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组血管瘤患儿给予口服普萘洛尔药物治疗;对照组血管瘤患儿给予泼尼松口服治疗,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机体肝肾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9.7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21.21%,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5%(P0.05);两组血管瘤患儿经不同药物治疗后,BUN、ALT、AST等肝肾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无显著改变,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可显著提高患儿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障患儿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7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应用普萘洛尔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婴幼儿血管瘤患儿服用普萘洛尔治疗是有效的,经精心护理与观察,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正确地、准确地用药,用药后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重视对家长的健康指导,有利于患儿顺利地接受治疗。  相似文献   

3.
总结32例婴幼儿血管瘤应用普萘洛尔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给药前评估及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正确给药,用药期间加强药物不良反应及血管瘤的观察,重视出院指导。经治疗,32例血管瘤均不同程度缩小。  相似文献   

4.
总结150例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的护理经验。用药前后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家属观察患儿用药后反应,住院期间监测患儿血糖、血压及心电图情况,及时发现并干预不良反应,出院后做好各项随访工作,监督患儿遵医嘱服用药物,通知患儿按时复诊,以便能及时根据患儿体质量、病情等调整剂量。本组患儿用药后24 h均出现血管瘤颜色变浅,体积不同程度的缩小,随访1~13个月,1例患儿因2个月后自行停药病情复发,中断用药3个月后再次继续用药,5例患儿因用药后1个月反复出现轻微咳嗽伴有吼喘症状,完善肺功能检查提示轻-中度气道高反应,予以停止用药,其余患儿用药6个月后瘤体基本消失,给予停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联合局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并发溃疡形成的效果,分析其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4例婴幼儿血管瘤并溃疡形成患儿按照住院时间分为两组,传统治疗组43例,采用局部治疗为主的方法;普萘洛尔治疗组21例,采用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针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局部出血、局部疼痛、腹泻及心率过低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之间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普萘洛尔治疗组治疗的时间(21±7.3)d,短于传统治疗组(56±18.9)d;局部瘢痕发生率14.3%,低于传统治疗组6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356,x2=12.14;P〈0.05)。结论婴幼儿血管瘤并溃疡形成在传统局部创面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能够加速创面的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诊治的特殊部位婴幼儿血管瘤45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40例患儿肿物消退,5例控制生长;伴发功能障碍的患儿功能障碍明显改善;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蔡洛尔治疗婴幼儿特殊部位血管瘤的临床效果较好,但需在治疗前综合评估患儿病情,密切观察患儿服药期间的临床反应,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体表血管瘤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12月在兰州总医院住院治疗的16例体表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血管瘤患儿均口服盐酸普奈洛尔治疗,治疗前进行基础评估、心理护理、服药方法指导,服药过程中对患儿心率、呼吸、血糖进行检测并观察其精神、胃肠道症状,出院时给予复诊指导。结果 16例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服药顺利,可见瘤体不同程度缩小,色泽变浅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护理并发症。结论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婴幼儿服用普萘洛尔治疗体表血管瘤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婴幼儿血管瘤治疗决策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21年12月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婴幼儿血管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采用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3.64%,低于对照组的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0,P<0.05)。结论 婴幼儿血管瘤应用普萘洛尔治疗效果更好,用药安全性更高,患儿的临床指标改善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9.
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对21例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患儿口服普萘洛进行治疗,用药方案为:第1天0.5 mg/(kg·d),第2天1mg/(kg·d),第3天及以后2 mg/(kg·d),均分3次餐后口服,住院服药6~8d,如无明显异常反应,出院继续服药4个月,减量停药,随访.观察瘤体大小、色泽变化,服药后不良反应,停药后有无复发等指标.结果:初始服药平均年龄为5.7个月(2.2 ~ 9.2个月),停止服药的平均年龄为11.2个月(6.2~22.3个月).患儿口服普萘洛尔48 h后瘤体颜色即开始变淡,体积有所缩小.1周后瘤体缩小明显,有效率达90.47%(19/21).服药4个月后,部分完全消退,总有效率达95.23%(20/21).2例伴发溃疡的血管瘤患儿,溃疡在服药后1个月痊愈.共4例观察到不良反应(19%):1例患儿服药后出现腹泻,1例肝功轻度异常,2例患儿有出汗增多现象,其余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停药随访半年,尚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确切,可考虑应用于有治疗指征的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其不良反应目前发现较少,但仍需扩大观察例数及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TACE(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颈部巨大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17例颈部巨大血管瘤患儿,所有患儿接受了TACE治疗,且在手术后第一天开始口服普萘洛尔。门诊及影像学随访2月到1年,血管瘤体积的减小及临床症状的改善定义为有效。结果:15名患儿经历1次TACE治疗,2名合并KMP(Kasabach-Merritt Phenomenon)患儿术后第2月进行第二次TACE治疗。12名患儿血管瘤完全吸收,3名患儿血管瘤体积减小大于50%,2名患儿血管瘤体积减小小于50%。结论:TACE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颈部巨大血管瘤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及护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检索Up To Date、BMJ、JBI、RNAO、GIN、NICE、NGC、SIGN、WOCN、PubMed、Web of Science、医脉通、The 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SinoMed、CNKI、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关于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预防及护理的相关证据。结果 共纳入16篇文献,其中6篇指南、3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1篇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最后汇总9个方面,共21条证据。结论 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在证据转化过程中应结合临床实际,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罗黎  何娇  张娟  张岚  杨雪娇 《护理学报》2023,30(6):42-46
目的 总结新生儿尿布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为医务人员的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 检索BMJ、UpToDate、GIN、NICE、NGC、JBI、Cochrane Library、PubMed、CBM、医脉通、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课题研究小组的2名成员对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后,再对文献里的证据进行提取与汇总。结果 共纳入文献9篇,2篇证据总结,2篇临床决策,1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从新生儿尿布皮炎的评估、影响因素、用物选择、预防及干预措施、药物治疗及培训6个方面,共提取20条证据。结论 建议医务人员遵循新生儿尿布皮炎预防及管理的最佳证据,评估新生儿尿布皮炎的风险因素并对尿布皮炎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合理选择用物,根据分级采取对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尿布皮炎的管理水平,规范护理新生儿尿布皮炎,降低新生儿尿布皮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空气波压力治疗又称间歇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治疗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开展IPC治疗提供指导。 方法 根据“6S”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IPC治疗的最佳实践、相关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和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截止至2021年10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的证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汇总。 结果 最终纳入16篇文献,其中指南5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7篇、专家共识3篇。提取了IPC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治疗方案、治疗效果、治疗监测、注意事项共6个方面的25条最佳证据。 结论 IPC可以作为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治疗手段,治疗前应充分评估患者有无治疗的禁忌证,遵循推荐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注意监测潜在的并发症并做好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循证护理方法,按照“6S”模型检索相关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24日。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其中8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8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1篇队列研究和1篇病例对照研究。从危险因素评估、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管理、疼痛管理、生活方式管理、药物服用、转运、随访8个方面汇总了15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针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围手术期管理的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可为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证据应用提供循证依据,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婴幼儿血管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婴幼儿体表血管瘤治疗前后的声像图资料,并按治疗结果分为治疗有效组33例和治疗无效组9例,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瘤体大小、回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静脉流速、阻力指数)变化的差异,总结出可靠的超声随访诊断指标。结果 治疗有效组共33例,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57%血流信号减少,全部瘤体厚度减小、94%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降低、91%静脉流速降低,88%阻力指数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瘤体长径和宽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无效组9例,其上述各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中,治疗6个月患儿瘤体厚度明显减小,与治疗1个月和3个月患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频超声在婴幼儿血管瘤的治疗随访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中瘤体的厚度变化是最主要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并总结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指导的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对年轻乳腺癌患者开展生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国际指南网、苏格兰学院间指南网、美国国立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医脉通、中国指南网、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欧洲临床肿瘤协会、美国癌症协会、中国抗癌协会、中华护理学会、PubMed、Web of Science、CINHAL、Trip Medical Database、Clinical Trials、Open Grey、Grey Guide、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网站或数据库中关于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指导的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和专家共识等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1月,由2名具有循证护理研究背景的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的质量评价,并结合专业人士的意见,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7.
曹秋君  吴燕 《中华护理杂志》2018,53(8):1000-1004
目的 评价、总结国内外预防静脉血液标本溶血的最佳证据,为减少标本溶血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等数据库内关于预防静脉血液标本溶血的证据,包括指南、最佳实践信息册、证据总结等。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7年11月27日。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 共纳入6篇文献,其中指南2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3篇。最佳证据包括静脉采血培训、最佳穿刺采血部位、最佳采血方法等。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加强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知识的培训,选择合适的采血用具。由于证据的不断更新及护理的人文属性,应用证据时需结合医院特点和临床环境,有针对性地选择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总结国内外术后恶心呕吐非药物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预防术后恶心呕吐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官网、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研究中心、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关于术后恶心呕吐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该研究共纳入20篇文献,包括1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16篇系统评价。最终从风险评估、常规化管理、非药物干预措施以及成本效益分析4个方面总结了8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的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术后恶心呕吐风险评估和非药物管理实践提供依据。在临床应用时,需要充分考虑临床情景,结合专业人士的判断及患者的意愿,遵循个体化原则,分析证据应用的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审慎地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PDU)用于评估治疗婴幼儿血管瘤(IH)效果的价值。方法 收集26例接受局部皮下注射博来霉素治疗的IH患儿,于治疗前和首次治疗3个月后行3D-PDU扫查,测量瘤组织体积(V)及瘤体内血流相关参数,包括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及血管血流指数(VFI);根据疗效将患儿分为有效组与无效组,比较治疗后2组之间及有效组治疗前、后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首次治疗3个月后复查显示,有效组19例、无效组7例,总有效率为73.08%(19/26)。治疗3个月后,有效组V[3.54(2.05,4.25)ml]、VI(41.44±11.48)%及VFI(18.94±6.55)均低于治疗前[V 6.22(4.82,7.14)ml、VI(53.03±13.13)%及VFI 24.69±8.41,P均<0.05]和无效组[V 8.47(3.25,25.41)ml、VI(61.59±11.29)%及VFI 28.15±6.22,P均<0.05]。结论 3D-PDU可准确测量治疗前后IH体积与血流参数变化,进而定量评估疗效。  相似文献   

20.
One method of resistance to beta-lactam antimicrobials involves production of beta-lactamases, enzymes that render the beta-lactam ineffective. Beta-lactamase inhibitors have been combined with beta-lactam antibiotics to combat beta-lactamase producing organisms. One such agent, piperacillin/tazobactam, has been shown to be safe and effective therapy for infections usually treated with a combination of antibiotics such as polymicrobial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has been used for empiric therapy in cases of serious infection.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shows that piperacillin/tazobactam is a safe and efficacious therapy for bacteremia as well as soft tissue, intra-abdominal, an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When combined with an aminoglycoside, it is also useful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nosocomial respiratory infections.A portion of the data presented herein have been presented previously by Dr. Wise at the 1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hemotherapy, Berlin, 19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