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评估糖尿病患者教育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将525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是否接受糖尿病教育分为教育组(246例)和非教育组(279例),分析糖尿病教育对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教育组血糖控制理想占(50%),明显优于非教育组(19.71%)。结论加强糖尿病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治疗的依从性,使糖尿病患者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朱秋莲 《首都医药》2012,(14):34-35
目的 阐述社区规范化管理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结合社区规范化管理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效果.结果与结论 在社区对糖尿病病人进行连续性管理,加强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同时有利于控制糖尿病的病情发展,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管理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3.
涂莉莉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17-117,120
目的:探讨个体化教育与小组教育相结合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个体化教育与小组教育相结合,对照组采用小组教育。观察2周后患者血糖的情况;患者对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个体教育与小组教育相结合能够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加强老年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运用综合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学习意愿及达到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 72例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3个月内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对照组每2周参加1次糖尿病大课堂讲座,实验组则增加一对一教育、同伴教育、每日糖尿病相关知识短信推送的模式,研究前后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知识水平。结果 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小组教育、一对一教育、同伴教育、短信推送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可加强患者出院后的学习意愿及效果,具备良好的自我行为管理,对血糖控制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糖尿病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8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观察组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指导。8周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指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对该疾患有系统认识,加强自身健康管理可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的影响,寻求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案,帮助患者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方法随机选取46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50例门诊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健康指导。12周后观察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实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明显下降,均较对照组控制良好,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糖尿病有了系统正确的认识,学会了自我管理,明显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7.
范莲英  张文  周莹 《上海医药》2013,(16):43-45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小昆山社区秦安街道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随机选取60例平原街道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接受规范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仅进行规范化治疗。16周后观察两组空腹血浆血糖(FPG)、餐后2h血浆血糖(2h-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控制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FPG、2h-PPG、HbA1c均控制在良好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健康教育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教育对血糖控制和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7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自制调查问卷观察两组患者对血糖控制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教育前后比较血糖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教育后,两组患者的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末梢神经病变的例数明显减少,但研究组降低的更为显著,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形式多样的糖尿病教育对于控制血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5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历号尾数奇偶分为实验组85例与参比组71例。在相同的治疗条件下,参比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干预;实验组则应用全程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等。结果实验组85例患者接受全程健康教育之后血糖控制率、以及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优于参比组,差异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够促进糖尿病护理工作的制度化和流程化,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研究糖尿病患者护理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受相关健康教育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由100例未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构成,观察组由100例接受过糖尿病健康教育的患者构成,并利用调查问卷、随访等方式对其后续情况进行了解。结果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糖蛋白指数都明显高于观察组,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相关健康教育后其护理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都能够得到提高与改善。  相似文献   

11.
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但对照组患者不采用健康教育,而研究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均护理2周后,测量患者空腹血糖(FBS)以及餐后2h血糖(PBS)值,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FBS与PB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糖尿病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方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55例:在控制饮食、降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糖尿病教育;对照组不予糖尿病教育,治疗2个月后对2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测定以观察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I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明显改善(P〈0.05)。结论糖尿病教育对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种不同糖尿病教育模式对血糖控制的作用。方法将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幻灯大堂课教育方式,试验组用看图对话互动式健康教育方式,观察6个月后患者血糖的情况、患者对知识掌握程度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看图对话互动式健康教育组能够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加强老年患者的依从性,更好地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方面的影响。方法210例接受糖尿病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6例(个体化糖尿病教育组)和对照组104例(常规糖尿病教育组),半年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饮食控制、规律运动、按医嘱服药、定期监测)及血糖控制[包括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前者的FBG、2 h PBG及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实施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对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改善血糖控制是有效的,远期效应有待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成立助产士专科门诊,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对改善妊娠期糖耐量降低孕妇血糖控制及改善孕妇自我管理行为的促进作用。方法选择105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干预组39例,糖尿病对照组66例。干预组由助产士专科门诊糖尿病健康教育助产士进行系统的糖尿病教育,对照组只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比较其血糖控制及自我管理行为。结果干预组在接受糖尿病教育后其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和疾病控制行为有了显著的提高。干预组孕妇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改善。结论通过专科门诊助产士加强对糖尿病干预组实施糖尿病教育后,孕妇糖尿病相关知识水平和疾病控制行为有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郝国华  袁博 《药品评价》2010,7(21):25-28
临床实践中,医生主要依据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判断病情、治疗糖尿病并评估疗效,以达到有效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目标。因此,监测血糖是了解患者血糖控制状况的必要手段,血糖监测成为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谢凤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12):49-49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单纯靠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无法达到长期控制血糖、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开展健康教育,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疗法,病情监测来控制血糖已被证实是一项有效的防治措施。我院组织部分糖尿病患者观看《糖尿病教育与自我保健》的科普录像,目的是使患者通过了解糖尿病的发病原因、病理、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糖尿病与饮食、药物、运动的关系等,通过科学手段控制血糖。现将健康教育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健康教育状况,为糖尿病预防及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1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关于糖尿病自我管理和健康教育情况的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状况、影响血糖控制的因素以及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的途径等。以测量的空腹血糖值为目标判断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情况。从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了解相关信息的途径,患者想要获得的糖尿病知识,以及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在血糖控制上,血糖控制非常好的只有18人,占18.8%;饮食、运动、药物以及对于糖尿病的认识都会影响血糖控制。63个患者(65.6%)对于糖尿病有了解,但是非常了解糖尿病的只有9人(9.4%),而且66个患者(68.8%)最想要知道的是关于糖尿病的并发症防治,说明患者对于糖尿病的知识还是缺乏的。这表明周口地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健康教育情况也不佳。结论:患者更需要健康教育服务,健康教育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每个医院需定期开展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患者自身因素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文丽  秦宇 《中国医药》2011,6(8):1012-1013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一经确诊必须终生治疗.良好的血糖控制能降低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糖尿病治疗原则以血糖达标为目标.而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不仅需要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而且还需要患者主动参与进行自我管理,包括血糖监测、健康生活方式、坚持药物治疗、糖尿病知识教育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9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服务,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施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比较结果。结果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组满意值、血糖控制指标、妊娠期糖尿病的疾病知晓度、自我心理调节管理能力、不良妊娠结局概率方面相较于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好,可改善血糖控制指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