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放射性后鼻孔闭锁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例行鼻内窥镜下放射性后鼻孔闭锁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并发症,随访2-3年,后鼻孔直径均大于1.0cm,鼻腔通气良好,无再狭窄和闭锁。结论:此法具有操作简便、术野清晰、组织损伤轻、随访方便等优点,放射性后鼻孔闭锁的临床分型对该术式的围手术期处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后鼻孔闭锁分骨性、膜性、混合性,可为单侧或双侧,完全或不完全性闭锁。多数先天性,后天性罕见。本病治疗只有手术切除,可通过鼻内、鼻中隔、上颌骨、腭部四种途径。不论哪种途径,术后都可能出现后鼻孔再闭锁。据Lellei& Kallay(1974)资料,经腭部途径手术11人,再发4人。多数学者在手术修复后鼻孔同时都向鼻腔和后鼻孔放入扩张管(橡胶或塑料),保留1~4周,企能保持后鼻孔的永久通畅。作者等认为形成永久性后鼻孔,除选用合适的扩张管外,还必须长期带管到伤口表面全部上皮化。据观察术后形成上皮化不少于4个月。本文探讨了自我持续扩张疗法。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鼻咽癌放疗后后鼻孔闭锁的鼻内镜下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于近 2年治疗 3例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后鼻孔闭锁的患者 ,均采用鼻内窥镜下后鼻孔闭锁成形术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3例中男 1例 ,女 2例。年龄 52~ 65岁。病程8月~ 3年 ,均为鼻咽癌T2 N0 M0 。 3例均接受放射治疗 ,总剂量 50~ 65Gy。放疗结束后 2~ 6月逐渐出现双侧鼻阻并进行性加重直至鼻腔阻塞不能通气 ,伴溢脓涕。检查 :双侧后鼻孔完全闭锁 ,鼻腔底见脓涕 ,不能擤出。鼻咽部有部分片状灰白色痂皮覆盖 ,未见新生物 ,口咽部粘膜干燥 ,颈部皮肤呈浅褐色 ,未触及肿块。 3例患者血常规正常。全身肝肾功能检查正常。胸部X线透视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5至2003年收治先天性后鼻孔闭锁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中2例经腭径路,2例经鼻内窥镜,1例在鼻内窥镜下经Hummer行后鼻孔成形术,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鼻内窥镜下经Hummer行后鼻孔成形术视野清晰 ,操作简便,可作为治疗后鼻孔闭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致持续性鼻溢液、嗅觉丧失、以及限制呼吸。新生儿双侧闭锁者,有潜在的窒息性致死的危险。诊断依靠临床及X线,治疗只有手术。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放射治疗失败后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为探索鼻咽癌放射治疗失败后的挽求治疗,回顾分析了我科手术治疗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未控或放射治疗后复发者121例(鼻咽病变41例,颈部病变80例)。术前接受放射治疗量为60-145Gy,方法 手术方案:(1)鼻咽原发灶手术根据病变部位及侵及范围不同而选择不术式,包括经硬腭入路病灶切除、鼻侧切开病灶切除、颈侧入路下颌骨升支切除+翼板切除病灶切除、经口腔入路下颌骨部分切除+病灶切除+胸大肌肌皮瓣修复。  相似文献   

7.
后鼻孔闭锁的治疗由于新生儿医学、麻醉学、手术前后护理的进步,和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有了更好的发展,改变了较老的概念。后鼻孔闭锁与发育异常有关,最常引用的胚胎的发育异常是妊娠第7周鼻颊膜未能穿通,或妊娠第4周颊咽膜未能穿通。临床所见的闭锁膜最常发现在软硬腭交界前1-2毫米,这对鼻颊学说是严重的谴责,鼻颊膜发育的停止,闭锁膜应更靠前在切牙骨部。在解剖上支持颊咽膜发育停止的解释。90%的闭锁在狭窄部发生的骨质是中胚叶成份。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索鼻咽癌放射治疗失败后的挽救治疗,回顾分析了我科手术治疗的鼻咽癌放射治疗未控或放射治疗后复发者121例(鼻咽病变41例,颈部病变80例)。术前接受放射治疗量为60~145Gy。方法手术方案:①鼻咽原发灶手术,根据病变部位及侵及范围不同而选择不同术式,包括经硬腭入路病灶切除、鼻侧切开病灶切除、颈侧入路下颌骨升支切除+翼板切除+病灶切除、经口腔入路下颌骨部分切除+病灶切除+胸大肌肌皮瓣修复。②颈部手术,单个淋巴结转移行局部淋巴结切除术;多个淋巴结转移行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术后放射治疗20~80Gy不等。结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0%(12例)。随诊死亡62例中,远处转移30例(占48%)。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49%、38%。结论①鼻咽癌首选放射治疗,首次放射治疗失败实施手术解救,术后是否再需放射治疗,视具体情况决定。②足量放射治疗对伤口愈合有影响,但只要充分作好术前准备,术中注意消灭死腔,术后加强护理,及合理应用抗生素,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③该组死亡病例中远处转移率较高,故在今后治疗中应考虑术后化学治疗或免疫治疗以期控制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9.
后鼻孔闭锁的发生率在1/7000~1/8000之间,约半数伴有颅面及心血管系统畸形,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双侧后鼻孔闭锁的患儿出生后即有呼吸困难和吮乳困难。检查时常以吸引管经鼻腔向鼻咽部探试;亦可将亚甲蓝滴入鼻腔,后鼻孔完全闭锁者咽部无染料显现;或将造影剂滴入鼻腔后投照头颅侧位片及颏-顶位片,以测量闭锁厚度及鼻咽腔的前后径。手术径路有经鼻腔、经腭、经鼻窦和经鼻中隔四种。作者们指出,经鼻腔径路有损伤小、操作简单、费时少及不易形成口鼻瘘等优点,因此应列为首选方法并应尽早施行,唯有时有术野显露不满意及术后发生狭窄的缺点。经腭径路显露  相似文献   

10.
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已有许多方法,包括经腭、经鼻、经中隔的及经鼻窦术式。经腭的方法暴露术野容易,短期成形,有效且无重要并发症。但易损伤较大的腭神经血管,手术时间长,失血多,术后妨碍正常的经口进食,比经鼻的恢复期长,还会形成腭瘘,妨碍正常的腭生长、发育。经中隔及经鼻窦的方法虽有效,但不适用于小儿,并可能损伤正在发育的结构。CT检查和鼻内窥镜手术的应用,拓宽了手术方法。该文应用鼻内窥镜经鼻治疗5例单侧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病人,年龄4~18岁,3女2男。骨性闭锁4例,骨性和纤维性混合闭锁1例。手术在低血压、全麻下…  相似文献   

11.
后鼻孔闭锁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原因至今不明,一般考虑有三种可能:1.颊鼻膜的残遗。2.颊咽膜的残遗。3.粘连。后天性后鼻孔闭锁的原因有梅毒、外伤(主要为腺样体切除术后),白喉、结核、麻疹等。本病的手术方法有四种:1.鼻内法;2.鼻中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很罕见,易漏诊、误诊,致使新生患儿得不到及时抢救而造成死亡。本文予以全面综述,重点讨论了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3.
著者在15年中共治疗后鼻孔闭锁15例。这些病人的家族史均为阴性。一例病人智力迟钝,其余病人均无他处先天性缺陷。双侧闭锁者5例,女孩4例,男孩1例。这5例出生时体重均轻,2例在2500克以下,出生时即有窒息、紫绀。10例单侧者以右侧居多,比较常见的症状有持续性单侧鼻腔脓性分泌物、鼻堵、睡眠不安,尤其在罹患上呼吸道感染时症状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中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发生率约为1/5000~8000,病因发生迄未全明,大多认为系先天发育缺陷,常伴有其他发育畸形。闭锁可为骨性(占90%)、膜性或混合性;可为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单或双侧。女比男多2倍。单侧不完全闭锁常漏诊,凡有阵发性窒息表现的新生儿应考虑本病可能。完全性闭锁会影响面骨发育、高腭弓或硬腭不对称、中隔偏曲、鼻音、失嗅、头痛。诊断靠经鼻触探、滴鼻返流、后孔镜检、鼻咽指检、X线造影、CT,但纤维内窥镜最有用而损伤小。治疗唯赖手术,手术时机有争论,有赞成9月龄前者,亦有认为应较晚些…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是指后鼻孔解剖学上的闭合,临床上表现为无鼻腔呼吸气流,CT的典型表现为犁骨、翼突内侧板骨质增生以及后鼻孔骨性、混合性或膜性闭锁。根据病变范围,可以分为双侧或单侧闭锁,前者往往需要及时治疗。首选治疗方式为经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得到认证。然而术后狭窄仍然是最主要的并发症,传统支架与丝裂霉素的应用是否有利于避免术后狭窄一直存在争议。目前,一些预防术后狭窄的新方法(糠酸莫米松药物洗脱支架、球囊扩张、羧甲基纤维素钠盐凝胶的局部应用)还在不断出现,可能为后鼻孔闭锁的治疗带来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双侧后鼻孔闭锁可致成新生儿急性呼吸道阻塞因吸气时舌上顶软腭,以致口腔气道受阻,用力吸气则紫绀加重,可窒息致死。但若婴儿啼哭,改为经口呼吸,气道阻塞即可缓解;但当啼哭停止,口腔关闭,气道阻塞又重复出现。而单侧闭锁则不致有明显的气道受阻现象,可于出生后数周、数月、甚至数年才被发现。作者收集1966~1984年的65例临床所证实的后鼻孔闭锁中,31例为双侧闭锁,34例为单侧;65例中25例有不同程度的其他先天畸形。最简单的鼻腔通气试验法是用少许棉花纤维  相似文献   

17.
鼻咽癌放射治疗失败后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本院1989-1992年鼻咽癌放射治疗失败后手术治疗23例的回顾性分析,探索其手术适应证,术式及禁忌证等有关问题。方法:对放疗后原发灶复发5例,颈淋巴结转移灶复发7例,放疗后转移5例,颅底侵犯4例,颞下窝侵犯2例的手术,阐明有关问题。结果:手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2%及35%,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结论:(1)鼻咽癌放疗失败后的手术治疗,术前必须明确病灶是未控,复发、转移或瘢痕增生;(2)手术应根据病灶部位及范围选择不同径路及方式进行;(3)对已有远处器官转移,颅底破坏侵及脑组织或恶病质患者不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鼻内窥镜下经鼻手术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报告2例鼻内窥下经鼻手术治疗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结果表明,鼻内窥检查结合轴位CT扫描是诊断本病的理想方法,认为鼻内窥下经鼻手术具有视野、操作准确、切除闭锁组织彻底、鼻咽侧粘膜易于完整保留和利用,手术损伤小、出血少及成功率高等优点,并指出术后定期鼻内窥检查及时去除创面肉芽和粘连,以保持后鼻孔通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混合性双后鼻孔闭锁手术治疗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儿 ,男 ,7岁 ,体重 14kg。出生后即出现吸奶时每吸一口之后立即张口呼吸 ,呈周期性呼吸困难。夜间睡眠时张口呼吸。 1995年 7月 9日收入我科 ,经检查确诊为先天性混合性双侧后鼻孔闭锁。 7月19日在全麻口腔插管下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硬腭凹陷 ,双后鼻孔骨性加膜性闭锁 ,闭锁骨质厚实 ,呈斜坡形 ,鼻中隔后端梨骨宽 ,双鼻腔后段狭窄。手术采取头低后仰位 ,硬腭进路 ,分离粘骨膜达腭骨边缘 ,咬除硬腭水平板及中隔后端梨骨 ,使骨性后鼻孔形成并足够宽大。然后切开闭锁膜及鼻底粘膜 ,使鼻咽与口咽相通 ,将切开之粘膜覆盖并缝合手术创面。双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