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肺结节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910例老年肺结节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分析术后1个月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对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 910例老年肺结节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7.58%.多因素logi...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单孔胸腔镜与多孔胸腔镜在老年肺结节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14例老年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7例,行常规多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57例,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指标、术前和术后肺功能指标、治疗效果(显效率+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494),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 <0.001);术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水平对比无差异(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8.25%vs. 85.96%,P=0.037);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5%vs. 15.79%,P=0.020)。结论 相比常规多孔胸腔镜手术,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老年肺结节患者治疗中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在孤立性肺结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9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施行单孔胸腔镜下病变切除,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明确诊断,后根据结果行相应治疗。结果确诊恶性病变16例、良性病变23例,全组病例均得到确诊。未出现单孔胸腔镜导致的手术严重并发症。结论单孔胸腔镜针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应用安全、可靠、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奚雷  侍烨  曹珲 《江苏医药》2021,47(7):749-752
目的 分析单孔胸腔镜双侧同期手术在治疗两肺多原发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双侧同期行单孔胸腔镜下两肺多原发肺癌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26例,年龄(50.82±10.59)岁.分析患者结节CT影像、良恶性情况及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住院时间(12.88±4.39)d,手术时间(120.29±29.64)min,术中出血量(88.53±24.89)mL.结论 对于双肺多发结节经随访后考虑恶性结节可能性大的患者,在心肺功能允许的条件下可同期行单孔胸腔镜双肺多发结节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中应用无抓持技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14-09~2015-1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应用无抓持手术技术顺利完成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0例,女34例,平均年龄(48±10.0)岁。其中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15例,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6例、肺肿物切除15例,肺大疱切除术40例,胸膜活检8例。结果:84例均应用无抓持手术技术顺利完成手术,中转开胸5例,且肺叶切除患者应用无抓持技术完成纵隔淋巴结清扫,(11±0.5)个。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为(3.2±2.2)d,术后住院(9.0±2.3)d。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胸腔镜肺部手术中使用无抓持技术是可行的,能减少器械间的相互干扰并且可以保证术野的清晰干净,同时能减少对肺部的过分钳夹及牵拉损伤,更符合单孔胸腔镜的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我院接诊的90例肺部小结节患者,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研究组采用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比较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全胸腔镜辅助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肺部小结节安全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朱国庆  谢兴  严茂霞 《黑龙江医药》2021,34(5):1133-1135
目的:探究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5例老年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观察组33例(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观察组采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比较两组各手术治疗和术后恢复指标和手术前后各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用力肺活量实际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实际值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FVC、FEV1低于术前,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老年NSCLC,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单孔胸腔镜手术与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1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孔胸腔镜组(46例)及两孔胸腔镜组(64例)。单孔胸腔镜组患者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两孔胸腔镜组患者采用两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1、3、5、30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单孔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25.34±21.47)min及胸腔引流时间(5.16±1.71)d均短于两孔胸腔镜组的(137.21±20.33)min、(5.86±1.87)d,手术出血量(134.69±22.64)ml少于两孔胸腔镜组的(143.68±20.8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胸腔镜组术后1、3、5、30 d的VAS评分分别为(5.12±1.21)、(4.45±1.35)、(2.69±0.83)、(0.98±0.54)分,均低于两孔胸腔镜组的(6.31±2.23)、(5.60±1.15)、...  相似文献   

9.
熊焱正  刘建  陈剑  詹必成  刘永志  王啸 《安徽医药》2017,21(6):1054-1057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肺部疾病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部疾病69例病人,病种包括肺癌、自发性气胸、肺隔离症、支气管扩张等8种疾病.行肺叶切除29例,肺局部切除40例.结果 肺叶切除平均手术时间(170±3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05±145) mL,术后平均留置胸管时间(3.7±2.1)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3±3.1) d,术中1例被迫中转开胸,术后8例合并胸腔积液需再次处理.局部切除平均手术时间(64±32)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68±23) mL,术后平均留置胸管时间(3.0±1.9)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7±1.8) d,术后1例出现持续性漏气,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全组无其他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随访3~12月均恢复良好,气胸病人无复发.结论 单孔胸腔镜在治疗肺部疾病中安全可行,是一种更加微创的手术方式,近期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20,(2):146-149
目的:探讨系统呼吸训练对经电视胸腔镜(VATS)肺结节切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VATS肺结节切除患者76例,围术期采用系统呼吸训练,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情况,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1周的肺功能指标低于术前,术后1个月肺功能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2例胸腔内出血,2例肺部感染,1例肺不张,并发症发生率为6.58%。术后1周和术后1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术前,术后1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术后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VATS肺结节切除患者实施系统呼吸训练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肺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高海拔低氧环境下,持续发生的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能够诱导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的发生和发展。HPV是机体对低氧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射机制,是肺组织特有的生理现象。但是在高原低氧环境下,HPV的持续发生会促进肺血管重构,导致右心室肥厚,从而加重肺泡缺氧的程度,造成缺氧的恶性循环,进而导致肺水肿、肺心病等重度高原病的发生。HPH早期出现HPV,慢性期形成难以逆转的低氧性肺血管重塑。因此,明确HPV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在HPH中的作用,能够为高原病的防治提供靶点和思路;HPV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治疗也能够为重度高原病的预防奠定基础。但是目前的研究,尚未能对HPV的发生机制和其在HPH中扮演的角色做一个清晰、全面的阐明。该文将对近年HPH中HPV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旨在为该领域内的研究者以及HPH的临床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常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及呼吸困难等,其病死率较高。2017年欧洲呼吸学会和美国胸科协会明确提出COPD患者的肺康复治疗。肺康复治疗作为COPD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本文主要综述了肺康复的概念、肺康复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及疗效评估的最新研究,同时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肺心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肺心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27例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对肺部真菌感染的预防及控制措施.结果 27例患者治愈20例,好转5例,死亡2例,死亡患者为肺心病导致多种脏器功能障碍所致.结论 长期的疾病导致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且侵人性操作以及广谱抗生素在肺心病治疗中的大量使用,导致肺部真菌感染的概率上升,因此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对真菌感染进行预防及控制.  相似文献   

14.
钙拮抗剂(CCB)长程治疗仅对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AVT)筛查阳性患者有效,因此AVT筛查对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策略具有关键作用,本文综述AVT筛查在肺动脉高压诊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致病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6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 16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结果 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容易漏诊。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联合应用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营养不良 ,呼吸机辅助通气 ,高龄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因。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 ,预防医源性感染 ,增加患者免疫力 ,是降低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研究CT肺动脉造影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2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CT检查特征。结果 25例患者均确诊为肺动脉栓塞,25例患者均见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改变。6例出现中央性充盈缺损,呈双轨征和靶征;10例出现偏侧性充盈缺损;4例出现附壁性充盈缺损;5例出现完全性阻塞;部分患者可见肺梗死、支气管动脉扩张、胸腔积液和右室功能不全等肺动脉栓塞的间接征象。结论 CT检查对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断可提供较为客观的资料,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方法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疗效和机制。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COPD合并PH 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首剂10~20 mg/d,若无不良反应,则维持剂量10 mg/d,疗程6个月,观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endotheli,ET)、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pressure,PAP)、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6MWD、NO较治疗前升高,PAP、ET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分析:ET与PAP呈正相关(r=0.452),NO数值与PAP呈负相关(r=-0.557)。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COPD合并PH患者肺动脉压,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量。其机制可能与阿托伐他汀能增加NO含量,降低ET的分泌,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9.
周彬  李立达  徐晓军 《江西医药》2006,41(9):637-639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中转移生长因子(T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常氧组(n=20)、低氧组(n=20)和低氧+血红素加氧酶组(低氧+HO组)(n=20)。以光学显微镜观测3组大鼠肺中型动脉及小型动脉的相对中膜厚度(RMT)。应用TGF的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组大鼠肺动脉TGF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低氧组大鼠中型肺动脉及小型肺动脉RMT均高于常氧组和低氧+HO组(P〈0.01)。3组大鼠各级肺动脉内皮细胞中均有TGF的表达.低氧组高于常氧组和低氧+HO组(P〈0.01)。中型肺动脉内皮细胞中TGF的表达与相应中型肺动脉RMT之间呈正相关(r为0.7835,P〈0.01);小型肺动脉内皮细胞中TGF的表达与相应的小型肺动脉RMT之间呈正相关(r为0.8125,P〈0.01)。结论一氧化碳对缺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中TGF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技术在诊断肺动脉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2009年3月一2011年8月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1例患者经CTPA检查图像均显示良好,左右肺动脉、肺动脉主干及肺叶、段、亚段动脉的显示也令人满意。共累及亚段及亚段以上肺动脉252条,受累部位的直接征象为不同大小和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间接征象则为肺梗死及胸腔积液等。受累的252条肺动脉中右肺动脉栓塞155条,左肺肺动脉栓塞97条。结论 CTPA对肺动脉栓塞的部位、范围及管腔狭窄程度显示良好,肺动脉阻塞指数可判断肺动脉栓塞的严重程度,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及判定预后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