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综合护理在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8月1日收治的95例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作者运用循证理论指导、加强对股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112例患者行股静脉置管术,其中男69例,女43例,置管部位为右侧股静脉,留置时间5~32 d,平均21.5 d.由护士长及3名专科工作10年以上的护师组成循证小组.  相似文献   

3.
作者运用循证理论指导、加强对股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管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06年1月~2007年1月对112例患者行股静脉置管术,其中男69例,女43例,置管部位为右侧股静脉,留置时间5~32d,平均21.5d。由护士长及3名专科工作10年以上的护师组成循证小组。  相似文献   

4.
董玥 《当代护士》2018,(6):148-149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感染预防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ICU中心静脉置管的1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减少了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神经外科病人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特别是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病程长,有些病人烦躁不安。脑出血病人血管质量差,难以保证每天的液体输入,脱水剂每4~6h使用一次,高渗液体及静脉营养的使用,都让外周静脉注射出现了困难。近三年的工作中,我们对住院重病人进行股静脉置管术,对抢救重病人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7.
急重症抢救及肾衰竭血液透析病人多应用股静脉穿刺置管建立临时血液透析通路。现总结血液透析病人股静脉置管的护理如下。  相似文献   

8.
9.
血液透析患者股静脉置管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通路,又称血液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必需条件,也是维持血透患生命的生命线。它可分为临时陛血液通路和永久性血液通路。临时性血液通路主要采取中心静脉置管法。经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置管是目前中心静脉置管常用的三种途径。因股静脉管腔较粗大,相对表浅,容易固定且周围无重要组织结构,无需作特殊准备,容易操作,成功率高,常作为首选。现将我院89例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患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静脉穿刺植入中心静脉置管与股静脉置管的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导管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行血液净化CVC置管患者10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1例。常规组开展常规置管护理,试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舒适度、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导管不良事件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发生情况、置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干预后舒适度、依从性及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导管不良事件及CRBSI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穿刺成功、导管留置、住院时长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CVC置管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预防CRBSI的发生,血液净化患者舒适度、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及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2.
深静脉置管普遍用于长期静脉营养支持或反复化疗的患者。深静脉置管包括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置管。股静脉拔管护理操作简单,但如果不掌握技巧,会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股静脉拔管中有出血现象,但大出血很少见。我科2015年2月收治一位食管癌患者入院化疗,化疗前行左股静脉置管,拔除时穿刺点喷射样血液冒出,量约100ml。经压迫止血后停止。  相似文献   

13.
对240例患施行股静脉置管技术,240例患穿刺成功率100%,置管时间最长可达180d,患置管后可带管活动。拨管后伤口愈合好。感染1例,导管脱落4例。伤口少量渗血6例。结果表明,股静脉置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使用安全,效果显,置管在严格规范的操作和精心护理下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2种静脉置管方法的利弊。方法将需要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253例患者随机分成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组和股静脉置管组,观察2组患者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患者的舒适度、导管使用时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和股静脉置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6.3%和75%;2组患者舒适度分别为89.04%和61.67%;2组患者导管使用时间分别为(28±0.3)d和(34±0.5)d,股静脉置管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患者容易接受,临床使用方便,易于护理,不影响患者活动,在掌握操作技术、熟悉解剖部位的情况下,对于需要长期保留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预防和减少20%甘露醇、30%脂肪乳剂等输液时致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04例脑卒中患者行股静脉置管术.结果:104例均获成功.1例置管口处瘙痒、发红,拔管后症状消失,静脉炎和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率为0,无1例因置管发生感染、局部血肿及静脉血栓等,拔管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术者熟练掌握局部解剖位置和操作要领是置管成功的前提,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正压封管是预防导管感染及堵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中心静脉置管使用人体大静脉,如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能直接快速输注大量液体进入血液循环,适用于大出血抢救,实施静脉营养,使用强刺激性药物等患者,是危重患者及大手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重要治疗处置。它能减少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量。中心静脉置管多经颈内静脉、股静脉、颈外静脉穿刺。股静脉管腔粗、血流量大、血管固定、走行直、远离心脏、且呈正静脉压,不易导致空气进入,且静脉周围无重要结构,并发症少,操作较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特别是抢救危重患者时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降低置管后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从而改进导管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方法对ICU、肿瘤科2012年7—12月359例干预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患者实施循证理论支持下的集束化护理措施,对2011年7—12月347例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置管置管后并发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集束化护理干预组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点感染、堵管、导管脱出、血栓及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非计划性拔管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中心静脉导管带管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可降低导管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  相似文献   

18.
我院从2000年1月至2005年8月,应用股静脉置管抢救重度烧伤48例,使患者渡过了休克期,赢得了抢救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就其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231例大面积烧伤患儿行股静脉置管。方法患儿取仰卧位,穿刺侧下肢伸直稍外展外旋,于腹股沟韧带与股动脉交会处1.5cm,股动脉波动点内侧3cm处为穿刺点。结果一次穿刺成功216例,占93.5%,2次穿刺成功15例,占6.4%。讨论小儿股静脉置管难度大,故正确掌握操作技术和护理管理是确保患儿得到及时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曾秀容  钟莉  刘珺 《当代护士》2021,28(7):76-79
目的 评估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血液肿瘤PICC带管患者中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MARSI)的临床效果,为提高PICC置管患者耐受性、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7月—12月在本科行PICC置管维护的370例患者以及改良后2019年1月—6月行PICC置管维护的32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并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照组PICC置管患者MARSI发生率为8.38%,干预组PICC置管患者MARSI发生率为2.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从91%上升到98%.结论 在血液肿瘤PICC带管患者中实施集束化护理,有利降低医用黏胶相关皮肤损伤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大范围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