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胃内结石症的病因,并探讨其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77~2002年间儿童胃内结石的病例。结果6例儿童胃内结石症患者,食生柿史4例,食头发嗜好2例,均采取手术治疗。结论特殊嗜好史对诊断儿童胃内结石至关重要,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小儿阴囊红肿、疼痛多见于睾丸扭转、附睾睾丸炎、睾丸附件扭转。提高对阴囊急诊的认识,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等辅助诊断技术的应用,对早期睾丸扭转的手术复位以挽救睾丸,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探查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儿童睾丸扭转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睾丸扭转易误诊 ,常导致睾丸坏死或不可逆睾丸萎缩 ,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治疗的关键。我院 1991年 1月~2 0 0 2年 12月共收治 34例睾丸扭转 ,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 ,年龄 2d~ 18岁 ,平均 9岁。其中新生儿 8例 ,2d 1例 ,6d 2例 ,16d 2例 ,2 3d 1例 ,2 7d2例 ;1~ 14岁 4例 ;~ 18岁 2 2例。左侧 2 2例 ,右侧 12例。病程 4h~ 2 8d ,其中 2 8例 >2 4h。初诊 2 0例 ;误诊睾丸炎 8例 ,阑尾炎、肠痉挛、腹股沟嵌顿疝各 2例。患儿均有睾丸疼痛 ,发热、恶心、呕吐 14例 ,同侧腹部、腰部不适或疼痛 1…  相似文献   

4.
小儿睾丸肿瘤35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35例小儿睾丸肿瘤中睾丸卵黄囊瘤16例,畸胎瘤12例,分析表明,以睾丸无痛性肿块为主要症状,其次为鞘膜积水等,血清AFP是诊断小儿卵黄囊瘤的重要肿瘤标记物。33例采用经腹股沟睾丸切除术,4例睾丸卵黄囊瘤接受淋巴清扫术。16例卵黄囊瘤病例后化疗1年,2例死于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治疗儿童良性睾丸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到2009年3月收治的29例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42.6个月(4个月至12岁),临床表现均为无痛性阴囊肿块,除1例术前AFP升高外,其余术前AFP均在正常范围。结果均行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术后病理诊断:21例为成熟性畸胎瘤,2例为表皮囊肿,4例为皮样囊肿,1例为囊肿性病变伴肉芽肿形成,1例为未成熟畸胎瘤(后行睾丸切除术)。25例冰冻切片均诊断为良性病变。21例B超下计算肿瘤体积为(1.25±2.05)mL,患侧睾丸体积(含肿瘤)为(4.56±5.07)mL,肿瘤占睾丸体积比例为(54.3±30.11)%(6.04%~100%)。7例最近1次门诊随访术侧平均睾丸体积为(0.78±0.31)mL,与健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0例平均获随访34个月(4~72个月),无一例复发,患侧睾丸发育良好。结论保留睾丸的肿瘤剜除术可作为小儿睾丸良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儿睾丸内胚窦瘤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童睾丸卵黄囊瘤的诊断与治疗,以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5年至2014年收治的61例儿童睾丸卵黄囊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均以阴囊包块就诊,其中60例无痛;61例体查均有阴囊沉重感,透光试验均为阴性;3例提睾反射消失,6例误诊为鞘膜积液,4例初诊腹股沟疝,2例睾丸炎症,1例误诊为腺瘤。术前AFP值均增高,超声检查提示实性包块,CDFI提示84.8%睾丸肿块血流丰富。阴囊X线片均未见确切钙化影。60例行瘤睾高位切除术,1例行睾丸肿瘤剥除术,11例加行腹股沟区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多见疏网状、腺泡样以及乳头样结构。2009年以前术后化疗采用博来霉素+长春新碱,近5年采用PEB(顺铂+足叶以带+博来霉素)方案、PVB(顺铂+长春新碱+博来霉素)方案或二者交替化疗。术后1~2个月随访AFP值多降至正常,无一例复发或死亡。结论儿童睾丸卵黄囊瘤多因无肿痛性肿块就诊,体查包块有沉重感,AFP值升高,超声检查可见实质性包块。胸片和腹部超声可协助肿瘤临床分期。手术方案主要为高位瘤睾切除术,术中冰冻切片能协助术者选择手术范围,术后配合化疗,患儿临床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睾丸退化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小儿外科诊断为睾丸退化综合征的3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入院后由两位有经验的小儿泌尿外科医生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明确未触及睾丸后完善术前准备及阴囊B型超声检查,择期行腹腔镜探查。所有患儿均为单侧隐睾,右侧...  相似文献   

9.
儿童精索静脉曲张对睾丸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了解精索静脉曲张对小儿睾丸的影响。方法;43例患儿中,B超观察22例术前及28例术后患儿双侧睾丸体积差异,并分别对光镜和电镜下观察13例及9例患侧睾丸标本的病理改变。结果;术前患侧睾丸体积明显小于健侧。术后睾丸体积有增大改变,但1年内仍小于健侧,3年后则健侧。光镜下10例睾丸标本可见曲细精管界膜增厚和未成熟的精细胞脱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儿童睾丸附件扭转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睾丸附件扭转患儿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睾丸附件扭转的患儿均行手术治愈.术后1~6个月复查阴囊彩超未见异常.结论 儿童阴囊急症中怀疑睾丸扭转或临床症状严重的睾丸附件扭转,应早期手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减少睾丸扭转漏诊.  相似文献   

11.
<正>睾丸间质细胞瘤(Leydig cell tumor,LCT)是睾丸性腺间质肿瘤的一种,属于单一组织类型的肿瘤,来源于正常发育和演化的间质细胞。本病于1895年由Sacchi首先报道,临床比较少见,约占睾丸肿瘤的2%~3%,好发于5~10岁男性,约占青春期前睾丸肿瘤的4%~9%[1]。  相似文献   

12.
小儿睾丸肿瘤:附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患儿 男 ,8岁半。因面黄、发热 1周入院。入院前 1周开始发热 ,体温 38~ 39℃ ,伴寒战 ,面色苍黄 ,精神食欲差。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 1 9× 10 9/L ,血红蛋白 6 8g/L ,血小板6 0× 10 9/L。骨髓常规检查示原始淋巴细胞及幼稚淋巴细胞占 0 86 ,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体检 :体温 38 5℃ ,贫血貌 ,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 ,心音有力 ,肝肋下 3cm ,脾肋下 4cm ,质韧边钝。入院复查骨髓 ,仍以原幼淋巴细胞为主 ,占 0 84(L2 型 ) ,骨髓组化染色糖原染色阳性为 5 0 % ,积分值 5 6 ,POX阴性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儿童睾丸附件扭转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1993年~2002年收治的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行睾丸附件手术切除,12例行保守治疗。经抗生素治疗后炎症消退,复查睾丸正常,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睾丸附件不具备任何生理功能,早期手术治疗睾丸附件扭转有利于睾丸及附睾炎症吸收。对病程长、症状轻的病例,采取保守治疗也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儿童睾丸附件扭转的保守治疗指征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儿童睾丸附件扭转保守治疗的指征。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3~1997年底的25例急性阴囊疼痛患儿的诊疗情况,结合文献提出鉴别诊断及选择疗法的依据,将其应用于1998年以后收治的26例患儿中,进一步探讨诊断和治疗指征。结果回顾性总结表明睾丸扭转症状重,就诊早,就诊时间多在发病24h之内。附件扭转疼痛轻,就诊晚,多有48h以上的病史,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998年后治疗的26例中,5例就诊时疼痛时间短于48h,1例在睾丸上极摸到疼痛性结节,诊断睾丸附件扭转,行保守治疗;4例行急症手术,证实1例睾丸扭转、3例附件扭转。21例就诊时疼痛已48h以上,19例症状轻,彩色多普勒检查,睾丸血流正常,行保守治疗,治疗过程中均可摸到大小不等的触痛性结节,诊断睾丸附件扭转。2例睾丸扭转坏死而行睾丸切除。结论睾丸附件扭转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扪到其特有体征,即阴囊内触疼性结节者;阴囊痛持续48h以上,彩色多普勒检查,睾丸血流正常者,可行保守治疗。睾丸扭转是外科急症,应急症手术。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睾丸扭转23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睾丸扭转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3例睾丸扭转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年龄3 d~12岁,病程3 h~5 d。入院后立即急诊行睾丸探查术。其中7例睾丸血运不恢复予切除,余行睾丸固定术。结果7例6 h内手术或扭转小于360度复位后血运恢复好,16例超过6 h且扭转超过360度均有不同程度的血运障碍,其中720度以上者7例均呈坏死改变。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早手术是提高儿童睾丸扭转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小儿睾丸畸胎瘤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外科2001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小儿睾丸畸胎瘤患儿35例,平均年龄3.6岁(1个月~10岁)。多以缓慢生长的阴囊无痛性肿块就诊,其中成熟畸胎瘤32例(91%);不成熟畸胎瘤3例(9%)。结果全部患儿完整切除肿瘤,肿瘤切除率100%,其中保留睾丸手术33例(94%),睾丸全切2例(6%)。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检查符合率100%。术后平均随访时间75(5~142)个月,均无复发,血清甲胎蛋白(AFP)正常,睾丸生长发育良好,无睾丸萎缩坏死发生。结论术前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查体,AFP检测,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能够做出比较明确的临床诊断,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有部分正常睾丸组织的睾丸畸胎瘤患儿行保留睾丸手术是实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小儿睾丸肿瘤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例1,男,1岁。以左侧隐睾及右侧腹股沟斜疝伴反复嵌顿入院。左侧阴囊及腹股沟均未触及睾丸。右侧阴囊可触及正常睾丸,行右疝囊高位结扎术。左侧睾丸探查术,疝囊高位结扎术中在疝囊内发现一对类似卵巢样睾丸及双精索和输精管,且均有睾丸、附睾分离,双睾丸切除少许送病理检查后行右疝囊高位结扎及改良Ombredanne’s术(即右侧睾丸固定+左侧睾丸穿阴囊中隔固定于左侧阴囊内)。术后病理报告:睾丸组织发育不良。术后1年随访;两侧睾丸位于阴囊内,发育均正常。  相似文献   

20.
睾丸肿瘤60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小儿睾丸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分析小儿原发性和继发性睾丸肿瘤60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10例卵黄囊瘤作免疫组化染色。回顾分析国内小儿睾丸肿瘤类型文献资料共203例。结果:60例小儿睾丸肿瘤生殖细胞起源占85.0%,均为单一成分的生殖细胞起源肿瘤,恶性率70.0%,卵黄囊瘤占55.0%。初次就诊时大多数病例为一期。6例有转移者均为卵黄囊瘤。卵黄囊瘤病理形态多样,以内胚窦、网状、玻璃样小体、微囊及腺样结构较为多见。免疫组化染色10例中6例显示甲胎蛋白+、抗胰蛋白酶+、细胞角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增殖细胞核抗原+、波形蛋白-,P^53 。结论:小儿睾丸肿瘤与成人不同,3岁以内多见,占85.96%。恶性率较成人低,以卵黄囊瘤和成熟性畸胎瘤多见,预后较成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