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方法:制定ISBAR标准化转运交接系统并于2016年1月投入临床使用,而后分别取2015年7月与2017年7月急诊患者转运信息,对比转运意外发生率、转运耗时、交接耗时等安全指标及应用前后医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运意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交接耗时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对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SBAR标准化沟通模式在急诊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转运安全率,提高了医护满意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如何对心血管介入手术交接单进行改进,提高心血管介入患者转运与交接的安全性。方法:成立介入手术交接单专项改进小组,对我院介入手术患者转运与交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对《手术安全核查表》分阶段管理的方法和介入手术接送患者的特点,在接患者阶段、导管室阶段、返回病区阶段进行核对与交接的基础上对介入交接单加以改进,尤其注意交接单自身的安全性;采用调查问卷对交接单改进前后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心血管介入患者转运与交接工作得到规范,介入患者转运与交接的安全性明显提高(P〈0.001)。结论:改进后的《介入手术患者交接单》及转运流程可以显著提高心血管介入患者转运与交接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田竟  张杨  臧舒婷  张红梅 《全科护理》2021,19(15):2116-2118
目的:研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急诊-EICU病人转运交接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EICU进行治疗的150例急诊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在急诊-EICU转运中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在急诊-EICU转运中采用无缝隙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护理效果、转运交接情况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救治成功率、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电话咨询、推卸责任、危急值漏交接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EICU病人转运中进行无缝隙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4.
FMEA模式在急诊留观病人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模式在急诊留观病人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7月成立急诊留观病人转运安全团队,应用FMEA的分析方法,画出转送病人流程的各个步骤,列出其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讨论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查找目前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影响安全转运的高危因素,优化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拟定应用方法.半年后比较评价应用前后RPN值及病人转运安全效果.结果 半年内急诊留观病人安全转运1 165例,影响安全转运高危因素的RPN值及转运意外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FMEA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评估风险意识与能力,降低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提高病人转运安全率.  相似文献   

5.
【摘 要】目的:探讨优化流程管理在手术患者安全交接中的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13年度运用优化交接流程前后的242例手术患者分对照组及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补液导管堵塞或滑脱、引流管的松脱及转运时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通过运用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各环节流程的优化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抗风险意识,保证手术病人的安全交接。  相似文献   

6.
SICU病人院内安全转运交接流程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郑微艳 《现代护理》2005,11(1):65-66
我院ICU为综合性外科SICU ,收治胸外、普外、神外、骨科、妇产科等科室的危重症病人 ,经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 ,依医嘱转送病人至院内各专科病房继续治疗。由于转出病人本身疾病的复杂性、治疗护理措施的特殊性 ,在转运过程中出现并发症、与病房交接班时出现交接班内容不清、有遗漏甚至交接错误的现象。本文对 2 4 2例转出SICU病人院内转运交接班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流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0 0 2年 4~ 10月 ,转出SICU病人 2 4 2例 ,男138例 ,女 10 4例 ,年龄 8~ 82岁 ,平均 5 8岁。其中胸外科 134例 ,普外科 5 6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入院后,立即给予急诊冠脉造影及支架术,术后实施安全舒适护理.方法 通过对78例急诊介入手术患者的安全舒适护理,进行分析、对照、总结经验.结果 采取一系列安全舒适护理后,患者恐惧、焦虑心理明显降低,使患者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减少.结论 安全舒适是没有病痛折磨、心情愉快、精神放松的良好体验,建议安全舒适护理值得在各类手术中推广应用,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为原则的分级转运方案对急诊科急性卒中患者院内安全转运质量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本院急诊科近三年来院内转运交接的急性卒中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32例急性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56例急性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执行常规转运,观察组执行“降阶梯预案、充分评估、优化分级、最佳路径、动态评估”为原则的分级转运方案。对比两组患者院内转运安全和质量评价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得到安全、快速的转运,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护,患者病情均有明显好转。观察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接受急救治疗时间及院内转运交接平均耗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转运质控考核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及交接科室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卒中患者院内转运流程规范并优化后,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性和转运质量明显提高,患者得到了安全、快速的转运和积极有效的救护,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及相关科室对急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陆盈 《当代护士》2017,(12):176-177
目的探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急诊-ICU病室2015年8月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为界限,记录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病室科室间电话询问次数、责任推诿次数和危急值漏交次数。使用自制的《转运交接满意度问卷表》,对设备转运、电话询问、患者生命体征、患者衣服清洁、贵重物品、交接时间等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科室间电话询问发生率、责任推诿发生率、危急值漏交发生率分别为2.42%(5/207)、0.97%(2/207)、0.48%(1/207),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5、4.283、4.122,P0.05)。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对设备转运、电话询问、生命体征、衣服清洁、贵重物品、交接时间评分分别为(4.89±0.21)分、(4.90±0.24)分、(4.93±0.25)分、(4.36±0.34)分、(4.94±0.17)分、(4.95±0.23)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t=3.076、3.153、2.964、2.756、2.145、3.174,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改善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于SBAR交班模型改良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急诊危重患者102例,根据抽签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51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交班模式,干预组给予患者基于SBAR交班模型的改良模式。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事件、满意度及交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清单式交接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使用表格式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单,与采用清单式交接前后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所需时间、患者或家属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和转运物品未及时取回例数进行比较。 结果 实施清单式交接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质量及效率和患者或家属满意度较实施前均有所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次数和转运物品未及时取回例数均有所下降。 结论 实施清单式交接显著提高了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质量、转运效率和工作满意度,确保了患者的转运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在急诊心内科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急诊心内科收治的350例重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转运,观察组采取标准化分级转运,比较两组转运成功率、院内转运耗时情况以及转运途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转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子转运交接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7月-1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危重转运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医院城中院区院内转运的79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医院荆北院区院内转运的89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纸质交接单进行转运交接,观察组采用电子转运交接系统进行转运交接。比较2组床旁交接时间、转运交接质量,同时调查护士对电子转运交接系统应用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床旁交接时间短于对照组(t=-12.041,P<0.001),转运交接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t=5.058,P<0.001)。观察组护士对电子转运交接系统的满意度得分为(41.94±7.72)分,条目得分较高。结论 电子转运交接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缩减了床旁交接时间,提高了转运交接质量,有利于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ISBAR手术交接框架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收治的老年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交接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构建ISBAR手术交接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后交接时间、交接质量、不良...  相似文献   

16.
17.
18.
急诊科是医院内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也较易发生医疗纠纷和家属的不解,甚至是频繁发生医疗事故的高风险科室之一[1]。与此同时,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相对复杂,其本身存在并可能合并发生严重的生理紊乱,需要进行有创的监测和生命器官的支持,而转运途中由于条件限制,不利于积极治疗,且无法得到援助[2],常需要到其他科室接受进一步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在转运途中可能因为患者的病情不稳定、监测治疗设备限制和辅助科室的沟通不良等因素,致使患者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极高。据报道,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有比平常高出9.6%死亡率的危险[3]。 因此,成功的转运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与伤残率有极大的意义。有关学者也对于现在的转运模式、风险评估及相关对策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现在此将结合自身医院的有关情况,就以下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急诊危重病人院内转运安全性与护理干预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患者140例进行对照研究.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70例.比较两组治疗等待与转运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等待时间、转运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检伤分类与转运交接记录单在本院的实施流程,重点介绍了急诊患者转运的护送标准,人员、设备的配备;转运途中的观察重点,阐述了检伤分类在整个运送过程中的作用;简单说明了转运交接记录单在转运中的有效作用,最后总结了本院在运用了检伤分类与转运交接单,转运过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