头内存留的空气不排出,常规注射。注射完毕后,将注射器活塞向后轻拉,无残留药液。2 优点无残留药液,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药液;利用乳头内存…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护理操作规范中,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均要求将药液吸入注射器后,必须先驱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后方能进行注射操作。在临床护理操作中,发现在注射器中经常存在药液残留的问题,尤其以1ml注射器残留药液比例最大。经反复验证1ml注射器抽吸药液做皮下注射操作后,针乳头内药液残留达0.05ml(注射器为天津哈娜好碧迪规格为1ml)临床中不仅造成药液的浪费,还使注入人体的药物量少,达不到要求的治疗量。我科在进行胰岛素皮下注射降低血糖治疗时经常发现此现象。我科护士反复试验,在使用1ml注射器抽取药液时,先将针头与针柄用力拧紧,以免在抽吸时漏气,再用力将针拴推至与针柄紧密连接时,保持针头方向低于针柄,缓慢均匀抽吸药液,使原针拴内残留气泡始终处于注射器最上端,并不被所吸取的药液冲散,且抽吸药液的过程中不再产生新的小气泡,此时不必将处于注射器内最上端的气泡驱尽,而是轻推注射器见针头内少许空气排净后直接缓慢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7.
杨美惠  陈锦秀  方敏 《当代护士》2008,(12):110-110
1ml注射器在临床经常使用,似乎没有护士不会使用,但很多人在操作中存在着误区。一般均忽略1ml注射器乳头及乳头与针头衔接处残留液的量(如图1)。普通1ml注射器残留液的量测得值为(0.07±0.01)ml(如图2)。对于1ml以上的药液来说注射器的残留液可不计其量;而对于1ml以内的药液甚至不足0.1ml的药液来说,其残留液的量(0.07±0.01)ml误差就比较大了。在临床中如何避免残留液造成的误差和浪费,走出操作的误区,现介绍几种方法,供护理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配制参麦注射液时,注射器针头插入瓶内液体上下两个不同方向,注射器回抽后注射器内残余液体量及瓶内气泡.方法: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瓶250ml瓶装液体,分别加入50ml的参麦注射液,均向外回抽等量空气,将各注射器均静置30分钟,分别观察注射器内残余液体情况.结果:2种方法在减少液体浪费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配制参麦注射液时,注射器针头插入液面下,能有效减少注射器残余液体的产生,减少药液浪费,且瓶内气泡产生少.  相似文献   

9.
警惕微量贵重药品在操作中的浪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医学的发展 ,一些新特药源源不断进入临床使用 ,这些药物中有部分注射剂容量小 ,价格昂贵 ,如 :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药物———惠尔血针剂 ,每支仅 0 .3ml,含 75 μg ,合人民币近 6 0 0元。注射时 ,若选用带 7号针头的 2ml注射器 ,抽取药液常规排气后注射 ,注射器死腔 (注射器空筒、乳头、针头内腔 )内残留的药液加上排气时排掉的药液至少损失 0 .0 4~ 0 .0 6ml,约合人民币 10 0元 ,造成了惊人的浪费。为此 ,呼吁在使用这类贵重药品时要选用内壁光滑 ,乳头内颈细的卡介苗注射器或一次性 1ml注射器和 41/ 2号针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行之有效的悬浮液注射方法。方法 在溶媒中加入一定量 (0 .1~ 0 .2ml)空气 ,在稀释药液、抽吸药液的过程中 ,针头中无静止状态的药液停留 ,注射时注射器内留 0 .1~ 0 .2ml空气法 (以下简称改良法 )与传统方法对比研究。结果 改良注射法与传统注射法比较 ,在注射成功率 (χ2 =177.4 ,P <0 .0 0 5 )、病人疼痛程度 (χ2 =12 4 .6 ,P <0 .0 0 5 )、痛性晕针发生率 (χ2 =7.11,P <0 .0 0 5 )等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 改良注射法能提高悬浮液注射成功率 ,减轻局部疼痛 ,降低晕针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减少肌肉注射药液残留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肌肉注射时 ,按照无菌操作要求 ,需排尽注射器空气 ,后再注射。由于针管乳头部和针栓顶部易残留药液 ,因而该法存在药液残留量多的缺陷。相比较而言 ,使用反复消毒的注射器比一次性注射器 ,药液残留量往往更多一些。对于剂量较小的注射 ,如疫苗注射 ,因所需注射液量少 (一般在0 .2~ 1ml) ,药液残留问题尤为突出。对此 ,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选用一次性注射器 ,本着剂量越小 ,选择注射器宜小的原则 ,还尝试使用下述方法 :(1)按要求抽足够量的药液 ,后再抽入 0 2ml的空气至空针内[1] ;(2 )按照无菌操作要求 ,注射时 ,针头向下 ,空气排…  相似文献   

12.
杨小秋 《现代护理》2004,10(7):646-646
膀胱灌注是将药物稀释后通过尿管灌入膀胱的一种方法,常用于膀胱肿瘤,腺性膀胱炎等的治疗甚至污染床单。临床上发现灌注完毕后,拔出尿管总残留一些药液,造成药物浪费(抗肿瘤化疗药物一般较昂贵) ,甚至污染床单。对此,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采取下述方法:1 )嘱病人先排空膀胱[1 ] 。2 )按要求(一般用生理盐水稀释药物)吸足药物后,再抽入1~3ml空气至空针内[2 ] 。3)无菌操作下导尿。4 )选择较细的橡胶尿管(一般选8~1 0号)。5 )确定尿管在膀胱内后,取下注射器针头,连接橡胶尿管,乳头向下,空气排至上部,缓推药液完毕,再把空气完全推入。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3.
1 配制方法以配制中药生脉注射液为例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生脉注射液每支 2 0ml,共 3支。分两种情况 ,① 5 0 0ml溶液瓶内装 2 5 0ml0 .9%氯化钠注射液 ,常规方法抽取药液后 ,将抽取的药液注入倒置的液体内 ,随即正立输液瓶 ,在拔出注射器的同时 ,抽出所注入药液量等量的空气 ,以此类推 ,直至安瓿内的药液全部加入输液瓶内 ,配药后不要用力摇晃。② 2 5 0ml溶液瓶内装 2 5 0ml 0 .9%氯化钠注射液 ,在加药前 ,先将输液瓶内液体排出 60ml,按无菌抽药法抽取药液 ,注药前将输液瓶倾斜 45°(注射器针头必须在液面内 ) ,然后将抽取的药…  相似文献   

14.
1 临床资料本组 2 5 2例病人均为我科门诊病人 ,肌肉注射淋必治 2 g ,最大年龄 87岁 ,最小年龄 1 5岁 ,采用改良注射方法后 ,一次成功率达 99.8%。2 方法用一次性 1 0ml注射器吸取 1 0ml 1支的氯化钠溶媒 4ml,沿瓶壁快速注入溶媒 ,拔出针头 ,充分摇匀后 ,吸取瓶内全部药液 ,排好气泡 ,然后再吸少许剩余的氯化钠溶媒 (0 .2ml) ,至注射器的针头处无白色悬浊液 ,即消毒皮肤 ,针头与皮肤呈 90°进针 ,抽吸无回血后 ,固定针栓 ,用力均速推注药液。3 讨论淋必治又名壮观霉素 ,该药为白色结晶粉末 ,水溶性差 ,而溶解后为白色悬浊液。由于注射器…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小剂量保留灌肠是儿科常规操作 ,如水合氯醛保留灌肠用于小儿惊厥及颅脑CT等检查婴幼儿保留灌肠。通常剂量小 ,用药准确 ,如用一般的灌肠筒、肛管既浪费药又操作繁琐。现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1 材料  10ml一次性注射器 1具 ,剪去尾部保留 15cm左右长的吸痰管 1根 ,生理盐水 ,石蜡油 ,纱布。2 使用方法 婴儿取左侧卧位 ,抬高其臀部 ,用注射器抽取药液 ,剪去吸痰器尾端 ,接于注射器乳头上。用石蜡油润滑吸痰器顶端 ,排气后由肛门插入 7~ 9cm ,缓慢注入药液 ,同时为避免浪费药液 ,注完药后可抽取 5~ 10ml的空气将吸痰管内的…  相似文献   

16.
注射法是临床工作中最基本的治疗、急救手段之一。常用的注射法有皮内、皮下、肌肉和静脉注射法[1] 。注射时必须排尽注射器内空气。操作者一般采用上下颠倒注射器或者轻拍注射器 ,使气泡上浮后再将注射器乳头朝上排尽空气。上述方法不能一次性的快速排除注射器内附壁气泡。通过临床实践 ,我们用新法快速排除注射器内附壁气泡 ,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5 0ml注射器 2 0 0支 ,生理盐水 2 5 0ml数瓶。1.2 方法 将抽取 40ml药液的 5 0ml注射器随机分成两组 ,A组采用常规排气方法 ,B组采用新法排气。注射器抽取药液后…  相似文献   

17.
<正>长效青霉素又名苄星青霉素,是青霉素二苄基乙胺盐与适量缓冲剂及混悬剂合制成的无菌粉末。为了延长药物的稀释和吸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缓冲剂及混悬剂,混悬剂在重力作用下会发生沉淀后聚集而不能分散,极易发生药液堵塞针头,反复多次注射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还浪费了药液,影响了治疗效果。我科采用改良方法注射,效果好。现介绍如下。1方法首先用5ml注射器抽取无菌生理盐水3.5ml稀释长效青霉素,摇匀后抽取药液,排尽空气后备  相似文献   

18.
当抽0.1ml药液,再抽稀释液至1ml后,为了使药液与稀释液混合均匀,可回抽一点空气,使之形成一个气泡,让气泡上下移动,达到药液与稀释液混合均匀的目的。一次性1ml注射器管经小,没有玻璃注射器灵活,若不注意方法,会出现气泡在空筒里不移动或移动很慢的现象,影响工作效率。为此,笔者用上海医用诊察仪器厂生产的一次性1ml注射器(及所配备的针头)进行了实践,认为最佳方法如下:注射器上每小格代表0.05ml(约0.3cm),可回抽1.5~2格(约0.45~0.6cm)的空气,用左手轻弹注射器空筒,这时气泡上移。注射器可稍倾斜。待气泡离活塞0…  相似文献   

19.
注射器及针头死腔对青霉素皮试液配制含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 1ml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均有死腔存在 ,即注射器乳头及针头内在使用时有液体残留。笔者对 1ml一次性注射器及针头死腔容量 (即液体残留量 )进行了观察 ,探讨死腔对青霉素皮试液配制含量的影响 ,并提出科学的配制方法。1 材料与分组同一批号 1ml一次性注射器及附带 412 号针头 2 0副 ,7号一次性针头 10个 ,均为浙江省杭州龙德医用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10ml生理盐水若干支。根据使用针头型号不同平均分为两组 ,以使用附带 412 号针头的 10副为第一组 ,另 10副使用 7号一次性针头为第二组。2 方 法2 1 抽吸生理盐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一次性配药针头改良后在抽吸药液中的效果.方法 20名护士组成10组,2人一组抽吸药液,其中1人操作、1人观察及记录.先将20 ml注射器连接30 mm 16号侧孔无斜面针头,自5ml密封瓶内抽吸药液,再使用改良的针梗长度为15mm的一次性配药针头和20 ml注射器连接抽吸药液,应用每种针头抽吸药液各300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