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1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进行菌型鉴定及同源性分析,为食物中毒疫情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病例和食物、外环境标本进行菌株型别的分离鉴定,并对菌株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标本17份,其中3份外环境标本和5份病例标本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病例菌株血清型均为O3:K6,环境菌株血清型为O4:KUT和O1:KUT。所有菌株trh基因阴性,病例菌株tdh阳性,环境菌株tdh阴性。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指纹图谱显示所有病例菌株具有相同的PFGE图谱,与环境菌株的PFGE图谱的相似性为64.1%。结论该起食源性疾病暴发疫情是由O3:K6型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一起两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病原菌进行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研究。方法:参照WS271-2007等标准对10名病人的肛拭进行致病菌的检测,对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试验;运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10份样本均检出O4:K8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其中5份样本同时检出O3:K6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两种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均为tdh阳性、trh阴性。PFGE分型显示,同一血清型的菌株为高度相似克隆,相似度在92.9%~100%之间,同一样本不同血清型的菌株为不同克隆。结论:这是一起由O4:K8和O3:K6两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ulsed-fieldgelelectro phoresis,PFGE)和PCR技术对辽宁沈阳市2010年7-8月份临床粪便标本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毒力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分析.方法 运用PCR技术检测24株副溶血弧菌的耐热溶血素基因(tdh)、耐热溶血素相关溶血素基因(trh)和不耐热溶血素基因(tl);用PFGE技术对其进行分子分型和聚类分析.结果 24株副溶血弧菌均含有tdh和tl基因,表明均为有毒株;PFGE结果显示,24株菌株可分为10种图谱型,其中17株O3:K6被分为4种型别(仅相差1~3条带),表明17株O3:K6在流行病学上密切相关,提示沈阳地区可能存在副溶血弧菌腹泻病的局部暴发或流行.结论 沈阳地区流行的食源性副溶血弧菌存在基因型的多样性,但以遗传关系密切的O3:K6型为优势型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技术对三餐次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和溯源,并结合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分析此次事件的传播途径和感染来源,确定事件的病原学病因。方法对此次事件的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离鉴定、耐药分析、PCR检测和PFGE同源性分析。结果三餐次腹泻患者总共分离出18株副溶血性弧菌,全部对头孢唑啉耐药,其中1株为O2抗原群、携带trh毒力基因,其余全为O4抗原群、携带tdh毒力基因,部分分离株PFGE相似度高达100%。结论三餐次同时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餐次内和餐次间分离株通过PFGE分型结果一致,确认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为食物中毒溯源和科学防控食物中毒发生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食物中毒中不同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2起食物中毒中不同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第1起食物中毒发生在2010年5月17日深圳市某食堂,感染人数20人左右,采集到病人肛拭子9份,可疑食品3份,每份样本挑取20个可疑菌落;第2起食物中毒发生在2010年7月1日深圳市某配餐中心,感染人数10人左右,采集到病人肛拭子7份,可疑食品2份,涂抹样3份,每份样本挑取10个可疑菌落。对可疑菌落分别进行盐耐受试验、生化试验和血清学鉴定。从2起食物中毒的每份样本中挑取不同血清型进行tdh、trh、GS—PCR、orf8基因检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析(PFGE)。结果第1起食物中毒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180株,其中03:K6107株,02:K2870株,04:K34、03:K25、04:K12各1株;第2起食物中毒分离到副溶血性弧菌80株,其中03:K644株,04:K8、011:K36、011:K19各10株,01:K566株。03:K6、01:K56、04:K8、011:K36携带tdh基因,不携带砒基因,其他血清型(02:K28,04:K12,03:K25,04:K34,011:K19)均不携带tdh和f砘基因。03:K6和011:K362种血清型的GS-PCR和orf8基因阳性,其他血清型阴性。PFGE结果显示第1起食物中毒中食品和病人肛拭分离的02:K28(分别3、2株)的PFGE带型基本一致,属高度相关菌株。第2起食物中毒中病人肛拭分离的4株03:K6与卤鸡蛋盘涂抹样分离的1株03:K6PFGE带型一致。2起食物中毒的03:K6带型基本一致。来自相同样本不同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带型不一致。结论第1起食物中毒与食用污染了副溶血性弧菌的食品有关,第2起食物中毒与污染了副溶血性弧茵的卤鸡蛋盘有关。通过血清分型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可认为相同样本中分离的不同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未发现遗传学证据,为遗传不相关菌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查清食物中毒的原因,防止食物中毒的再次发生。[方法]通过对1起群宴食物中毒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结果]该次食物中毒23人,罹患率达17.69%,经实验室采样在9名患者的大便和1份冻虾等10份样品中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该次食物中毒是1起由于海产品冻虾加工不当所引起的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一起食物中毒的可疑致病菌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测及同源性分析。方法对15份剩余食品,10份公用具涂抹样品,2份从业人员手拭子,5份从业人员肛拭子,14份发病人员肛拭子进行致病菌分离鉴定、血清型、毒力基因以及PFGE图谱分析。结果 14份发病人员肛拭子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11份,血清型均为03:K6型,PFGE分型图谱完全相同。结论综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本次食物中毒为同源的03:K6型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8.
20 0 1年 9月 16日 ,崇州市某大酒店发生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一起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中毒经过马某、董某家都因侨迁新居 ,于 2 0 0 1年 9月 16日中午 12时 ,在同一家酒店举办宴席 ,共有 3 0 2人就餐 ,次日晨 2时左右 ,部分就餐者陆续出现呕吐、腹痛、低热等症状 ,7时 3 0分崇州市某医院收治首例患者 ,至 19日下午共收治同时就餐的发病者 81例 ,年龄 4~ 73岁。2 临床表现潜伏期 14~ 18h ,主要症状为头昏、头痛、腹痛 ,腹泻(腹泻物多为水样便 ,4~ …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查明某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可疑危险因素来源,提出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建议,预防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 通过现场流行病学和试验室检测分析事件原因和致病因子,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共搜集到疑似病例61 例,其中可能病例20例,确诊病例5例。病例主要以腹泻、腹痛、恶心、呕吐为主,部分患者伴有乏力、发热、头痛、头晕等症状。5份病例样本、3份厨师、1份生扇贝以及2份养殖水检测为副溶血性弧菌阳性,10份样本脉冲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同源性为100.0%,另外1株病例样本与其他10株的同源性为60.0%。结论 食用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的水产品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建议提高餐饮机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责任意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05-04-24宜宾市翠屏区某饭店因承办婚宴发生食物中毒,导致96例进餐者发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诊断为1起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情况如下。1中毒经过2005-04-24T12:40,翠屏区某公司职工周某在饭店举办婚宴43桌,共430余人进餐。至15:00时左右,1进餐者(女,56岁)首先出现头晕、腹痛、腹泻、发烧水样变等症状,随后陆续出现类似症状的就诊人员,至4月26日9:00时,共有中毒患者96人,对中毒患者,医院采取了输液、运用抗生素、对症等治疗措施,经1~5d的治疗后,无死亡病例发生多数患者已痊愈出院。2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北京昌平区副溶血性弧菌临床菌株血清型、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及分子特征。 方法 对2017年北京市昌平区分离到的46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药敏实验、毒力基因检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FGE)分析。 结果 46株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血清型为O3:K6,PFGE分析得到37种PFGE带型,菌株之间的相似系数为59.9%~100.0%。本实验中的副溶血性弧菌除头孢唑啉外,对其他16种抗菌素敏感或完全敏感,临床菌株均携带tlh和tdh基因,不携带trh基因。结论 昌平区引起腹泻的副溶血性弧菌主要为O3:K6血清型、毒力基因均为tdh(+)/tlh(+)/trh(-)、对多数抗生素敏感,PFGE带型呈高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12.
1998年7月5日上海市某旅游团18人在三亚市一酒店进食海鲜后,有16人相继出现食物中毒,其症状为上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恶心、呕吐,个别病人发热。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确定为由副溶血性弧菌所引起。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1年7月13Et发生在玉林市某旅行社成员的1起食物中毒的病因和来源。[方法]按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WS271—2008、WS287—2008、WS289—2008、GB4789.10—2010对病人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检测病例6份肛拭子,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5株。[结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本起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深圳市福田区某公司发生的1起可疑食物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查明中毒原因。方法收集中毒患者及公司其他人员资料,采集患者肛拭子样本进行微生物学检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首例病例发病时间为2011年10月10日凌晨2时,末例病例发病时间为10日11时,共发生病例15例;病例症状主要为腹痛(15例)、腹泻(15例)、恶心伴呕吐或不伴呕吐(10例)、发热(6例)。病例均为该公司员工,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21—33岁。从6份患者肛拭子样本中分离出6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dh基因,未携带trh基因。结论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该事件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物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一起可疑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进行实验室诊断。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检验方法GB/T4789-2003和WS/T9-1996附录A,对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检出的两种致病菌分别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毒力基因和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12份患者和食品、环境标本中,分离出4株副溶血性弧菌、7株奇异变形杆菌。检测4株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TDH,结果均为阳性;7株奇异变形杆菌的PFGE分型结果为不相关关系。结论结合流行病学资料、病原菌分离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分析,证实这是一起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一起食物中毒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VP)分离株的同源性。方法:按国标方法进行VP的分离与鉴定;对分离出的VP做血清分型及tdh、trh毒力基因检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基因分型。结果:从10例患者肛拭子和1份砧板涂抹物中分离到的11株VP,血清型均为O3:K6,tdh毒力基因均为阳性,PFGE分型图谱也完全相同。结论:这是一起因VP污染了食品加工环节而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查明食物中毒的情况和原因,为预防类似突发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承办婚宴的酒店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留样食物样品、患者呕吐物、排泻物、肛拭子,厨师肛拭子。结果本次食物中毒164例,罹患率25.63%,留样封存食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严重超标,在虾和患者排泄物(未用药)中分离培养出副溶血性弧菌。结论食品在加工、运输、储存、销售期间存在多个污染环节,本次事件主要是由于在加工环节对食品产生了污染,导致中毒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一起食物中毒患者和剩余食品来源的副溶血性弧菌的血清型及这些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情况.方法将食物中毒分离到的6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用诊断血清进行分型,并应用PCR 方法检测其tdh和trh两种毒力基因.结果该起食物中毒分离株存在两种血清型O3:K29,O10:KUT,来自患者和剩余食品的所有分离株tdh和trh两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同一起食物中毒可分离到多种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19.
<正>副溶血性弧菌是无锡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发生次数最高的食物中毒原因菌。2000年全市共发生食物中毒7起,中毒人数254人,无死亡病例,其中3起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的食物中毒人数达234人,分别占全市全年食物中毒起数的42.86%和中毒人数的92.13%。现就该3起食物中毒事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03年9月4日,梅县西阳镇发生1起食物中毒,中毒28人,经调查证实系由副溶血性弧菌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