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检测37例男性吸烟者的肺功能,并与12例男性无吸烟者进行对照。全部研究对象均无心肺疾患。取20~29岁、50~59岁两年龄组,又按吸烟年限分若干组,分析吸烟对肺功能的影响。以FG_(6-1)肺功能计,用常规方法测定用力呼气曲线,从曲线计算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_(1.0))及其占呼气肺活量的百分率(FEV_(1.0)/FVC%)、最大通气量(MB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与相当于25%、  相似文献   

2.
廉建丽  李继玲  陈俊松 《安徽医药》2019,23(6):1101-1104
目的 探讨小气道功能指标在儿童哮喘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于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56例哮喘急性发作期病儿作为哮喘组,并根据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分为轻度(21例)、中度(20例)和重度(15例)三个亚组,同时选取同期、年龄相仿及性别相匹配的30例因其他原因引起喘息咳嗽的慢性炎症病儿和32例入院检查健康儿童分别作为非哮喘组和对照组,收集各组儿童一般资料,采用肺功能测定系统检测各组儿童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FVC比值、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速(FEF25%)、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速(FEF50%)、呼出75%肺活量时呼气流速(FEF75%)、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MEF)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非哮喘组和哮喘组病儿FVC、FEV1、PEF、FEF25%、FEF50%、FEF75%和MMEF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哮喘组病儿上述指标显著低于非哮喘组[(1.42±0.36)L比(1.85±0.47)L、(1.25±0.32)L比(1.42±0.41)L、(2.68±0.64)L比(3.25±0.77)L/s、(2.54±0.65)L/s比(3.74±0.68)L/s、(1.58±0.36)L/s比(2.24±0.71)L/s、(0.61±0.37)L/s比(1.02±0.41)L/s、(1.42±0.49)L/s比(1.89±0.68)L/s)](均P<0.05),而三组病儿FEV1/FVC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同程度病儿用力呼出2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25pred%)、用力呼出50%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50pred%)、用力呼出75%肺活量的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75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MEFpred%)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情程度增加,病儿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MMEFpred%等指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P<0.05),FEF25%和FEF75%指标在不同严重程度哮喘病儿中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EF50%和MM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FEF25%主要表现为轻度异常,而FEF75%主要表现为重度异常。结论 小气道功能指标在儿童哮喘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及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病情加剧,小气道功能指标明显降低,且异常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哮喘儿童肺功能改善情况。方法: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的MasterscreenIOS测定仪,对61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前后进行通气肺功能(F-V)和脉冲振荡(IOS)检测。观察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呼出2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25)、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50)、呼出7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流量(FEF75);呼吸阻抗(Zrs)、气道总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响应频率(Fres)。结果: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后FVC、FEV1、PEF均明显升高(P<0.001),而Zrs、R5、R20、Fres均明显降低(P<0.05),两者检查结果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能改善哮喘儿童的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阻力,是治疗儿童哮喘的理想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条件下肺功能与复方新诺明(sulfamethoxazole Co,SMZ Co)药物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平原、急进高原和久居高原3组2个群体健康汉族男性青年志愿者口服单剂量复方新诺明前后15个时间点血浆药物浓度。应用德国Jegger肺功能仪测定3组肺功能。采用DAS2.0和SPSS13.0统计软件计算3组受试者口服复方新诺明片后磺胺甲噁唑的药物动力学和肺功能参数。结果:急进高原组受试者的药动物力学参数消除速率常数(Ke)、AUC、平均驻留时间(MRT)、半衰期(t1/2)、清除率(CL)与平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久居高原组受试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Ke、MRT、t1/2与平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进高原纽受试者的药动物力学参数t1/2、表观分布容积(V/F)与久居高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急进高原组的呼出25%肺活量时最大呼气峰流速(FEF25%)和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值大于平原和久居组(P〈0.01),久居组呼出50%肺活量时最大呼气峰流速(FEF50%)、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MEF%)、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和肺活量(VC%)与急进高原和平原组相比显著下降(P分别〈0.05和0.01)。最大呼气峰流速(PEF%)、FEF50%与AUC正相关;FVC%、PEF%、FEF50%、MMEF%和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FVC%)与t1/2和VIF负相关。结论:高原环境肺功能改变对复方新诺明药物动力学参数AUC、t1/2,和V/F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肺功能检查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凤  白云  朱旭红  魏素霞  张彦坤 《河北医药》2008,30(10):1504-1505
目的 探讨肺功能测定对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比较轻症肺结核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观察组26例,单纯轻症肺结核对照组30例的常规肺通气功能及脉冲强迫震荡肺功能测定技术(IOS)各项指标和流速-容量曲线的特点.结果 观察组随气道阻塞程度的增加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客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PEF(峰值呼气流速)、FEF25%~75%(用力肺容积25%~75%时的最大呼气流速)等明显降低,中心气道阻力(R20)明显增高,流速-容量曲线形态有特征性改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IOS联合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对支气管内膜结核造成的气道狭窄敏感,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最大呼气低段流速足指用力肺活量时间曲线(FVC-t)上在肺活量为75~85%之间的流速(FEF75~85%)。该段流速主要由肺弹性回缩力和气道阻力所决定,不受呼气用力强度的影响,能反映小气道的功能。不少呼吸系统疾病在未出现通气障碍的自觉症状之前,常因肺泡的病理变化而累及小气道功能。此时,用常规的肺功能检查法往往未能发现异常,所以探讨敏感指标,争取早期诊断,是呼吸系统临床甚为关注的问题。支气管哮喘患者多表现为  相似文献   

7.
邹春英  沈冬云  王晓莲  卢妙  李燕 《江苏医药》2012,38(23):2840-2842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IOS)技术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检测75例老年COPD患者(COPD组)和60例老年健康者(对照组)常规肺功能并进行IOS测定.结果 COPD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呼出肺活量中间50%时的平均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25-75%pred)、呼出肺活量50%时的用力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F50%pred)、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OPD组IOS参数中,气道总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R5%pred)、周边气道阻力占预计值百分比(X5%pred)、响应频率(Fres)、响应频率占预计值百分比(Fres%pred)和低频电抗面积(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OPD组的Fres、Fres%pred、AX、R5%pred、振荡频率在5-20 Hz时的气道阻力(R5-R20)与肺通气功能各指标呈负相关;X5%pred与FVC%pred、FEV1%pred、FEV25-75%pred及FEF50%pred呈负相关.结论 IOS可用于COPD的诊断及明确气流阻塞部位;特别适用于老年人及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变化特点,并掌握其意义.方法 对50例哮喘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进行肺通气功能、肺容量、脉冲震荡法检测,比较参数,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及25%、50%、7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深吸气量(IC)、残气量(RV)、残气和肺总量比(RV/TLC)、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外周气道阻力(R5-R20)、震荡频率为5Hz时电抗值(X5)等的变化.结果 FVC、FEV1/FVC、FVC/pre、FEV1、FEV1/pre、PEF、PEF/pre、FEF25、FEF50、FEF75、FEF25/pre、FEF50/pre、FEF75/pre、X5在急性发作期显著低于缓解期,RV、RV/TLC、Fres、Z5、R5、R20在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和改善率均显著高于FVC,PEF的改善率最高,FEV1/FVC的改善率最低.另外,RV也有较高的改善率.Z5、R5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增大,R20改善值>R5-R20,X5改善率最高,Fres也有较高的改善率.结论 哮喘气道阻力的增加以中心气道阻力为主,其治疗反应以流速改善型为主.IOS在区分气道阻塞的部位和治疗反应类型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 COPD 和支气管哮喘患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肺功能时间变化趋势。方法选择3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组)和61例COPD患者( COPD组)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采用全自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吸入前、吸入后5 min、吸入后10 min、吸入后20 min、吸入后30 min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深吸气量( IC)、用力呼气2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 FEF25%)、用力呼气50%肺活量的瞬间流量( FEF50%)、用力呼气75%肺活量的瞬间流量( FEF75%)。结果哮喘组治疗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 FEV1、FVC、FEV1/预计值、FEV1/FVC、IC、FEF25%、FEF50%、FEF75%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呈进行性增加趋势, COPD组治疗后5 min、10 min、20 min、30 min FEV1、FVC 、FEV1/预计值、IC、FEF25%、FEF50%、FEF75%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FEV1/FVC和FEF25%在10 min、30 min有所下降,且FEV1/FVC下降至接近治疗前水平,其他指标呈进行性增加趋势,哮喘的FEV1、IC、FEF25%、FEF50%、FEF75%等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COPD组,哮喘与COPD患者的ΔFVC改善程度明显优于ΔFEV1、ΔIC。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中重度COPD和支气管哮喘均可短时间改善肺功能指标,哮喘患者肺功能指标改善均呈进行性增加趋势,哮喘的肺功能改变程度优于COPD。  相似文献   

10.
陈真如  尹静萍 《江苏医药》1998,24(9):647-648
用体描仪对5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进行气道阻力和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测定,结果显示:(1)随着气道阻塞程度加重,Raw逐渐增高,在中、重度组之间,Raw、PEF、V75、FEV1、FVC、VTG/TLC均有明显差异,而V(50)、V(25)、FEF(25%~75%)无明显差异;(2)Raw与FEV1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0岁,工人,主因"反复咳嗽、咳痰、喘憋4年余"于2010年12月入院.患者对冷风、油烟刺激敏感,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肺CT、支气管镜等检查均"未见异常",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诊断为"支气管哮喘",予吸入激素、抗炎、解痉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于2010年11月突发晕厥,当时查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26 mm Hg(1 mm Hg=0.133 kPa),行气管插管,改善后成功脱机拔管.既往体健,不吸烟,长期从事汽车修理工作,接触油漆,曾有猫狗饲养史.入院体格检查:双肺可闻及双相哮鸣音.实验室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572/mm3;血清IgE 2728.12 IU/ml;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自身抗体、冷凝集试验、T淋巴细胞亚群、肿瘤标记物、G/GM试验阴性.肺功能(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用力肺活量(FVC)68%,用力呼气1秒率( FEV1/FVC) 46%,用力呼气1秒量(FEV1)占预计值39%,50%肺活量位用力呼气流速( FEF50%) 21%,75%肺活量位用力呼气流速(FEF75%)22%,用力呼气峰值流速(PEF) 32%,最大自主通气量(MVV) 25%,残气容积/肺总量比(RV/TLC) 223%,气道阻力(Raw) 500%,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 66%;气道可逆试验:FEV1绝对值提高<200 ml,FEV1改善率4%.胸部CT(图1):双肺纹理增重,双肺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可疑支气管扩张,右中间支气管内见一月芽形充盈缺损,左下肺斑片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远航对医务人员呼吸功能的影响,为海军远航卫勤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7月13日—2013年10月25日远航的45名医务人员进行呼吸功能检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一秒率、最大呼气流速、50%肺活量时用力吸气流速、2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流速、用力呼气中期平均流速远航前、后变化差异显著(P<0.05);晕船者与不晕船者比较,第一秒用力肺活量、50%肺活量时用力吸气流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远航对医务人员呼吸功能有一定影响,应予以重视,加强预防和卫勤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5、总IgE(TIgE)和肺功能水平,探讨IL-5、TIgE与肺功能水平及支气管哮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5例门诊随诊的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哮喘组,30名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2组儿童均于清晨空腹取外周静脉血1.0mL制备血清,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2组儿童血清IL-5、TIgE,并行肺功能检测。结果哮喘组患儿血清IL-5、TIgE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4、21.63,P<0.01),肺功能用力呼出25%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25%)、用力呼出50%肺活量时呼气流量(FEF50%)哮喘组较健康对照组水平明显下降(t=-2.258、-2.428,P<0.05),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5与FEV1/FVC%、FEF25%、FEF50%无相关性,TIgE与FEV1/FVC%、FEF25%、FEF50%呈负相关(r=-0.534、-0.392、-0.394,P<0.05)。结论哮喘患儿体内存在Th1/Th2免疫失衡,IL-5和TIgE参与气道高反应与呼吸道重塑的病理生理过程,TIgE即使在哮喘缓解期也仍然和肺功能密切相关,可以成为辅助判定哮喘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62例合并COPD需行胸腹部外科和泌尿外科等手术的患者,按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1例,分别行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镇痛效果(VAS评分)等麻醉情况,测定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和用力呼气中段流速(FEF25%~27%)等肺功能指标,对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率(FEV1/FVC)和用力呼气中段流速(FEF25%~27%)等肺功能指标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 <0.05).对照组患者麻醉的总有效率为87.0%,观察组患者麻醉的总有效率为96.9%,观察组麻醉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应用于COPD患者手术可有效提高麻醉的临床效果,加强了麻醉的安全性,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患者血浆、红细胞内微量元素含量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慢阻肺患者120例,每日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疗程14天。结果:患者血浆中微量元素锌、铁值增高,铜值降低;红细胞中锌、铁值降低,铜值升高;肺功能指标(肺活量、快速肺活量、一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中期流量)有所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机显著差异(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使慢阻肺患者微量元素失调得到纠正,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并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变化特点,并掌握其意义。方法对50例哮喘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进行肺通气功能、肺容量、脉冲震荡法检测,比较参数,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及25%、50%、75%肺活量时最大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深吸气量(IC)、残气量(RV)、残气和肺总量比(RV/TLC)、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外周气道阻力(R5-R20)、震荡频率为5Hz时电抗值(X5)等的变化。结果 FVC、FEV1/FVC、FVC/pre、FEV1、FEV1/pre、PEF、PEF/pre、FEF25、FEF50、FEF75、FEF25/pre、FEF50/pre、FEF75/pre、X5在急性发作期显著低于缓解期,RV、RV/TLC、Fres、Z5、R5、R20在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和改善率均显著高于FVC,PEF的改善率最高,FEV1/FVC的改善率最低。另外,RV也有较高的改善率。Z5、R5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增大,R20改善值〉R5-R20,X5改善率最高,Fres也有较高的改善率。结论哮喘气道阻力的增加以中心气道阻力为主,其治疗反应以流速改善型为主。IOS在区分气道阻塞的部位和治疗反应类型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轻度支气管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轻度哮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组(单独治疗组)和丙酸氟替卡松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60例。记录患儿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量(PEF)、用力呼气7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V75)、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V50)、用力呼气25%肺活量时的瞬间流量(V25)及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的变化。结果:单独治疗组患儿治疗后FVC、FEV1、PEF、V7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联合治疗组患儿治疗后FVC、FEV1、PEF、V75、V50、MM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与治疗前相比较,联合治疗组FVC、FEV1、PEF三个指标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能显著改善轻度哮喘患儿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并发肺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丹皮酚低剂量组、丹皮酚高剂量组和雷公藤阳性药物对照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它大鼠均于右后足趾皮下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mL/d,共45d,于第30天开始给药15d。观察各组大鼠关节炎系数、肺功能及肺泡炎程度。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炎系数显著升高(P<0.05),用力肺活量(FVC)、50%肺活量的最大呼气流量(FEF50)、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F)、用力最大呼气流量(PEF)显著降低(P<0.05),1秒内平均呼气流量(FEV1/FVC)和肺泡炎程度显著升高(P<0.05)。丹皮酚高剂量治疗组关节炎系数明显减轻(P<0.05),FVC、FEF50、MMF和PEF明显回升(P<0.05),FEV1/FVC和肺泡炎程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皮酚能明显改善AA大鼠关节炎症和肺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各项通气功能指标在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变化和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30例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用力肺活量(FVC),用力1秒呼气量(FEV1),50%肺活量时用力呼气容积(V50),25%肺活量时用力呼气容积(V25)的变化.结果 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后FVC、FEV1、V50、V25(%预计值)和绝对值均明显增加.以FEV1≥12%为标准,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率为67%.基础FEV1(%预计值)与舒张试验改变率(%)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以FEV1作为支气管舒张试验的主要评价指标,必要时联合应用多项指标,结合临床资料加以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20.
阮海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1):3012-3013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COPD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康复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接受系统性的康复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6个月后,康复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依从率91.2%)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依从率63.3%)(x2=7.23,P<0.01);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75%)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康复护理组改善的幅度较常规护理组更明显(P<0.05).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COPD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