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国产基因工程表达的丙型肝炎病毒NS3区抗原免疫小鼠,然后取其脾与小骨髓瘤细胞系SP2/0融合,筛选出4株稳定分泌抗HCV NS3区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B6,2F3,3D8,3D9,经初步研究表明这4株单抗与NS3抗原具有良性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2.
3.
作者用提纯的猪鼻支原体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在PEG1000作用下,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Ag14融合,共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猪鼻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了小鼠腹水抗体,并对杂交瘤细胞株行进了鉴定。上述细胞株经3~6个月稳定传代,冻存于液氮中,复苏后其分泌抗体的水平未见下降。  相似文献   

4.
鼠抗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鼠抗丙型肝炎病毒NS3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潘秀珍唐家琪李越希李先富(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南京210002)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病原。感染HCV的病人血液中,很难直接检测到病毒抗原,只能通过检测病人血液中特异性抗体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己制备了HFRSV多克隆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上,又制备了HFRSV的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为HFR马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用提纯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抗原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筛选,以有限稀释法克隆化,阳性率达100%,建立了1D_8、5D_7、4B_1、2B_8、1A_4五株杂交瘤细胞系。用ELISA检测培养上清及诱生的腹水的效价。培养上清效价为1D_8 1∶1280~×、5D_7 1∶640~×、4B_1 1∶320~×、2B_8 1∶320~×、1A_4 1∶640~×,腹水效价为1D_8 10~(-7)、5D_7 10~(-7)、4B_110~(-7)、2B_8 10~(-5)、1A_4 10~(-4)。用免疫双扩散试验结果,五株单抗中有一株属IgG类,四株属IgG类。将单抗提纯后用ELISA夹心间接法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6种冠状病毒进行了特异性鉴定,除猪流行腹泻病毒外,不与其它冠状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取效价高而稳定的1D_8、5D_7、4B_1细胞系单克隆抗体做IFA及直接ELISA试验初步证明该McAb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可作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的一种新试剂。  相似文献   

7.
分泌抗人角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角蛋白(keratin)作为一组相对分子质量(M)为40000-70000不溶于水的细胞结构蛋白,在上皮细胞的发生、分化成熟过程中逐渐形成,是所有哺乳动物细胞骨架的中间丝之一,其组成因不同上皮而异。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角蛋白的基础研究得到了不断深化;同时采用多种特异性抗角蛋白的mAb进行皮肤病的临床研究,也取得很大的进展。本实验选用从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者皮屑中提取的角蛋白免疫动物,制备出3株抗人角蛋白的mAb,并对其进行了鉴定。l材料和方法1.l角蛋自的提取取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患者的皮屑,按常规方法提取…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提纯的猪鼻支原体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在PEG1000作用下,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Ag 14融合,共获得5株稳定分泌抗猪鼻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了小鼠腹水抗体,并对杂交瘤细胞株行进了鉴定。上述细胞株经3~6个片稳定传代,冻存于液氮中.复苏后其分泌抗体的水平末见下降。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利用PEX31B作为载体,在大肠杆菌表达出重组人SCF融合蛋白。用该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鼠-鼠杂交瘤技术,成功地获得4株分泌抗人重组SCF单克隆抗体(下称单抗)的杂交瘤细胞系。经检测,它们所分泌的抗体亚类均为IgG1,免疫印迹试验和抗体特异性鉴定证实,4株单抗均能特异性地识别可溶性SCF。抗SCF单抗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为深入研究SCF的生物学特性、功能以及SCF产品的纯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以亲和层析技术纯化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结构蛋白(55000,67000)为特异性抗原,体外免疫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然后将体外免疫的淋巴细胞与人-鼠种间杂交瘤细胞(K6H6/B5)融合,经ELISA间接法筛选出2株(2D5,1B7)分泌抗-HFRSV人单克隆抗体(H-McAb)杂交瘤细胞株,4次克隆化后,100%阳性。对2D5株初步鉴定表明,其抗体类型为IgG1;培养上清中抗体浓度为20~30μg/ml;特异性免疫荧光反应证明2D5株H-McAb是HFRSV特异性;中和效价为1∶160;体外连续传代6个月仍稳定分泌抗体。  相似文献   

11.
角蛋白(Keratin)作为一组分子量为40,000~70,000的不溶于水的细胞结构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的上皮细胞内。而各种非上皮细胞中该蛋白成份缺如,因而角蛋白被认为是上皮来源细胞的一种标志物,引起了细胞生物学及病理学工作者的兴趣,尤其在肿瘤病理诊断方面,如通过角蛋白特异性抗体对肿瘤细胞进行角蛋白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研究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在肝细胞肝癌组织内的定位分布情况。以丙型肝炎病毒(HCV)的C、E、NS3、NS4区四种单克隆抗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39例肝细胞肝癌(HCC)的肝脏标本,结果总的阳性率为15.1%。21例阳性标本中,C区单抗检测阳性占80.9%(17/21),E区占33.3%(7/21),NS3、NS4区均占57.1%(12/21),表明应用多区段单抗有助于提高HCV抗原的检出率。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胞浆中,呈细、粗颗粒及块状,3例出现膜及膜下型,1例核内有阳性反应。HCV感染与HCC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在肝细胞肝癌(HCC)和肝硬化(LC)中所起的作用。结合乙型肝炎病毒(HBV)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了HCV与HBV感染是否有相互促进作用。方法 采用HCV-C,E,NS3,NS4区单克隆抗体,HBsAg多克隆抗体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59例HCC及35例LC组织标本。结果 HCV阳性反应主要分布在肝细胞及癌细胞的胞浆内,呈细颗粒状。HCC中,HCV感染率;北京(29例  相似文献   

14.
世界范围内持续感染乙型肝炎病者(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患者已超过5亿。这两种病毒在病原学上有许多共同特点,但在病毒学特点上以及在慢性肝炎的免疫逃逸机制上均有着显著的差别。在早期天然免疫应答方面,HBV感染最初几周并不引起肝脏基因表达的改变,而HCV则会引起许多肝内基因表达改变。在特异性免疫应答方面,HBV和HCV感染后机体清除病毒的途径主要有特异性CTL细胞的杀伤作用、CD4^+细胞的辅助作用、抗体的中和作用或杀伤作用。相对于HBV来说,HCV在成人更多引起慢性肝炎。  相似文献   

15.
杂交瘤技术创立以来,在生物、医学各领域已广泛应用,各地陆续报导建立了分泌抗白细胞抗原、肿瘤抗原和微生物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但在内分泌免疫病方面,有关报导还不多。内分泌免疫病是免疫介导性疾病中尤为复杂的一组疾病,单克隆抗体技术为诊断和深入细致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工具。我们选择了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患者肾小球病变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明确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肾脏疾病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和抗-HCVNS3和抗-HCVNS5单克隆抗体,检测了21例丙肝患尸解肾组织中的HCAg,结果13例阳性(61.9%),其中11例为膜增殖性肾炎(MPGN),1例为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1例肾组织大致正常。8例HCAg检测阴性,其中膜性肾病(MN)1例,膜增殖性肾炎2例,毛细血管内增殖性肾炎1例,余4例肾组织未见明显异常。与乙型肝炎对照组(33.0%)相比,丙肝患者肾脏病变更为多见,形态多样,以MPGN为主。同时对丙肝患者有肾脏病变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病人可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血尿及早期血清尿素氮(BUN)增高,因此认为同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相同,也存在着丙肝相关性肾炎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了36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复制状况,发现较普遍存在HBV复制,阳性率高达78%;HCV复制亦较活跃,为61%。提示病毒因素仍然是引起肝衰竭的重要原因。临床资料表明,同时感染两种病毒的重肝患者(41%)预后较差,HBV引起的肝坏死较HCV引起的更为严重,两者在体内复制有互相抑制作用,但合并感染可造成肝脏的持续损伤。  相似文献   

18.
Kohler和Milstein于1975年创立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学,医学等领域的研究,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均一性,为用免疫化学方法检测药物及其中微量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研究催产素分子的生理功能及空间结构 ,制备识别其特有表位的单抗。用改良的碳二亚胺二步法交联催产素和牛甲状腺球蛋白 ,用常规方法制备针对催产素分子的单抗 ,测定了抗体的亚类、亚型和相对亲和力 ,并采用竞争ELISA法 ,检测各株细胞分泌的单抗和几种催产素的拟似物的交叉反应程度。结果制备出了 3株分泌高效价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4G11、 2B11和 3F1,其亚类均为IgG1,亚型均为κ型 ,相对亲和力均较高。 3株中 4G11和 2B11可以特异性地和催产素反应 ,而 3F1与AVP、VAS及ASU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催产素单抗可用于阻断催产素的生物学功能等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双抗原夹心法化学发光检测的应用.方法 利用重组融合HCV抗原分别标记生物素及吖啶酯,建立起双抗原夹心法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与间接法同时检测了866例阴性标本,440例阳性标本,3套BBI阳转血清盘.结果 双抗原夹心法与间接法灵敏度分别为100%、100%,特异性分别为99.9%、98.7%,特异性差别1.2%(95%可信区间:0.5%~2.1%),BBI阳转血清相对敏感性系数为-1.33.结论 双抗原夹心法特异性及早期感染检测能力优于间接法,将会成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