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元十  岑国栋 《中国药业》2011,20(22):35-37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以高脂乳液灌胃制备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酯组和阳性对照(易善复)组,预防治疗8周后行血清、肝组织生化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结果非诺贝特酯能明显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肝组织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改善脂肪变性。结论非诺贝特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布渣叶水煎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促肝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将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布渣叶水煎液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TC、TG及肝指数变化,检测血清HA、PⅢP和MMP-9等促肝纤维化因子水平。结果:布渣叶水煎液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和肝组织TC、TG及肝指数,并降低血清促肝纤维化因子水平。结论:布渣叶水煎液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促肝纤维化因子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的影响。方法 以酒精灌胃加橄榄油饮食的方法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 ,模型组分为非诺贝特治疗组 (80mg·kg-1)、辛伐他汀治疗组 (4mg·kg-1)以及未治疗组。 4wk后处死大鼠 ,用气相色谱方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谱。结果 非诺贝特治疗组明显改善由乙醇引起的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 [油酸 :(38 2 12± 7 788) μg·L-1vs (31 6 2 0± 6 14 2 ) μg·L-1,亚油酸 :(37 2 6 9± 8 0 6 5 ) μg·L-1vs (30 2 5 4± 9 0 6 3) μg·L-1,花生四烯酸 :(11 6 4 6±2 6 0 1) μg·L-1vs (9 0 12± 1 2 36 ) μg·L-1) ;同时肝脏病理改善。辛伐他汀治疗组则加重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降低 ,并使饱和脂肪酸增加。结论 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对酒精性脂肪肝血清游离脂肪酸谱作用不同 ;血清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反应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骆维恩 《北方药学》2013,(11):129-129
目的:研究分析非诺贝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6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硫普罗宁肠溶片治疗,治疗组29例患者接受非诺贝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7%,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非诺贝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硫普罗宁肠溶片的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非诺贝特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非诺贝特0.2g,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456 mg,每天3次,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血脂、临床症状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变化,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率、肝功能及血脂复常率、肝脏超声影像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2%( 37/45)、63.4%( 26/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74,P<0.05).结论 非诺贝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好,且药品费用较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验证肝脂溶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探讨作用机制,为临床扩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观察肝脂溶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大鼠TG(血清甘油三酯)、CHOL(血清总胆固醇);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FFA(游离脂肪酸)的影响。结果肝脂溶颗粒高剂量组降低血清TG、CHOL、FFA疗效优于对照组,降低血清ALT、AST疗效则与对照组相似。结论肝脂溶颗粒能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非诺贝特保护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4周龄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非诺贝特组,模型组和非诺贝特组大鼠经高糖高脂饲料饲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构建DN大鼠模型,非诺贝特组大鼠给予非诺贝特50 mg/kg腹腔注射,连续干预8周.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脂、肾功能指标水平,取肾...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单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与同时口服非诺贝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脂代谢紊乱的疗效。方法纳入经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后仍具有脂代谢紊乱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口服非诺贝特每日100mg,同时继续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结果在52例参加了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21例仍有脂代谢紊乱的患者被纳入临床研究。纳入患者年龄58(27~75)岁,体质量63.0(39.4~109.0)kg,体质量指数25.4(18.2~37.1)kg·m-2,ALT 23(14~73)IU·L-1,TG 105(92~216)mg·dL-1,HDL 58(37~93)mg·dL-1,LDL 153(66~209)mg·dL-1。21例患者在使用非诺贝特治疗6月后,20例患者中15例(15/20,75%,P=0.001 5)血LDL水平得到改善,5例患者血LDL水平未见明显下降。1例患者口服非诺贝特后出现皮肤瘙痒及皮疹,退出了研究。结论对伴脂代谢紊乱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经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后脂代谢紊乱未见改善,在联合使用降血脂药物非诺贝特后,脂代谢紊乱可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景明勇 《中国药业》2011,20(21):12-13
目的 研究苦瓜提取物(MCLs)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调血脂作用.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以及不同剂量苦瓜提取物组[40,80,120 mg/(kg·d)],测定肝指数、肝中脂质含量和血清中脂质含量.结果 高脂模型组动物肝指数以及肝和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PL-C)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不同剂量苦瓜提取物试验组肝指数以及肝和血清中含量均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结论 苦瓜提取物能有效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脂,并有肝脏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非诺贝特对凝胶包埋培养的原代大鼠肝细胞内氧化压力和脂质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收获得到的新鲜原代大鼠肝细胞进行胶原凝胶包埋,构建肝细胞体外凝胶包埋培养模型,同时构建传统平板模型作为对照。在肝细胞培养过程中加入非诺贝特25和100μmol.L-1,分别于培养3和7 d后,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类(ROS)、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含量,并用尼罗红和油红O对细胞内中性脂滴进行定量分析和染色观察。结果平板模型非诺贝特各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凝胶包埋模型非诺贝特各组之间差异明显。对于凝胶包埋模型,非诺贝特25和100μmol.L-1均导致细胞内ROS增加,其中非诺贝特处理3 d组细胞内ROS分别为对照组的(131±19)%和(149±10)%,非诺贝特处理7 d组细胞内ROS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的(121±8)%和(117±5)%(P<0.01);非诺贝特还导致了胞内MDA含量、TG和中性脂含量的显著增加(P<0.05)。结论凝胶包埋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作为体外培养模型相对于平板模型能更好地反映非诺贝特的肝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膈下逐瘀汤对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法制备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20只、模型组(B组)20只、膈下逐瘀汤组(C组)10只、阿司匹林组(D组)10只。B组、C组、D组给予高脂饲料(普通饲料基础上加10%猪油,2%胆固醇)持续喂养12周, A组20只给予基础饲料喂养。8周末开始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 C组、D组分别给予膈下逐瘀汤、肠溶阿司匹林灌胃。分别于造模第6、12周末测定大鼠肝脂、血液流变学指标,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高脂饲料喂养6周, B组大鼠肝脂比A组显著升高(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正常组升高;第12周末B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A组升高(P>0.01),肝脂升高更明显;12周末膈下C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肝脂比B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脂饲料喂养6周能复制早期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随着脂肪肝病程进展,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升高趋势,膈下逐瘀汤对升高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79例临床观察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79人被随机分入左卡尼汀组(应用左卡尼汀治疗4周,减量后继续治疗4周),而78人以非诺贝特片剂口服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应用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79例,显效64例(81.0%),有效9例(11.4%),总有效率为92.4%,无效6例(7.6%),效果明显优于非诺贝特.结论:左卡尼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一定效果,且不良反应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进一步阐明三七总皂苷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n=8),高脂饮食组(HFD,n=32).Blank组以普通饲料饲养,HFD组予高脂饲料喂养4周.将HFD组大鼠随机分为4组,依次为模型组(Model,n=8)、...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丹楂祛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组织病理、血脂、肝功能、血糖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氧四环素腹腔注射法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丹楂祛脂胶囊,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测定肝组织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氮(BUN)以及血高密度脂蛋白(HDL-C)、肌酐(CRE)、血糖(GLU)含量的变化.结果:大鼠在应用丹楂祛脂胶囊治疗后.脂肪肝程度积分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TC、TG、LDL-C、ALT、AST、BUN水平较模型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CRE、GLU与模型组比较没有差异.结论:丹楂祛脂胶囊能明显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及肝脏的病理学组织变化,这可能是其治疗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当归注射液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和当归治疗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皮下注射四氯化碳与植物油混合液,3周末停止皮下注射,治疗组开始每日灌胃25%当归注射液10mg(/kg·d);模型组与对照组均每日灌胃相应剂量生理盐水,持续4周。实验结束处死大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血清ALT、AST、TC、TG、IL-6、TNF-α、瘦素,计算肝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能显著降低ALT、AST、TC、TG、IL-6、TNF-α、瘦素含量,明显减轻大鼠肝内脂肪沉积。结论:当归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非诺贝特、罗格列酮对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血脂、体重的影响。方法 :32只大鼠随机分为 4组 ,1组给予普通饲料 ,其余 3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 ,制作胰岛素抵抗模型。 4wk后取高脂饲料喂养的 2组大鼠予非诺贝特 (10 0mg·kg- 1·d- 1)、罗格列酮 (8mg·kg- 1·d- 1)灌胃 ,其他 2组予安慰剂灌胃。结果 :给高脂饲料的 3组大鼠体重、血脂和胰岛素水平均明显增高 (P <0 .0 1)。给药后 ,非诺贝特组和罗格列酮组大鼠游离脂肪酸均降低 ,非诺贝特组血清三酰甘油降低 ,与高脂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0 .84±s0 .18)mmol·L- 1vs (1.2±0 .3)mmol·L- 1,P <0 .0 5 ]。非诺贝特组体重增长幅度减小 ,罗格列酮组体重增长幅度增加。 2种药物都能增加葡萄糖输注率 ,罗格列酮作用优于非诺贝特。结论 :非诺贝特可降低大鼠血脂、减少体重、有适度的胰岛素增敏作用。罗格列酮具有良好增敏作用及适度的降脂作用 ,可引起体重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亚虎四君汤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FLD)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饮食制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动物模型,治疗组药物灌胃,60只清洁小鼠随机分4组:①正常对照组(n=15)普通饲料喂养;②模型组(n=15)高脂饲料喂养;③亚虎四君汤组(n=15)在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予亚虎四君汤22g(0.5ml)·d^-1;④非诺贝特阳性对照组(n=15)在高脂饲料喂养2周后予非诺贝特胶囊水溶液22g(0.5ml)·d^-1。观察小鼠一般情况、测定肝指数、血清肝功能、血脂。结果与模型组及对照组相比,亚虎四君汤组的体重、血CHOL(总胆固醇)和血清转氨酶均呈下降趋势。肉眼观察示亚虎四君汤组肝脏组织外形及色泽有明显改善。结论亚虎四君汤在一定程度上有防治NAFLD的作用,作用机制与其能降低血糖,减少脂质瘀积,抑制致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干细胞的变性坏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高脂饮食构建NAFLD大鼠模型,观察非诺贝特对NFALD大鼠血清学肝功、血脂及肝脏病理的影响。方法将27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病理组(B组)及非诺贝特组(F组),每组9只,分别予正常饮食及高脂饮食建立NAFLD模型。于4、8、12周后,每组各处死大鼠3只,称体重、肝湿重,计算肝指数;8周后测定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肝脏病理切片行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F组第5周开始药物干预。结果 8周时B组大鼠体重及肝指数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肝指数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N组与F组大鼠肝指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大鼠体重和肝指数大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学指标:8周时N组与F组AST、ALT、TG、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AST、ALT、TG、TC明显高于N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B组AST、ALT、TG、TC明显高于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ALT、TG高于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与N组AST、ALT、TC、T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法高脂饮食诱导SD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造模成功;非诺贝特对NAFLD大鼠的肝脏酶学、血脂及病理学均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19.
栾琴 《医药世界》2010,(6):495-495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2006-01-2009-01门诊或住院患者96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非诺贝特100 mg,3次/d和藻酸双酯钠100 mg,3次/d,口服,疗程4个月,于治疗前后用B型超声波检查肝脏情况。结果非诺贝特组脂肪肝恢复状况显著高于藻酸双酯钠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和75.0%(P〈0.05)。结论非诺贝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较藻酸双酯钠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UCP2的动态表达,进一步明确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大鼠60只进行实验,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脂饮食进行脂肪肝诱导,采用免疫组织学技术和Western blot技术对大鼠肝组织中的UCP2进行检测,对大鼠的血清甘油三脂(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大鼠在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过程中,体内UCP2阳性细胞的含量以及TG、ALT、FAA的表达和含量都会显著增加,在高脂饮食诱导8~12周期间最为明显。结论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与发展程度与体内UCP2表达强度呈正比例关系,UCP2的酶活性增高会导致促进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脂肪肝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