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自然衰老小鼠卵巢功能的影响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9月龄C57BL/6J雌性小鼠(自然衰老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补肾健脾方高、低剂量组,每组12只,另选2~3月龄小鼠12只作为青年组。补肾健脾方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补肾健脾方0.51、2.55 g/(kg·d)灌胃,阳性对照组给予脱氢表雄酮片1.25 mg/(kg·d)灌胃,青年组及模型组给予0.2 ml蒸馏水灌胃,各组共灌胃3个月。比较各组小鼠发情周期、产仔数量,体外受精的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受精卵数、卵裂数及囊胚数,检测卵巢中新生儿卵巢同源盒基因(Nobox)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青年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完整发情周期次数、发情前期及发情期占周期比例及产仔数减少,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受精卵数、卵裂数及囊胚数亦减少,卵巢中Nobox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或P0.01);补肾健脾方高剂量组小鼠在体外受精过程中获卵数、成熟卵子数、受精卵数、卵裂数、囊胚数均高于模型组,并且卵巢中Nobox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5或P0.01)。结论补肾健脾方有助于改善自然衰老小鼠生殖能力及卵子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小鼠卵巢内Nobox转录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无排卵是引起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约占不孕症的7.3~8.6%.无排卵指的是卵子发育成熟障碍和卵子排出障碍.以上两方面有一方面异常都会引起排卵障碍而导致不孕.临床主要表现就是月经量少,月经后期.主要见于以下疾病:月经稀发或闭经,无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垂体肿瘤除外的高泌乳素血症,卵泡黄素化综合征,希恩综合征,神经性厌食症,高雄激素血症,卵巢早衰和卵巢不敏感综合征,以及甲状腺,肾上腺等功能失调所致的无排卵疾病如甲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相似文献   

3.
刘思诗  赵颖 《新中医》2014,46(6):230-231
<正>卵巢功能减退(DOS)是卵巢产生卵子的能力减弱,卵母细胞质量下降,导致女性生育能力下降及性激素缺乏,同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紊乱,表现为经量减少、月经稀发、闭经、不孕等疾患。西医常用激素替代疗法(HRT)、诱导排卵、辅助赠卵技术等治疗方法。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月经过少、月经后期、经期延长、闭经、不孕等范畴。张玉珍教授创立的滋癸活血益经汤,临床治疗卵巢功能减退效果佳。现将其治疗验案1则分述如下,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4.
随着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发展,尤其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的日臻成熟,为越来越多的不育夫妇解决了生育问题,但其成功率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许多因素影响着IVF的成功率,其中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ecreasing ovarian store,DOS)是关键因素之一。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者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差,无成熟卵泡发育或获得成熟卵泡数减少,或获得卵子的质量较差,造成IVF的周期取消率高和临床妊娠率低。因此,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女性的生育潜能,是不孕症治疗中特别是ART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采用滋肾活血法治疗DOS,观察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肝郁对女性排卵功能及血清IL-1β、IL-6的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肝郁与排卵功能障碍的关系及舒肝中药的作用机理.方法 复制慢性应激肝郁大鼠模型,将60只性周期表现正常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舒肝补肾高组、舒肝补肾低组.造模的同时,正常组、模型组和阳性组灌以等量蒸馏水,舒肝补肾高、低组分别灌以舒肝补肾方浸膏稀释液高剂量(生药浓度约3.744 g/mL)和低剂量(生药浓度约1.872 g/mL),连续造模及给药20 d.造模第18 d阳性组每只大鼠腹腔注射HMG40IU,48 h后再腹腔注射HCG50IU,24h后处死.其余各组于造模第20d经阴道涂片观察挑选处于动情期的大鼠并间隔24h处死,进行指标测定.动态观察大鼠动情周期的变化;解剖取出输卵管并捡出卵子,镜下观察卵子形态,初步评估卵子质量;对照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学的改变;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IL-1β、IL-6的含量.结果 同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性周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卵子质量较差,卵巢组织形态异常,血清IL-1β及IL-6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同模型组相比,舒肝补肾高、低组大鼠的紊乱性周期得到改善,卵子质量有一定提高,卵巢组织的异常形态得到一定纠正,血清IL-1β含量显著升高(P<0.05),IL-6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舒肝补肾方能明显改善大鼠性周期的紊乱,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卵子成熟度,改善卵巢的异常形态,有效升高大鼠血清IL-1β水平,促进卵子发育成熟和排卵,为临床运用舒肝补肾法治疗肝郁型排卵功能障碍提供了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6.
曾又佳  李顺民 《新中医》2014,46(8):172-174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拮抗雷公藤甲素诱导卵巢损伤的作用。方法:40只雌性NIH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trl组:含5%二甲基亚砜的生理盐水),模型组(TL组:雷公藤甲素25μg/kg),低剂量治疗组(TL+ResL组:25μg/kg雷公藤甲素+5 mg/kg白藜芦醇)和高剂量治疗组(TL+ResH组:25μg/kg雷公藤甲素+10 mg/kg白藜芦醇)。各组连续灌胃50天。第41天起,行连续阴道涂片。第47天,行超排卵实验。于第50天处死各组小鼠,收集计数输卵管中卵子,留取卵巢行常规病理染色等。阴道涂片行巴氏染色检测小鼠性动周期,HE染色检测小鼠卵巢病理,计数各级卵泡。结果:雷公藤甲素刺激后,TL组小鼠出现明显的卵巢损伤,表现为性动周期延长,超排卵子数量减少,与Ctr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L+ResL组和TL+ResH组较TL组小鼠卵巢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数量增多,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L+ResL组和TL+ResH组比较无差异。结论:白藜芦醇可部分拮抗雷公藤甲素诱导的卵巢损伤,但与白藜芦醇治疗剂量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卵巢低反应是指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差,使获得卵子数量减少、质量差,临床妊娠率低,治疗结局差,是目前辅助生殖技术的棘手问题。卫爱武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河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研究所所长。卫教授发挥中医药优势,认为肾虚为卵巢低反应的根本病因,从"肾藏精,主生殖"论治,以补肾贯穿于治疗始终,调理"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分阶段治疗该病,可改善卵巢低反应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及胚胎质量,提高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自然衰老小鼠卵巢反应性及卵巢储备的影响。方法将48只10月龄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补肾健脾方组、DHEA组,给予相应处理;并以2~3月龄小鼠为青年对照组。观察各组干预前后血清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获取卵数、MII卵子数、受精卵数、受精率及各级卵泡计数变化情况。结果 1补肾健脾方组小鼠血清AMH水平较老年对照组和DHEA组均升高(P0.05);2补肾健脾方组小鼠在体外受精过程中获卵数、MII卵子数、受精卵数及受精率均明显高于较老年对照组和DHEA组(P0.05);3补肾健脾方组小鼠成熟卵泡数较老年对照组和DHEA组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可改善衰老小鼠的卵巢低反应性和提高卵巢动态储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序贯针灸治疗DOR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进行IVF/ICSI-ET的DOR患者进行序贯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接受IVF-ET,并与未采用序贯针灸治疗的33例患者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经序贯针灸治疗后,基础窦卵泡数、获卵数、受精数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获卵数、受精数、优质胚胎数均显著增加(P0.05),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明显提高(P0.01),周期取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序贯针灸疗法能有效改善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患者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卵巢反应,改善卵子质量,进而提高IVF-ET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正>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超促排卵引起的最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在IVF-ET周期,轻度OHSS发生率为20%33%,中度为3%33%,中度为3%6%,重度为0.1%6%,重度为0.1%2%[1-2]。随着促排卵药物治疗和IVF周期数的迅速增加,OHSS的发生率呈增加趋势。OHSS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为卵巢增大和血管通透性增加。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不适、腹水、胸水、呼吸困难、少尿、肝肾功能受损、凝血功能异常及血栓形成等,可导致严重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经验性对症治疗为主,尚无治疗OHSS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导师贾成文教授针刺治疗卵子滞留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30例卵子滞留症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各15例。针刺组采取针灸治疗,针刺选穴为卵巢体表投影区、合谷、三阴交;西药组给予患者口服克罗米酚(cc)和肌注绒促性素(hCG)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率86.6%,西药组有效率73.3%,2组排卵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卵巢体表投影区配合合谷、三阴交治疗卵子滞留症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孟俊玲  汤莉 《陕西中医》2023,(9):1205-1207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助卵泡汤分阶段口服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卵巢低反应(POR)患者卵巢反应性及卵子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10例IVF-ET中卵巢低反应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58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和52例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桃红四物汤加减联合自拟助卵泡汤)。比较两组间中医症状积分,HCG注射日雌二醇(E2)、孕酮(P)和抗苗勒氏管激素(AMH)水平,记录两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注射HCG当日,观察组E2和AM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生化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桃红四物汤与助卵泡汤联合应用于IVF-ET中POR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卵巢反应性及卵子质量,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6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并配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以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在经后期服(当归、菟丝子、枸杞子、山萸、苍术等);经间期服(当归、菟丝子、肉苁蓉、皂刺、桃仁等);经前期服(当归、菟丝子、巴戟、鹿胶、苍术、石菖蒲等);行经期服(当归、桃仁、红花等)。并配合西药(克氯米芬、溴隐亭、二甲双胍等)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60例。结果:60例患者,总治愈率90。结论:通过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内服相应的中药调补脏腑(肾、肝、脾),调理气血阴阳,化痰软坚,调治冲任,调养胞宫,直接或间接达到调控生殖轴的作用,从而使卵巢生成并排出成熟的卵子而受孕。  相似文献   

14.
<正>诱发排卵的成功,为辅助生殖技术奠定了基础。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是应用促性腺激素刺激卵巢产生超生理的大量的卵泡发育,从而获得多个卵子,克服自然周期单个卵泡实施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过程中多环节导致的失败,从而提高妊娠率。在决定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  相似文献   

15.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长期无排卵及高雄激素血症为特征的内分泌疾病,本病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稀发、量少,甚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痤疮、黑棘皮症等,中医古籍中并无对此病的记载。但根据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属于"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癥瘕"等范畴。导师刘昭阳教授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其独到经验,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肾虚血瘀,以补肾化瘀、周期治疗立法,运用补肾化瘀方治疗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用动静观指导滋阴补肾调治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临床大多表现为月经后期、量少,甚则闭经等症状.属于难治的月经病之一。从月经周期演变来说。本病证的阶段始终停留在经后期,其主要病理归咎于肾阴癸水不足.卵子发育不能成熟,痰湿蕴阻,卵巢呈多囊样变化。要纠正PCOS的这种病理状况,必须抓住经后期.用动静观指导滋阴补肾,促进卵泡发育,以推动月经期顺利地进入排卵期,期望得以排卵:同时蠲化痰湿.改变卵巢多囊样病变。  相似文献   

17.
<正>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ET)技术为众多不孕夫妇带来了希望,而控制性超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是IVF-ET中的关键,在接受COH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中卵巢低反应者发生率为9%~24%[1]。这部分患者获得的卵子数目不足,使得可移植胚胎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温经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卵巢功能紊乱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对雌性SD大鼠16周持续光照诱导表现多囊卵巢(PCO)状态(light/light,LL),治疗组从12周起开始连续5周温经汤灌胃治疗(light/light+WJT,LL+WJT),16周采用每日阴道涂片观察卵巢周期变化;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卵巢病理、子宫重量,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_2)、睾酮(T)水平。结果:LL组大鼠卵巢动情周期消失,卵巢病理出现大量囊状扩张卵泡,颗粒细胞层减少;LL+WJT可以增加卵巢动情周期,提高血清E_2水平同时降低T水平,减少卵巢和子宫重量;病理表现卵巢颗粒细胞层增加,可见排卵前卵泡。结论:温经汤对在持续光照环境下造成的卵巢周期紊乱具有改善作用,纠正卵巢多囊性变(PCO)病理失调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IVF)过程中超重及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子质量、胚胎发育潜能的差异,探讨补肾化痰方对此类患者IVF过程及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体质量将行IVF助孕的PCOS患者96个周期,分为3组:偏瘦型/正常组(A组)、超重/肥胖组(B1组)、中药+超重/肥胖组(B2组);比较3组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针刺及封闭联合辅助生殖技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卵泡成熟度的影响。方法:60例PCOS不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Gn过程中应用穴位针刺及封闭至Gn结束,HCG日加用封闭治疗;对照组单纯Gn治疗。观察两组于注射HCG 36 h后卵子采集情况。结果:60例PCOS患者IVF-ET治疗周期中,对照组卵子回收率62.77%,卵子成熟率35.86%,不成熟卵子51.72%;治疗组卵子回收率79.07%,卵子成熟率43.53%,不成熟卵子44.12%,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穴位针刺及封闭联合辅助生殖技术能明显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卵巢功能,卵子成熟度明显提高,是治疗PCOS不孕症的有效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