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目的 了解台州市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及其与学业负担的关系,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22年9—11月,运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从台州市5个区县的30所中学抽取初一到高三学生共8 128名完成问卷星平台的在线调查。采用青少年学习压力量表(ESSA)测量中学生学习压力情况,儿童抑郁量表(CDI)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分别用于筛查抑郁和焦虑症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中学生学业负担与抑郁和焦虑症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台州市中学生抑郁和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9.3%和11.1%。中学生学习压力量表平均得分为(52.8±11.5)分;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门数平均<1门,课外班每天平均时长<1 h;人均每天用3.6 h写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家长、补习班布置作业<1 h; 30.0%的学生学习日可自由支配时间≤0.5 h, 28.5%的学生周末可自由支配时间≤2 h, 30.8%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较差。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一般人口学变量后,学习压力量表得分更高、参与更多课外辅导班和兴趣班、学习日和周末写学校...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城区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状况与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减压辅导等干预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应用中学生考试焦虑诊断测验、学习动机诊断测验量表、考试行为困扰量表和在校心理适应能力测验对北京市622名中学生进行匿名网络调查。结果中学生焦虑水平的平均得分为(36.1±9.7)分,其中处于镇定水平的学生占总体的29.4%,轻度焦虑为47.6%,中度焦虑为19.8%,重度焦虑为3.2%;考试焦虑程度在性别、初高中之间以及在重点校与非重点校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以及与考试相关的14个变量与中学生考试焦虑程度相关。通过路径分析发现,适应能力、学习动机、考试技巧为考试焦虑的直接影响因素,家庭因素为间接影响因素。结论在干预焦虑水平的同时,应该多与学生家长沟通,从而降低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中学生焦虑心理症状流行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了解安徽省中学生焦虑心理症状的流行状况及流行特征 ,为制订控制策略和进行预防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 (SAS)对安徽省中学生样本人群共 12 430名进行焦虑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结果  13 .7%的中学生有明显的焦虑症状 ,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农村高于城市 ,皖北高于皖南 ;学习成绩差、父母亲文化程度低、抑郁心理症状、现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与焦虑症状呈等级相关。 结论 应针对中学生焦虑心理症状流行特征进行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4.
段云  赵琳  陈高帅  高晓凤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10):1182-1186
目的 了解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四川省凉山州地区860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分析该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该民族地区44.19%的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居前五位的心理问题分别是学习压力(48.37%)、情绪波动(47.67%)、焦虑(46.98%)、强迫症状(45.42%)、抑郁(43.3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好、与父母联系频率高对中学生多个维度的心理健康具有保护作用(P<0.05);汉族学生相对于少数民族学生易出现适应不良问题(P<0.05);男生相对于女生易出现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初中生相对于高中生易出现偏执、心理不平衡问题(P<0.05);独生子女的情绪不稳定问题高于非独生子女(P<0.05);父亲学历较高的中学生相对容易出现强迫症状、焦虑及情绪不稳定问题(P<0.05)。结论 四川民族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学习压力问题居首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多个因素影响,家长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城乡中学生焦虑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特质焦虑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自拟量表,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4 030名(初一~初三及高一、高二年级)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应用通径分析方法探讨各影响因素对中学生焦虑的影响路径. [结果]特质焦虑、学习压力、父母温暖理解以及负面教养方式对城乡中学生焦虑均有直接作用;而自尊和学习成绩则通过学习压力或特质焦虑间接影响中学生焦虑;引起城市学生焦虑的直接因素还包括神经质、精神质和内外向等人格因素,而农村学生的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则足通过学习压力间接对学生焦虑起作用. [结论]减小学习压力、改善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是降低中学生焦虑水平的根本途径.应用通经分析推断焦虑影响因素之间的路径关系,计算各因素对中学生焦虑直接和/或间接作用的大小,可以为中学牛焦虑的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杭州市1245名中学生应激源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了解城市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应激源,为维护学生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对杭州市l245名中学生进行中学生应激源量表调查。结果 城市中学生的主要应激源是学习、教师、同学朋友和自我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学习问题是最主要的应激源,与个体的焦虑、抑郁反应密切相关。结论 维护和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减轻学生心理负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了解河南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现况,为加强对住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7个省辖市中抽取中学生21 791名,其中住校生14 819名,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住校生和菲住校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住校生有心理问题者占48.7%,非住校生有心理问题者占39.2%;除高中学生在学习压力感和情绪不稳定上得分住校和非住校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余无论男、女生,城市、乡村,初中、高中,住校生在心理健康量表各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非住校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住校学生中有孤独感的占64.7%,非住校学生有孤独感的占55.8%,住校学生的孤独感体验强于非住校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61,P<0.05).结论 住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差于非住校生.教育部门需重点关策佳校生心理状况,通过配备心理教师、平富校园活动等各种措施减轻住校中学生孤独感,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8.
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当前德阳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索"医校共育"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方法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CR)"量表,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共8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30名学生中有951名学生有明显学习焦虑情绪,占调查人数的46.8%,排名第1。8项中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过敏心理、恐怖倾向以及身体症状上呈现的问题比例分别为51.6%、7.9%、23.2%、19%、8.2%和43.7%、5.2%、17.6%、15.4%和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生和男生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心理及恐怖倾向上呈现的问题比例分别为51.9%、16.2%、21.5%、8.2%和41.8%、9.2%、17.8%和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德阳市中小学生学习焦虑心理普遍严重,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存在更多问题心理倾向,而女生也比男生存在更多问题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北京市某重点中学中学生心理状况。方法:使用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试软件对145名中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八方面总体水平在正常范围,学生有学习压力,实验班与普通班有差异,自我成绩认定是学习焦虑的重要原因,男生、女生心理状态有差异,学生对心理测试方法有多种需求。结论:某重点中学学生存在学习焦虑,需要应用综合方法做好心理指导,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厦门地区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异常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 2020 年 6 月在厦门市 2 所普通初中学校各年级中随机抽取 3 个班级,共 18 个班 861 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 832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96.63%,进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cale-60,MSSMHS)测评,分析心理异常检出率、不同性别及年级心理问题特点。结果 初中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 329 人(39.5%)。男生心理异常者为 156 人(35.1%),女生为 173 人(44.7%);初中男、女生前三位心理异常因子均为强迫症状(男 51.7%,女 59.9%)、情绪波动性(男 48.3%,女 54.5%)、学习压力感(男 44.7%,女53.7%)。女生心理异常检出率高于男生(χ2=8.419,P < 0.05)。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分别为 32.5%、46.3%、39.9%。初一至初三学生心理...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及其与焦虑、抑郁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评定中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率 ,探讨生活事件应激强度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 :运用自编的“中学生生活事件评定表”评定 10 36名某国家大型企业子弟中学学生一年来生活事件发生率和生活事件应激强度 :运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焦虑和抑郁症状。结果 :2 0项生活事件发生率 1.2 %~ 19.2 % ,生活事件强度无显著性差异。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 11.87%和 16 .6 0 % ,有抑郁症状的中学生的学习与学校生活、人际关系、家庭环境、性生理与性心理四个维度生活事件应激强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有焦虑症状的中学生人际关系、家庭环境两个维度生活事件应激强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学生紧张性生活事件应激与焦虑、抑郁症状呈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石林县民族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少数民族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447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石林县民族中学学生焦虑检出率为1.79%,其中学习焦虑问题非常明显;撒尼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在MHT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初二年级与高一年级学生过敏倾向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生与女生的学习焦虑因子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2个民族中学生学习焦虑问题均较严重,民族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但过敏倾向和学习焦虑因子分各年级之间与性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3.
We administered the Eating Attitudes Test (EAT), 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 and Spielberger Trait Anxiety Inventory to two population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first group, 268 suburban females (mean age 16.2 years), completed their questionnaires in May 1988. The second population, 389 females and 281 males (mean age 16.0 years) in a city school with 92% black or Hispanic students, completed their questionnaires in February 1990 and were also measured for height and weight as part of a health screening. Scores of 21 or higher on the EAT-26 were achieved by 17.5% of the suburban females, 15.0% of the urban females, and 6.0% of the urban males. Significantly more suburban females (63%) considered themselves overweight, compared with both urban females (35%) and males (19%), yet only 14% of suburban females were calculated to be >10% over ideal body weight, compared with 45% of urban females and 39% of urban males. Contrary to expectations, self-esteem was higher and anxiety lower in the urban students than the suburban students; self-esteem and anxiety were each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higher EAT scores in both populations, but believing oneself overweight was correlated with higher EAT scores in only the suburban students.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abnormal eating attitudes are present among both urban and suburban students but with import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manifes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 1994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某普通中学736名中学生调查发现,广州地区中学生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比例为587%~3315%,以强迫症状占首位。女生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症状较男生突出。高三年级学生心理状况最差。提示要搞好中学生心理健康、适当减轻学业负担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山西省长治市中学生焦虑情绪现状以及城乡中学生焦虑情绪存在的差异。方法 采用横断面抽样调查, 选取长治市市区及农村初一~高三年级的中学生共3 210人, 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 SCARED)等调查问卷, 了解中学生存在的焦虑情绪, 并分析城乡中学生焦虑情绪存在的差异及相关因素。结果 被调查中学生焦虑情绪阳性检出率为36.6%, 其中城市中学生为32.6%, 农村为47.5%,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480, P<0.001)。焦虑情绪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以农村中学生为高, 除广泛性因子外,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农村中学生中男生、女生、独生子女、非独生子女的焦虑情绪检出率均较相对应的城市中学生群体为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长治市中学生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情绪问题, 且农村中学生焦虑情绪较城市严重, 应该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初中、普高及职高等不同类型学校中学女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开展针对性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对1168名中学学生(其中高中女生204名、男生217名,初中女生263名、男生198名,技校女生152名、男生134名)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调查女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55.43%)高于男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1,P<0.05)。女生在强迫( t=2.998, P<0.05)、人际关系敏感(t=12.662,P<0.01)、抑郁(t=2.624,P<0.05)、焦虑(t=7.581,P<0.01)、敌对(t=5.091,P<0.01)、精神病性(t=3.025,P<0.05)等因子上的得分与常模相比的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中、普高、职高女生的强迫和抑郁因子得分依次增高,职高女生躯体化、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最高,普高女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最高。 SCL-90总分和焦虑、抑郁及强迫各因子的得分与学习、受惩罚、人际关系存在正相关。结论深圳中学女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及其程度较全国成人水平偏高,也高于同比男生,表现出自身特色,有必要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教育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黎 《中国学校卫生》2002,23(3):214-215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某中学初二年级两个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干预,另两个平行班作为对照组,比较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评分上的差异。结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后干预班和对照班在MHT3项内容量表上评分差异有显意义;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后男生在对人焦虑量表上评分变化明显,而女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身体症状量表上变化明显。结论: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苏州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勇  杨鲁静  郑洋 《中国健康教育》2001,17(10):593-596
目的 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江苏省苏州六县市中学各年级学生5117人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结果 结果表明:有14.3%的中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卫生问题,其中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偏执比较突出;城市和农村、不同类型的中学、不同性别中学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各有其不同特点。学习成绩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 中学生存在较明显的心理卫生问题, 应针对不同中学生的特点,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高中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对深圳市南山区5所高中1115名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平均正确率为70.1%,传播途径为81.8%,非传播途径为81.4%,预防知识为75.8%,除传播途径外其他3类艾滋病知识在男女生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除非传播途径外其他3类艾滋病知识在年级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女生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较高,年级间差别不明显;艾滋病一些相关危险行为检出率分别为吸烟为15.8%,饮酒为69.4%,早恋为45.8%,性行为发生为6.0%。这些行为在性别和年级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一般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高于低年级。[结论]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在性别和年级间均有差别,应该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