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脑瘤型隐球菌病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5年来我区收治84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26例是假脑瘤型,占隐脑发病率30.9%,男与女之比为1.6:1,年龄17/68岁。脑脊液中均找到隐球菌,头颅CT显示占位效应。通过文献复习,对本型隐球菌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抗新型隐球菌抗体IgG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血液中的抗新型隐球菌IgG,与34例正常人、92例脑囊虫患者对比。结果:34例正常对照阴性,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全部阳性,与92例脑囊虫患者(2例阳性,1.1%)对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间接ELISA法可用于检测抗新型隐球菌抗体IgG,特异性96.7%,方法简便快速,对隐脑的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 我院1980年~1998年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下称隐脑)12例,全部病例均在CSF涂片找到隐球菌,9例做CSF培养,6例培养出新型隐球菌。男4例.女8例,年龄3~64岁。平均32.5岁。以青壮年为多。与鸽有密切关系2例。病期2月3例,1月1例,3周4例.2周4例。12例中仅1例入院时确诊为隐脑.11例在院外或院内均发生误诊。误诊为结脑8例,散发性脑炎3例.误诊期5~72d。平均22.5d。因治疗无效3例入院后第1次找到隐球菌,8例均在3~5次才找到隐球菌。被误诊的11例全部用过大剂量激素(地塞米松)。除2例在院外使用激素的剂量不明,其余9例有记载,70~250mg.平均150.5mg。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其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菌性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脑脊液的相关检查和隐球菌抗原胶乳凝集系统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本院78例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或脑炎患者的发病规律、临床特点和脑脊液检查进行归纳、分析,并进行脑脊液隐球菌抗原胶乳凝集系统的检测。结果78例患者中有69例(88.5%)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9例(11.5%)为急性起病,64.1%以上的患者有头痛、发热;第1次腰穿隐球菌抗原胶乳凝集检查阳性者为97.4%。结论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起病形式各异,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隐球菌抗原胶乳凝集对早期诊断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普通光镜下如何识别新型隐球菌及脑脊液中新型隐球菌数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在入院及治疗1月后各腰穿取脑脊液3~4ml,充入白细胞计数池内,观察隐球菌形态并计数。分析隐球菌数量动态变化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隐球菌与细胞在高倍镜下形态明显不同。2例首次脑脊液隐球菌数>200×106/L者,均恶化。脑脊液隐球菌数小于50×106/L的3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1月后4例隐球菌转为阴性者1例好转,3例痊愈;2例隐球菌数大于200 ×106/L者,病情无好转。结论 脑脊液隐球菌数量与临床疗效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脊液细胞学迈-格-姬(MGG)染色在隐球菌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48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细胞学MGG染色检查结果及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48例隐脑患者首次脑脊液常规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33例,首次检出率为68.8%;MGG染色发现46例,首次检出率为95.8%.MGG染色诊断隐球菌脑膜炎的敏感度高于墨汁染色,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脊液MGG染色检查对隐球菌的检出率可达95.8%,且可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时一次完成,无需特殊染色,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相似文献   

7.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亚急性或慢性脑膜炎。由于广谱抗菌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癌药的广泛应用,发病率近年来有所上升,现将我科收治经CSF涂片墨汁染色/或培养证实的隐脑5例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48.7岁。确诊前病程7~66天,平均33天。 症状与体征:头痛、呕吐5例,发热2例,意识障碍1例,眩晕3例,耳鸣2例,视物模糊3例,颈项强直4例,可疑颈强1例,克、布氏征阳性4例,巴氏征阳性2例,眼底视乳头水肿3例…  相似文献   

8.
应用针剂咪康唑治疗重症新型隐球菌性脑膜脑炎5例临床疗效观察粟秀初由新型隐球菌所致的脑膜脑炎(简称隐脑)病人,现时仍不太少见,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目前较理想的治疗药物尚少,病死率仍偏高.近年来我们试用由西安杨森制药公司提供的针剂咪康唑治疗了重症病人5...  相似文献   

9.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疾病[1].由于其早期诊断困难,并缺乏有效的抗真菌药物,故病死率、致残率很高.现对近年来隐脑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及脑脊液改变特点。方法 对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病人均有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1例在入院后首次检查发现新型隐球菌,另1例反复多次检查才发现新型隐球菌。死亡1例,痊愈1例。结论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除脑膜炎的表现外,突出特点是颅内压力显著增高,脑脊液墨汁染色查见新型隐球菌是确诊的依据,但需多次检查才能发现新型隐球菌,导致诊断困难,不能及时抗真菌治疗,本病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1.
石家庄地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特点。方法对我院1996-2005年间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我院共收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3929例,其中病毒性脑(膜)炎2506例(63.8%),脑囊虫病682例(17.4%),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411例(10.4%),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303例(7.7%),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27例(0.7%)。2001-2005年,病毒性脑(膜)炎、结脑、化脑、隐脑的病例数较前5年分别增加了53.5%、21.3%、35.3%、77.3%。脑囊虫病病例数较前5年下降了32.4%。病毒性脑(膜)炎主要集中在7~9月份,结脑主要集中在4~6月份。病毒性脑(膜)炎、脑囊虫病、结脑、化脑、隐脑的病死率分别为8.1%、6.9%、22.4%、12.9%、33.3%。结论近5年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局部有增加的趋势,应该提高警惕,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误诊率及死亡率较高。现将我院1964年1月~1996年11月收治32例中27例经脑脊液墨汁涂片或培养查到隐球菌,另5例经尸检病理证实的新型隐球菌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2例(男24例,女8例)中,最小年龄3岁1例,最大年龄6...  相似文献   

13.
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101例临床特点及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临床诊断。方法用临床病例分析统计方法,对101例确诊的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或脑炎患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01例患者中95例(94.1%)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85.0%以上的患者有头痛、发热,72例(71.3%)患者出现呕吐,另外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发作性抽搐、视力、听力损害也较常见。97例脑脊液涂片发现隐球菌;2例多次涂片阴性,隐球菌培养阳性;1例经脑实质穿刺活检病理确诊;1例小脑囊肿术后病理确诊。大部分病例确诊前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新型隐球菌颅内感染大多数以亚急性或慢性起病,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及头颅影像学检查均缺乏特异性。脑脊液或脑组织病原学检查发现隐球菌为诊断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脑膜炎鉴别诊断方面血清S100B蛋白测定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隐球菌脑膜炎3组病人在病程不同阶段血清S100B蛋白的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与结核性脑膜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性脑(膜)炎组与隐球菌脑膜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性脑膜炎组与隐球菌脑膜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病程的不同阶段规律检测血清S100B蛋白水平,对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影响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正确诊断的因素和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最常见的颅内真菌感染。该病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体征及CSF检查不典型,使误诊率较高。现将1973年~2003年间我院神经科住院诊治的均经CSF墨汁染色新型隐球菌阳性≥2次,同时乳胶凝集试验新型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或CSF培养出新型隐球菌的16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早期诊断,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点及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5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曾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例、肾病综合征Ⅰ型及鼻咽癌各1例。首发症状为头痛13例,发热2例。其后出现呕吐7例,发热9例,意识障碍3例,复视2例,视力下降5例,视乳头水肿6例,视神经萎缩1例,外展神经受损3例,肢体瘫痪2例,脑膜刺激征(以颈强直为明显)15例,抽搐1例。15例脑脊液(CSF)均在墨汁染色镜检发现隐球菌,其中于第1次检查发现隐球菌的9例,5例真菌培养有4例发现隐球菌菌落。全部患者的CSF压力均高于2.1kPa,12例胸部X线检查,其中7例考虑肺部炎…  相似文献   

17.
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所引起的以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其病程长、病死率高。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13例隐脑,用氟康唑、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3例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32岁,均以脑脊液中找到隐球菌而确诊。其中2例因化脓性脑膜炎应用大剂量抗生素,2例因肺癌应用抗癌药物,1例因糖尿病多年合并感染,余8例无特殊病史。13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头痛、呕吐,低热者6例,高热者4例。12给药方法13例中8例给予氟康咄针400mgid…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4年5月至1998年2月共收治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用氟康唑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资料和方法:5例均为男性,年龄34~50岁,平均416岁,其中1例因化脓性脑膜炎应用大剂量抗生素,其余4例无特殊病史。5例病人均因头痛、发热、恶心呕吐就诊,脑...  相似文献   

19.
隐球菌性脑膜炎78例脑脊液细胞学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隐球菌性脑膜炎(CNM)的脑脊液标本细胞学检测资料,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总结近6年(2003年1月至2008年7月)我院CNM的临床资料、脑脊液诊断情况。结果共78例患者,常规涂片墨汁染色首检阳性者48例(61.5%),26例(33.3%)重复送检时发现隐球菌,余4例(5.1%)墨汁染色始终呈阴性,靠隐球菌培养确诊。55例(70.5%)行细胞学检查的患者首次送检即直接找到隐球菌。结论脑脊液细胞学较常规涂片墨汁染色首检隐球菌阳性率更高。CNM的诊断有赖于脑脊液墨汁染色、细胞学检查、隐球菌培养等多种手段相结合以提高其阳性率。  相似文献   

20.
本院自1995年4月共收治肾病综合征并发隐球菌脑膜炎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例患者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28岁、32岁、37岁。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病理诊断:1例为中度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例为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长期口服强的松治疗,其中1例因强的松治疗不敏感而行环磷酸胺冲击治疗。3例均以畏寒、发热伴头痛入院,其中1例伴有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3例经腰穿均发现脑压增高,脑脊液清亮,蛋白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脑脊液墨汁染色均发现荚膜圆形隐球菌而确诊为隐球菌脑膜炎,经静滴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