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超声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对近年来经超声诊断 ,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41例涎腺多形性腺瘤 (又称涎腺混合瘤 )进行分析 ,旨在提高超声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本组 41例 ,男 1 9例 ,女 2 2例 ,年龄 1 7~ 5 2岁 ,平均 44岁。病变源于腮腺 34例 ,颌下腺 7例。仪器 :应用超霸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7.5 MHz。患者取仰卧位 ,颈后部垫枕 ,头转向健侧使颈伸展 ,充分暴露被检区。所有检查者均作健侧对比扫查。腮腺扫查上从咬肌前缘到胸锁乳突肌后缘 ,下至颌下腺区作纵横扫查。当探测下颌角周围的深部腮腺时 ,作斜切扫查。颌下腺在颌下部作相应的纵横…  相似文献   

2.
彩超对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涎腺结石彩超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高分辨率探头对患者涎腺多切面扫查,观察腺体及导管形态结构。结果共检出颌下腺结石58例,腮腺结石9例,5例颌下腺及腮腺合并结石。结石声像图多为强回声,部分为中等回声,强回声者后方声影明显。最大结石12mm,位于颌下腺导管内。其中70例与手术相符,两例误诊,正确率97%。结论彩超是诊断涎腺结石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六)涎腺的检查 1.涎腺检查涎腺包括小涎腺和大涎腺,前者广泛散布于口腔粘膜下组织中。后者为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它们分泌的涎液经各自的导管通向口腔。腮腺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对侧之颊粘膜。颌下腺导管开口于口底前部舌系带旁。舌下腺导管开口于颌下腺导管口附近,或直接与颌下腺导管汇合开口于舌下阜(附图)。正常涎腺组织柔软,无硬结可触及,  相似文献   

4.
涎腺疾病的B超诊断深圳蛇口人民医院(518067)李海燕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是口腔内的主要涎腺。一般的涎腺疾病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碘油造影,结合X线摄片等进行诊断。近年来,随着CT、B超、MRI等现代影像技术的应用,使得涎腺的许多早期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涎腺超声表现及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35例确诊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为病例组(22例早期组,13例中晚期组),选择非干燥综合征患者3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涎腺超声检查及Schirmer试验、抗SSA/SSB抗体、角膜荧光素染色等实验室检查。观察二维图像特征、涎腺大小、涎腺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涎腺超声检查与三种实验室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病例组35例中,30例弥漫性改变,5例为局限性改变,腮腺或颌下腺病区低回声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腮腺、颌下腺上下径、左右径和体积呈现早期组>对照组>中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期组腮腺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颌下腺PSV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中晚期组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涎腺超声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诊断的灵敏度(80.00%)、特异度(93.33%)、准确率(86.15%)、阳性预测值(93.33%)、阴性预测值(80.00%)较Schimer试验(71.43%、83.33%、76.92%、83.33%、71.43%)和角膜染色(74.29%、86.67%、80.00%、86.67%、74.29%)均有所提高;而与抗SSA/SSB相当。结论超声可清晰观察涎腺实质回声、腺体大小、血流变化,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鉴别诊断干燥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
人体的涎腺主要包括腮腺、颌下腺、舌下腺。涎腺肿瘤以上皮性肿瘤为主,并以良性肿瘤多见,种类繁杂,临床表现相似,临床鉴别非常困难。由于生物学特性差别很大,某些涎腺良性肿瘤易复发,某些涎腺良性肿瘤具有恶变倾向,因此明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尤为重要[1]。涎腺良性肿瘤的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准确率较低。涎腺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最为常见,单形性腺瘤少见,基底细胞瘤属单形性腺瘤,1967年基底细胞瘤被作为涎腺肿瘤的一个类型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腮腺基底细胞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提高超声医师对其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流行性腮腺炎中声像图改变。方法对222例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高频探头进行扫查,观察腮腺、颌下腺、舌下腺、颈部淋巴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结果222例均有单个或多个腺体受损.受损腺体均有不同程度肿大,内部回声改变,腺体内部彩色血流丰富,部分呈弥漫性树枝状改变,PSV11.3-64cm/s平均25.2cm/s.EDV4.4-25cm/s平均9.33cm/s,R10.52—0.78,平均0.63。结论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能明确受损的涎腺体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超声评分法对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由两名医师对103例腮腺和颌下腺4个腺体的声像图进行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诊断最佳阈值及其诊断效力.结果 两名医师评分结果的Kappa值为0.80.疾病组腮腺、颌下腺评分和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腮腺、颌下腺评分和总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95、0.99,总评分的最佳诊断阈值为8,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97%、95%、95%.结论 腮腺和颌下腺4个腺体的超声评分法评价干燥综合征涎腺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患者 ,女性 ,34岁。主诉“发现左颌下肿块 1月余”。体格检查 :左侧颌下触及一鸽卵大小肿块 ,质硬固定 ,表面光滑 ,压痛不明显。临床诊断 :左颌下肿块待查。超声检查 :左侧腮腺下方、颌下腺后方、颈动脉分叉处后上方见一低回声团块 ,大小约 36 mm×2 1 mm× 2 5 mm,形态不规则 ,边界清 ,内部回声不均匀 ,团块与腮腺、颌下腺不相连 (图 1 )。 CDFI示内部有血供 ,PW探测血流 RI为 0 .83(图 2 )。双侧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均未见异常回声。超声提示 :左乳突区实质性占位 ,性质待定。手术后病理诊断为 :异位涎腺。箭头示低回声团块边界清 ,…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3岁。自感右侧下颌部不适一年余,近日来上述症状加重来院就诊。查体:右侧舌下腺部扪及一肿物,大小约0.6cm×O.3cm,质硬,轻微压痛。采用SSA-270A彩超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5MHz,患者仰卧位,伸展颈部,颈后加一枕垫,头后仰,左右舌下腺对比扫查,扫查方向与下颌骨平行。超声所见:左侧舌下腺未见异常,右侧舌下腺见大小约0.54cm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图1)。超声诊断:右舌下腺结石。后行CT检查:舌下腺高密度病灶,提示结石。手术取出一枚结石,与超声诊断相符。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7岁,因双侧眼睑浮肿2年余,自觉颌下肿块1年就诊。为除外颈部占位性病变以及了解肾脏情况,内科医生要求患者行颈部、双颌下腺及腹部脏器超声检查。颈部超声检查:双颌下腺及腮腺弥漫性增大(图1),双侧颌下腺内可见低回声区,左侧范围约3.0 cm×1.9 cm,右侧范围约3.0 cm×1.9 cm,部分边界不清晰,形态欠规整;低回声区内腺管及血管未见明显受压及破坏中断;双侧腮腺除肿大外,还可见多发淋巴结,皮髓质结构清晰;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双颌下腺及腮腺内血流信号丰富(图2)。超声提示:双颌下腺及腮腺弥漫性增大,双侧颌下腺内异常低回声;怀疑炎症和(或)干燥综合征。腹部超声检查:胰腺形态稍饱满,内可见多个低回声区,部分呈结节状,部分呈片状分布,以胰尾处为著,较大者范围约3.5 cm×3.6 cm;胰管稍宽,宽约0.28 cm(图3);双肾及其他实质脏器未见异常。超声提示:胰腺多发限局性病变,性质待定,结合颌下腺及腮腺改变,不除外系统性疾病所致,建议进一步检查。患者随后进行了胸部CT检查,发现双侧肺内多发条片及小结节状病灶,纵隔及双肺门多发肿大淋巴结(图4)。考虑免疫性疾病,结节病可能。为明确诊断,患者行超声引导下颌下腺穿刺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显示:穿刺组织内可见增生的结缔组织,周围伴灶状淋巴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炎细胞中较多CD38标记阳性的浆细胞, IgG4阳性细胞局灶>40个/高倍视野。病理诊断比较符合涎腺IgG4相关硬化病。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 ,8岁。左侧颌下腺区餐后肿大 1个月。体检 :两侧颌下腺触诊左侧较硬。院外颈部 CT检查提示淋巴结炎。临床诊断 :左颌下腺囊肿。用百胜 DU- 6彩色超声诊断仪 1 0 MHz探头双侧颌下腺扫查。超声所见 :左侧颌下腺肿大 ,约 5 .4 cm× 4 .0 cm,边界欠清晰 ,内部回声不均质 ,呈  相似文献   

13.
涎腺是软组织。大的涎腺有三对,即腮腺、颌下腺及舌下腺。涎腺分泌的唾液,经腺体内的分枝导管→主导管→口腔内开口而流入口腔,初步完成消化食物、杀菌、调合食物、便于吞咽等作用。要了解涎腺组织内病变情况或涎腺附近的病变是否侵及涎腺,可从涎腺开口注入一种密度较高的药物(即造影剂),以显示导管系统和腺泡的情况,这种检查方法叫做涎腺造影。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探头在腮腺区直接扫查,记录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并与病理诊断比较.腮腺肿瘤59例,男性35例,女性24例,年龄9~72岁,平均46岁.结果 超声提示腮腺肿瘤符合率为88.1% (52/59).59例腮腺肿瘤中,病理证实良性肿瘤51例,分别为腮腺混合瘤34例,腮腺淋巴瘤17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20% (46/51);恶性肿瘤8例,分别为腺泡细胞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5例,腺样囊性癌1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5.0%(6/8).结论 超声提示诊断腮腺肿瘤符合率高,可为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鼻部多形性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剑  周光耀 《华西医学》2005,20(2):379-379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又称混合瘤(mixedtumor),主要发生于涎腺:在涎腺中腮腺最多见,其次为颌下腺、舌下腺.亦可见于口腔内的小涎腺。Eveson等曾报道多形性腺瘤占腮腺肿瘤的63.3%,占下颌下腺肿瘤的59.5%,占小涎腺肿瘤的42.9%,发生于鼻部的多形性腺瘤临床上很少见,约占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1.71%.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26岁。自觉左侧下颌部不适3天,查体:T37.8℃,左侧下颌部扪及一包块,质中,轻压痛。血白细胞8.5×109/L。超声检查:仰卧位,头后仰,左右下颌角处对比扫查。扫查方向与下颌骨平行,即与颌下腺长轴一致。右侧颌下腺近似三角形低回声区,大小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诊断早期干燥综合征(SS)涎腺病变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经唇腺活检证实的SS患者44例(SS组),其中早期SS患者21例,中晚期SS患者23例。另选取同期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健康志愿者45名(健康对照组)。应用VTQ技术定量检测SS组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受检者腮腺及颌下腺组织剪切波速度(SWV)。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S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涎腺SWV值的差异。绘制VTQ技术诊断早期SS、中晚期SS患者腮腺、颌下腺病变的操作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SS组患者颌下腺、腮腺的SWV值分别为(2.44±0.48)、(2.77±0.70)m/s;健康对照组受检者颌下腺、腮腺的SWV值分别为(1.74±0.24)、(1.77±0.28)m/s;SS组患者颌下腺、腮腺SWV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受检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67、19.92,P均<0.01)。早期SS组患者颌下腺、腮腺的SWV值分别为(2.42±0.37)、(2.76±0.57) m/s;中晚期SS组患者颌下腺、腮腺的SWV值分别为(2.47±0.34)、(2.80±0.37)m/s;早期SS患者与中晚期SS患者颌下腺、腮腺SWV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VTQ技术诊断早期SS颌下腺病变最佳阈值为SWV值=2.28 m/s,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41%,曲线下面积为0.997;VTQ技术诊断早期SS腮腺病变最佳阈值为SWV值=2.27 m/s,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5.89%,曲线下面积为1.00;VTQ技术诊断中晚期SS颌下腺病变最佳阈值为SWV=2.30 m/s,敏感度为73.76 %,特异度为92.59%,曲线下面积为0.845;VTQ技术诊断中晚期SS腮腺病变最佳阈值为SWV=2.41 m/s,敏感度为72.66%,特异度为93.10%,曲线下面积为0.836。 结论VTQ技术能诊断早期SS患者涎腺病变,弥补常规超声检查无法早期诊断SS涎腺病变的不足;但VTQ技术诊断中晚期SS患者涎腺病变的价值与常规超声检查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舌下腺囊肿位置与下颌舌骨肌的关系以及超声声像图特点,探讨超声在此类病变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67例舌下腺囊肿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证实.对其声像图资料综合分析.结果 根据舌下腺囊肿的位置与下颌舌骨肌的关系,可分为3型:单纯型、口外型及哑铃型.在声像图上,舌下腺囊肿可表现为囊性回声、囊实性混合回声以及实质低回声.结论 超声检查在舌下腺囊肿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干燥综合征(sjogren 's syndrome,S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72例检查对象,其中病例组37例,对照组35例,分别进行双侧腮腺及颌下腺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腺体与附近肌肉的应变率比值(strain ratio,SR),以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腮腺、颌下腺的SR与SS病理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0.84 (P<0.05).腮腺、颌下腺诊断早期SS的SR临界值,分别为1.20、1.23,诊断中晚期SS的SR临界值,分别为1.90、1.87.结论 腮腺、颌下腺超声弹性成像参数与SS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关系,超声弹性成像有助于判断涎腺受累程度,对SS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组病例主要分析39例腮腺及颌下腺常见良性肿物的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总结规律,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涎腺良性肿物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