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颈椎病患者按入院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和研究组(双号),各49例。两组均行牵引治疗和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及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结果 治疗后两组前屈、后伸、旋转角度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颈椎曲度、椎间高度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颈部肌群多角度抗阻训练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颈椎病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缓解其疼痛,纠正颈椎生理曲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疗法联合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治疗颈型颈椎病(NTCS)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2例NTCS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中频电疗、超声等物理因子干预及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肌内效贴布贴扎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周后分别采用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关节角度测量器对2组患者颈椎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3周后发现2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89.05±5.84)分]及NDI评分[(24.16±3.42)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颈椎各方向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角度[分别是(36.51±3.24)°,(31.32±3.45)°]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肌内效贴布贴扎联合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能进一步减轻NTCS患者临床症状,纠正颈椎异常姿势,但在改善颈椎关节活动度方面较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郑旭  邱玲  张敏  张吉  李川雄  李媛  何流  曾帅  刘波  罗丹 《中国康复》2017,32(1):17-19
目的:探讨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配合针刺加牵引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生理曲度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平均分为2组,2组均给予针刺、牵引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结果:治疗10次、20次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10次、20次后状体征积分、NDI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10次后,2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0次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更大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临床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部肌群等长抗阻训练有利于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恢复或纠正。  相似文献   

4.
刘娟  申薇  李瑞娟 《全科护理》2022,20(15):2099-2101
目的:探讨颈部静力性运动训练对颈椎融合术后病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1月收治的104例颈椎融合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围术期干预的基础上增加颈部静力性运动训练,干预前后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部屈曲和颈部主动活动范围(AROM)指数、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估两组病人轴性症状改善效果及应用人体压痛测试仪检测病人颈椎功能改善效果(斜方肌、提肩胛肌、枕骨下肌的肌肉压痛阈值),并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颈部屈曲角度、主动活动范围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斜方肌、提肩胛肌、枕骨下肌的肌肉压痛阈值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颈椎融合术后病人实施颈部静力性运动训练后可改善病人颈部轴性症状,促进病人颈椎功能恢复进程,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某医院就治的颈型颈椎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颈椎牵引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NDI指数、疼痛程度和颈椎活动度。结果两组治疗前NDI指数、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DI指数和VAS评分为(16.11±3.08)%、(2.29±0.67)分,低于对照组的(20.25±3.73)%、(3.04±0.75)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治疗后颈椎左旋、右旋、左侧屈、右侧屈活动度为(72.28±6.04)°、(72.91±5.89)°、(41.46±3.05)°、(42.29±2.76)°,高于对照组的(64.92±5.77)°、(65.63±6.25)°、(37.71±3.27)°、(38.51±3.34)°,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颈部多角度等长抗阻训练能够降低颈型颈椎病患者NDI指数,减轻疼痛程度,提高颈椎活动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八段锦运动处方对颈型颈椎病病人颈部肌群的康复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7年12月康复科就诊的68例颈型颈椎病病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8周的八段锦锻炼。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活动度及颈项、头部、肩部的疼痛度,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活动度及颈项、头部、肩部的疼痛度均有好转,且观察组好转程度优于对照组,干预8周后的好转程度优于干预4周后(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疾病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段锦运动处方能有效改善颈型颈椎病病人颈部肌群的活动度,缓解病人疼痛症状。  相似文献   

7.
施佳月  程超 《全科护理》2024,(8):1492-1495
目的:探讨热敏灸联合颈部保健操对颈椎病(CS)病人颈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2年2月—2023年3月收治的98例CS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予颈部保健操干预,观察组予热敏灸联合颈部保健操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康复效果、颈椎疼痛程度、颈椎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后观察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S病人采用热敏灸联合颈部保健操干预效果较好,可减轻颈椎疼痛程度,改善颈椎功能,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CSM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记录两组围术期情况,统计手术并发症,观察治疗前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测定手术前后疼痛程度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轴性疼痛发生率、术后不同时间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低于对照组;Cobb角、颈椎曲度、颈椎总活动度(ROM)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多节段CSM患者中采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对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效果肯定,且手术并发症少,术后颈肩疼痛程度低,颈椎活动度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姿势颈部抗阻训练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hronic non-specific neck pain,CNSNP)的干预效果,为CNSNP探寻一种更高效的运动疗法。方法:51例CNSNP患者(年龄41.0±5.0岁)随机分为3组:俯卧姿颈部抗阻训练组(A组,n=17)、坐姿颈部抗阻训练组(B组,n=17)和俯卧姿对照组(C组,n=17)。测试指标包括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颅颈角(craniocervical angle,CVA)、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和均方根振幅(root mean square,RMS)。所有指标均在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进行测量。结果:A组的干预效果优于B组和C组。A组的颈部疼痛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颅颈角(CVA)、颈椎屈曲活动度(ROM)、颈椎伸展活动度(ROM)、RMS(斜方肌上束,屈曲;胸锁乳突肌,静息;胸锁乳突肌,伸展)较B组和C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RM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抗阻肌力训练与刮痧治疗对颈部功能障碍患者的干预效果与随访结果。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法筛选出30例颈部功能障碍者,随机分为抗阻训练组和刮痧组,每组15例,以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颈部关节活动度(ROM)为评价指标,在干预前、干预后即刻和干预后第3天随访评定。结果:干预后即刻与干预前比较,2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干预后第3天与干预前比较,抗阻组NDI明显降低(P0.05),冠状面和水平面的ROM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对照组VAS和NDI评分均有显著降低(P0.01),ROM在矢状面和水平面上有较明显的改善(P0.05)。2组间比较,除在干预后第3天的疼痛改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阻肌力训练与刮痧治疗均可显著改善颈部功能障碍和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的失能状况。  相似文献   

11.
背景:近来的研究证明颈椎周围肌肉组织的病变,对颈椎病发病及进展的影响具有密切相关性.目的:观察Thera-Band抗阻力运动训练对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3/2011-10安徽师范大学《生理生化检测与运动康复》实验室收治的椎管外以软组织病变引起的颈椎病患者80例,男30例,女50例,年龄65-17岁,平均年龄35.4岁,病程1-17年.按照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将患者分为颈型28例、椎动脉型22例、神经根型18例、交感神经型12例.采用抗阻运动疗法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即弹力带在6个方向被动拉伸和主动抗阻力量训练颈部肌肉.结果与结论:各组患者颈椎功能、颈椎周围肌肉力量、颈椎活动度3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颈椎病症状得到缓解,各组之间的改善指数和改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以针对颈肌为主的抗阻运动康复疗法对各类型颈椎病均有显著疗效,Thera-Band弹力带安全性高,能满足多角度颈肌锻炼需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颈部抗阻训练治疗青年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双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NCNP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颈部抗阻训练及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体外冲击波治疗,冲击波压力设定为2.0~3.0 bar,每次治疗共冲击3000~4000次,每5天治疗1次。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进行疗效评定,并采集、对比2组患者双侧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振幅均方根值(RMS)。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VAS、N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1.9±1.2)分]、NDI评分[(13.7±7.4)%]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组患者双侧胸锁乳突肌RMS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执行颈部不同动作时其双侧胸锁乳突肌RMS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冲击波联合颈部抗阻训练治疗青年NCNP患者疗效显著,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疼痛,改善颈肌功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胸锁乳突肌异常兴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银质针导热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1)和治疗组(n=41)。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联合微波治疗,治疗组采用银质针导热联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1 个疗程后利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及经颅多普勒超声对两组进行检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的ESCV评分,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以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质针导热疗法联合颈椎牵引能加快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测椎基底动脉血流收缩峰流速(Vp)、舒张未流速(Vd),脉搏指数(PI)来观察颈椎骨质增生对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影响。结果发现,颈椎退行性变者椎基底动脉(VBA)血流速度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按骨质增生程度分组比较其VBA血流速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颈椎病确是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原因之一,但VBA血流不能反映其骨质增生程度。可能的机制是主要通过在动脉硬化基础上刺激了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而少见于直接压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特勤人员疗效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44例。两组均采取牵引复位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取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持续训练1个月,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康复效果、颈椎功能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功能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前两组颈椎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颈椎前屈、侧屈、后伸、旋转活动度分别为(39.01±4.84)°、(80.06±5.53)°、(36.73±5.49)°、(135.97±8.82)°,均大于对照组的(33.95±5.62)°、(74.93±5.85)°、(31.88±524)°、(127.43±7.56)°,随访期间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伸屈肌群静力增强训练能够增强神经根型颈椎病特勤人员康复效果,改善颈椎活动度,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6.
陈香仙  綦湘  吕品 《中国临床康复》2012,(39):7405-7410
背景:近来的研究证明颈椎周围肌肉组织的病变,对颈椎病发病及进展的影响具有密切相关性。目的:观察Thera-Band抗阻力运动训练对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03/2011-10安徽师范大学《生理生化检测与运动康复》实验室收治的椎管外以软组织病变引起的颈椎病患者80例,男30例,女50例,年龄65-17岁,平均年龄35.4岁,病程1-17年。按照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将患者分为颈型28例、椎动脉型22例、神经根型18例、交感神经型12例。采用抗阻运动疗法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即弹力带在6个方向被动拉伸和主动抗阻力量训练颈部肌肉。结果与结论:各组患者颈椎功能、颈椎周围肌肉力量、颈椎活动度3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实验前(P〈0.05),颈椎病症状得到缓解,各组之间的改善指数和改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以针对颈肌为主的抗阻运动康复疗法对各类型颈椎病均有显著疗效,Thera-Band弹力带安全性高,能满足多角度颈肌锻炼需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椎稳定训练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颈椎功能和姿势矫正的影响。方法:纳入颈型颈椎病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及理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颈椎稳定训练。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颈痛强度评分(VAS)和颈椎残疾指数(NDI)对2组患者的疼痛、颈椎功能障碍程度进行评定;测量颅椎角(CVA)评估头部前倾角度;通过颈头移位试验评估颈椎关节位置感。结果:治疗4周后,2组的VAS、ND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CVA显著增加(均P<0.05),观察组颈椎向前、后、左、右运动的复位位置差值较治疗前均降低(均P<0.05),对照组向前、后、右运动的复位位置差值较治疗前减少(均P<0.05);且观察组的VAS、NDI、CVA及颈椎向前、后、右运动的复位位置差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颈椎稳定运动训练可改善颈椎病患者的关节位置感,矫正头部前倾姿势,减少疼痛,改善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治疗慢性颈痛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胸锁乳突肌表面肌电(sEMG)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慢性颈痛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传统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辅以颈椎姿势训练,观察组则辅以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采集患者坐位时胸锁乳突肌sEMG信号,并对其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及时域指标振幅均方根值(RMS)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8±0.2)分]、NDI评分[(13.4±0.8)%]及对照组疼痛VAS评分[(2.6±0.3)分]、NDI评分[(17.4±1.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NDI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颈部放松时RMS[(12.3±1.4)μV]、MF[(57.3±5.1)Hz]及颈部后伸时RMS[(23.3±1.7)μV]、MF[(49.2±4.3)Hz]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上述肌电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头颈部弹力带渐进抗阻训练能有效减轻慢性颈痛患者疼痛,改善颈椎功能,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提高患者胸锁乳突肌抗疲劳能力及增强肌肉收缩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部后伸肌群功能锻炼与合理用枕对颈椎曲度异常患者恢复生理曲度的临床价值,为颈椎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选取有明显颈椎生理曲度异常的颈型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患者行颈部后伸肌群功能锻炼加牵引治疗,住院治疗2周,出院指导功能锻炼12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评分、X线变化。结果:2组2有效率及X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评分比较,P=0.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部后伸肌群功能锻炼与颈椎牵引相结合的治疗方式优于单纯的牵引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稳定肌训练在中青年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社区门诊2010年11月~2012年3月诊治的120例中青年颈椎病患者采用分层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稳定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程度、颈部活动度及颈椎废用指数。结果:两组护理后疼痛程度、颈椎废用指数均低于护理前(P<0.05),但观察组的两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颈部活动度均大于护理前,但观察组的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定肌训练是治疗颈椎病较为安全、可靠的方法,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和关节活动度,且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