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COPD患者中前白蛋白(PA)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09例老年COPD患者入院第1天与第7天检测CRP、PA,根据患者预后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2组的CRP、PA的差别。结果存活组第7天的CRP较第1天降低,PA较前升高(P<0.05),与死亡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第1天死亡组CRP和PA与存活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7天死亡组的PA同第1天比较显著降低(P<0.05),CRP含量与第1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PA与老年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同时动态CRP和PA检查可以用于预测老年COPD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诊监护室的应用价值,为抗生素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监护室患者114例,分为脓毒症和非脓毒症组,比较2组入院时CRP、PCT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区别;比较脓毒症组中的死亡患者与存活患者第7d的CRP和PCT的动态变化。结果脓毒症组患者入院时PCT和CRP均大于非脓毒症患者(P=0.001),APACHEⅡ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脓毒症死亡患者第7d的PCT和CRP与第1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脓毒症存活患者第7d的CRP和PCT较第1d明显下降(P=0.001)。结论 PCT和CRP可以鉴别患者是否合并感染。动态监测CRP和PCT对预测脓毒症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第1、3、5d以及出院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PA、CRP、DD、APACHEⅡ评分,按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非死亡组进行动态观察,并做APACHEⅡ评分与PA、CRP、DD水平动态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死亡组与非死亡组入院后第1天PA、CRP和DD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死亡组第3、5d、最后一次PA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CRP和DD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PA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31,P<0.01),CRP及DD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7,P<0.01和r=0.651,P<0.01)。结论 PA持续低水平、CRP和DD持续高水平提示病情危重,所以联合动态观察PA、CRP和DD对评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乳酸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在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某院重症医学科选取62例重症肺炎患者进行观察,依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40例)与死亡组(22例),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血清CRP、PCT、乳酸的水平,并分析其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清CRP、PCT、乳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存活组患者的血清CRP、PCT、乳酸水平均逐渐降低,死亡组患者则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治疗第4d、治疗第7d、转出或死亡前存活组患者的血清CRP、PCT、乳酸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CRP、PCT、乳酸水平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增高,其水平的变化对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情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慧  张曼莉  赵昆  尹化  聂德正  佟飞 《河北医药》2023,(14):2145-2148
目的 探讨D-dimer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趋势与主动脉夹层患者结局之间关系。方法 收集2019年1月到2020年6月急诊科就诊并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50例,记录其年龄、性别、结局,以及入院时和入院48 h后的D-dimer及hsCRP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与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有50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0例患者死亡,死亡组与存活组入院时的D-dime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入院时的死亡组hs-CRP水平、入院48 h后的D-dimer及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48 h后的D-dimer及hsCRP水平均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0.05);而存活组入院48 h后的D-dimer水平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1)。结论 死亡组患者的D-dimer及hsCRP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注意动态监测患者的D-dimer及CRP变化,以早期分辨高危患者,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和D-二聚体(DD)的动态变化与肺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严重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48例肺炎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院第1天、第3天、第5天以及出院或死亡前最后一次的PA、CRP、DD、APACHEⅡ评分,按预后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及非死亡组进行动态观察,并做APACHEⅡ评分与PA、CRP、DD水平动态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死亡组与非死亡组入院后第1天PA、CRP和D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第3天、第5天、最后一次PA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CRP和DD水平明显高于非死亡组(P〈0.05)。PA与APACHEU评分呈负相关(r=-0.631,P〈0.01),CRP及DD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87。P〈0.01和r=0.651,P〈0.01)。结论PA持续低水平、CRP和DD持续高水平提示病情危重,所以联合动态观察PA、CRP和DD对评估肺炎并感染性休克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乳酸和血清胱抑素C(Cys C)在早产儿败血症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82例早产儿败血症患者,入院后检测动脉血乳酸、Cys 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及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分别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间以及极危重组、危重组和非危重组间血乳酸、Cys C、PLT、CRP、WBC、NCIS评分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乳酸、Cys C、PLT、CRP与NCI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动脉血乳酸、Cys C水平较存活组高(P<0.05),死亡组PLT、NCIS较存活组低(P<0.05);死亡组CRP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危重组、危重组血乳酸高于非危重组,极危重组血乳酸高于危重组(P<0.05),极危重组Cys C高于危重组及非危重组(P<0.05);极危重组、危重组PLT均低于非危重组(P<0.05),极危重组、危重组CRP均高于非危重组(P<0.05),极危重组NCIS低于危重组及非危重组,危重组NCIS低于非危重组(P<0.05);动脉血乳酸、Cys C及CRP均与NCIS呈负相关(r分别为-0.680、-0.607、-0.589, P<0.05),但PLT与NCIS呈正相关(r=0.610,P<0.05)。结论:血乳酸和Cys C对评估早产儿败血症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对普外科术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7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普外科术后患者,按就诊先后半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外科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全营养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于术后第1天开始肠外营养连续7d。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7d监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T淋巴细胞分化亚群(CD3、CD4、CD8、CD4/CD8);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组内ALB、PA、IgA、IgM、IgG均较术前下降(P<0.05或P<0.01);第7天两组组内ALB、PA、IgA、IgM、IgG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P<0.05);组间ALB、PA、IgM、CD4、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CD4、CD4/CD8、CRP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P<0.05)。结论谷氨酰胺促进术后患者蛋白质合成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病情的危重程度,并改善营养状况,具有临床较高应用价值,且相对安全,值得进一步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97例不同程度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2(IL-2)的测定分析,以了解这些细胞因子对感染程度及病情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了37例重度肺部感染急性期患者(A组,于入院后第1日及第2日均按患者是否存活又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20例重度肺部感染恢复期患者(B组)、30例轻度肺部感染急性期患者(C组)、30例轻度肺部感染恢复期患者(D组)及30例正常对照者(E组)外周血的TNF、IL-1、IL-6、IL-8和IL-2水平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TNF水平A组和C组均较B组、D组、E组显著增高(P<0.05),而A组和C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IL-1、IL-6及IL-8水平A组均较C组显著增高(P<0.05~O.01),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以及两组急性期与E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0.001);(3)IL-2水平A组和C组均较E组增高(P<0.05);(4)重度肺部感染患者TNF水平入院第1日及第2日无论存活组还是死亡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5)IL-1、IL-6水平入院第1日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入院第1日存活组及死亡组分别与第2日同组比较差异亦存在显著性(P<0.05),而第2日的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相似文献   

10.
余应喜  刘景仑 《中国药房》2009,(18):1423-1425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免疫因子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155例V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5、7天检测血清CRP、IL-6、TNF-α的动态变化;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X线胸片变化;统计机械通气(MV)时间、脱机成功率和死亡率。结果:155例VAP患者治疗前血清CRP、IL-6、TNF-α较正常水平均明显升高;治疗组在治疗后第5天血清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开始显著下降(P<0.05);在第7天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MV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治疗组3d后X线胸片改善率、首次脱机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天血清CRP、IL-6和TNF-α与MV时间呈正相关。结论:痰热清注射液在辅助治疗VAP中,通过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恢复部分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减弱VAP后继发多脏器功能损害,从而缩短MV时间,降低死亡率,改善VAP预后。  相似文献   

11.
探讨血必净联合胸腺肽对老年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对血清PCT、S-ChE的影响。选择2021年3月~2022年9月本院重症康复科收治的70例老年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给予血必净联合胸腺肽进行免疫调节干预,治疗1 w后将死亡的20例患者作为死亡组,存活50例患者作为生存组,并同期选择重症康复科治疗未采用血必净联合胸腺肽治疗的22例老年肺部感染合并脓毒症患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Th1、Th2及Treg表达,同时送检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胆碱酯酶(S-ChE)及C-反应蛋白(CRP)。观察组治疗1 w Th1表达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w Th1表达;Th2表达高于入院时表达(P<0.05),但与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1 w Th2表达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1 w Th1/Th2表达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1 w Th1/Th2表达(P<0.05);观察组治疗1 w Treg表达低于入院时(P<0.05),但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 w Treg表达比较(P>0.05);生存组入院时Th1...  相似文献   

12.
《临床医药实践》2018,(3):171-174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在老年人脓毒症中的代谢水平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脓毒症患者68例,根据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分为Ⅰ、Ⅱ及Ⅲ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降钙素原组间PA水平。根据28 d内是否死亡将68例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PA水平。结果:老年脓毒症患者不同降钙素原分组间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及Ⅲ组PA水平显著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PA水平显著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 d内死亡组PA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水平与老年脓毒症患者感染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并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陈娟  王玉珍 《河北医药》2013,35(12):1795-1797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支持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肝硬化患者(肝功能B级,C级),按随机分为2组:EN(A)组15例,常规治疗组(B)15例,比较2组患者营养支持后第8、15天肝功能情况。结果 2组患者入院第1天所有检测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8天ALB、PA与入院第1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5天A组ALB、PA、ALT、AST较入院第1天有明显改善(P<0.05)。B组第8天ALT、AST、PA较入院第1天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B较入院第1天有改善(P<0.05)。B组第15天ALB、PA、ALT、AST较入院第1天有改善(P<0.05)。A组较B组第15天的ALB、PA、ALT、AST恢复程度较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给予EN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刘溯  王小冬  连靖娉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632-1633
目的:研究血小板计数及其动态变化对老年危重病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急诊193例患者,入院时进行APACHEⅡ评分及入院第1、3、7、10天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根据APACHEⅡ评分值将患者分为3组,Ⅰ组(<15分)、Ⅱ组(15~20分)、Ⅲ组(>20分);分析3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其动态变化和预后;并回顾性将Ⅱ组、Ⅲ组患者分为死亡组62例和存活组63例,比较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和血小板水平。结果:Ⅰ组血小板水平明显高于Ⅱ组、Ⅲ组(P<0.01),Ⅲ组血小板水平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死亡率明显低于Ⅱ组、Ⅲ组(P<0.01),Ⅲ组死亡率明显高于Ⅱ组(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均较高,治疗7天和10天后,APACHEⅡ评分,存活组下降至10分以下,而死亡组上升至20分以上,死亡组明显增高(P<0.01);入院时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低于正常生理范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在治疗后7天和10天,死亡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再度进行性下降,与存活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均<0.01)。结论:血小板减少及其动态改变能较正确、敏感地反映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其检查快速、简单、易行,在临床上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脓毒症患者使用谷氨酰胺(Gln)对其营养、免疫、急性炎性反应和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住ICU时间等的影响。方法 62例老年脓毒症患者采用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随机分为谷氨酰胺(Gln)强化营养组(n=32)和对照组(n=30);两组使用等热能肠外营养。Gln组另给予Gln 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至肠内营养正常启动。比较两组用药前1天及用药后第8天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淋巴细胞值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并记录最终肠外营养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结果 Gln组治疗后的血清Alb、PAB、IgG、IgA、淋巴细胞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而两组CRP水平及APACHE I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且Gln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两组白细胞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略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肠外营养时间比较,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脓毒症者进行Gln免疫营养治疗,能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免疫功能,缩短肠外营养、机械通气及ICU治疗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血清尿酸和铁蛋白水平与脑出血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归为试验组,分别于入院当天,入院第3、7、14天检测试验组所有患者的血清尿酸和血清铁蛋白水平;选取60例健康居民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尿酸和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 脑出血患者预后较好组血糖、白细胞、NIHSS1、NIHSS2、年龄、24 h出血量及舒张压与预后较差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RS评分发对试验组在发病90 d后的情况进行评价, 34例患者MRS评分≤2分,属于预后较好;有26例MRS评分>2分,属于预后较差;预后较差患者中有2例患者死亡.试验组入院当天、入院第3、7、14天的尿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较好组和预后较差组的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预后不同的2亚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趋势一致,从入院当天至入院第7天均呈上升趋势,在入院第14天时有所下降,但整体水平仍相对较高;预后不同的2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在各时间点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入院第3、7、14天的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血清铁蛋白及NIHSS1是影响脑出血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发现两个独立危险因素间存在相关性,患者入院第3天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与NIHSS1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铁蛋白水平是影响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顾静  甘建和  陈丽  黄小平  胡凤霞  杨柳 《江苏医药》2012,38(23):2804-2805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水平对评估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检测57例存活ACLF患者(存活组)、67例死亡ACLF患者(死亡组)和6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PA水平,分析死亡组患者在ACLF终末期血清PA的动态变化.结果 存活组与死亡组血清PA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6.23±33.74) mg/L和(117.14±23.36) mg/L vs.(337.54±50.72) mg/L](P<0.05).死亡组血清PA水平逐渐降低至临终前1-5 d的(36.13±9.64) mg/L.结论 血清PA进行性下降可能提示ACLF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8.
盛春风  方志成  刘培  王福珍  陈黎  郑翔 《河北医药》2012,34(22):3365-3367
目的观察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3例)采用rhGH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予rhGH4U,2次/d,肌内注射,连续治疗7d;对照组(23例)采用机械通气治疗。2组其他治疗相同。观察2组治疗后,机械通气时间、一次拔管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平均住ICU时间、ICU病死率及第7天时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含量,血糖含量、每日胰岛素用量。结果 2组比较,治疗组在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ICU时间明显缩短(P<0.05);一次拔管成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ICU病死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糖均高于正常,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糖较治疗前均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GH用于老年胸腹部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可改善营养状况,明显减少呼吸机治疗的时间,减少患者在ICU的病死率,但治疗期间应加强血糖的监测,强化胰岛素治疗,防止糖代谢紊乱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统计老年重症ICU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构成特点及血清炎性指标与预后的关系,为老年重症ICU医院感染患者治疗方案制定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重症ICU中老年医院感染患者70例临床资料,统计其感染病原菌构成分布特点,按照患者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3例)。分组统计患者不同阶段血清炎性指标(CRP、PCT、IL-6)的变化情况及组间差异。结果 (1)70例患者共计检出病原菌79株,革兰阴性菌58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较高,革兰阳性菌19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比较高,真菌2株,混合感染共计12例;(2)存活组患者在确诊时、确诊后6 h、确诊后24 h血清CRP、PCT、IL-6均较死亡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上述指标随着确诊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死亡组患者随着确诊时间的延长上述指标却不断上升,不同阶段之间上述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ICU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患者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情况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重症肺炎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PCT)和IL-6、hs-CRP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于我院不同治疗结局的重症肺炎患者中各抽取34例,作为观察组(死亡患者)和对照组(存活患者),对比患者PCT和IL-6、hs-CRP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第1 d、3 d、5 d、7 d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第1 d、3 d、5 d、7 d血清IL-6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血清IL-6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第1 d、3 d、5 d、7 d血清hs-CRP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血清PCT、IL-6以及hs-CRP水平显著升高,通过对PCT和炎症因子的观测可以预测患者预后效果,指导临床方案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